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艳 林正梅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1期60-62,共3页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是近年通过FDA认证的一种牙髓治疗的材料,已经广泛用于牙髓治疗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关于它的临床应用、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活性的分子生物学评价...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是近年通过FDA认证的一种牙髓治疗的材料,已经广泛用于牙髓治疗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关于它的临床应用、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就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牙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活性的分子生物学评价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物 牙髓治疗 生物活性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韧带细胞和牙髓细胞表型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莉萍 韦曦 +1 位作者 凌均棨 刘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s)和牙髓细胞(DPCs)表型特征以及体外传代对其表型特征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表面标记分选生物性状同源性的细胞亚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PDLCs和DPCs,免疫组化检测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 目的研究人牙周韧带细胞(PDLCs)和牙髓细胞(DPCs)表型特征以及体外传代对其表型特征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的表面标记分选生物性状同源性的细胞亚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PDLCs和DPCs,免疫组化检测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记的表达。结果PDLCs和DPCs的STRO-1和CD14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获得的第1代PDLCs和DP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STRO-1、CD146、CD29、CD44和CD106,基本不表达CD34。PDLCs的STRO-1、CD29和CD44阳性表达百分比与DPCs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Cs的CD106阳性表达百分比高于DPCs,CD146阳性表达百分比低于DPC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LCs和DPCs表达STRO-1和CD146的阳性表达百分比随传代而逐渐减低。结论PDLCs表面抗原表达与DPCs相似,而且其中成体干细胞的成分随传代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韧带细胞 牙髓细胞 干细胞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自噬在口腔扁平苔藓恶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常珍 李容林 李春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16-420,共5页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易复发并存在恶变的可能,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之一,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炎症性疾病,易复发并存在恶变的可能,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之一,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关于细胞自噬与OLP发病及恶变的关系的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就细胞自噬与口腔扁平苔藓的联系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恶性转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xS基因介导口腔不同种属细菌间信息交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恺 凌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71-73,共3页
口腔不同种属细菌杂居混生、有序共存,菌群平衡的维持需要菌种间有效的信号传递。不同种属细菌通过自体诱导物(AI)-2信号分子进行不同种属细菌间信息交流。本文就AI-2信号分子介导的密度感应信号系统在不同种属细菌间的分布、作用机制... 口腔不同种属细菌杂居混生、有序共存,菌群平衡的维持需要菌种间有效的信号传递。不同种属细菌通过自体诱导物(AI)-2信号分子进行不同种属细菌间信息交流。本文就AI-2信号分子介导的密度感应信号系统在不同种属细菌间的分布、作用机制、阻断途径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感应 菌斑生物膜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与牙本质再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曦 凌均棨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牙髓中存在具备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牙髓干细胞。这些细胞经诱导可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并形成牙本质样结构,有望成为牙本质再生的种子细胞。本文就牙髓干细胞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牙本质再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牙本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0及其与牙体硬组织疾病的关系
6
作者 刘红艳 凌均棨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2期87-89,共3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20在釉质形成的分泌期和转换早期大量表达,水解基质蛋白,促进牙体组织的晶体生长和矿化。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20的结构、作用特点及病理意义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牙体硬组织疾病 分泌期 牙体组织 病理意义 釉质 早期 水解 晶体生长 作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牙本质粘接在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凌均棨 林正梅 +1 位作者 房俊艳 麦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粘接性根管充填材料的应用是根管充填的发展趋势,研发具有粘接性的核心充填材料和封闭剂,使充填材料和根管形成整体是根管充填材料的发展方向。本文就树脂牙本质粘接在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牙胶 封闭剂 粘接剂 聚合收缩 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林正梅 方溢云 凌均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普通X线片法、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结合插诊断丝拍片法以及透明标本法,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筛选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363颗为研究对象。将离体牙拍摄颊舌向、... 目的通过普通X线片法、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结合插诊断丝拍片法以及透明标本法,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筛选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离体下颌第一前磨牙363颗为研究对象。将离体牙拍摄颊舌向、近远中向数字化X线片,初步判断根管数目。将离体牙开髓,采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法和离体牙透明标本法,观察并记录各牙齿的根管数目、类型。结果不同研究方法所得结果不同。普通X线片法多根管发现率为7.71%;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结合插诊断丝拍片法多根管发现率为33.33%;透明标本法显示多根管发生率为34.44%,其中双根管27.82%,三根管5.79%,四根管0.83%。根管类型多样化,出现Vertuc-ci分类Ⅱ、Ⅲ、Ⅳ、Ⅴ及附加型(3-1)等。双根管的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底图特征为颊舌向直线,三、四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髓底图呈平台状。结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出现率高,根管类型多样。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法和插诊断丝拍片法结合,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数目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磨牙 根管解剖形态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切牙双根管的显微根管治疗 被引量:9
9
作者 徐琼 刘红艳 +1 位作者 凌均棨 罗丹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评价显微根管治疗术处理下颌切牙双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3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切牙(下颌中切牙68颗,下颌侧切牙75颗),拍摄术前X线正位投照片和偏位投照片。对单根管患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对疑为双根管的患牙先常规探查根管... 目的评价显微根管治疗术处理下颌切牙双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3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切牙(下颌中切牙68颗,下颌侧切牙75颗),拍摄术前X线正位投照片和偏位投照片。对单根管患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对疑为双根管的患牙先常规探查根管,再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探查并疏通根管,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记录根管类型,不同X线投照角度、使用和未使用牙科手术显微镜时多根管的发现率,根据术前、术中及术后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采用显微根管治疗,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双根管的发现率分别为26.47%、29.33%,X线偏位投照片双根管的发现率高于正位投照片;使用牙科手术显微镜后,多根管的发现率高于未使用时;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根管预备,无根管堵塞、偏移、台阶、器械分离等并发症发生;134颗患牙适充,9颗有糊剂或牙胶超充,无欠充。结论显微根管治疗是处理双根管下颌切牙的有效方法,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以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切牙 手术显微镜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方法根尖封闭性能的实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欧阳勇 凌均棨 +3 位作者 高燕 曾劲锋 林格 胡晓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2-554,共3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侧压根管充填术和4种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术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54颗牙,预备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侧压根管充填术、热牙胶侧压根管充填术、Thermafil根管充填术、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术和注射... 【目的】比较并分析侧压根管充填术和4种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术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54颗牙,预备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侧压根管充填术、热牙胶侧压根管充填术、Thermafil根管充填术、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术和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术,进行牙胶根管充填。使用染料渗入法检测根尖微渗漏的发生情况,染色后在立体显微镜下测量染料自根尖渗入的长度并分析其结果。【结果】根尖微渗漏渗入长度的中位数依次为冷侧压根管充填组1.55mm、热牙胶侧压根管充填术组为0.85mm、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术组0.65mm、Thermafil根管充填组0.50mm、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组0.40mm;两两比较发现冷、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后的根尖微渗漏发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热牙胶根管充填术后的根尖微渗漏发生情况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只有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组与Thermafil根管充填组之间的根尖微渗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塑牙胶根管充填术的根尖封闭能力优于冷牙胶侧压根管充填术;4种热塑压胶根管充填术之间,以注射式热牙胶根管充填术的根尖封闭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术 热塑牙胶充填技术 根尖封闭 染料渗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的定位与治疗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琼 谷海晶 凌均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 calcanal,MB2)的临床发现率、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上颌第一磨牙106颗、上颌第二磨牙80颗,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采用机动镍钛器... 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 calcanal,MB2)的临床发现率、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上颌第一磨牙106颗、上颌第二磨牙80颗,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采用机动镍钛器械Hero642进行根管预备,侧向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结果: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MB2的发现率分别为82.1%和45.0%,多数MB2根管细小,用8或10号锉结合EDTA溶液可通畅根管。根管预备中有1枚器械折断,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上颌第一磨牙MB2的发现率高于上颌第二磨牙,多数MB2根管口隐蔽,根管细小;机动镍钛器械预备可获得良好的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颊第二根管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方溢云 林正梅 Ashroy Jhugroo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3,共5页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 目的:了解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特征。方法:收集并筛选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地区人离体上颌第一磨牙各80颗。采用常规探查法、根管显微镜法和透明标本法分析MB2根管口定位规律,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和根管类型。结果: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MB-MB2的距离分别为(1.74±0.95)mm和(1.33±0.77)mm,MB-P连线与MB2-P连线的夹角(α)为(6.37±1.32)°和(7.31±1.39)°。毛里求斯人和中国珠三角人的多根管率分别是86.25%和82.50%。毛里求斯人的多根管以Ⅳ型为主,Ⅱ、Ⅰ、Ⅴ型次之,而中国人则以Ⅳ、Ⅱ型为主,Ⅲ、Ⅴ、Ⅵ型分别占少量。结论:人种不同上颌磨牙近颊根根管形态各有特点;辅助使用根管显微镜和超声工作尖,可提高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管的多根管发现率,从而提高临床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解剖 根管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囊细胞培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谷海晶 凌均棨 杜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牙囊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分离出大鼠牙囊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及改良组织块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目的】探讨大鼠牙囊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分离出大鼠牙囊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及改良组织块法进行牙囊细胞原代及传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培养至第3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见少数细胞从组织块爬出;而细胞消化分散法则可获得数量多的牙囊细胞,但与杂质细胞混杂生长;改良组织块法见量多、相对纯的牙囊细胞。电镜下牙囊细胞无桥粒,胞浆中含有高密度电子颗粒和大量粗面内质网。组织块法、细胞消化分散法和改良组织块法牙囊细胞培养成功率分别为80%、60%和100%;分别于10 d、7 d和6 d左右进行第一次传代。【结论】改良组织块法是一种良好的大鼠牙囊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细胞培养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在牙菌斑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姬亚昆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1-283,共3页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化分析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分析仪器,具有图像清晰、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三维重建、空间定位、精确定量等优点,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中...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化分析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分析仪器,具有图像清晰、特异性高、敏感性强、三维重建、空间定位、精确定量等优点,成为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中新一代强有力的研究工具。本文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口腔牙菌斑生物膜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牙菌斑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釉质龋病变体部的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玮 凌均棨 +2 位作者 汪说之 樊明文 于世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2-354,37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釉质龋中釉质微晶的溶解方式及病变体部的形成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氩离子减薄制样技术对早期釉质龋病变体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在早期釉质龋病变体部,釉柱间区增宽,釉柱中心区徽晶的破坏程... [目的]探讨早期釉质龋中釉质微晶的溶解方式及病变体部的形成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合氩离子减薄制样技术对早期釉质龋病变体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在早期釉质龋病变体部,釉柱间区增宽,釉柱中心区徽晶的破坏程度较周边严重,釉柱中心区多数微晶出现中心穿孔,釉柱周边两侧微晶边缘圆钝、增大,并可见大量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晶粒散布其间。[结论]早期釉质龋中单个晶粒的溶解方式主要表现为中心部优先溶解;早期釉质龋病变体部的形成,是以微晶脱矿为主,脱矿和再矿化过程同时存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早期釉质龋 微晶脱矿 透射电子显微镜 氩离子减薄制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体SBR-CT^(ΔA1)植物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麦穗 凌均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 构建含编码嵌合体SBR_CTΔA1 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方法 用PCR扩增的含编码嵌合体SBR_CTΔA1 基因的P2片段 (34 98~ 5 378bp) ,经TA克隆与pGEM_easy载体结合得到pTSC质粒 ,pTSC质粒经BamHⅠ和KpnⅠ双酶切后得到P2片段 ,P2片段与... 目的 构建含编码嵌合体SBR_CTΔA1 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方法 用PCR扩增的含编码嵌合体SBR_CTΔA1 基因的P2片段 (34 98~ 5 378bp) ,经TA克隆与pGEM_easy载体结合得到pTSC质粒 ,pTSC质粒经BamHⅠ和KpnⅠ双酶切后得到P2片段 ,P2片段与BamHⅠ和KpnⅠ双酶切后的植物高效表达质粒pPOKⅡ定向克隆 ,构建pROSC表达质粒 ;且将此质粒与bar基因 (抗除草剂基因 )连接 ,构建重组质粒pROSB ,并经酶切电泳及DNA序列测定鉴定。结果 含编码嵌合体SBR_CTΔA1 基因的P2片段整合到pPOKⅡ的适当部位 ,插入相位正确 ,未改变目的基因的阅读框架 ;从pBARGUS分离出的bar基因整合到pROSC ,构成重组质粒pROSB。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携带编码嵌合体SBR_CTΔA1 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ROSC和pRO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体 SBR-CT^△A1 植物表达质粒 可食用疫苗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载体微球口服防龋疫苗免疫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伟 凌均棨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5-78,87,共5页
【目的】以PAc多肽(301~319)作为抗原,PBLG-PEG-PBLG做载体制备防龋微球疫苗,口服免疫SD大鼠,观察其对变链菌在大鼠牙面的黏附及对龋病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28只出生30d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建立龋模型,对各组大鼠口腔中变链菌... 【目的】以PAc多肽(301~319)作为抗原,PBLG-PEG-PBLG做载体制备防龋微球疫苗,口服免疫SD大鼠,观察其对变链菌在大鼠牙面的黏附及对龋病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28只出生30d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建立龋模型,对各组大鼠口腔中变链菌的黏附菌落计数,根据Keyes评分标准做龋齿记分。【结果】PAc多肽抗原微球疫苗口服组的变形链球菌数为(13.2±8.16)×104CFU/ml;磨牙龋齿Keyes计分为31.8±6.7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PAc多肽抗原微球防龋疫苗均能减少龋模型大鼠龋齿的发生,以光滑面龋的减少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变形链球菌 多肽 微球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牙本质细胞的免疫防御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宏伟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17-419,422,共4页
成牙本质细胞作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特征性细胞,其基本功能是形成牙本质。近年的研究表明成牙本质细胞还具有对微生物的免疫监视作用,它可引发牙髓组织针对入侵病原体的抗感染免疫防御反应。本文从成牙本质细胞的组织生理特点、产生... 成牙本质细胞作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特征性细胞,其基本功能是形成牙本质。近年的研究表明成牙本质细胞还具有对微生物的免疫监视作用,它可引发牙髓组织针对入侵病原体的抗感染免疫防御反应。本文从成牙本质细胞的组织生理特点、产生炎症介质和生长因子、合成牙本质基质参与免疫反应等几方面对成牙本质细胞的免疫防御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牙本质细胞 生长因子 牙本质基质蛋白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光牙齿美白术的护理
19
作者 周玉竹 陈佩珠 +1 位作者 冯荣梅 任邦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冷光牙齿美白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Beyond冷光牙齿美白50例患者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4例效果显著,44例有效,有2例无效。[结论]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医护间的默契配合... [目的]探讨冷光牙齿美白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Beyond冷光牙齿美白50例患者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4例效果显著,44例有效,有2例无效。[结论]术前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注意医护间的默契配合、术后做好健康教育,可保证治疗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光美白技术 牙漂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在牙发生和牙再生中的作用及意义
20
作者 周晨 凌均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4,共7页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改变的一种遗传方式,主要涉及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不同翻译后修饰,决定了特定的基因表达形式。DNA甲基化常引起基因表达抑制,而脱甲基化则引起基因表达开放。组蛋白有众多的共价... 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改变的一种遗传方式,主要涉及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的不同翻译后修饰,决定了特定的基因表达形式。DNA甲基化常引起基因表达抑制,而脱甲基化则引起基因表达开放。组蛋白有众多的共价修饰形式,根据修饰的种类、位点及个数的不同,引起基因沉默或激活。表观遗传修饰是细胞定向分化和重编程中基因特异性表达的重要调控方式,在机体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牙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与传统的基因表达调控协同,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最后导致牙的形成。诠释牙发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无疑可为牙再生提供关键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发育 基因表达调控 表观遗传 牙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