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 被引量:3
1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 陈洁 +9 位作者 聂勇战 吴文铭 樊代明 李洁 李景南 邵成浩 谭煌英 徐巍 殷晓煜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142,共58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并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少见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肺和胃肠胰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均显示,NENs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NENs的异质性较高,可起源于多个组织和器官,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皮肤、支气管肺及胸腺、胃肠胰、肾上腺、生殖泌尿器官等,且同一组织或器官起源的NENs分类、分级不同时,亦有显著不同的生物学行为。NENs的高度异质性决定其诊断的困难和复杂性,除了临床症状,还需包括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内镜、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常规影像学检查以及各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整合诊断。此外,NENs的治疗方式也涵盖了内镜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放疗及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等多种手段。治疗策略的制定既要遵循指南规范,又要在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整合诊治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选择。2024年,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再次组织本领域相关专家,在《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其他相关国内外指南和共识、以及最新临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Practice guideline REgistration for transPAREncy,PREPARE)上注册,注册编号为PREPARE-2024CN1158。2025年版指南对2022年版指南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及修订,并进一步扩充了除胸部和胃肠胰以外的NENs,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 and paragangliomas,PPGLs)及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的诊治推荐,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表现、病理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段江晖 胡莹莹 +4 位作者 孙宏亮 谢晟 谭煌英 刘平平 刘良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1-354,35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TNETs)的CT表现、病理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TNETs患者,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参照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标准术语及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和国际抗癌联盟胸腺上... 目的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TNETs)的CT表现、病理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病理证实的TNETs患者,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参照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标准术语及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会和国际抗癌联盟胸腺上皮肿瘤TNM分期系统,分析13例患者的CT资料,并进行分期。结果病变主体均位于前纵隔,轴位最大径4.3~14.1cm,中位最大径8.9cm。病灶呈分叶状11例、类圆形2例,囊变坏死10例,钙化2例。11例行增强扫描,其中中-高度强化9例、轻度强化2例,8例有瘤内血管。纵隔结构受累12例,肿瘤侵犯邻近肺组织6例。胸内转移7例,胸外转移6例。临床分期:Ⅰ期1例,ⅢA期4例,ⅣB期8例。组织病理亚型:不典型类癌1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小细胞癌1例。4例术后患者获得随访,其中1例复发和转移,1例转移。结论TNETs的CT表现为前纵隔体积较大的分叶状肿块,坏死囊变常见,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呈中-高度强化,肿瘤易侵犯周围结构,转移较常见。TNETs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均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青 张盼 +2 位作者 罗杰 窦豆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28-232,共5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 NEN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确诊,分化良好的Ⅳ期p NENs患者,接受...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 NEN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4例经病理学确诊,分化良好的Ⅳ期p NENs患者,接受口服CAPTEM方案,分析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接受定期随访2年余(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r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4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约为8.9(3~24)个月,2年生存率为85.7%(12/14),其中不良反应均为3级以下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capecitabine and temozolomide,CAPTEM)方案是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 NET)的有效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替莫唑胺 无进展生存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4
作者 谭煌英 娄彦妮 +2 位作者 罗杰 刘继喜 贾立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1期4-8,共5页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 由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发病率低,大多数医师甚至肿瘤科医师对其诊断和治疗并不熟悉,因此临床误诊和误治时有发生。g NENs分为4型,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不同,治疗策略和预后亦不同。目前国内对g NENs的分型诊断不够重视,因而存在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规范等问题。现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g NENs的临床分型、诊断流程、相应治疗策略、预后等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过度治疗 分型诊断 临床误诊 临床特征 发病机制 工作经验 临床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脾虚证的5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赐慧 崔慧娟 王红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2期2745-2747,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化疗结束...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引起的脾虚证患者的疗效并且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5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痞满,胸膈烦闷,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舌淡或淡暗,苔厚,脉弦细或沉细,化疗结束后开始口服健脾散结丸(浓缩丸),1次10g,1日2次,共14天。14天后评价疗效,记录患者在疗前、第3、7、10、14天时的脾虚各证候评分、舌苔、脉象的变化及评分,记录患者的卡氏评分及体重变化的评分;在化疗结束开始服药及服药后第7、14天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的患者,口服健脾散结丸后,治疗后患者的脾虚证候的总评分及脾虚各证候的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卡氏评分及体重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散结丸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脾虚证候的患者口服后,患者脾虚证候有明显改善,说明该药物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用于临床相对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健脾散结丸 脾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伴发SAPHO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窦豆 吴亚桐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9-300,共2页
患者女性,54岁,因“胃胀不适”就诊于外院。2010年10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图1)。行胃镜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因反复复发,先后在外院行短效奥曲肽(0.1 mg,ih.qd,间断3个月)、长效奥曲肽(20 ... 患者女性,54岁,因“胃胀不适”就诊于外院。2010年10月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多发息肉样病变,病理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图1)。行胃镜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因反复复发,先后在外院行短效奥曲肽(0.1 mg,ih.qd,间断3个月)、长效奥曲肽(20 mg,im.q28 d,共22次)等生长抑素类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SSA)治疗。期间复查胃镜示:局灶内分泌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示:CgA(1+),NSE(±),CD56(1+),Ki-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脓疱型银屑病 SAPHO综合征 生长抑素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段锦龙 邓博 贾立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9-2331,共3页
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其在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了六味地黄丸在抗肿瘤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为其抗肿瘤的深入研究及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汤) 肿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例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韩登 苏雯婷 +4 位作者 李靖涛 王超 祁志荣 罗杰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结果: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 目的: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结果: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结论: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 淋巴结阴性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中成药复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闪闪 贾立群 郝少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2期1716-1720,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成药复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药智网数据库中的“中成药处方数据库”,收集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中成药,建立Excel表,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药物聚类和...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成药复方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用药规律。方法:基于药智网数据库中的“中成药处方数据库”,收集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中成药,建立Excel表,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对数据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药物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筛选出36个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中成药复方,药性以温、寒性为主,药味以苦、甘味为主,归经以肝、脾经为主。高频中药有黄芪、半枝莲、人参、莪术、三棱、白术、白花蛇舌草等。关联分析得到17个药物组合,高频药对有半枝莲-黄芪、人参-黄芪、莪术-黄芪、半枝莲-莪术等。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核心用药网络由27味中药组成,核心配伍网络由3组药物构成。结论: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中成药复方药物具有寒温并用、补泻兼施、肝脾同治的特点,用药及配伍以益气健脾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为主,药对以补气、养阴、活血、解毒相互配伍为主,反映出消化系统肿瘤“虚、瘀、毒”夹杂的病机特点。数据挖掘可以为中成药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中成药 数据挖掘 核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远良 苏雯婷 +1 位作者 史艳芬 谭煌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7-350,共4页
目的:分析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索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36例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NE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构建逻... 目的:分析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索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的36例无远处转移的3型胃NE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纳入36例无远处转移的3型患者,8例(22.2%)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大的肿瘤直径和较高的Ki-67指数,内镜下溃疡型病灶也更多见(50%),肿瘤T分期以T4为主(50%)。单因素结果显示,肿瘤≥2 cm、溃疡型病灶、病理分级G2/3、T2/4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发现仅肿瘤直径≥2 cm(OR=8.54,95%CI:1.16~62.96)和溃疡型病灶(OR=10.97,95%CI:1.16~103.52)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子。结论:具备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的3型胃NET需要在术前全面评估区域淋巴结状态,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粒蛋白B在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远良 王鑫 +7 位作者 王萍 韩登 李晓蔻 焦培培 祁志荣 王超 史艳芬 谭煌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40-44,共5页
目的评估嗜铬粒蛋白B(chromogranin B,CgB)在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3例晚期NET患者纳入NET组,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37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评估嗜铬粒蛋白B(chromogranin B,CgB)在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53例晚期NET患者纳入NET组,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者37例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和CgB,并分析二者与NET临床组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血清CgA、CgB及二者联合诊断NET的效能。结果NET组患者血清CgA和Cg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CgB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临界值为633.10 pg/ml;CgA的AUC为0.71,临界值为8.06 ng/ml;二者联合诊断NET的能力并不高于单独测定CgB的诊断能力。同时存在肝及肝外转移、胰腺NET、CgA阳性的患者血清CgA水平显著高于肝转移、直肠NET、CgA阴性的患者(均P<0.05);病理分级G3、肝转移肿瘤负荷>50%的患者血清CgB水平显著高于病理分级G1/G2、肝转移肿瘤负荷≤50%的患者(均P<0.05)。结论相较于血清CgA,血清CgB有更好的诊断作用,可作为晚期胰腺和直肠NET的诊断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粒蛋白B 神经内分泌肿瘤 嗜铬粒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前模型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崔灵珺 田超 +3 位作者 程梓轩 郑佳彬 苏菲 谭煌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9-785,共7页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的罕见异质性肿瘤,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是一种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的罕见异质性肿瘤,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随着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探索逐渐加深,临床前模型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就目前已发表的细胞系、类器官模型、人源肿瘤异种移植物模型及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等临床前模型进行综述,并探讨这些模型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其优缺点,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细胞系 类器官模型 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血藤干预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博 贾立群 +3 位作者 程志强 于莉莉 段锦龙 邓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索鸡血藤对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uropathy,PN)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鸡血藤干预奥沙利铂致PN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鸡血藤用... 目的:探索鸡血藤对奥沙利铂致周围神经毒性(peripheral neuropathy,PN)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鸡血藤干预奥沙利铂致PN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鸡血藤用量大于或等于15g的研究,并手工检索补充相应文献。采用Revman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及敏感性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6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鸡血藤干预后PN总发生率、III-IV严重PN发生率明显下降,总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 01);鸡血藤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 1),并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P=0.000 1)。鸡血藤为君药的高剂量组与鸡血藤联合经典方剂的低剂量组,两亚组间比较并无差异。均未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无论是高剂量以鸡血藤为君药的复方,还是采用低剂量鸡血藤联合经典方剂,对奥沙利铂致PN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并可改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毒性 鸡血藤 奥沙利铂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邓博 贾立群 +2 位作者 邓超 张亚男 刘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80-1583,共4页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使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相关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靶向治疗药物减量或中断,降低抗肿瘤疗效。采用中医药防治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周围神经病变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检...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使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相关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靶向治疗药物减量或中断,降低抗肿瘤疗效。采用中医药防治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周围神经病变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关于中药干预靶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报道,并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药物 不良反应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中药防治靶向药物皮肤毒性反应的网络药理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邓博 彭艳梅 +1 位作者 崔慧娟 张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外用中药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靶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外用中药防治靶向药物皮肤毒性反应临床研究文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外用中药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靶点。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外用中药防治靶向药物皮肤毒性反应临床研究文献。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药物分类,分析药物功效、性味归经。采用BATMAN-TCM在线工具分析核心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涉及方剂16首,药物50味。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金银花,分别在68.42%的皮疹研究和66.67%的手足皮肤反应研究中应用;其次为苦参,出现在52.63%的皮疹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寒性味苦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网络药理分析确定金银花及苦参共有196个共同作用靶点,其中19种有效成分可作用于靶向药皮肤毒性反应相关的10个靶点,包括ADORA、PIK3CD、PTGS2、TNF、TYR、HTR3A等。结论:外用中药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靶向治疗相关皮疹及手足皮肤反应临床研究中多采用苦寒类药物,以清热解毒、清热燥湿为基本用药原则,潜在作用信号通路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皮疹 手足皮肤反应 网络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呼吸机智能化感染控制模块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邬巧玲 陈学斌 +5 位作者 赵学军 李亮亮 申艳玲 喻薇 尹琳 李天庆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索呼吸机共享管理模式下感染控制及实施方案。方法对某院呼吸机使用及管理需求进行调查,设计共享呼吸机感染防控模块、医院感染调查模块等,通过电脑与手机端智能APP实现共享呼吸机终末消毒的信息化管理,2018年11月起对12台共享呼... 目的探索呼吸机共享管理模式下感染控制及实施方案。方法对某院呼吸机使用及管理需求进行调查,设计共享呼吸机感染防控模块、医院感染调查模块等,通过电脑与手机端智能APP实现共享呼吸机终末消毒的信息化管理,2018年11月起对12台共享呼吸机感染控制模块进行实际运行测试及效果检测。结果 2018年11月14日-2019年1月8日累计共享7台呼吸机,借用科室5个,借用时间24~1 288 h,累计借用时长约1 698 h,平均借用时长242.57 h/次。12台共享呼吸机的日均使用时间为2.62 h/d。共享前12台呼吸机均为科室闲置机器,日均使用时间为0h/d。在感染防控模块的可视化自动提示下,12台共享呼吸机使用后消毒情况合格,自检测试全部通过。结论共享呼吸机的使用能够节约成本,满足临床需求,提高感染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呼吸机APP 感染控制 呼吸机消毒 信息化 医疗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防治放射性肺炎的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邓博 程志强 +4 位作者 邓超 刘轩 赵倩 马慧淼 夏中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4-1300,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含麦冬方剂防治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回顾。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含麦冬方剂干预放射性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手工检索补充相应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含麦冬方剂防治放射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回顾。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对照试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含麦冬方剂干预放射性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手工检索补充相应文献。采用Revman软件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及敏感性分析,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患者2445例,配伍养阴益气,止咳化痰类药物最为广泛。含麦冬方剂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及重度放射性肺炎发生率(P〈0.01)。提高放射性肺炎治疗总有效率及治愈率(P〈0.01)。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呼吸困难并降低炎症因子表达(P〈0.01)。均未报道出现与中药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含麦冬方剂可有效防治放射性肺炎,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麦冬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治疗S768I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段桦 崔慧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155-1159,共5页
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进展迅速,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问世,使得... 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进展迅速,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问世,使得携带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PFS)达到27.7个月,但部分不常见的EGFR突变对TKI的应答效果尚不十分明确。S768I突变是EGFR20外显子携带的不常见突变之一,发生率为1%~2%。本文对不同代EGFR-TKI治疗S768I单一或复合突变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TKI 20外显子 S768I突变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痒平肤液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皮损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旭 谭可欣 +6 位作者 李嘉 薛崇祥 鲁星妤 董慧静 俞仪萱 胡紫馨 崔慧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499-506,共8页
目的:研究中药止痒平肤液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相关皮损的疗效。方法:将BN大鼠分为空白组和吉非替尼组。空白组大鼠不给予干预;吉非替尼组大鼠予以吉非替尼灌胃给药,给药21 d... 目的:研究中药止痒平肤液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相关皮损的疗效。方法:将BN大鼠分为空白组和吉非替尼组。空白组大鼠不给予干预;吉非替尼组大鼠予以吉非替尼灌胃给药,给药21 d。实验第22天,吉非替尼组大鼠再次进行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吉非替尼+外用止痒平肤液组、吉非替尼+外用生理盐水组,并继续予以吉非替尼灌胃;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各组用不同的外用药物进行干预,连续给药7 d。动态观察实验过程中BN大鼠皮肤大体形态学变化、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浓度。结果:外用药物干预7 d后,止痒平肤液组大鼠皮肤结痂、丘疹等表现明显减轻,且皮肤病理未看到明显炎症表现。在血清学炎症因子方面,止痒平肤液组TNF-α和IL-6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中药止痒平肤液可明显减轻EGFRIs相关皮损,对于EGFRIs相关皮损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平肤液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武单抗导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慧淼 陈媚 +1 位作者 刘猛 程志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患者男,77岁。2018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患有Ⅲ期肺腺癌并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CT示右下肺部肿瘤大小为45 mm×26 mm。EGFR基因未检测到18、19、20、21此4个外显子突变,未检测到ALK/ROS1基因融合。患者拒绝化疗,自2018年11月按... 患者男,77岁。2018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患有Ⅲ期肺腺癌并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CT示右下肺部肿瘤大小为45 mm×26 mm。EGFR基因未检测到18、19、20、21此4个外显子突变,未检测到ALK/ROS1基因融合。患者拒绝化疗,自2018年11月按照每2周3 mg/kg的标准剂量,开始使用纳武单抗(nivolumab)进行一线治疗,共4个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纳武单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