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口腔诊疗中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均存在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通过感染链(chain of infection)发生,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手段是切断感染链,实现零感染或感染风险最低程度化。为此在日常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口腔诊疗中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均存在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通过感染链(chain of infection)发生,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手段是切断感染链,实现零感染或感染风险最低程度化。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彻底贯彻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以控制与口腔科工作相关的不特定的院内感染风险;当面对社区流行病(如COVID-19)的威胁,或者面临携带特定病原(如HIV)的患者时,应根据特定病原的传播特征设计并严格执行额外预防措施,以作为对标准预防措施的补充和加强。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腔诊疗中医院感染的风险,重点阐述了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强调必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每一个细节,以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口腔医学近10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特点。方法: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口腔医学2006~2016年被引频次前100名(TOP 100)论文的出版信息(出版时间和机构、期刊、作者及其国家等),下载全文确认开放获取、研究设计情况,分析...目的:分析口腔医学近10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特点。方法: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口腔医学2006~2016年被引频次前100名(TOP 100)论文的出版信息(出版时间和机构、期刊、作者及其国家等),下载全文确认开放获取、研究设计情况,分析出版信息特点。结果:TOP 100论文出版集中在2006~2008年(72%)。93%论文来自口腔医学期刊,>1/3论文来自出版商Elsevier,>2/3论文需付费获取。论文数前10名为欧美国,中国位列11。63%论文由1国完成,2~4国合作最常见。每篇论文平均4个作者,同一作者最多6篇。研究方向主要为牙周病学(37%)包括种植学,研究设计以综述或专家观点为主(53%)。结论: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可为学者提供细致的成果发表和评价、学术交流和走向的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两种龈瓣缝合法对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bone embedd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BeM3M)拔除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将376颗BeM3M分为两组。对照组197颗BeM3M拔除后,对龈瓣进行封闭式缝合(一期...目的:评价两种龈瓣缝合法对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bone embedd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BeM3M)拔除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将376颗BeM3M分为两组。对照组197颗BeM3M拔除后,对龈瓣进行封闭式缝合(一期缝合法);实验组179颗BeM3M拔除后,切除部分龈瓣组织,进行开放引流式缝合(二期缝合法)。记录术后出血和感染、术后反应、迟发性感染以及术后6个月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牙周探诊深度。结果:拔牙后出血、感染、疼痛以及术后6个月M2M远中牙周探诊深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牙后肿胀和开口受限情况轻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迟发性感染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1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瓣二期缝合法能够减轻BeM3M术后的并发症,降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率,且对M2M远中牙周探针深度无不利影响。展开更多
文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口腔诊疗中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均存在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感染通过感染链(chain of infection)发生,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手段是切断感染链,实现零感染或感染风险最低程度化。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彻底贯彻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以控制与口腔科工作相关的不特定的院内感染风险;当面对社区流行病(如COVID-19)的威胁,或者面临携带特定病原(如HIV)的患者时,应根据特定病原的传播特征设计并严格执行额外预防措施,以作为对标准预防措施的补充和加强。本文简要介绍了口腔诊疗中医院感染的风险,重点阐述了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并强调必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每一个细节,以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文摘目的:分析口腔医学近10年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特点。方法:经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口腔医学2006~2016年被引频次前100名(TOP 100)论文的出版信息(出版时间和机构、期刊、作者及其国家等),下载全文确认开放获取、研究设计情况,分析出版信息特点。结果:TOP 100论文出版集中在2006~2008年(72%)。93%论文来自口腔医学期刊,>1/3论文来自出版商Elsevier,>2/3论文需付费获取。论文数前10名为欧美国,中国位列11。63%论文由1国完成,2~4国合作最常见。每篇论文平均4个作者,同一作者最多6篇。研究方向主要为牙周病学(37%)包括种植学,研究设计以综述或专家观点为主(53%)。结论: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出版信息,可为学者提供细致的成果发表和评价、学术交流和走向的参考。
文摘目的:评价两种龈瓣缝合法对骨性埋伏下颌第三磨牙(bone embedd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BeM3M)拔除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设计,将376颗BeM3M分为两组。对照组197颗BeM3M拔除后,对龈瓣进行封闭式缝合(一期缝合法);实验组179颗BeM3M拔除后,切除部分龈瓣组织,进行开放引流式缝合(二期缝合法)。记录术后出血和感染、术后反应、迟发性感染以及术后6个月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M2M)远中牙周探诊深度。结果:拔牙后出血、感染、疼痛以及术后6个月M2M远中牙周探诊深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牙后肿胀和开口受限情况轻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迟发性感染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11.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瓣二期缝合法能够减轻BeM3M术后的并发症,降低迟发性感染的发生率,且对M2M远中牙周探针深度无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