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磷酸盐替代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长胜 贺玉明 +2 位作者 孙传钦 姜涛 张春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需要使用无机盐,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希望生产上能用磷酸替代磷酸盐。实验设计了多种方案对这一设想进行验证。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培养基 磷酸盐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生产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波 贺玉明 +2 位作者 俞建良 王晓丽 白长胜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71-73,100,共4页
微生物检测法是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细胞的生长、繁殖与环境中某一限制性营养因子含量之间存在关联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法可以免去繁琐的样品预处理步骤,适合于生物素含量测定。在生物素浓度为0-0.8μg/L的范围内... 微生物检测法是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细胞的生长、繁殖与环境中某一限制性营养因子含量之间存在关联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法可以免去繁琐的样品预处理步骤,适合于生物素含量测定。在生物素浓度为0-0.8μg/L的范围内可以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方法,分析了玉米浆、糖蜜、淀粉水解糖液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248.18μg/kg,1790.53μg/kg和1.2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生物素 微生物法 营养缺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界中大豆秸秆发酵用优良乳酸菌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9
3
作者 白长胜 孟维珊 +2 位作者 李进 黄萌 王振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
在齐齐哈尔当地采集样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21株具有产酸能力的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试验和乳酸定性测定确定出乳酸菌9株。对分离到的9株乳酸菌进行耐酸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筛选出1株适合发酵秸秆的优良乳酸... 在齐齐哈尔当地采集样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21株具有产酸能力的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试验和乳酸定性测定确定出乳酸菌9株。对分离到的9株乳酸菌进行耐酸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筛选出1株适合发酵秸秆的优良乳酸菌,可将其制备成微生态制剂用于后续的秸秆发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水解去除味精母液中的焦谷氨酸
4
作者 韩隽 宋晓东 +1 位作者 白长胜 姬慧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05,113,共3页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实验研究了水解时间、硫酸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混合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水解实验确定了水解温度110℃,浓硫酸与混合母液比例为2∶3,水解时间3h。水解液中焦谷...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实验研究了水解时间、硫酸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混合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水解实验确定了水解温度110℃,浓硫酸与混合母液比例为2∶3,水解时间3h。水解液中焦谷氨酸含量接近于0,水解液中谷氨酸含量提高50%,水解基本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谷氨酸 味精 焦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辉 宋小东 +1 位作者 韩隽 姬慧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99,110,共4页
从等电母液中得到的结晶谷氨酸杂质含量高,转晶是提高谷氨酸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引进微波技术,进行了α-谷氨酸溶液的微波低温转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技术不会影响β-谷氨酸晶体的质量,并且可以促进α-谷氨酸向β-... 从等电母液中得到的结晶谷氨酸杂质含量高,转晶是提高谷氨酸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引进微波技术,进行了α-谷氨酸溶液的微波低温转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技术不会影响β-谷氨酸晶体的质量,并且可以促进α-谷氨酸向β-谷氨酸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谷氨酸 转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酶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丛泽峰 彭超 +3 位作者 张宇 王林 丛琦林 陈美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8,共4页
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供菌体生长利用,代谢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海藻糖不能被菌体消耗利用,造成发酵成本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谷氨酸发酵的收率及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在发酵后期27~28h加入海... 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供菌体生长利用,代谢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海藻糖不能被菌体消耗利用,造成发酵成本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谷氨酸发酵的收率及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在发酵后期27~28h加入海藻糖酶将海藻糖转化成葡萄糖,供谷氨酸菌体二次利用。经过工艺优化,发酵后期添加海藻糖酶后,发酵产酸17.6g/L,产酸提高了0.6%左右,发酵糖酸转化率提高0.9%左右,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的综合水平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型谷氨酸发酵 海藻糖 海藻糖酶 工艺优化 产酸率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丛泽峰 李辉 +2 位作者 韩隽 王庆平 陈美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谷氨酸菌体蛋白来自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废渣,经水解后替代适量豆粕水解液用于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发酵的产酸和转化率有显著... 谷氨酸菌体蛋白来自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废渣,经水解后替代适量豆粕水解液用于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发酵的产酸和转化率有显著的提高。经过工艺优化,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组成确定为:淀粉水解糖55g/L,玉米浆20mL/L,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10g/L,豆粕水解液10g/L,糖蜜15g/L,Na2HPO47g/L,KCl 4g/L,MgSO4·7H2O 1.5g/L,MnSO4·7H2O 30mg/L,FeSO4·7H2O 30mg/L,维生素B1350μg/L,维生素H 500μg/L,消泡剂0.1mL/L。在此培养条件下,谷氨酸的产酸率达18g/L,转化率达65%,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综合水平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型谷氨酸发酵 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 工艺优化 产酸率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糊化后的流变性及热力学性质比较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佳欣 张慧君 +3 位作者 刘鑫宇 徐雪晗 李萍 贺小惠 《中国果菜》 2022年第3期1-5,39,共6页
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比了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不同温度下的热流变化。DSC结果表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分别为62.42±0.35... 以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热力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比了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不同温度下的热流变化。DSC结果表示,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分别为62.42±0.35℃、63.80±0.12℃,峰值糊化温度分别为69.65±0.23℃、66.80±0.17℃,终止糊化温度分别为82.35±0.54℃、79.46±0.75℃,糊化焓变值分别为9.05±0.99 J/g、12.86±0.72 J/g,马铃薯淀粉的热焓值明显高于玉米淀粉的。利用高级旋转流变仪对玉米淀粉及马铃薯淀粉的流变性进行比较得出,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淀粉糊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温度、相同剪切应变条件下,淀粉糊的弹性模量及黏性模量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加,流变性分析发现,两种淀粉糊均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剪切稀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马铃薯淀粉 流变性 热力学性质 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适量法L-谷氨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白长胜 韩隽 +2 位作者 王刚 姬慧军 张敬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0,共4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亚适量谷氨酸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0g/L,玉米浆5.0g/L,磷酸氢二钠2.7g/L,氯化钾1.8g/L,硫酸镁1.2g/L。与初始发酵培养基相比,L-谷氨酸产量从120.3g/L提高到135.6g/L,糖酸转化率从58.6...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亚适量谷氨酸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0g/L,玉米浆5.0g/L,磷酸氢二钠2.7g/L,氯化钾1.8g/L,硫酸镁1.2g/L。与初始发酵培养基相比,L-谷氨酸产量从120.3g/L提高到135.6g/L,糖酸转化率从58.6%提高到60.8%,显著提高了发酵水平,降低了综合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混合水解液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隽 姬慧军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2-94,共3页
在味精行业中,玉米浆和菌体蛋白都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文章主要阐述了将玉米浆和菌体蛋白混合水解制备混合水解液的实验,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最优实验组合,并将混合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结果表明:混合水... 在味精行业中,玉米浆和菌体蛋白都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文章主要阐述了将玉米浆和菌体蛋白混合水解制备混合水解液的实验,通过正交设计,确定最优实验组合,并将混合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结果表明:混合水解最优水解条件为菌体蛋白∶玉米浆∶硫酸为1∶2∶1,硫酸浓度30%,水解温度110℃,水解周期24h,水解率达70%以上。然后通过小试发酵罐进行混合水解液和豆粕水解液的对比发酵实验,发现产酸差别不大。从而证明了混合水解液可以取代豆粕水解液,是谷氨酸发酵配方的一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浆 菌体蛋白 水解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味精副产物开发生物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金雨 韩隽 彭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优化筛选出一株或几株适合该生物饲料配方的芽孢杆菌,并完善生物饲料的制作过程,本研究根据地衣芽孢杆菌BL13、地衣芽孢杆菌BL20、地衣芽孢杆菌BL53、地衣芽孢杆菌BL47、地衣芽孢杆菌BL49、枯草芽孢杆菌AN、枯草芽孢杆菌GY、枯草芽孢... 为优化筛选出一株或几株适合该生物饲料配方的芽孢杆菌,并完善生物饲料的制作过程,本研究根据地衣芽孢杆菌BL13、地衣芽孢杆菌BL20、地衣芽孢杆菌BL53、地衣芽孢杆菌BL47、地衣芽孢杆菌BL49、枯草芽孢杆菌AN、枯草芽孢杆菌GY、枯草芽孢杆菌10089和枯草芽孢杆菌10090设计了9组试验(含对照组,其中枯草芽孢杆菌10089和枯草芽孢杆菌10090为一组,比例为1:1),将糖渣23%、喷浆玉米皮11%、胚芽粕42%、谷氨酸渣2%、糖蜜2%、水20%作为培养基,接种0.6%戊糖片球菌(10)-1、0.4%酿酒酵母,1.0%芽孢杆菌,28℃恒温发酵4~6 d。经试验,最终开发出一种含有2.0%乳酸、20.7%粗蛋白质、4.3%粗纤维、3.1%灰分、6.6 lg CFU/m L乳酸菌、7.5 lg CFU/m L酵母菌、7.0lg CFU/m L芽孢杆菌的生物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精副产物 开发 生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深加工淀粉副产物的蛋白选择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杰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5期29-31,共3页
玉米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现阶段各国人民均极为重视玉米营养成分的生产加工和开发利用。本文对生产制造淀粉为主导的玉米生产加工开展了深入分析,剖析其营养元素和特点,以期为具体工作的合理挑... 玉米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现阶段各国人民均极为重视玉米营养成分的生产加工和开发利用。本文对生产制造淀粉为主导的玉米生产加工开展了深入分析,剖析其营养元素和特点,以期为具体工作的合理挑选和使用提供科学论证和运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深加工 蛋白副产物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