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任务学习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
张海青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2
|
“够+形容词”的句式 |
周小兵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0
|
|
3
|
格律论和评价系统在语篇中的文体意义 |
戴凡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4
|
汉诗英译中的人称可译性 |
蒋天平
肖云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4
|
|
5
|
论哈代的战争诗 |
颜学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8
|
|
6
|
巴赫金语言哲学中的对话主义 |
萧净宇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7
|
论“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 |
刘玉宇
雷艳妮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8
|
公孙龙《白马论》中的名实观与复合名词 |
刘玉宇
任远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9
|
章炳麟对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创作之影响 |
邱雅芬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10
|
时态推进的连贯功能与英汉翻译 |
王东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11
|
“不/没+V”的习得情况考察 |
李英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12
|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实验研究 |
邓志辉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26
|
|
13
|
论大黑天信仰与中日戏神之渊源 |
邱雅芬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4
|
1894-1905年战争与日本文学 |
邱雅芬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5
|
从心灵到语言——语言研究与人文科学 |
王宾
王冬梅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6
|
并非符号学家的悖论--从《翻译经验谈》看安贝托·艾柯的诠释学理论 |
邓志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清末赞译关系考察 |
涂兵兰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8
|
学者·智者·思想者——王宗炎先生主要语言学论著评介 |
李国庆
丁建新
|
《广东商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9
|
语言教学研究在英国 |
王宗炎
|
《外语研究》
|
2001 |
5
|
|
20
|
广告信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
钟伟珍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