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海上风电场集电系统拓扑优化研究
1
作者 何佳 董礼 葛铭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1-596,共6页
通过改进传统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并引入可选路径预缩减和动态生成电缆不交叉约束,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场的集电系统路径规划方法。案例测试显示,优化后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成本降低7.27%,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幅减小存储空... 通过改进传统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约束条件,并引入可选路径预缩减和动态生成电缆不交叉约束,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型海上风电场的集电系统路径规划方法。案例测试显示,优化后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成本降低7.27%,改进后的模型可大幅减小存储空间需求和求解时间,计算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拓扑优化 混合整数线性模型 电缆敷设 路径规划 数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式识别的无人值守风电场群组机器人集中巡检研究
2
作者 董礼 程丽敏 +3 位作者 赵博 王雁冰 商志强 朱盼盼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6-352,共7页
由于风电场设备种类繁多、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通常无人值守,故障难以及时发现。传统巡检方法耗时长且识别准确性低,导致故障处理不及时,影响风电场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率。为此,文章针对无人值守风电场群组提出了基于改进模式识别的机器人... 由于风电场设备种类繁多、运行环境复杂多变,通常无人值守,故障难以及时发现。传统巡检方法耗时长且识别准确性低,导致故障处理不及时,影响风电场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率。为此,文章针对无人值守风电场群组提出了基于改进模式识别的机器人集中巡检方案。对于风电场群组变压器故障、设备温度异常和齿轮箱声音异常情况,分别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模糊模式识别算法和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其展开巡检,并在某大型风力发电场中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对风电场群组中各类故障的巡检,第一时间获取到故障信号,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识别准确率在92.3%以上,召回率与F1分数也优于对比方法,表明本文方法在识别故障样本方面更为全面,能够有效地进行故障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模式识别 BP神经网络算法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齿轮箱声音异常 变压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液检测和内窥镜检查的风电机组齿轮箱状态维护
3
作者 郭新毅 胡志红 +2 位作者 张斌 袁晓宁 靳景润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186,共6页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和风机服役时间的增长,风机的运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出基于油液检测和内窥镜检查的风电机组齿轮箱状态维护方案,并对某风场11台风机开展运维研究。齿轮箱润滑油离线检测结果显示,齿轮油的黏度、水分、PQ值... 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和风机服役时间的增长,风机的运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出基于油液检测和内窥镜检查的风电机组齿轮箱状态维护方案,并对某风场11台风机开展运维研究。齿轮箱润滑油离线检测结果显示,齿轮油的黏度、水分、PQ值均在风场规定的限值内,但油品的污染颗粒物均超标。通过分析,认为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齿轮箱的磨损。工业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风机齿轮箱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擦伤、跑圈和点蚀,其中2号风机和6号风机齿轮箱故障最为严重,2号风机齿轮箱内部行星级太阳轮断齿,6号风机行星轮齿面发生严重剥落,均需下架维修;同时,因润滑油清洁度差造成齿轮箱内部轴承滚子周向划痕,须及时更换滤芯或对油品进行净化。研究表明,提出基于油液检测和内窥镜检查的风电机组齿轮箱状态维护方案,可了解齿轮箱润滑油的劣化和污染以及齿轮箱内部各部件的磨损状况,及时指导风机的运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风电机组 油液检测 污染颗粒物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耦合核能制氢技术经济性分析与研究
4
作者 王睿 黄锐 +1 位作者 杨磊 马丽丽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0,共4页
发展核能制氢已成为核能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核能制氢研究主要集中于先进堆型,对于现役主要二代核电堆型耦合制氢研究较少。针对中国主要现役二代核电堆型M310,构建了900 MW M310核电站耦合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经济性评估... 发展核能制氢已成为核能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核能制氢研究主要集中于先进堆型,对于现役主要二代核电堆型耦合制氢研究较少。针对中国主要现役二代核电堆型M310,构建了900 MW M310核电站耦合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经济性评估模型,评估了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耦合核能制氢技术的经济性,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制氢成本的敏感性影响。核电度电成本是影响制氢成本的最主要因素,在现阶段核电平均度电成本下,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耦合现役核电具备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 核能制氢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高温热源下的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设计
5
作者 马丽丽 史香锟 +2 位作者 王睿 杨磊 仲凯悦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5-380,共6页
针对无外部高温热源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采用多级回热、阴极尾气再循环的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建立了100 kW SOEC电解制氢系统模型,分析了运行温度、水蒸气转化率、水蒸气摩尔分数对制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系统制氢... 针对无外部高温热源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采用多级回热、阴极尾气再循环的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建立了100 kW SOEC电解制氢系统模型,分析了运行温度、水蒸气转化率、水蒸气摩尔分数对制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系统制氢效率可达到77.11%,制氢能耗为3.87 kWh/m^(3),阴极尾气再循环比例为13.7%。系统中电堆电解功率占比为79.47%,蒸气发生器用电功率占比为18.57%,水的相变能耗是无外部热源SOEC电解制氢系统必须承担的代价。系统制氢效率随温度升高呈小幅下降的趋势、随水蒸气转化率增大呈逐步增大的趋势、随水蒸气摩尔分数的增大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 电解制氢 制氢效率 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大型风电基地功率外送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文博 徐华利 +1 位作者 付媛 王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6-1601,共6页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ulti-terminal DC,MTDC)为解决大型风电基地功率外送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应用于大规模风电功率长距离外送时的协调控制策略...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ulti-terminal DC,MTDC)为解决大型风电基地功率外送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一个最佳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应用于大规模风电功率长距离外送时的协调控制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四端系统连接两个大型风电基地及本地电网向远方负荷中心进行功率输送,实现了风电场的功率汇集和外送。仿真验证了该协调控制策略在大扰动情况下,不仅能够提高VSC-MTDC系统潮流重新分配的能力,而且可使风电场对直流网络提供一定功率支撑,增强了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 电压源变流器 多端直流 风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区管理在风电场设计和运行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果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由于大型风电场的尾流叠加效应以及山地复杂地形等因素影响,对风电场风机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发生过数起由特殊风况因素导致的风机事故,原因是在风电场设计和运行阶段没有充分考虑特殊风况对风机安全性的影响。扇区管理技术... 由于大型风电场的尾流叠加效应以及山地复杂地形等因素影响,对风电场风机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发生过数起由特殊风况因素导致的风机事故,原因是在风电场设计和运行阶段没有充分考虑特殊风况对风机安全性的影响。扇区管理技术可减少某个风向上特殊风况对风机的危害,降低风机的载荷,确保风机安全运行。文章从风电场设计和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通过技术分析和应用实例来探讨扇区管理在风电场设计和运行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扇区管理 湍流强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与组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SOH估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宝定 李波 +1 位作者 李永利 邓炜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699,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监测很重要。结合数据驱动模型和经验模型,提出一种组合估计模型。首先使用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数据驱动方式进行电池健康状态(SOH)初步估计,然后将工况中的在线估计值用于拟合双指数经验模型,再进一步通过... 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监测很重要。结合数据驱动模型和经验模型,提出一种组合估计模型。首先使用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的数据驱动方式进行电池健康状态(SOH)初步估计,然后将工况中的在线估计值用于拟合双指数经验模型,再进一步通过观测值和估计值的误差和增益,更新双指数模型对应的参数,以此进行迭代,实现更精确的SOH实时估计。该组合估计模型能够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的SOH,且当观测器的修正周期为单个循环周期时,估计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0.0033和0.0042,优于单纯LSTM数据驱动下的SOH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经验模型 组合模型 数据驱动 健康状态(S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制备与优化
9
作者 王睿 马丽丽 +4 位作者 李凡 杨磊 陈婷 王绍荣 史彩霞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9-103,共5页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装置,可将富余电力转化为氢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SOEC实际运行中,由于H_(2)O分子体积远大于H_(2)分子,使得H_(2)O分子在传统的阴极结构中的传质...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作为一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装置,可将富余电力转化为氢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SOEC实际运行中,由于H_(2)O分子体积远大于H_(2)分子,使得H_(2)O分子在传统的阴极结构中的传质效率下降,从而降低电解性能,因此提升水蒸气的传质效率对其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水蒸气的传质效率,对电池结构进行了专门的设计;采用梯度孔结构的阴极,结合新型空气极材料,以Sc稳定的氧化锆(ScSZ)作为电解质制备得到了大面积SOEC单电池,并以单一孔径结构的阴极单电池作为对照组,对两种结构的阴极单电池的电解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750℃时相同含量水蒸气下单一孔径阴极单电池的电解性能均低于阶梯孔阴极单电池的电解性能:在750℃@1.3 V-80%H_(2)O下10 cm×10 cm大面积单电池上,前者电解功率为32 W,后者40.2 W,即阶梯孔结构阴极的设计提升了电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 梯度孔 单一孔 阴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分辨率的风功率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立栋 李继影 +3 位作者 吴颖 余侃胜 朱明亮 迟俊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0,共5页
以某风电场同一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对5种时间分辨率实际输出功率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风功率时间序列某些明显的特征点,随着时间分辨率的减小而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对预测结果采用平均绝对... 以某风电场同一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对5种时间分辨率实际输出功率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风功率时间序列某些明显的特征点,随着时间分辨率的减小而越来越少直至消失;对预测结果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分析,得出随着时间分辨率增大,ARIMA模型预测绝对误差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1 min的时间分辨率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率 风电场 ARIMA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网络等值和故障影响矩阵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杰 王晓刚 +2 位作者 邓智杰 李东起 陈国坤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6,共7页
针对含多级分支子馈线且分支线首端设有断路器保护的复杂配电网提出了一种可靠性评估算法。首先对网络进行两级简化处理,通过改进的网络等值法将向上的等效节点直接串接在分支开关下游,将上级网络对下级网络的影响视为向下展开所形成简... 针对含多级分支子馈线且分支线首端设有断路器保护的复杂配电网提出了一种可靠性评估算法。首先对网络进行两级简化处理,通过改进的网络等值法将向上的等效节点直接串接在分支开关下游,将上级网络对下级网络的影响视为向下展开所形成简单节点网络中的区域节点指标,在后续处理时再将该影响叠加到停电指标结果中,避免了传统网络等值可能带来的误差。随后导出了基于故障影响矩阵的指标计算方法,可快速计算出区域和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以及系统指标。算法考虑了各种开关故障和自动化开关拒动的影响,计算快速准确且易于编程实现。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复杂配电网 分支子馈线 可靠性评估 网络化简 故障影响矩阵 开关故障 自动开关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支持下的储能系统智能运维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鄢冰 许浒 李震领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0-2012,共3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储能系统在电网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传统的储能系统运维通常依赖人工经验,存在效率低下、响应滞后和故障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储能系统智能运维模式,该模式通过集成多...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储能系统在电网中的作用也愈加重要。传统的储能系统运维通常依赖人工经验,存在效率低下、响应滞后和故障诊断不准确等问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储能系统智能运维模式,该模式通过集成多种数据源进行信息采集与监控,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收集和深入分析。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系统能够识别故障的规律和模式,进而预测设备性能与健康状态。通过这种智能运维模式,可以有效预判潜在故障并提前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储能系统 智能运维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海水淡化直流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祥宇 孙星 +2 位作者 黄馗 任亚钊 孙文博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81-1787,共7页
文章搭建了风/储/海水淡化直流系统,建立分级管理模型,并提出了系统分时段运行控制策略。以10min为间隔,采用遗传算法对直流系统运行分级管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获得最大收益时的功率分配。在每一时段内,检测蓄电池荷电状态,利用海... 文章搭建了风/储/海水淡化直流系统,建立分级管理模型,并提出了系统分时段运行控制策略。以10min为间隔,采用遗传算法对直流系统运行分级管理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获得最大收益时的功率分配。在每一时段内,检测蓄电池荷电状态,利用海水淡化负荷的主动可调节性,实现风/储/荷协调配合,提出各单元应对有功扰动的分时段运行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所提策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海水淡化 风力发电 分级管理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数据网关设计
14
作者 王宁 张华明 +3 位作者 刘发炳 韩则胤 肖逵 田元兴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3,61,共6页
为有效提升新能源领域工业现场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设备的自主可控智能数据网关设备。该设备通过多数据采集协议转换和配置信息层级结构模型构建,实现了采集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处理;利用划分不同安全数据操作区和部... 为有效提升新能源领域工业现场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设计了一种基于国产设备的自主可控智能数据网关设备。该设备通过多数据采集协议转换和配置信息层级结构模型构建,实现了采集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处理;利用划分不同安全数据操作区和部署网络隔离设备,实现采集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共享交换;采用边缘计算技术和分布式部署方式实现采集数据的预处理分析,解决了传输通信带宽需求大、后端计算处理负载大等问题。现场测试表明:该设备系统性能稳定,实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数据网关 边缘计算 协议解析 自主可控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性能评估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军 徐二树 +3 位作者 马驰 张亚南 于刚 斯楞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太阳能热发电发电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技术经济性评价结果。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性能评估软件采用以1 h为计算步长的静态发电量计算模型,不能准确计算太阳辐照波动引起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工况变化过程发电量。在... 太阳能热发电发电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技术经济性评价结果。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性能评估软件采用以1 h为计算步长的静态发电量计算模型,不能准确计算太阳辐照波动引起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工况变化过程发电量。在中广核德令哈50 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开发了集热场、储能系统、蒸汽发生器和汽轮发电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因气象条件变化引起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变工况过程的发电量。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现金流和财务计算方法建立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技术经济模型,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性能评估软件,为我国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技术经济性评价和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集热器 动态数学模型 技术经济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燃料电池内传输数据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
16
作者 孙刚 王晓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微流体燃料电池其阳极侧燃料传质的控制技术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整体性能。以强化燃料传质的微射流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空气自流动微流体燃料电池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微射流的物理形状与燃料传输和微电池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 微流体燃料电池其阳极侧燃料传质的控制技术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整体性能。以强化燃料传质的微射流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空气自流动微流体燃料电池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微射流的物理形状与燃料传输和微电池性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将射流孔设计在中下部位能够强化燃料传输效果;增加射流孔数量能扩大微射流的作用区域,但会降低射流速度,此时燃料传输与电池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扩大射流孔面积会降低射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微电池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料电池 微射流 射流孔 电池性能 数据模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事件识别及预报订正方法研究
17
作者 韩乐琼 何晓凤 +2 位作者 张雪松 肖擎曜 陈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2-1552,共11页
以如东海上风电场升压站激光雷达测风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强风事件识别方法,设计并比较了三种预报强风事件识别方案。基于决策树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开展了针对强风事件的订正方法研究。结果发现:三种预报强风事件识别方案中,等... 以如东海上风电场升压站激光雷达测风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强风事件识别方法,设计并比较了三种预报强风事件识别方案。基于决策树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开展了针对强风事件的订正方法研究。结果发现:三种预报强风事件识别方案中,等分位阈值方案明显更优,事件命中率达到76.1%,匹配时长命中率达到87.6%;采用消偏阈值方案和等分位阈值方案预报的强风事件时长会更接近观测强风事件时长;等分位阈值方案识别的事件基本可以覆盖到各次观测强风事件的全程;两个订正模型相对于模式预报都有一定提升与改进,其中决策树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更优,其平均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明显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风事件 数值预报 订正 决策树 一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与统计方法在太阳能预报中的比较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普智勇 夏攀 +3 位作者 张璐 王硕 王允 闵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167,共6页
回顾传统太阳能预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然后详细总结近几年基于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所发展的太阳能预测新方法。主要分析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的现阶段发展水平。分析得到基于机器学习的太阳能预测方法,其预... 回顾传统太阳能预测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然后详细总结近几年基于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所发展的太阳能预测新方法。主要分析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算法的现阶段发展水平。分析得到基于机器学习的太阳能预测方法,其预测准确率较高、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偏差误差小、预测过程耗时短、短时间能及时给出预测结果。最后,归纳传统和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面临的难题。指出机器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弱(普适性弱),易受环境因素干扰且预测过程和结果很难给出物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预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围压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的变形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朝辉 李向辉 陈晓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9-513,共5页
通过GDS双向振动设备对温州饱和软黏土在部分排水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变围压动三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循环偏应力与循环围压的耦合对加载期间土体变形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在循环加载期间的轴向应变和体应变均随着循环周次呈... 通过GDS双向振动设备对温州饱和软黏土在部分排水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变围压动三轴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循环偏应力与循环围压的耦合对加载期间土体变形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软黏土在循环加载期间的轴向应变和体应变均随着循环周次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且较高的偏应力幅值与较大的变围压条件η能促进轴向应变和体应变的发展。通过对比变围压与常围压下的累积轴向应变可知:当循环变围压导致循环平均有效主应力大于初始平均有效主应力时,累积轴向应变与变围压条件η呈线性关系;当循环平均有效主应力小于初始平均有效主应力时,累积轴向应变与η之间则不再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三轴实验 变围压 软黏土 应力路径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的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枸杞种植生态影响及恢复策略评估
20
作者 陈冬勤 王波 +1 位作者 杨永顺 韩明成 《草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620-1631,共12页
为明确人工种植枸杞(Lycium chinense)取代柴达木梭梭林保护区的天然植被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生态影响及其恢复策略,本研究通过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对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兰保护分区人工种植枸杞替代天然梭梭的... 为明确人工种植枸杞(Lycium chinense)取代柴达木梭梭林保护区的天然植被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的生态影响及其恢复策略,本研究通过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对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兰保护分区人工种植枸杞替代天然梭梭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与0.96。梭梭的平均总生物量(2150 kg·hm^(−2))虽显著低于枸杞(2738 kg·hm^(−2))(P<0.05),但其水分利用效率(11 kg·m^(−3))和土壤净碳固定量(1119 kg·hm^(−2),CO_(2)eq)显著高于枸杞(6.5 kg·m^(−3),536 kg·hm^(−2),CO_(2)eq)(P<0.01)。此外,梭梭的全球增温潜势(4137 kg·hm^(−2),CO_(2)eq)也显著低于枸杞(5504 kg·hm^(−2),CO_(2)eq)(P<0.05)。随着枸杞扩展,区域内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碳固定量均有所下降,而全球变暖潜能普遍升高。情景模拟显示,限制种植扩展情景可减少水资源消耗15.2%,提高灌溉效率情景可提升水分利用效率18.7%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5%,而梭梭林恢复优先情景增加土壤固碳量32.4%并降低全球增温潜势25.8%。综合模拟结果表明,保护原生植被梭梭是应对气候变化和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优先策略。建议短期内实施节水灌溉,中长期结合限制枸杞种植和恢复梭梭林的多种调控措施,并通过生态补偿和社区参与,推动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枸杞 荒漠草原恢复 柴达木 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