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畔旭 阳晓娟 +5 位作者 李晓婉 徐文琪 李思思 安详 王培席 聂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检索和评价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维普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纳入关于心脏手术患者POD的风险预测模型临床研究。研究人员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涉及15个POD风险预测模型,建模样本量范围为130~5718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80~0.932。纳入模型中最常见的预测因子为:年龄、射血分数、ICU住院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BMI、出血量、术中输血、脑血管疾病史。其中9篇文献整体适用性较好,均具有偏倚风险,偏倚风险主要源于部分文献存在样本量较小、不恰当的变量选择方法、未报道缺失数据处理、缺乏内部验证或外部验证等因素。结论心脏手术患者POD风险预测模型整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校准性和区分度,但也存在显著的方法学缺陷和高偏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谵妄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瓣膜病的外科治疗(附140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海明 王得坤 +3 位作者 梁毅 郑俊猛 凌飞海 叶红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86-187,共2页
[目的]总结14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140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男性78例,女性62例,年 龄20-62岁,平均45岁。心功能Ⅲ级88例,Ⅳ级52例,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有127例心脏自 动复跳,13例电击除颤复... [目的]总结140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140例重症瓣膜置换术中,男性78例,女性62例,年 龄20-62岁,平均45岁。心功能Ⅲ级88例,Ⅳ级52例,均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有127例心脏自 动复跳,13例电击除颤复跳,4例出现顽固性低心排死亡,1例死于凝血机制障碍致创面广泛大出血,死亡率3.57%(5/140), 余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病变者,特别是联合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均较差,应重视围术期处理,主动脉瓣环过小, 可采用扩大瓣环方法,在置换二尖瓣时,保留二尖瓣下结构。合并中度或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应行Devega环缩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瓣膜病 二尖瓣 心功能 外科治疗 出院 三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 扩大 保留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体会
3
作者 姜海明 钟文昭 +5 位作者 王得坤 凌飞海 梁毅 郑俊猛 吴颖猛 李健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17-118,共2页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2例(91%),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年至10年,平均5年,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40例(87%)... 【目的】总结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体会。【方法】对4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完全切除胸腺瘤42例(91%),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年至10年,平均5年,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40例(87%),其中Ⅰ型30例,Ⅱa型10例,部分缓解6例(13%),均为Ⅱb型,术后5年、10年生存分别为34例(74%)、12例(26%)。【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对术前胸腺瘤较大、且有浸润性生长时,可先给予放射治疗,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应及时予以辅助呼吸。重视围术期处理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4
作者 丁建军 曾伟英 +3 位作者 马廉亭 张志刚 李晓群 蔡仲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64-566,共3页
自 1990年 2月至 1998年 8月 ,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32例 ,15例行血管内栓塞术(其中 1例栓塞失败改作手术治疗 ) ;17例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术后死亡 1例。随访 2 8例 ,2 2例恢复良好 ,1例植物生存 ,2例偏瘫 ,2例动眼神经麻痹 ,1例癫... 自 1990年 2月至 1998年 8月 ,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32例 ,15例行血管内栓塞术(其中 1例栓塞失败改作手术治疗 ) ;17例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术后死亡 1例。随访 2 8例 ,2 2例恢复良好 ,1例植物生存 ,2例偏瘫 ,2例动眼神经麻痹 ,1例癫痫。对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要点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血管内栓塞术 前循环动脉瘤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低心排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姜海明 谢钢 +3 位作者 李斌飞 梁毅 郑俊猛 唐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1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的支持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3年3月~2007年4月我院心外科对10例(男7例,女3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实施的ECMO支持治疗,本组所有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1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的支持治疗的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3年3月~2007年4月我院心外科对10例(男7例,女3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实施的ECMO支持治疗,本组所有病例均使用Medtronice ECMO系统,在ECMO期间ACT维持在140~200s,血流量维持在2~4L/min。结果ECMO辅助时间4~124.5h,平均38h,本组10例共11人次使用ECMO,其中9人次(81.8%)顺利撤离ECMO,10例病例有6例(60%)康复出院。结论ECMO支持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低心排的病人是一种有效的机械辅助方法,掌握好使用ECMO的时机,做好转流期间的管理,才能够提高ECMO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低心排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廖巍 林伟标 +2 位作者 林少华 黄汉添 胡子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00-3101,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栓塞的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38例,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栓塞的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38例,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痊愈或恢复良好26例,偏瘫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介入栓塞动脉瘤4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术中血管痉挛2例,恢复良好38例,偏瘫4例,死亡2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栓塞治疗对于多发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和术中显露困难的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微外科手术 翼点入路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1
7
作者 彭文君 李斌飞 +6 位作者 周仕海 阮思美 梁爱群 凌泉 舒惠萍 黄郁 林志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2期288-293,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多学科术前访视的419名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17年1-12月采用常规术前访视的378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手...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基于微信平台进行多学科术前访视的419名患者为实验组,选择2017年1-12月采用常规术前访视的378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手术室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程度的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访视所需时间,通过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访视效果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使用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进行访视后实验组焦虑评分为(1.05±0.67)分,低于对照组的(2.90±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护士对实验组进行访视所花费时间为(8.58±1.50)min,少于对照组的(15.37±2.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效果调查问卷的10项内容中,实验组有9项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为(6.95±0.86)分,高于对照组的(6.19±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多学科参与的术前访视系统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应激,减少了访视时间成本,改善了访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多学科 术前访视 健康教育 无痛胃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桂安萍 凌飞海 郑书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7-743,共7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功能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周血及肿瘤内浸润的杀伤性T细胞计数能够预示乳腺癌的总生存率。另外,辅助化疗亦是提高术后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重要环节。选择既对肿瘤细胞具有足够的杀伤作用,... 背景与目的:免疫功能是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外周血及肿瘤内浸润的杀伤性T细胞计数能够预示乳腺癌的总生存率。另外,辅助化疗亦是提高术后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重要环节。选择既对肿瘤细胞具有足够的杀伤作用,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免疫功能的化疗药物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化疗方案,即蒽环类药物为主的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方案以及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醇的EC序贯P(紫杉醇)方案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1月—2013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行CEF方案(CEF组,n=20)或者EC序贯P方案(EC-P组,n=22)的早期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化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变化。关注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以及T淋巴细胞、杀伤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活化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比例。结果:EC-P组患者较高危,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况、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组织分型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外周血淋巴细胞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过程中,CEF组患者化疗4个及5个疗程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1 077±359)个/μL和(1 181±271)个/μL,明显较化疗前[(1 607±322)个/μL]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P组患者化疗4个及5个疗程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1 500±312)个/μL和(1 623±468)个/μL,与化疗前[(1 746±576)个/μ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化T细胞比例均随化疗疗程升高,CEF组化疗前(11.8±7.1)%,第5个疗程后(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P组化疗前(11.8±5.8)%,第5个疗程后(17.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C-P组中,序贯使用1次紫杉醇后,辅助性T细胞比例为(37.8±5.7)%,较化疗前[(41.3±4.3)%]及使用紫杉醇前[(41.9±5.6)%]均显著下降(P<0.05);NK细胞比例为(21.5±5.2)%,较化疗前[(15.3±7.6)%]及使用紫杉醇前[(14.9±5.9)%]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相较于CEF方案,EC序贯P方案对术后乳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同时,紫杉醇能增加乳腺癌患者NK细胞比例,而不影响总T淋巴细胞及杀伤性T淋巴细胞比例,在保留早期乳腺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乳腺癌 淋巴细胞 化疗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 被引量:57
9
作者 刘尚礼 李卫平 +5 位作者 李远景 李青 王素伟 陈忠良 张光铂 何杰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柱照片采用Coob法进行测量 ,Coob角≥ 10°者诊断为脊柱侧凸。结果 :经三检诊断为脊柱侧凸者6 5 3人 ,脊柱侧凸患病率为 7 5‰ ,其中男性患病率 6 1‰ ,女性患病率 9 0‰ ,男 /女 =1/ 1 4 8。特发性脊柱侧凸6 33人 ,占 96 9%。结论 :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有较高的患病率 ,应大力提倡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工作 ,提高我国青少年保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患病率 青少年 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姚海燕 李青 +5 位作者 张爱明 赵成毅 梁道臣 梅治 陈应超 张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观察含普瑞巴林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28例。均行腰椎管重建术,缝皮时常规予0.5%罗哌卡因20 m L切口周围浸润,术后予帕瑞昔布40 mg肌... 目的:观察含普瑞巴林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84例确诊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28例。均行腰椎管重建术,缝皮时常规予0.5%罗哌卡因20 m L切口周围浸润,术后予帕瑞昔布40 mg肌注,每天2次,共3 d。3组均于术后6 h开始服用药物,A组服塞来昔布,200 mg/次,每天2次。B组服普瑞巴林,75 mg/次,每天2次。C组服塞来昔布(200mg/次)+普瑞巴林(75 mg/次),每天2次。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术后6、12、24、48 h及7 d的VAS评分,术前、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JOA评分。结果:3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手术节段、术前VAS及下肢麻木程度评分、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VAS、JOA评分C组均高于A组和B组。在缓解麻木程度方面B组及C组优于A组。3组之间需额外使用的止痛药物数量及不良反应例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联用普瑞巴林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普瑞巴林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0例原发乳腺癌远处转移与分子分型关联性的10年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崔世恩 储兵 凌飞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74-779,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根据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不同,乳腺癌可以被分为几种亚型。不同亚型转移模式的区别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很大临床意义,但目前探讨较少。该研究探讨了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易首发转移的部位以及时间。方法:1998—2004年间... 背景与目的:根据肿瘤的分子标志物不同,乳腺癌可以被分为几种亚型。不同亚型转移模式的区别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很大临床意义,但目前探讨较少。该研究探讨了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易首发转移的部位以及时间。方法:1998—2004年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共390例纳入该研究。肿瘤分为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4种亚型。随访这些患者,记录初次远处转移部位及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390例患者中,Luminal A型215例(55.1%)、三阴性型80例(20.5%)、HER-2型52例(13.3%)、Luminal B型43例(11.0%)。中位随访118个月(11-163个月),72例(18.5%)出现远处转移:其中Luminal A型37例,Luminal B型8例,HER-2过表达型10例和三阴性型17例。骨是最常见的首次转移部位(39/72,54.2%),其次是肺(25/72,34.7%)、肝(22/72,30.6%)、脑(7/72,9.7%)。Luminal型(Luminal A型70.2%,Luminal B型50.0%)患者的骨转移比例显著高于HER-2过表达型(30.0%)及三阴性型(35.3%)乳腺癌(P=0.03)。Luminal B型(37.5%)和三阴性(17.6%)乳腺癌的脑转移比例显著高于Luminal A型和HER-2过表达型(P=0.01)。生存分析显示不同亚型乳腺癌的9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转移出现显著早于Luminal型乳腺癌。结论:不同亚型乳腺癌的初次远处转移模式不同。Luminal型转移出现较早、易发生骨转移;三阴性乳腺癌和Luminal B型乳腺癌转移出现较晚,并易发生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亚型 转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应用(附96病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凌飞海 马士辉 +3 位作者 崔世恩 黄志华 郑书楷 李晓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2-633,共2页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最重要的指标,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是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但容易出现患侧上肢水肿、疼痛和麻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最重要的指标,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是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但容易出现患侧上肢水肿、疼痛和麻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封堵技术在小儿Nuss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俊猛 陈勇 +3 位作者 李斌飞 梁爱群 姜海明 王得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Nuss手术微创矫正小儿漏斗胸的疗效及Nuss手术中支气管封堵技术替代人工气胸技术的作用。方法15例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微创矫正漏斗胸,术中应用支气管封堵技术替代人工气胸技术。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6~15岁。结果15... 目的探讨应用Nuss手术微创矫正小儿漏斗胸的疗效及Nuss手术中支气管封堵技术替代人工气胸技术的作用。方法15例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微创矫正漏斗胸,术中应用支气管封堵技术替代人工气胸技术。其中男14例,女1例,年龄6~15岁。结果15例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疗效均满意。手术时间25~45min;所有病儿均应用钢支撑架;术中平均出血25m1;术后平均住院7d。随访1~10月,术后无并发症。结论Nuss手术方法安全可行值得推广。支气管封堵技术是替代人工气胸技术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外科手术方法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微创伤诊治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毅 王得坤 +1 位作者 姜海明 何建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11-412,共2页
目的 :探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特点 ,微创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通过CT和X线胸片体检发现的 16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患者 ,利用胸腔镜将肺部肿物楔形切除 ,术中冰冻检查 ,恶性者再作肺叶切除 ,术后未作化疗和放疗。结果 :10例最后病... 目的 :探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临床特点 ,微创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通过CT和X线胸片体检发现的 16例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患者 ,利用胸腔镜将肺部肿物楔形切除 ,术中冰冻检查 ,恶性者再作肺叶切除 ,术后未作化疗和放疗。结果 :10例最后病理确诊为恶性 ,占 6 2 5 % ,6例最后病理确诊为良性 ,占 37 5 % ,术前有明确病理诊断 2例 ,占 12 5 % ,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 ,术前的各种病理诊断有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穿刺肺活检等 ,这些虽然对本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但都不能提供最准确的诊断 ,电视胸腔镜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最明确的诊断 ,同时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使其诊治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微创伤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伟钊 吴颖猛 +4 位作者 叶红雨 梁毅 吴汉明 姜海明 傅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85-1186,1189,共3页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是指右锁骨下动脉直接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左位降主动脉上,其发病率约为0.16%~4.4%[1],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食管癌的发病率...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是指右锁骨下动脉直接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左位降主动脉上,其发病率约为0.16%~4.4%[1],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食管癌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8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发生在我国的食管癌病例约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食管癌 诊治 ARTERY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分支变异 主动脉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联合移植中去甲肾上腺素对移植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德成 王得坤 +3 位作者 龚朝阳 姜海民 冯春在 李志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69-2170,共2页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肾联合移植中对移植肾的影响。方法:对1例接受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对血压及移植肾的影响。结果: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待血液动力稳定后,再行肾移植...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肾联合移植中对移植肾的影响。方法:对1例接受同期心肾联合移植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应用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观察对血压及移植肾的影响。结果: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待血液动力稳定后,再行肾移植。术中持续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0.15~0.2μg/(kg·min),开放循环时血压提高至120/80mmHg,中心静脉压18cmH2O。移植肾充盈良好,红润,立即泌尿。术后持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浓度0.05~0.15μg/(kg·min),血压控制在100~120/60~80mmHg,中心静脉压维持在15~18cmH2O。为了循环稳定,并使用多巴胺及硝普钠或立萁丁等血管活性药物。患者术后第3天肌酐恢复正常。术后第6天停用去甲肾上腺素。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查显示移植肾血流灌注良好,移植心功能正常。结论: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在心肾联合移植中能明显提高血压,增加移植肾血流灌注,对移植肾的恢复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去甲肾上腺素 移植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食管鳞癌代谢特征与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伟钊 张晶晶 +3 位作者 杨弘 文静 梁毅 傅剑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8-474,共7页
【目的】比较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代谢谱,寻找食管鳞癌特有的代谢标志物。【方法】选择一组明确诊断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实验组、一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其血清轮廓代谢谱,通过单变量分析和... 【目的】比较食管鳞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清代谢谱,寻找食管鳞癌特有的代谢标志物。【方法】选择一组明确诊断的食管鳞癌患者作为实验组、一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以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其血清轮廓代谢谱,通过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等)比较两组代谢谱并寻找差异性代谢物,通过代谢物质通路的富集分析探讨其可能异常生物学过程。【结果】入组食管鳞癌患者20例为实验组,健康对照20例为对照组,变异倍数分析和T检验等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出21种差异性代谢物(P<0.05);选择单变量分析P<0.05、变异倍数(FC)>2、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最终得出差异性代谢物为肌苷、苯丙氨酸二肽、羟基吲哚硫酸、2-顺式二十烯酸)、硫酸普萘诺酮)、δ-戊丙酰胺);富集分析显示上述代谢物通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能量代谢异常,且为过度消耗状态。【结论】食管鳞癌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清代谢谱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能量代谢上的过度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食管癌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与经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仕海 陈宏 +3 位作者 雒洪志 冯春在 孙浩 钟思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2月130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2个医疗组分别采用经直肠取出标本(NOSES组,n=52)和经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对照组,n=... 目的探讨经直肠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2月130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2个医疗组分别采用经直肠取出标本(NOSES组,n=52)和经腹部小切口取出标本(对照组,n=78)。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结果NOSES组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1.8±0.7)分vs.(2.9±0.5)分,t=-9.940,P=0.000],下地活动早[(1.4±0.5)d vs.(2.4±0.6)d,t=-9.350,P=0.000],排气早[(2.8±0.7)d vs.(3.3±1.0)d,t=-3.635,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5±1.6)d vs.(7.3±2.6)d,t=-2.096,P=0.038],切口感染发生率低[0%(0/52)vs.10.3%(8/78),P=0.021],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漏、肠梗阻、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取出标本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手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乙状结肠癌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1促进大鼠雪旺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宁昕杰 王辉 +2 位作者 陆新华 罗骏成 巴越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后microRNA-21(miR-21)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通过脂质体介导将人工合成的miR-21模拟物(mimic)及其阴性对照转染大鼠雪旺细胞,CCK-8法检测转染miR-21的雪旺细胞的...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后microRNA-21(miR-21)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通过脂质体介导将人工合成的miR-21模拟物(mimic)及其阴性对照转染大鼠雪旺细胞,CCK-8法检测转染miR-21的雪旺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miR-21对雪旺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果:miR-21在损伤模型组中的表达分别为假手术组和正常神经组织的(7.87±0.75)和(7.75±0.80)倍(P<0.01)。miR-21 mimic组miR-21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和空白组的(2.21±0.14)和(2.29±0.21)倍(P<0.05)。转染48 h后miR-21 mimic组CCK-8实验的A450值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增高(P<0.05)。实验组细胞增殖指数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21后48 h实验组细胞TGFBI明显降低,cyclin D1表达增多(P<0.05)。结论:miR-21可促进雪旺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BI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 雪旺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56例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士辉 凌飞海 杨接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均辅以局部放疗及合理化疗和内分泌等综合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结果:3例出现局部复发,未见远处转移患者,所有保乳... 目的:总结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术后均辅以局部放疗及合理化疗和内分泌等综合治疗,并定期进行随访。结果:3例出现局部复发,未见远处转移患者,所有保乳术后患者乳房外形保持良好。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满意,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给予规范的综合治疗是保乳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