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炉气气氛下煤加氢热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
作者 廖洪强 孙成功 李保庆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8-43,共6页
煤-焦炉气共热解是力图降低传统煤加氢热解工艺投资和工业运转费用的新工艺,近年来已引起人们广泛注意。本文评述了近期国内外利用焦炉气代替氢气作煤加氢热解反应气工艺的可行性以及热解温度和焦炉气组分对热解产品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加氢热解 焦炉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金属对复合炭极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函 刘玲 +1 位作者 宋怀河 凌立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在高温下粘结成型制备固体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极板,用直流恒流循环实验考察活性炭极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活性炭中负载不同种类金属离子,考察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性能对活性炭极板比电容的影... 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作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在高温下粘结成型制备固体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炭极板,用直流恒流循环实验考察活性炭极板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活性炭中负载不同种类金属离子,考察金属离子的电化学性能对活性炭极板比电容的影响.实验发现负载廉价金属Mn、Co、Cu可以增加放电容量,负载金属Mn的电极在700℃炭化时比电容为265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极板 超级电容器 比电容 过渡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层电容器用中孔活性炭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9
3
作者 孟庆函 张睿 +2 位作者 李开喜 吕春祥 凌立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8-630,共3页
选用中孔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实验发现 ,中孔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优异 ,比表面积利用率高达 93 .5 % ;用水蒸气活化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 ,活性炭收率降低 ,活化 2h收率仅为 2 6.5 % ,同时比表面... 选用中孔活性炭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实验发现 ,中孔活性炭电化学性能优异 ,比表面积利用率高达 93 .5 % ;用水蒸气活化可以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 ,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 ,活性炭收率降低 ,活化 2h收率仅为 2 6.5 % ,同时比表面积从原来的 760m2 /g增加到 14 80m2 /g ,且主要在 2nm附近孔结构分布强度增强。比电容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但增速低于比表面积的增加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电化学性能 中孔活性炭 双电层电容器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4
作者 赵天生 韩怡卓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57-462,共6页
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赵天生韩怡卓孙予罕(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ZhaoTiansheng,HanYizhuoandSunYuhan(StateKeyLaborator... 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赵天生韩怡卓孙予罕(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ZhaoTiansheng,HanYizhuoandSunYuhan(StateKeyLaboratoryofCoalCo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酯交换 添加剂 合成 石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ACF)吸附二硫化碳(CS_2)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遵园 李军平 +6 位作者 赵宁 王峰 彭伟才 毛博阳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研究了商用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f fiber-ACF)对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沸石吸附CS2的性能做了对比。重点考察了CS2浓度、吸附气流量、湿度和ACF含水量对CS2在ACF上吸附性... 研究了商用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f fiber-ACF)对二硫化碳(Carbon disulfide-CS2)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沸石吸附CS2的性能做了对比。重点考察了CS2浓度、吸附气流量、湿度和ACF含水量对CS2在ACF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AC、沸石,ACF对CS2的吸附快、吸附率高,达46.5%;CS2浓度、吸附气流量增加,穿透点前移;湿度和含水量上升会明显降低ACF对CS2的吸附性能,当湿度升至65%时,吸附时间缩短28.6%;当含水量为质量分数45%时,穿透时间提前42.9%;当含水量增至质量分数60%时,CS2迅速穿透,ACF几乎不能再吸附C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活性炭纤维 吸附 穿透曲线 穿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活性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永红 任杰 孙予罕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研究了Cu/La2 O3 /ZrO2 基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及其还原行为 ,并考察了反应条件 (温度、水醇比、液体空速 )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Cu/La2 O3 /ZrO2 基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中... 研究了Cu/La2 O3 /ZrO2 基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反应活性、选择性及其还原行为 ,并考察了反应条件 (温度、水醇比、液体空速 )对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Cu/La2 O3 /ZrO2 基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中显示出较好的反应活性和高的选择性。在常压、反应温度 190~ 2 40℃、液体空速为 1 0~ 3 0h-1和水醇摩比为 1~ 3 0的反应条件下 ,甲醇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重整产物中CO含量有所增加 ;提高水醇比有利于提高甲醇转化率 ,同时可降低重整产物中CO含量 ;甲醇转化率随着液体空速的增加有所降低 ,而重整产物中CO含量也有所降低。在Cu/La2 O3 /ZrO2 基催化剂上 ,甲醇重整反应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甲醇 水蒸气重整 催化剂 制备 氧化镧 氧化锆 催化活性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FT)合成气汽液平衡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逸凝 李永旺 +1 位作者 赵玉龙 张碧江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4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FT合成气汽液平衡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FT合成液相溶剂的性质、溶解度实验研究。
关键词 FT合成 汽液平衡 溶解度 模型 合成气 煤炭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拯 崔芒伟 +5 位作者 蒋海炜 高峰 田真 朱玉婷 冉娜妮 康利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20,共3页
将锂离子电池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可减小充放电过程中Li+迁移距离及电极材料的相对膨胀率,是一种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手段。但是,纳米化也会带来导电率低、表面副反应活性高、团聚倾向大等明显缺点。在负极活性材料中引入导电... 将锂离子电池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可减小充放电过程中Li+迁移距离及电极材料的相对膨胀率,是一种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手段。但是,纳米化也会带来导电率低、表面副反应活性高、团聚倾向大等明显缺点。在负极活性材料中引入导电复合相,可以有效提升材料体系的导电性、储锂容量、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是解决现有技术难题的有效突破口之一。对近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关注几种热点负极材料及其新型微结构的设计、实现与性能优化研究。以可控制备工艺为主线,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程序升温氨脱附研究SO_4^(2-)/ZrO_2超强酸催化剂的酸性质 被引量:11
9
作者 曾健青 钟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用程序升温氨脱附研究了H2SO4的浓度、焙烧温度、氨水的浓度和锆前体的晶型等制备参数对SO42-/ZrO2催化剂的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大于1.0mol/L时催化剂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 用程序升温氨脱附研究了H2SO4的浓度、焙烧温度、氨水的浓度和锆前体的晶型等制备参数对SO42-/ZrO2催化剂的酸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大于1.0mol/L时催化剂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随着H2SO4浓度的增大,表面酸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不仅酸强度减弱,而且总的酸量减少。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增至2.0mol/L时表面主要为一种弱酸中心。焙烧温度不高于773K时,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且酸量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向多种强度的酸中心并存转化,且强酸中心数量减少。用浓氨水制得的催化剂存在多种强度的酸中心,且酸量大。用稀氨水时催化剂表面主要为一种强酸中心。用H2SO4处理晶型ZrO2时得不到超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根 二氧化锆 程序升温氨脱附 超强酸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中气体在液相石蜡中溶解度关联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逸凝 李永旺 +1 位作者 赵玉龙 张碧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3,共6页
对小分子气体 ( C O、 H2 、 C O2 、 C H4 、 C2 H4 、 C2 H6 等) 在费托合成 重质产物 ( 即石 蜡) 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 S R K 方程经过适当的改进可以对这种溶质分子尺寸与溶剂分 子尺寸... 对小分子气体 ( C O、 H2 、 C O2 、 C H4 、 C2 H4 、 C2 H6 等) 在费托合成 重质产物 ( 即石 蜡) 中的溶解度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 S R K 方程经过适当的改进可以对这种溶质分子尺寸与溶剂分 子尺寸差别很大的极端情形进行定量描述。通过对文献中29 个与费托合成相关的二元体系 ( 共406 组数据) 溶解度数据的回归, 得到了改进的 S R K 方程。该方程能够在蜡碳数范围为20 ~61 的体系中使用; 在此范围内, 平均绝对偏差小于6 % 。而且, 适当的外推也不致于引起太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溶解平衡 溶解度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一体化低温合成甲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逸凝 赵玉龙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1,共5页
综述了浆态床一体化低温甲醇合成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该方法的催化体系、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方程。指出今后需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浆态床 低温 甲醇 合成 动力学方程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在丝光沸石骨架中取代位置的DFT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淑萍 王建国 +1 位作者 李永旺 彭少逸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252-254,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方法研究了Fe同晶取代进入丝光沸石骨架后可能存在的位置 ,并确定了与电荷平衡质子结合的氧位置。能量分析表明Fe在丝光沸石骨架中最容易进入T2 和T4 位 ;当Fe分别在T2 和T4 位时 ,电荷平衡质子与O2 和O10
关键词 FE 同晶取代 丝光沸石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_(38)团簇上小分子H_2O和O_2共同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丽萍 田东旭 郭向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5,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方法,对O_2,H_2O单独吸附和共吸附在Au_(38)团簇上的吸附性质进行了结构,能量和电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O_2倾向于吸附在edge位,H_2O则倾向于吸附在top位.Au(100)表面较之Au(111)表面更有利于O_2,H_2O的吸附...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方法,对O_2,H_2O单独吸附和共吸附在Au_(38)团簇上的吸附性质进行了结构,能量和电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O_2倾向于吸附在edge位,H_2O则倾向于吸附在top位.Au(100)表面较之Au(111)表面更有利于O_2,H_2O的吸附,这与实验结果相符合.H_2O和O_2共吸附研究表明,H_2O的存在促进了O_2的吸附.Mulliken和分态密度(PDOS)分析得出:在共吸附中,H_2O将部分电子转移给了O_2,促进了O_2的活化与解离,并生成了类似H_2O_2的中间态,从而为催化氧化反应提供了O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38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DFT) 共吸附 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陶瓷材料 被引量:23
14
作者 梁丽萍 高荫本 陈诵英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7年第4期9-14,共6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该电池通常采用陶瓷作组装材料,于600-1000℃的高温下操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各元件的材料,包括稳定化ZrO2电解质、Ni/稳定化ZrO2阳极、掺杂的L...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全固态的能量转换装置,该电池通常采用陶瓷作组装材料,于600-1000℃的高温下操作。本文详细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各元件的材料,包括稳定化ZrO2电解质、Ni/稳定化ZrO2阳极、掺杂的LaMnO3阴极以及掺杂的LaCrO3双极分离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 电解质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常温CO气敏元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陆凡 王小平 +1 位作者 陈诵英 彭少逸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超细SnO2粉体为材料基体,MQ-Y1元件生产工艺制成超细CO元件。在考察了工作温度、选择性、灵敏度、稳定性、响应及恢复时间等器件参数后认为,此元件可以在稍高于室温条件(25~30℃)下工作,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应用前途的气敏元件。
关键词 超细粉体 气敏元件 一氧化碳 工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负载对活性炭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孟庆函 李开喜 凌立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32,共5页
选用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采用浸渍法负载金属离子 ,考察活性炭在负载前后的比电容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金属Mn、Co、Ni具有比较明显的准电容效应 ,其中负载金属Mn的中孔活性炭和微孔活性炭的比电容分别增加6 3.17%和 19.6 9% ,而金属Mo... 选用不同孔结构的活性炭采用浸渍法负载金属离子 ,考察活性炭在负载前后的比电容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金属Mn、Co、Ni具有比较明显的准电容效应 ,其中负载金属Mn的中孔活性炭和微孔活性炭的比电容分别增加6 3.17%和 19.6 9% ,而金属Mo、Fe和Y的准电容效应不显著。中孔活性炭负载金属Mn时 ,比电容随负载量的增加而上升 ;微孔活性炭负载 5 %时比电容最大为 340 .16F/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负载 电化学电容器 活性炭电极 浸渍法 比电容 双电层电容 准电容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高比表面积催化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丽娟 李克国 +1 位作者 陈诵英 彭少逸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1-45,共5页
介绍了利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大孔一元氧化物,如SiO2、Al2O3、ZrO2、TiO2和MgO等,还可制得均匀的二元、三元及多元氧化物。该法是制备大孔高比表面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高比表面积 催化剂 超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C_2H_5OH气敏元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陆凡 王小平 +1 位作者 陈诵英 彭少逸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7年第4期21-23,共3页
采用超细SnO2粉体,按照MQ—J1工艺制成低功耗C2H5OH气敏元件。该气敏元件将工作温度降低一半以上,而且选择性好,同时简化了常规C2H5OH气敏元件的生产工艺,是一种具有开发前途的气敏元件。
关键词 超细粉体 气敏元件 乙醇 工作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合成纳米钛酸钡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博 李志杰 +2 位作者 徐耀 吴东 孙予罕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9-542,共4页
为满足钛酸钡纳米陶瓷的需求,本文用TiCl4和Ba(OH)2作前驱体,乙醇和乙二醇甲醚作混合溶剂,溶剂热合成了钛酸钡纳米粉体,并使用TEM、XRD和Raman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径为10-80 nm纳米粉体,通过控制反... 为满足钛酸钡纳米陶瓷的需求,本文用TiCl4和Ba(OH)2作前驱体,乙醇和乙二醇甲醚作混合溶剂,溶剂热合成了钛酸钡纳米粉体,并使用TEM、XRD和Raman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可以得到粒径为10-80 nm纳米粉体,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达到控制颗粒尺寸的目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颗粒尺寸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溶剂热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热钾碱脱碳过程 被引量:5
20
作者 郝栩 董根全 +2 位作者 白亮 徐元源 李永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6-60,共5页
介绍了传统热钾碱脱碳工艺及低供热源的变压再生热钾碱脱碳工艺,并用Aspen Plus分别建立了两种工艺的过程模型,并模拟分析了两种工艺的异同点.计算结果表明,低供热源的变压再生热钾碱脱碳工艺由于采用变压再生工艺,可利用过程的低品位热... 介绍了传统热钾碱脱碳工艺及低供热源的变压再生热钾碱脱碳工艺,并用Aspen Plus分别建立了两种工艺的过程模型,并模拟分析了两种工艺的异同点.计算结果表明,低供热源的变压再生热钾碱脱碳工艺由于采用变压再生工艺,可利用过程的低品位热量,提高过程能量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热钾碱 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