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滚比对Cu/Cu对滚配副载流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泽祥 宋晨飞 +4 位作者 吴海红 吕斌 孙超 逄显娟 张永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01-206,共6页
滑滚比是影响滚动接触的重要因素,本工作在不同滑滚比条件下研究了纯铜滚动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滑滚比的增加,平稳后对滚配副的载流摩擦系数增大,接触电阻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表面磨痕宽度增加。作为对比,同等滑滚比下无电流... 滑滚比是影响滚动接触的重要因素,本工作在不同滑滚比条件下研究了纯铜滚动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滑滚比的增加,平稳后对滚配副的载流摩擦系数增大,接触电阻先降低后趋于稳定,表面磨痕宽度增加。作为对比,同等滑滚比下无电流时对滚配副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不变但数值更低。随着滑滚比的增加,载流摩擦副表面疲劳程度加剧,次表层塑性变形更明显,表面氧化程度随着材料疲劳剥落而降低。有、无电流的对比结果显示,电流促进表面疲劳和次表层塑性变形,可能与电阻热导致的材料弱化有关。总之,滑滚能够提升导电能力但会引起疲劳损伤,电流的介入也加剧了同等滑滚比下的材料损伤。如何控制滑滚比是未来滚动导电旋转关节设计的关键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滚比 载流摩擦 接触电阻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环弹性部件压力检测技术研究
2
作者 林兴颜 李道权 +2 位作者 刘晓红 王新鹏 吴海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6期97-103,共7页
针对导电环弹性部件压力检测准确性不高、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电环弹性部件压力检测方法。以导电滑环刷丝和V形槽环片接触型式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视觉检测技术通过CMOS相机采集图像,然后利用压力传感器获取刷丝与V形槽环片... 针对导电环弹性部件压力检测准确性不高、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导电环弹性部件压力检测方法。以导电滑环刷丝和V形槽环片接触型式为典型研究对象,基于视觉检测技术通过CMOS相机采集图像,然后利用压力传感器获取刷丝与V形槽环片接触的压力值,最后对影响刷丝接触压力的三种不同因素分别进行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同传统的检测方法有更精准的测量结果。通过此方法指导选择相应环片直径、电刷板安装距离以及刷丝角度,可提高刷丝与环体的接触性能的调试工艺,提升导电环的信号传输质量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检测 导电环 图像处理 视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点系泊用10.5 kV/600 A中压电滑环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海红 杨健 +2 位作者 王屹 田志强 吕斌 《广东造船》 2022年第6期60-62,55,共4页
针对单点系泊系统10.5 kV/600 A中压电滑环设计中电流对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问题,对中压电滑环的载流能力和产生的焦耳热关系进行数值分析:10.5 kV/600 A中压滑环及其摩擦副的焦耳热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在法向载荷和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 针对单点系泊系统10.5 kV/600 A中压电滑环设计中电流对产品温度异常升高的问题,对中压电滑环的载流能力和产生的焦耳热关系进行数值分析:10.5 kV/600 A中压滑环及其摩擦副的焦耳热与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在法向载荷和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电流增大,焦耳热引起的温升在温度变化值中比例显著增大;由于单点系泊系统用10.5 kV/600 A中压滑环的转动摩擦磨损速度低于1 r/min,在载流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对温度场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系泊 中压电滑环 焦耳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双轴自准直仪的长距离测量实现
4
作者 王星星 周小全 吕斌 《河南科技》 2020年第29期59-61,共3页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面阵CCD的双轴自准直仪的长距离测量方法。其间利用上位机对十字叉丝的图像处理结果与德国ELCOMAT 3000测角真值进行比较,验证光学系统的测角精度,并采用灰度重心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算法,使定位精度达到亚像素级...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面阵CCD的双轴自准直仪的长距离测量方法。其间利用上位机对十字叉丝的图像处理结果与德国ELCOMAT 3000测角真值进行比较,验证光学系统的测角精度,并采用灰度重心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算法,使定位精度达到亚像素级。分析结果显示,在±10″内测量精度优于0.2″,在±100″内测量精度优于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CCD 双轴自准直 长距离测量 亚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