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磷酸盐替代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长胜 贺玉明 +2 位作者 孙传钦 姜涛 张春霖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需要使用无机盐,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希望生产上能用磷酸替代磷酸盐。实验设计了多种方案对这一设想进行验证。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 培养基 磷酸盐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酶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兰刚 韩隽 +3 位作者 李进 宋小东 王志平 张明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9年第3期154-158,共5页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海藻糖,影响糖酸转化率。为了降低海藻糖质量分数,提高糖酸转化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海藻糖酶水解海藻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海藻糖质量分数。最终确定发酵周期24 h时为最佳添加时间,加酶后发酵液中...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海藻糖,影响糖酸转化率。为了降低海藻糖质量分数,提高糖酸转化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海藻糖酶水解海藻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海藻糖质量分数。最终确定发酵周期24 h时为最佳添加时间,加酶后发酵液中海藻糖质量分数降低了74%,糖酸转化率提高0.5%~1.0%,对谷氨酸发酵产酸率无影响。利用四效蒸发器将发酵液先进行浓缩,再分离,分别分析浓缩发酵液及分离母液的残糖组分,发现海藻糖酶可以降低发酵液中的残糖质量分数,从而减小对下游谷氨酸提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海藻糖酶 残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被引量:3
3
作者 付影 高淑平 +1 位作者 李少奇 田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23期78-79,共2页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食品检测技术是监督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先进检测设备的使用、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检验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国的食品检验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检验技术人员去发现...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食品检测技术是监督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先进检测设备的使用、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检验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国的食品检验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检验技术人员去发现和解决,文章就我国食品检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突破口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技术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收储及物流运输环节的质量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田雨红 田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7期131-132,共2页
粮食生产加工关系着国计民生,只有全面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才能推动经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粮食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才能进入市场形成供应,粮食收储及物流环节是最为主要的流程,必须要强化安全与稳定,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 粮食生产加工关系着国计民生,只有全面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才能推动经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粮食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才能进入市场形成供应,粮食收储及物流环节是最为主要的流程,必须要强化安全与稳定,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依然还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粮食的安全运输。文章主要针对粮食收购、存储、运输三个环节的问题进行分析,全面提出质量与安全的问题,以此,推动粮食生产加工运输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收储 物流运输 质量安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生产中生物素含量的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红波 贺玉明 +2 位作者 俞建良 王晓丽 白长胜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71-73,100,共4页
微生物检测法是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细胞的生长、繁殖与环境中某一限制性营养因子含量之间存在关联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法可以免去繁琐的样品预处理步骤,适合于生物素含量测定。在生物素浓度为0-0.8μg/L的范围内... 微生物检测法是利用营养缺陷型菌株细胞的生长、繁殖与环境中某一限制性营养因子含量之间存在关联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生物检测方法。微生物法可以免去繁琐的样品预处理步骤,适合于生物素含量测定。在生物素浓度为0-0.8μg/L的范围内可以获得重复性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方法,分析了玉米浆、糖蜜、淀粉水解糖液中生物素的含量,分别为248.18μg/kg,1790.53μg/kg和1.25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生物素 微生物法 营养缺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中蛋白和细纤维对液化过滤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守国 王志平 田卫东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0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行业中,液化滤速过慢会影响生产负荷,降低淀粉收率,增加产品成本。模拟淀粉液化生产工艺,把添加了啤酒用高温淀粉酶的样品在恒温水浴箱中恒温100℃,维持1 h进行液化,然后过滤液化液。对比分析淀粉样品的蛋... 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行业中,液化滤速过慢会影响生产负荷,降低淀粉收率,增加产品成本。模拟淀粉液化生产工艺,把添加了啤酒用高温淀粉酶的样品在恒温水浴箱中恒温100℃,维持1 h进行液化,然后过滤液化液。对比分析淀粉样品的蛋白和滤液量发现液化滤液量与蛋白不成比例关系,对比分析细纤维和滤液量发现液化液过滤量随着细纤维的降低而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生产中,蛋白对过滤的影响不明显,影响淀粉液化过滤的主要因素是淀粉中的细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蛋白 细纤维 液化液过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界中大豆秸秆发酵用优良乳酸菌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9
7
作者 白长胜 孟维珊 +2 位作者 李进 黄萌 王振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10期8-11,共4页
在齐齐哈尔当地采集样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21株具有产酸能力的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试验和乳酸定性测定确定出乳酸菌9株。对分离到的9株乳酸菌进行耐酸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筛选出1株适合发酵秸秆的优良乳酸... 在齐齐哈尔当地采集样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21株具有产酸能力的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试验和乳酸定性测定确定出乳酸菌9株。对分离到的9株乳酸菌进行耐酸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筛选出1株适合发酵秸秆的优良乳酸菌,可将其制备成微生态制剂用于后续的秸秆发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金玲 《现代盐化工》 2018年第3期33-34,共2页
随着社会与科技飞速发展,各个领域对测控质量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测控技术 仪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服务模式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淑平 田晶 付影 《现代盐化工》 2017年第5期60-61,共2页
品控部门和生产车间关系对立,产品供求关系不协调,客户要求不了解,给工作带来不便。为了给产品销售带来影响,转变观念,创造新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首先,摆正服务态度,确定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换位思考,倾听车间的声音,辩证地分析,帮... 品控部门和生产车间关系对立,产品供求关系不协调,客户要求不了解,给工作带来不便。为了给产品销售带来影响,转变观念,创造新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首先,摆正服务态度,确定服务理念,改变工作模式,换位思考,倾听车间的声音,辩证地分析,帮助生产解决困难,帮助生产做数据分析,做数据模型,为车间工艺改变提供数据支持,促进质量提升,关注客户差异性需求,主动服务,减少客户抱怨,提高客户满意度;其次,重视技术创新,做好质量把控,借助先进检测设备与方法,提高检测速度,减少药品消耗;最后,增强实验室检测能力,为增强客户信心,保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为生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以上方式的创新服务模式转变,促进品控与生产的关系、公司与客户的关系融洽。文章分析了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对行业的理解及对企业的发展建议,希望与同行业学者加强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服务 质量管理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中呕吐毒素含量与生霉粒含量的相关性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荣 高淑平 +2 位作者 付影 田晶 李少奇 《现代盐化工》 2017年第4期48-49,共2页
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以玉米为原料,近几年,客户对于产品中呕吐毒素关注度升高。玉米中呕吐毒素含量直接影响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玉米生霉粒含量与呕吐毒素含量是否有相关性成为关注焦点。文章主要通过对玉米生霉粒含量与呕... 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以玉米为原料,近几年,客户对于产品中呕吐毒素关注度升高。玉米中呕吐毒素含量直接影响产品中呕吐毒素含量,玉米生霉粒含量与呕吐毒素含量是否有相关性成为关注焦点。文章主要通过对玉米生霉粒含量与呕吐毒素检测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生霉粒含量高低与呕吐毒素含量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霉粒 呕吐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水解去除味精母液中的焦谷氨酸
11
作者 韩隽 宋晓东 +1 位作者 白长胜 姬慧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05,113,共3页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实验研究了水解时间、硫酸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混合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水解实验确定了水解温度110℃,浓硫酸与混合母液比例为2∶3,水解时间3h。水解液中焦谷...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实验研究了水解时间、硫酸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混合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水解实验确定了水解温度110℃,浓硫酸与混合母液比例为2∶3,水解时间3h。水解液中焦谷氨酸含量接近于0,水解液中谷氨酸含量提高50%,水解基本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谷氨酸 味精 焦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辉 宋小东 +1 位作者 韩隽 姬慧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99,110,共4页
从等电母液中得到的结晶谷氨酸杂质含量高,转晶是提高谷氨酸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引进微波技术,进行了α-谷氨酸溶液的微波低温转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技术不会影响β-谷氨酸晶体的质量,并且可以促进α-谷氨酸向β-... 从等电母液中得到的结晶谷氨酸杂质含量高,转晶是提高谷氨酸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引进微波技术,进行了α-谷氨酸溶液的微波低温转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技术不会影响β-谷氨酸晶体的质量,并且可以促进α-谷氨酸向β-谷氨酸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谷氨酸 转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糖生产分离固相中卧螺离心机的应用探究
13
作者 田志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8期121-122,共2页
淀粉糖生产主要应用的是板框过滤机或真空转鼓过滤机,通过设备的运转,对糖化液进行有效过滤,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纯度。当前,STNX944S卧螺离心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产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通过固相分离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 淀粉糖生产主要应用的是板框过滤机或真空转鼓过滤机,通过设备的运转,对糖化液进行有效过滤,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纯度。当前,STNX944S卧螺离心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产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通过固相分离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稳定性。文章主要通过对卧螺离心机STNX944S的研究分析,进一步提出淀粉糖在STNX944S卧螺离心机中的应用效果,以此,提高技术标准,保证最佳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糖 卧螺离心机 分离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备高光学纯度L-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浩轩 周卫强 +5 位作者 杨硕 彭超 陈博 王晓健 李义 佟毅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91-96,112,共7页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3H6O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3H6O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文首先从菌株的不同种类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产L-乳酸的优势,随后介绍了已经开发出的L-乳酸的优化工艺,包括菌种发酵所使用的原料、所能适应的发酵条件、产酸所能达到的光学纯度及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水平,希望为工业化的大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微生物发酵 光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酶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丛泽峰 彭超 +3 位作者 张宇 王林 丛琦林 陈美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8,共4页
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供菌体生长利用,代谢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海藻糖不能被菌体消耗利用,造成发酵成本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谷氨酸发酵的收率及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在发酵后期27~28h加入海... 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供菌体生长利用,代谢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海藻糖不能被菌体消耗利用,造成发酵成本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谷氨酸发酵的收率及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在发酵后期27~28h加入海藻糖酶将海藻糖转化成葡萄糖,供谷氨酸菌体二次利用。经过工艺优化,发酵后期添加海藻糖酶后,发酵产酸17.6g/L,产酸提高了0.6%左右,发酵糖酸转化率提高0.9%左右,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的综合水平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型谷氨酸发酵 海藻糖 海藻糖酶 工艺优化 产酸率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体蛋白水解液应用于谷氨酸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丛泽峰 李辉 +2 位作者 韩隽 王庆平 陈美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谷氨酸菌体蛋白来自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废渣,经水解后替代适量豆粕水解液用于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发酵的产酸和转化率有显著... 谷氨酸菌体蛋白来自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生产废渣,经水解后替代适量豆粕水解液用于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通过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发酵的产酸和转化率有显著的提高。经过工艺优化,温敏型谷氨酸发酵培养基组成确定为:淀粉水解糖55g/L,玉米浆20mL/L,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10g/L,豆粕水解液10g/L,糖蜜15g/L,Na2HPO47g/L,KCl 4g/L,MgSO4·7H2O 1.5g/L,MnSO4·7H2O 30mg/L,FeSO4·7H2O 30mg/L,维生素B1350μg/L,维生素H 500μg/L,消泡剂0.1mL/L。在此培养条件下,谷氨酸的产酸率达18g/L,转化率达65%,温敏型谷氨酸发酵综合水平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型谷氨酸发酵 谷氨酸菌体蛋白水解液 工艺优化 产酸率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适量法L-谷氨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白长胜 韩隽 +2 位作者 王刚 姬慧军 张敬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90,共4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亚适量谷氨酸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0g/L,玉米浆5.0g/L,磷酸氢二钠2.7g/L,氯化钾1.8g/L,硫酸镁1.2g/L。与初始发酵培养基相比,L-谷氨酸产量从120.3g/L提高到135.6g/L,糖酸转化率从58.6...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亚适量谷氨酸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0g/L,玉米浆5.0g/L,磷酸氢二钠2.7g/L,氯化钾1.8g/L,硫酸镁1.2g/L。与初始发酵培养基相比,L-谷氨酸产量从120.3g/L提高到135.6g/L,糖酸转化率从58.6%提高到60.8%,显著提高了发酵水平,降低了综合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发酵 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仪表的检测与维护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瑞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9期98-99,共2页
经济发展推动了技术革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提升,以往靠人力操控的机械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了全面提高生产力,各种自动化仪表也在生产领域有了推广与使用,自动化仪表也成为当前生产的重要设备,只有全面保证自动仪表精准稳定... 经济发展推动了技术革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速度提升,以往靠人力操控的机械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为了全面提高生产力,各种自动化仪表也在生产领域有了推广与使用,自动化仪表也成为当前生产的重要设备,只有全面保证自动仪表精准稳定,才能维护好生产,确保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围绕自动化仪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全面提出自动化仪表检测与维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仪表 检测 故障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仪表的维护与诊断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春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7期128-129,共2页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对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通过仪器仪表对参数进行观察,全面控制生产过程,避免出现严重生产事故。在科技不断推动下,工业生产过程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控制,各类生产型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扩大,对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通过仪器仪表对参数进行观察,全面控制生产过程,避免出现严重生产事故。在科技不断推动下,工业生产过程也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控制,各类生产型单位特别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有了全面的改善与提升。当前,在生产过程中,仪表自动化已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得以凸显,要想确保仪表精准,则需要对仪表进行全面有效的维护与维修,文章主要就仪表维护问题进行详细探讨,进一步提出自动化仪表维护技巧与方法,以此推动生产发展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仪表 检修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氢二钠浓度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臧传刚 梁恒宇 +4 位作者 王宏龄 郝小明 王晓健 林海龙 陈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5-130,共6页
以谷氨酸工业菌株S9114为研究对象,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磷酸盐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找到更适合该菌株产酸的磷酸氢二钠浓度范围,然后对该范围内磷酸氢二钠浓度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主要指标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95 mmol/L的... 以谷氨酸工业菌株S9114为研究对象,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磷酸盐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找到更适合该菌株产酸的磷酸氢二钠浓度范围,然后对该范围内磷酸氢二钠浓度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主要指标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95 mmol/L的磷酸氢二钠浓度与工业上普遍采用的磷酸氢二钠浓度6.280 mmol/L相比,生物量、谷氨酸产酸浓度和转化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磷酸氢二钠 谷氨酸棒杆菌 S9114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