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分子筛,对其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Ti-β分子筛循环使用10次以后,1-己烯转化率降低至新鲜剂的30%以下;在此过程中,Ti-β分子筛中的部分骨架钛转化为非骨架钛,同时1,2-己二醇副产物堵塞孔道或者覆盖活性中心,两者共同导致Ti-β分子筛失活。以二甲基亚砜在160℃条件下对失活的Ti-β分子筛处理可以脱除大部分吸附的1,2-己二醇,使其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恢复至新鲜剂的83%。展开更多
通过电渗析法制备出ε-Al_(13)溶胶,经干燥、焙烧后制备γ-Al_(2)O_(3)。以ε-Al_(13)溶胶为黏结剂,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经干燥、焙烧、饱和浸渍环烷酸钒后,制备材料Al_(13)-REY-V。以常规工业铝溶胶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通过电渗析法制备出ε-Al_(13)溶胶,经干燥、焙烧后制备γ-Al_(2)O_(3)。以ε-Al_(13)溶胶为黏结剂,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经干燥、焙烧、饱和浸渍环烷酸钒后,制备材料Al_(13)-REY-V。以常规工业铝溶胶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浸渍环烷酸钒制备材料Al-REY-V。采用CO-FTIR、NH_(3)-TPD、BET、XPS、^(27)Al MAS NMR等手段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以Al-REY-V为对比样进行重油微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以ε-Al_(13)溶胶制备的γ-Al_(2)O_(3)具有高酸量、高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等特点;Al_(13)-REY-V较Al-REY-V重油转化率显著提高,焦炭选择性得以改善;ε-Al_(13)溶胶制备的氧化铝中Al^(Ⅳ)易与钒发生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钒对REY分子筛骨架结构及活性中心的破坏,提升材料的微孔及酸量保留度。展开更多
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RBS-1催化剂在高温反应时易失活,导致催化剂费用居高不下。为提高技术经济性,实现失活催化剂性能的高效恢复,系统研究RBS-1催化剂失活机理、再生手段及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附-脱附技术考察催化剂失...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RBS-1催化剂在高温反应时易失活,导致催化剂费用居高不下。为提高技术经济性,实现失活催化剂性能的高效恢复,系统研究RBS-1催化剂失活机理、再生手段及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附-脱附技术考察催化剂失活前后与再生前后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变化,并结合XRD、FT-IR和^(29)Si MAS NMR表征技术探讨了RBS-1催化剂在失活与再生过程中活性中心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失活RBS-1催化剂物相结构保持完好,但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明显降低,说明催化剂失活主要为积炭覆盖催化剂活性位点并堵塞孔道所致。针对积炭堵孔导致的催化剂失活问题,采用烧炭、含氮化合物改性处理构建巢式硅羟基活性位点等手段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530℃下烧炭能将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的大部分积炭烧除,催化剂性能可恢复90%以上;对脱炭后的催化剂进一步改性处理,最优催化剂性能可恢复98%以上。展开更多
为克服现有环氧丙烷(PO)生产技术弊端,中国石化采用表面富硅空心钛硅分子筛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开发了新型双氧水法制备环氧丙烷(HPPO)成套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100 kt a HPPO工业装置。催化剂以表面富硅多空心钛硅分子筛为活性组元,采...为克服现有环氧丙烷(PO)生产技术弊端,中国石化采用表面富硅空心钛硅分子筛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开发了新型双氧水法制备环氧丙烷(HPPO)成套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100 kt a HPPO工业装置。催化剂以表面富硅多空心钛硅分子筛为活性组元,采用高效羟基偶联黏结剂,提高了活性组元含量和催化剂强度。开发了器内低温原位复活技术。以复合助剂调控双氧水与骨架钛形成“五元环”过渡态,大幅提升PO选择性。开发出PO低温分离、萃取蒸馏和化学脱杂耦合的产品分离精制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将PO废水作为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终止剂,使有机物裂解成乙烯、丙烯等低碳烃。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双氧水转化率高3.3%,PO选择性高3.6%;产品中杂质总醛含量低80%,水分低50%;产品纯度达99.99%,优级品率达到100%。展开更多
文摘分析Ti-β分子筛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失活的原因,研究其失活过程及再生方法;采用^(13)C MAS NMR和GC-MS等手段分析Ti-β分子筛的积炭情况,并采用XPS、UV-Vis和EDX等手段研究其钛物种变化;进一步以二甲基亚砜溶剂处理失活Ti-β分子筛,对其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Ti-β分子筛循环使用10次以后,1-己烯转化率降低至新鲜剂的30%以下;在此过程中,Ti-β分子筛中的部分骨架钛转化为非骨架钛,同时1,2-己二醇副产物堵塞孔道或者覆盖活性中心,两者共同导致Ti-β分子筛失活。以二甲基亚砜在160℃条件下对失活的Ti-β分子筛处理可以脱除大部分吸附的1,2-己二醇,使其催化1-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活性恢复至新鲜剂的83%。
文摘通过电渗析法制备出ε-Al_(13)溶胶,经干燥、焙烧后制备γ-Al_(2)O_(3)。以ε-Al_(13)溶胶为黏结剂,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经干燥、焙烧、饱和浸渍环烷酸钒后,制备材料Al_(13)-REY-V。以常规工业铝溶胶与REY分子筛按质量比3∶7混合,浸渍环烷酸钒制备材料Al-REY-V。采用CO-FTIR、NH_(3)-TPD、BET、XPS、^(27)Al MAS NMR等手段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以Al-REY-V为对比样进行重油微反活性评价。结果表明:以ε-Al_(13)溶胶制备的γ-Al_(2)O_(3)具有高酸量、高比表面积及孔体积等特点;Al_(13)-REY-V较Al-REY-V重油转化率显著提高,焦炭选择性得以改善;ε-Al_(13)溶胶制备的氧化铝中Al^(Ⅳ)易与钒发生强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钒对REY分子筛骨架结构及活性中心的破坏,提升材料的微孔及酸量保留度。
文摘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RBS-1催化剂在高温反应时易失活,导致催化剂费用居高不下。为提高技术经济性,实现失活催化剂性能的高效恢复,系统研究RBS-1催化剂失活机理、再生手段及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附-脱附技术考察催化剂失活前后与再生前后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变化,并结合XRD、FT-IR和^(29)Si MAS NMR表征技术探讨了RBS-1催化剂在失活与再生过程中活性中心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失活RBS-1催化剂物相结构保持完好,但BET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明显降低,说明催化剂失活主要为积炭覆盖催化剂活性位点并堵塞孔道所致。针对积炭堵孔导致的催化剂失活问题,采用烧炭、含氮化合物改性处理构建巢式硅羟基活性位点等手段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530℃下烧炭能将催化剂表面及孔道内的大部分积炭烧除,催化剂性能可恢复90%以上;对脱炭后的催化剂进一步改性处理,最优催化剂性能可恢复98%以上。
文摘为克服现有环氧丙烷(PO)生产技术弊端,中国石化采用表面富硅空心钛硅分子筛为活性组元的催化剂,开发了新型双氧水法制备环氧丙烷(HPPO)成套技术,建成了国内首套100 kt a HPPO工业装置。催化剂以表面富硅多空心钛硅分子筛为活性组元,采用高效羟基偶联黏结剂,提高了活性组元含量和催化剂强度。开发了器内低温原位复活技术。以复合助剂调控双氧水与骨架钛形成“五元环”过渡态,大幅提升PO选择性。开发出PO低温分离、萃取蒸馏和化学脱杂耦合的产品分离精制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将PO废水作为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的终止剂,使有机物裂解成乙烯、丙烯等低碳烃。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双氧水转化率高3.3%,PO选择性高3.6%;产品中杂质总醛含量低80%,水分低50%;产品纯度达99.99%,优级品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