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配位有机锡光刻胶的制备及高分辨光刻研究
1
作者 赵英东 姬沛君 +4 位作者 丛日尧 付海超 张家龙 陈鹏忠 彭孝军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0-1830,共11页
集成电路产业中光刻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光刻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锡配合物在光刻分辨率和线边缘粗糙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但其光刻灵敏度和薄膜稳定性相对较差。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配位的三苯基锡光刻材料Sn1Ac,该... 集成电路产业中光刻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光刻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锡配合物在光刻分辨率和线边缘粗糙度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特性,但其光刻灵敏度和薄膜稳定性相对较差。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丙烯酸配位的三苯基锡光刻材料Sn1Ac,该材料可同时用于深紫外光刻和电子束光刻。通过与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形成氢键,成功克服了旋涂薄膜稳定性差的缺陷,其光刻留膜率超过93%。Sn1Ac与PETMP的混合薄膜显示出卓越的负性图案化性能。在电子束光刻条件下,该混合薄膜的分辨率优于15 nm,且线边缘粗糙度低于2 nm。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提出了锡-碳酸根和硫醇-烯点击反应的协同交联曝光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胶 旋涂 表面 配合物 纳米材料 光响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振辉 伯绍毅 +2 位作者 章陆陆 陈洲 陈寒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针对中药生产废水药渣含量高、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等特点,并结合处理类似废水实际工程经验和研究结果,设计采用滚筒筛网—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A/O生化联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系统出... 针对中药生产废水药渣含量高、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等特点,并结合处理类似废水实际工程经验和研究结果,设计采用滚筒筛网—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A/O生化联合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系统出水CODCr、BOD5分别为65~83、12~15 mg/L,出水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废水 铁碳微电解 催化氧化 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施用TM36对甜菜幼苗的影响
3
作者 石晶 耿崴 +7 位作者 芋鑫鑫 张亚茹 王孜然 于璐 耿贵 於丽华 徐瑶 王宇光 《中国糖料》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TM36施用量(内含碳酸钙和缩节胺同系物等物质)对甜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品种‘KWS7748’为供试品种,进行土培试验,TM36施加量分别为0%、0.5%、1%、2%和3%,测量植株的生长指标、养分含量和一些生理... 【目的】为了探索不同TM36施用量(内含碳酸钙和缩节胺同系物等物质)对甜菜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以甜菜品种‘KWS7748’为供试品种,进行土培试验,TM36施加量分别为0%、0.5%、1%、2%和3%,测量植株的生长指标、养分含量和一些生理指标,以及土壤养分含量、pH值。【结果】随着土壤中施用TM36比例的增加,甜菜幼苗的株高和茎长显著降低,茎粗、根面积和叶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植株干鲜重差异不显著;植株的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上升,根系中脯氨酸含量及植株中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施用TM36能够提高土壤pH、土壤中无机氮和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结论】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土壤施用TM36对甜菜幼苗生长具有壮苗作用,施用浓度为1%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TM36 土壤 生理生化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含水量普鲁士蓝正极的准固态钠离子电池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琨鹏 刘兆林 +1 位作者 林存生 王治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5-1012,共8页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低温性能与安全性更佳等优势,在成本与可靠性敏感的应用领域备受瞩目。高容量、低成本的普鲁士蓝类材料(PBAs)是极具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结构中存在的结晶水导致电池性能快速衰减,是限...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低温性能与安全性更佳等优势,在成本与可靠性敏感的应用领域备受瞩目。高容量、低成本的普鲁士蓝类材料(PBAs)是极具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结构中存在的结晶水导致电池性能快速衰减,是限制其应用的瓶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热处理策略,以高效脱除PBAs正极材料中的结晶水,34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由73%提升到88%。利用原位技术揭示了PBAs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其晶体结构由三方向立方发生不可逆转变是造成首次库仑效率损失的机制,并针对性地提出在正极中添加Na_(2)C_(2)O_(4)钠补偿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性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准固态电解质,匹配添加Na_(2)C_(2)O_(4)钠补偿剂的低含水量PBAs正极与硬碳(HC)负极,构建了高性能准固态钠离子电池。此类电池在20~500mA·g^(-1)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为58~105mAh·g^(-1),并可稳定循环超过200次。研究表明高效脱除结晶水,可以显著提高PBAs正极的稳定性与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准固态电池 普鲁士蓝正极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EPA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的准固态钠离子电池
5
作者 孔剑锋 黄杰成 +2 位作者 刘兆林 林存生 王治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1-1338,共8页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由于使用价格低廉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在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储能方面极具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但高度易燃、易泄漏的液态电解液使常规钠离子电池在破损、短路、热失控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液态电解液较低...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由于使用价格低廉且钠资源储量丰富,在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储能方面极具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但高度易燃、易泄漏的液态电解液使常规钠离子电池在破损、短路、热失控等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液态电解液较低的电化学稳定性也制约了钠离子电池应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原位热聚合方法,基于二季戊四醇戊-/己-丙烯酸(DPEPA)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了离子电导率为1.97mS·cm^(–1),钠离子迁移数为0.66,且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的高性能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研究发现DPEPA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低于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二乙酯(DEC)溶剂,可与NaPF_6在负极表面共同优先分解形成稳定的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抑制电解液溶剂分解。在此电解质中匹配Na(Ni_(1/3)Fe_(1/3)Mn_(1/3))O_(2)(NFM)正极与硬碳(HC)负极,构建的准固态钠离子全电池在120 mA·g^(–1)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300次后,容量保持率达92%,并在20~80℃温度区间具有99~120 mAh·g^(–1)的比容量。利用原位X射线衍射仪揭示了NFM正极的高度结构可逆储钠机制与Na^(+)在HC负极中的“吸附-填孔”存储机制。研究表明引入含有低LUMO能级聚合物的凝胶电解质是在增强电池安全性的同时,提升固态钠离子电池电化学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准固态电池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 原位热驱动自由基聚合 储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杂蒽酮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在丙烯酸酯光聚合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赛鹤 陈帅 +1 位作者 陈鹏忠 彭孝军 《精细化工》 2025年第10期2307-2314,共8页
2-乙酰基硫杂蒽酮分别与藜芦醛和1,4-苯并二烷-6-甲醛反应,合成了两种单组分硫杂蒽酮衍生物光引发剂2-[2-(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9H-硫氧蒽-9-酮(CLT1)和1-(噻蒽-9-酮-2-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丙烯-1-酮(CLT2)。采用NMR、HRMS、... 2-乙酰基硫杂蒽酮分别与藜芦醛和1,4-苯并二烷-6-甲醛反应,合成了两种单组分硫杂蒽酮衍生物光引发剂2-[2-(4-甲氧基苯基)乙烯基]-9H-硫氧蒽-9-酮(CLT1)和1-(噻蒽-9-酮-2-基)-3-(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丙烯-1-酮(CLT2)。采用NMR、HRMS、UV-Vis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稳态光降解、TGA、光聚合反应动力学等手段评估了光引发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光引发剂CLT1和CLT2在365 nm处的摩尔消光系数>25000 L/(mol·cm),表现出良好的UV-Vis光吸收能力,而且热稳定性好,在200℃下热失重仅分别为1.7%和1.1%。在不同质量分数下引发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的聚合时,CLT1和CLT2均实现>90%的双键转化率,而传统商用引发剂2-异丙基硫杂蒽酮体系在相同条件下的双键转化率<80%,CLT1和CLT2具有优异的光引发性能和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杂蒽酮 单组分 光引发剂 紫外-发光二极管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氟掺杂碳包覆纳米硅负极材料:气相氟化法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苏楠 邱介山 王治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7-953,共7页
具有超高储锂比容量的硅材料是备受瞩目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硅嵌锂时巨大的体积膨胀效应使之快速失效,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性能。本研究提出一种简易低毒的气相氟化方法制备氟掺杂碳包覆纳米硅材料。通过在纳米硅表面包覆高缺陷... 具有超高储锂比容量的硅材料是备受瞩目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硅嵌锂时巨大的体积膨胀效应使之快速失效,从而限制了其应用性能。本研究提出一种简易低毒的气相氟化方法制备氟掺杂碳包覆纳米硅材料。通过在纳米硅表面包覆高缺陷度的氟掺杂碳层,抑制硅材料嵌锂体积膨胀,提供丰富的锂离子输运通道,同时形成富含LiF的稳定SEI膜。获得的氟掺杂碳包覆纳米硅负极在0.2~5.0 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1540~580 mAh·g^(–1),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75%。本方法解决了传统氟化技术氟源(如XeF_(2)、F_(2)等)高成本、高毒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负极 氟掺杂碳 气相氟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相邻长支链取代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及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袁震 马浩源 +2 位作者 张迪 武玉民 胡葆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5-253,共9页
报道了一类新型相邻柔性长支链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并考察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首先,以2,3,4-三氟硝基苯、4-(4-庚基环己基)-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等原料合成了含有相邻柔性长支链结构的新型功能性对苯二胺(L-1... 报道了一类新型相邻柔性长支链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并考察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首先,以2,3,4-三氟硝基苯、4-(4-庚基环己基)-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等原料合成了含有相邻柔性长支链结构的新型功能性对苯二胺(L-14),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压液相色质联用(HPLC-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对苯二胺(PDA)和L-14制备了一类PDA与L-14不同比例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并对以该聚酰亚胺膜作为液晶取向层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开展了预倾角、液晶定向时间、陡度、对比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新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耐磨性能强、液晶定向时间短、取向性能优良、显示画面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柔性长支链取代 聚酰亚胺 液晶显示元件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粉体表面氧化层的活化与其浆料流变性研究
9
作者 李娟娟 高晓莹 +2 位作者 宋丽岑 胡葆华 高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0-55,共6页
SiC粉体表面SiO_(2)氧化层对其浆料粘度、流变性产生的影响一直是胶态成型技术关注的问题。采用NaOH、KOH和Na_(2)CO_(3)三种不同强度的碱性溶液对SiC粉体进行处理,考察碱性溶液对SiO_(2)氧化层的活化以及对粉体分散稳定性产生的影响。Z... SiC粉体表面SiO_(2)氧化层对其浆料粘度、流变性产生的影响一直是胶态成型技术关注的问题。采用NaOH、KOH和Na_(2)CO_(3)三种不同强度的碱性溶液对SiC粉体进行处理,考察碱性溶液对SiO_(2)氧化层的活化以及对粉体分散稳定性产生的影响。Zeta电位测试表明,中性时Na_(2)CO_(3)处理后粉体表面的电位绝对值比酸洗粉体提高了16.8 mV,pH值为10时达到67.8 m V。所制备固相含量为35 vol%的浆料,粘度低、稳定性好。因此,适度活化SiC粉体表面氧化层有助于改善浆料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粉体 氧化层 Na_(2)CO_(3) 浆料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粉体表面乙酸的吸附与其浆料流变性研究
10
作者 许洪珠 高晓莹 +2 位作者 宋丽岑 胡葆华 高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1,共5页
针对大分子有机改性剂易造成SiC浆料黏度升高的问题,探索采用乙酸、乙醇等小分子有机物在溶剂热环境中与SiC粉体相互作用的可行性。考察小分子极性有机物在粉体表面的吸附状态,以及粉体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TOC(总有机碳)... 针对大分子有机改性剂易造成SiC浆料黏度升高的问题,探索采用乙酸、乙醇等小分子有机物在溶剂热环境中与SiC粉体相互作用的可行性。考察小分子极性有机物在粉体表面的吸附状态,以及粉体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和流变性能。TOC(总有机碳)测试表明,经过120℃溶剂热处理后,乙酸分子牢固地吸附于SiC粉体表面,增加了表面疏水性减少了粉体与水的结合,同时Zeta电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pH值10.2时为-67.7 mV。与原始粉体相比,用乙酸溶剂热处理后的SiC粉体所制备的固含量为35 vol%的浆料,黏度低、流变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粉体 乙酸 表面吸附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