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microRNA的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崔秀英 郭运杰 姚和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3-1815,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的micro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icro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MCF-7的耐药性和耐药倍数;microRNA芯片和RT-PCR的方法比较阿霉素耐... 目的本研究通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的micro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icro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MCF-7的耐药性和耐药倍数;microRNA芯片和RT-PCR的方法比较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对应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microRNA表达差异。结果乳腺癌的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相对于其亲本细胞系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3.2倍。microRNA芯片的结果显示耐药株MCF-7/ADR与亲本细胞系MCF-7比较有16个microRNA高表达,20个microRNA低表达;RT-PCR的结果进一步证实mir-221、mir222、mir-130a、mir-155在MCF-7/ADR中显著上调,而mir200a、mir-200b、mir-200c、mir-421在MCF-7/ADR中显著下调。结论MCF-7/ADR与MCF-7的microRNA的表达存在着差异,提示microRNA参与乳腺癌化疗耐药,为进一步研究microRNA在乳腺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婕 饶南燕 +7 位作者 李顺荣 金亮 贾卫娟 龚畅 于风燕 苏逢锡 宋尔卫 邵志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ER、PR、HER2和ALN等表达的关系。方法抽取广东省58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BRCA1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突变分析... 目的研究广东省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ER、PR、HER2和ALN等表达的关系。方法抽取广东省58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BRCA1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突变分析由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进行预筛后,进行DNA测序方法证实。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中ER、PR、HER2和AL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BRCA1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58例乳腺癌患者中,2例年龄<35岁的患者发生BRCA1致病突变,而且其中1个为新发现的拼接点突变(331G→A)。BRCA1基因突变位点与ER、PR、HER2和ALN的表达无关。结论广东省早发性乳腺癌患者和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331G→A致病突变位点可能是广东省早发性乳腺癌的特有突变位点;基因突变位点可能与ER、PR、HER2和ALN等组织学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基因 基因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株MCF-7/ADM中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运杰 崔秀英 姚和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74-2377,共4页
目的:通过对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成分分析,观察化疗耐药处理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是否可高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方法:MTT法分别测定阿霉素... 目的:通过对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Cs)成分分析,观察化疗耐药处理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是否可高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为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方法:MTT法分别测定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及其亲本细胞株MCF-7对阿霉素的IC50,计算其耐药倍数。通过细胞侧群(side population,SP)分析、球囊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ADM及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三方面鉴定MCF-7/ADM和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比例。结果: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相对于MCF-7对阿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7.1;MCF-7/ADM中SP细胞比例为(9.60±0.66)%,MCF-7细胞的SP细胞比例为(0.39±0.11)%;两者球囊形成率分别为(10.27±0.64)%和(1.03±0.15)%;两者的CD4+4CD2-4细胞比例分别为(64.87±3.87)%和(3.70±0.53)%,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霉素耐药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中乳腺癌干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CF-7细胞。化疗耐药处理的MCF-7乳腺癌细胞株可高效富集乳腺癌干细胞,这对于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药物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孝渠 苏逢锡 +6 位作者 贾卫娟 龚畅 梁九根 曾韵洁 李海刚 郭巨江 秦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核素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1999年4月-2001年10月期间,应用原发肿瘤周围皮下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99mTC-标记硫化锑胶体或99mTC-标记硫胶体),对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D)... 目的:探讨核素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1999年4月-2001年10月期间,应用原发肿瘤周围皮下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99mTC-标记硫化锑胶体或99mTC-标记硫胶体),对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D),随后,行包括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内的根治性手术。分析评估两种核素淋巴示踪和SLND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5例行术前淋巴闪烁照相,淋巴结显像67例(89.33%,67/75);术中应用γ探测仪成功证实SLNs 68例,成功率为86.08%(68/79),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为95.59%(65/68),假阴性率为3/36(8.33%);前28例患者有9例不能证实SLN,3例假阴性;而后51例只有2例不能证实SLN,没有假阴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99mTC-标记硫胶体作为示踪剂,手术当天(术前4-6小时)乳腺肿瘤上方皮下注药进行SLND,可以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淋巴闪烁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叶状囊肉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曾弘 李海刚 +2 位作者 曾韵洁 贾渭娟 苏逢锡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3期115-116,共2页
【目的】结合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病例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来我院治疗前有6例曾行肿物单纯... 【目的】结合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影响复发的因素。【方法】对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病例临床资料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患者来我院治疗前有6例曾行肿物单纯切除术,部分诊断为纤维腺瘤或未做病理诊断,术后复发,经正确诊断,行区段切除或乳腺切除术后至今未见复发。【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是一种易误诊的肿瘤,而又具有潜在复发倾向,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减少复发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叶状囊肉瘤/病理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中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宋尔卫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自肿瘤干细胞(CSC)学说提出以来,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正确认识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调控机制,寻找治愈肿瘤的新途径新方法,是目前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就实体瘤中CSC的起源、分离鉴定方法,以及信号通... 自肿瘤干细胞(CSC)学说提出以来,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正确认识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调控机制,寻找治愈肿瘤的新途径新方法,是目前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就实体瘤中CSC的起源、分离鉴定方法,以及信号通路、微环境,小分子RNA与CSC的作用和肿瘤的靶向治疗等方面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实体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