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思 孙仲文 +3 位作者 杜慧 黄思佳 陈敏 钟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10个省共10所三级甲等医院882名肿瘤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伦理敏感性量表、文化智力量表进行线上问...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10个省共10所三级甲等医院882名肿瘤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伦理敏感性量表、文化智力量表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得分为(41.17±6.41)分、文化智力得分为(96.25±19.7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科室人力资源、文化智力是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肿瘤科护士伦理敏感性为中等偏上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关爱离异护士群体,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升护士文化智力水平,助力伦理敏感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伦理 伦理问题 伦理敏感性 文化智力 人力资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医院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小萍 钟就娣 +3 位作者 何杏勤 司徒启娇 练小荷 辛明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工作特点将研究对象231名护士分为影像介入组、临床科室组、门诊组,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放射性粒子辐射认知...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护士所在科室的工作特点将研究对象231名护士分为影像介入组、临床科室组、门诊组,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放射性粒子辐射认知度和防护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影像介入科护士放射性粒子辐射的认知度与防护行为等级高于临床科室,而临床科室护士的认知度与防护行为等级又高于门诊护士(P<0.001,α=0.0167)。结论:护士对放射性粒子危害的认知度与其防护行为密切相关,为提高护士对放射性粒子辐射危害的认知度,减少放射性粒子对护士造成的职业危害,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和重视对护士进行放射性粒子辐射的相关知识教育,并提供完善的放射防护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放射性粒子 职业危害与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永春 叶胜泉 +1 位作者 王军业 李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80-2782,共3页
胸科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咳嗽无力、呼吸受限、分泌物潴留、肺不张、低氧血症、肺炎、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有时会发展为严重的慢性疼痛。创伤及疼痛也会引起全身应激反应,甚至多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下降。因... 胸科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容易导致咳嗽无力、呼吸受限、分泌物潴留、肺不张、低氧血症、肺炎、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有时会发展为严重的慢性疼痛。创伤及疼痛也会引起全身应激反应,甚至多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下降。因此,寻求更有效而副作用少的镇痛方式.对于胸科手术患者的早日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肋间神经冷冻术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已有40余年,早期研究显示镇痛效果好,特别是远期镇痛效果,而无神经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冷冻术 手术后镇痛 胸科手术 应用 多系统功能紊乱 全身应激反应 急性疼痛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机器人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麻醉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晓清 张天华 +4 位作者 程静 李慧婷 操隆辉 谭子辉 林文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2-714,共3页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53例,全麻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胸腔部手术时单肺通气(OLV),上腹部手术时CO_2气腹,其中7例OLV时行CO_2气胸。监测术中血氧、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数病人能耐受OLV及CO_2气腹,7例...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53例,全麻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胸腔部手术时单肺通气(OLV),上腹部手术时CO_2气腹,其中7例OLV时行CO_2气胸。监测术中血氧、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数病人能耐受OLV及CO_2气腹,7例OLV时行CO_2气胸患者中,4例出现Sp O2低于90%,需要间断双肺通气或停止气胸;OLV及CO_2气腹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通过血管活性药予纠正;术后发生需入ICU治疗的肺部并发症15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机器人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麻醉管理对麻醉医师有较高的要求,麻醉医师与术者之间的团队配合对手术成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食管癌 单肺通气 CO2气胸 CO2气腹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伟臻 周宇桁 +2 位作者 林耀彬 冯寿铖 龙浩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854,共6页
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突变所占的比例为4%-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ALK抑制剂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在可切除的早期与... 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突变所占的比例为4%-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ALK抑制剂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模式在可切除的早期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存在着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本综述旨在总结ALK融合阳性NSCLC新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势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ALK融合阳性 新辅助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69
6
作者 邵超 张晶晶 +1 位作者 凌飞海 傅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对比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69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门诊手术组39例(观察组A)、麦默通微创旋切... 目的:对比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69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门诊手术组39例(观察组A)、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住院手术组72例(观察组B)和传统手术组58例(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愈后瘢痕长度、在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在院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优于观察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切口小、在院时间短、切口愈合短、费用省等优点,还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行日间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麦默通 微创旋切系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海波 王思愚 +4 位作者 区伟 张彬彬 杨桦 方勤 李盼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975-982,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于Ⅰ,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并不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联合卡铂(carboplatin)的辅助化疗...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对于Ⅰ,Ⅱ,或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来说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并不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联合卡铂(carboplatin)的辅助化疗方案能否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完全切除术后的生存期。方法完全切除术后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患者随机分为长春瑞滨/紫杉醇+卡铂(carboplatin)术后化疗组与观察组以研究术后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50例患者(1999-2003),其中有79例患者随机入术后辅助化疗组71例患者入观察组。所有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7岁,73%的患者为男性,鳞癌占所有病理类型的28%。81%患者按期完成4个周期化疗,主要毒性为血液学毒性,有82%的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的降低(其中3/4度中性粒细胞降低占到了42%)。经过平均39(1-110)个月的随访,与观察组相比化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有显著的延长(24个月:33个月,χ2=4.363,P=0.037),同时化疗组的中位无瘤生存期亦有显著的延长(20个月:32个月,χ2=5.413,P=0.020)。化疗组与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1%和19.1%。结论长春瑞滨(vinorelbine)/紫杉醇(paclitaxel)联合卡铂(carboplatin)的辅助化疗方案具有可接受的化疗毒性,并能显著延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N2期)完全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期与总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辅助化疗 长春瑞滨 紫杉醇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原则及循证医学依据 被引量:39
8
作者 傅剑华 杨弘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8-521,共4页
在中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不尽人意。近30年综合治疗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望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应... 在中国,手术虽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但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不尽人意。近30年综合治疗的研究结果提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望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术前化疗和术前放化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世界各国的应用经验作一综述,并就2011年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食管癌规范化诊治指南》作推荐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瘤周移行带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病理分级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欢 梁明柱 +4 位作者 雷益 李昕 谢传淼 张兰军 柳学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含肿瘤外缘5mm移行带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肺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1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的胸部增强CT薄层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女96例,男77例;年龄33~84岁,平均(60.0±1.2)岁;病灶直径6... 目的:探讨含肿瘤外缘5mm移行带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肺腺癌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搜集1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的胸部增强CT薄层图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女96例,男77例;年龄33~84岁,平均(60.0±1.2)岁;病灶直径6.0~30.0 mm,平均(18.0±1.6)mm;实性结节102例,亚实性结节71例;Ⅰ期134例,Ⅱ期18例,Ⅲ期21例;病理分级为1级51例,2级114例,3级8例。病理分级按最主要亚型分为1级(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和贴壁为主型腺癌)、2级(包括腺泡或乳头为主型腺癌)和3级(包括实性或微乳头为主型腺癌)。根据结节可见边缘(瘤内组)和自动外扩5 mm(含瘤周组)对结节进行分割并使用软件自动提取影像组学特征。训练集与验证集比例为7∶3,使用随机森林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利用混淆矩阵的准确性来评价瘤内及含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病理分级的效能。结果:每例患者共提取病灶的385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瘤内组中8个影像组学特征和含瘤周组中12个影像组学特征与肺腺癌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瘤内影像组学模型及含瘤周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病理分级的准确性在训练集为90.83%vs.92.61%(P>0.05),在验证组为90.74%vs.94.44%(P>0.05)。结论:与瘤内组影像组学模型相比,含5mm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可略提高对肺腺癌病理分级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肺肿瘤 腺癌 病理分级 移行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细胞自分泌collagenⅠ在三维培养中促进肺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江超 李小妹 +6 位作者 兰天 亓翠玲 何晓东 杨弘 李焱 王丽京 关新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自分泌的胶原Ⅰ型(collagenⅠ)在肺癌细胞三维培养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证实肺癌细胞表达collagenⅠ;采用sh-collagenⅠ方法干扰肺癌细胞的表达,正常肺癌细胞作为对照组;用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刺激肿瘤,RT-... 目的研究肺癌细胞自分泌的胶原Ⅰ型(collagenⅠ)在肺癌细胞三维培养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证实肺癌细胞表达collagenⅠ;采用sh-collagenⅠ方法干扰肺癌细胞的表达,正常肺癌细胞作为对照组;用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刺激肿瘤,RT-PCR检测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肺癌细胞分泌collagenⅠ;发现敲除collagenⅠ的肺癌细胞的三维生长受到限制:其生长率下降,三维培养中克隆形成减少。采用成纤维细胞培养细胞上清液刺激肿瘤细胞,肺癌肿瘤细胞自分泌的collagenⅠ表达发生改变,肿瘤自分泌的collagenⅠ可以维持自身生长的需要并受到微环境中非细胞外基质的调控。结论肺癌细胞自分泌的collagenⅠ对肿瘤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细胞 胶原Ⅰ型 三维培养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鼻咽癌相关性的临床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丘雅维 许小超 +5 位作者 张曼 王欣 原玉芬 唐开宇 潘运宝 杨惠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11-21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TNM分期、转移、复发率等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全部住院NPC病人,按病人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分组,收集整理病人年龄、性别...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TNM分期、转移、复发率等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1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全部住院NPC病人,按病人是否伴有糖尿病进行分组,收集整理病人年龄、性别、TNM分期、转移、复发、疗效等相关资料,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具有完整资料NPC患者1 082例,其中男女比例为3.18:1,伴糖尿病NPC患者50例,占总数的4.62%。两者TNM分期统计结果显示,T分期中,两者的构成比没有统计学差异;伴糖尿病患者N3构成比较高(P=0.018);不伴糖尿病NPC患者的M1构成比较伴糖尿病NPC患者的M1构成比低(P=0.029)。在转移率比较的研究中,不伴糖尿病和伴糖尿病NPC患者的转移例数分别为151例和13例,转移率分别为14.6%和26.0%(P=0.029),可以认为伴糖尿病NPC患者的转移率较高。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和N分期为NPC转移的危险因素(P=0.001),其中伴糖尿病对不伴糖尿病NPC患者转移的优势比为2.07,N分期每增加一个等级转移的优势比为1.33。但不伴糖尿病和伴糖尿病NPC患者的临床分期构成比、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伴糖尿病NPC患者的转移率较高,提示糖尿病可能促进鼻咽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糖尿病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修饰的聚乙烯亚胺聚合物载PD-L1 siRNA体外靶向胃癌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信 彭霞 +3 位作者 陈广成 侯婧瑛 吴淑云 王凌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9-2187,共9页
目的:构建高效的siRNA纳米载体靶向SGC-7901胃癌细胞,并下调胃癌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方法:检测叶酸(FA)-PEG-SS-PEI-SPION纳米载体与siRNA复合后的粒径、电位等表征;体外实验检验siRNA的结合能力、复合物细胞毒性、细胞摄入... 目的:构建高效的siRNA纳米载体靶向SGC-7901胃癌细胞,并下调胃癌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方法:检测叶酸(FA)-PEG-SS-PEI-SPION纳米载体与siRNA复合后的粒径、电位等表征;体外实验检验siRNA的结合能力、复合物细胞毒性、细胞摄入能力及转染效率;磁共振(MR)成像检测示踪能力;检验胃癌细胞PD-L1下调效应及共培养T细胞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N/P比值为10时,FA-PEG-SS-PEI-SPION完全复合siRNA,形成电位为(9.14±0.80)m V、粒径为(116.7±2.5)nm的多聚复合物。靶向组的转染率为(95.06±0.44)%,与非靶向组的(93.87±1.05)%相当;平均荧光强度为1 892.67±81.51,高于非靶向组的1 324.33±186.58(P<0.05)。普鲁士蓝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证实了复合物的细胞摄入。体外MR成像验证了聚合物的MR造影成像能力。靶向组PD-L1的mRNA最低相对表达量为9.07%±0.79%,Western blot显示PD-L1的表达显著降低。共培养实验显示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增加,IL-10的分泌水平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了FA-PEG-SS-PEI-SPION纳米载体,并证明了其体外靶向细胞及载siRNA下调PD-L1表达的能力和MR示踪的能力,是一种高效和安全的靶向治疗纳米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胃癌 叶酸 磁共振成像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芯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海波 张彬彬 +1 位作者 杨桦 王思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标志物 肺组织 NSCLC 基因芯片 肺癌患者 肺腺癌 生存期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基因序列 基因微阵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下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勇斌 梁颖 +5 位作者 曾灿光 梁永钜 戎铁华 朱志华 汪道峰 张仕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对常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与肿瘤组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并根据药敏结果,制订出术后化疗方案,并与经验化疗方案作随机对照,观察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1996年3月至2001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对常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与肿瘤组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并根据药敏结果,制订出术后化疗方案,并与经验化疗方案作随机对照,观察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药敏实验组52例和经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病人的术后肿瘤标本行四唑蓝快速比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并在术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病人不行体外药敏实验,按经验选择化疗方案。体外药敏实验采用滤纸支持组织块培养、MTT 染色图像分析作终点测定的方法,测定选择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丝裂霉素 C(MMC),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博莱霉素(BLM),噻替派(TSPA),甲氨喋呤(MTX)10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率,并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 MTT 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 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均>30%,优于5-FU,VCR,VP-16和 BLM。乳腺癌患者不同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在生存分析中,实验组3年总生存率为83%,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 MTT 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 为比较敏感的药物。乳腺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体外药敏实验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经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优势,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及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辅助化疗 药物敏感试验 MTT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诊疗中的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兰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79,共4页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肺癌的标准术式,同时也决定着肺癌的分期、预后及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肺癌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各有不同,从选择性的淋巴结采样到扩大的淋巴结清扫,目前各种清扫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淋巴结转移是肺癌的重要转移途径,淋巴结清扫术已成为肺癌的标准术式,同时也决定着肺癌的分期、预后及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肺癌淋巴结的清扫方式各有不同,从选择性的淋巴结采样到扩大的淋巴结清扫,目前各种清扫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就目前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的共识及争议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清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PBB早期诊断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仁纯 王旭东 +3 位作者 钟伟强 谢敬敦 刘隆忠 戎铁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GPBB浓度是否可以成为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新西兰雄性兔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36只)。对照组新西兰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组新西兰兔每次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每周1次,根据... 【目的】研究血清GPBB浓度是否可以成为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早期诊断指标。【方法】新西兰雄性兔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36只)。对照组新西兰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组新西兰兔每次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每周1次,根据实验周数不同,实验组分为4组,分别为1周组(8只)、2周组(8只)、4周组(9只)和8周组(11只)。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以及E峰和A峰比率。血清GPBB浓度测量采用ELISA方法。心肌光镜Billingham评分和电镜检查评价阿霉素心脏毒性。【结果】8周组新西兰兔LVEF、FS和E/A比率均下降(P<0.05)。4周组新西兰兔血清GPB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GPBB浓度[(30±8)ng/mLvs(21±8)ng/mL,P<0.05];8周组新西兰兔GPBB浓度为(38±3)ng/mL,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新西兰兔血清GPBB浓度(P<0.05)。光镜下4周组新西兰兔心肌损害比对照组、1周组和2周组新西兰兔心肌损害严重(P<0.05);8周组新西兰兔心肌损害最严重(P<0.05)。电镜下线粒体水肿或断裂可见于2周组、4周组和8周组新西兰兔。血清GPBB浓度与阿霉素累积剂量(r=0.442,P<0.001)和心肌损害程度(r=0.467,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GPBB浓度可能是兔阿霉素心脏毒性较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磷酸化酶BB型同功酶 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注入荧光剂在肺结节定位切除术中可行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功铭 林勇斌 +2 位作者 罗孔嘉 林晓丹 张兰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3-508,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肺内体积小,位置深且无实性成分的结节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下切除给外科医生带来很多挑战。本研究的目前在于探讨经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e,ENB)引导下肺部结节注入吲哚菁绿(indocyan...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肺内体积小,位置深且无实性成分的结节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下切除给外科医生带来很多挑战。本研究的目前在于探讨经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e,ENB)引导下肺部结节注入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定位及在荧光腔镜下肺部小结节切除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8月,我院连续16例共计30个肺周围病变患者接受了荧光胸腔镜下肺部结节切除术。术前均行磁导航引导注入ICG定位。结果所有患者均先行磁导航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染色完成后立即行手术切除。结节的平均大小为(11.12±3.65)mm。平均导航时间为(12.06±2.74)min,染料标记与肺部手术切除的平均间隔为(25.00±5.29)min。所有病灶均被完全切除,定位成功率100.00%,无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定位的准确性。结论经磁导航引导下注入荧光染剂是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方法,可以定位肺部微小不可触及的病灶。这种方法可帮助外科医生更快更方便的识别病灶,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磁导航支气管镜 吲哚菁绿 荧光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氧雌二醇对人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阎春红 范小航 +6 位作者 杨惠玲 陶祥 谢彦 夏云飞 王欣 苏勇 郑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对肺癌细胞A549和GLC-82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从分子角度初步探讨2-ME可能的增敏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和GLC-82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2-ME,对照... 目的:探讨2-甲氧雌二醇(2-ME)对肺癌细胞A549和GLC-82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从分子角度初步探讨2-ME可能的增敏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和GLC-82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2-ME,对照组不含2-ME。通过MTT法定量检测2-ME对2株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测定2-ME对这2株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通过免疫沉淀法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活性的改变。结果:分别以2-ME对人肺癌细胞GLC-82和A549的最小有效浓度(0.15625×10-6mol/L和1.25×10-6mol/L)作为放射增敏浓度,均可增加细胞对X线的敏感性,2株细胞存活曲线均见2-ME增敏组比单纯照射组整体下移,D0、Dq值均降低,增敏比:GLC-82细胞为1.98;A549细胞为2.06。细胞周期的检测表明2-ME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并呈剂量依赖性。2-ME作用后2株细胞CDK2活性均无明显改变。结论:2-ME可通过对细胞周期的调节增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GLC-82和A549对射线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氧雌二醇 肺肿瘤 放射敏感性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治疗及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思 赵泽锐 龙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4-292,共9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获得巨大进展,临床前研究及部分II期临床研究为新辅助免疫治疗局部晚期NSCLC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后仍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获得巨大进展,临床前研究及部分II期临床研究为新辅助免疫治疗局部晚期NSCLC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证据。本篇综述阐述了免疫治疗的机制及新辅助治疗的理论优势,总结现已发表前期数据和中期分析的多篇临床研究,分析了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对比免疫联合化疗的病理缓解率和安全性。NCT02259621、NEOSTAR、LCMC3及ChiCTR-OIC-17013726分别报告了新辅助应用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信迪利单抗单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NEOSTAR双药免疫组的数据显示双药免疫相较于单药可以获得更高的病理缓解率,双药免疫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引起研究者的担忧。NCT02716038、SAKK 16/14和NADIM研究的数据提示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的病理缓解率高于新辅助单药免疫抑制剂治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化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作用机制,并就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的疗效评估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治疗 新辅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