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糖代谢紊乱情况调查 被引量:17
1
作者 凌雁 阴忆青 高鑫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79,共4页
目的调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成年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和糖代谢的检测现状。方法以空腹血糖(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索参数,通过HIS系统提取2006年非内分泌... 目的调查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成年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分布和糖代谢的检测现状。方法以空腹血糖(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B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检索参数,通过HIS系统提取2006年非内分泌科出院的所有成年住院患者(≥18岁)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出院诊断,FBG,2hPBG,HbA1c等。根据出院诊断将研究对象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中山医院非内分泌科住院患者FBG,2hPBG和HbA1c的检测率分别为83.5%,3.3%和5.0%;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联合检测FBG和2hPBG,糖代谢异常检出率为45.7%,其中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检出率分别为16.5%和29.2%;其中>60岁组的糖代谢异常者占55.3%,明显高于≤60岁组的37.7%(χ2=27.7,P<0.05)。结论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议常规对这些患者同时进行FBG和2hPBG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指南到实践:解析《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 被引量:29
2
作者 刘凤林 秦净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外科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016年《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发布,其在普通外科人群VTE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推荐以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和建议,...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外科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016年《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发布,其在普通外科人群VTE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推荐以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和建议,规范和推动了我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栓管理。本文通过对指南进行解读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详细分析人种差异、不同手术方式和疾病类型对VTE发生率的影响以及VTE风险模型和抗凝预防措施的选择,旨在进一步加深外科医生对围手术期VTE预防和管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围手术期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单松 楼文晖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0-573,共4页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近年来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但胰腺癌患者切除后远期生存率仍不高。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头癌... 胰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近年来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但胰腺癌患者切除后远期生存率仍不高。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胰头癌的主要术式,扩大淋巴清扫术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全胰切除术可用于治疗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对胰腺癌不主张常规采用。本文就胰腺癌外科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危重病人静息能量消耗测定及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国豪 吴肇汉 黄德骧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4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对58例严重感染或创伤病人进行静息能量消耗(REE)测定,以同期外科非应激状态病人为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组MREE平均为6983±812kJ/d,比对照组5272±469kJ/d增高30... 采用开放式间接测热法对58例严重感染或创伤病人进行静息能量消耗(REE)测定,以同期外科非应激状态病人为对照组。结果示危重病人组MREE平均为6983±812kJ/d,比对照组5272±469kJ/d增高30.2%(P<0.001),也明显高于按Haris-Benedict公式估算的基础能量消耗值(BEE)(5799±623kJ/d),REE与BEE的平均比值为1.24±0.12,每千克体重的REE值平均为124.3±10.5kJ/d,危重病人每分钟通气量、O2耗量及CO2产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呼吸商明显低于对照组。危重病人APACHEⅡ评分平均值为19.4±5.3,与REE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能量消耗 外科 危重病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肥胖症的腹腔镜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琪 刘晓东 +2 位作者 吴绍峰 卢毅卓 张颂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559-156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重度肥胖症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以及体内基本内环境和并发症的变化。方法对6例重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其中行可调式胃绑带术(LAGB)2例、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术(LGBP)2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重度肥胖症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以及体内基本内环境和并发症的变化。方法对6例重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其中行可调式胃绑带术(LAGB)2例、行腹腔镜下胃旁路术(LGBP)2例、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2例。术后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清蛋白、电解质等生理指标;定期检查体质量、体质指数、上臂围径等肥胖指标;定期了解血压、血糖等肥胖伴发症的情况。结果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的重度肥胖症患者术后1年体内基本环境状态的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肥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改善明显。结论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对重度肥胖症患者而言减肥疗效确切、生理干扰小,也有益于治疗肥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 胃减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巨大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牛伟新 王承棓 戈少云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总结临床治疗腹部巨大切口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 1979年 12月至 1999年 1月间收治的7例巨大腹部切口疝 (腹壁缺损 >15cm)的病人进行随访、分析和总结。腹部巨大切口疝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扩大腹腔容量和增强心肺功能... 目的 总结临床治疗腹部巨大切口疝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 1979年 12月至 1999年 1月间收治的7例巨大腹部切口疝 (腹壁缺损 >15cm)的病人进行随访、分析和总结。腹部巨大切口疝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扩大腹腔容量和增强心肺功能的适应性训练 ,手术为一期自体组织修复。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所有病例均获得 10月至 16年 (平均 5 .2年 )的随访 ,无一例复发 ;除两例因其他疾病分别于疝修补术后 12年和 3年死亡外 ,其余均恢复正常活动。结论 与国外采用的术前反复气腹扩大腹腔容量和术中人造织物修补缺损不同 ,本组对 7例腹部巨大切口疝均一期修补成功 ,无一例复发 ,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疝 腹部疝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内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7
作者 童赛雄 陆维琪 +2 位作者 王炳生 姚礼庆 高卫东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比较胆管切开取石(CBDE)与内镜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494例胆总管结石,经CBDE治疗326例,EST治疗168例,用χ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CBDE... 目的比较胆管切开取石(CBDE)与内镜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494例胆总管结石,经CBDE治疗326例,EST治疗168例,用χ2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CBDE组中胆囊已切除的168例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19例,手术成功率88.7%。EST组中,胆囊已切除的161例胆管结石,158例切开成功,3例失败(切开未成功),残留结石1例,手术成功率97.5%。EST组胆囊已切除病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CBDE组(P<0.01)。术后并发症CBDE组24/326(7.4%),EST组8/168例(4.5%),CBDE组明显高于EST组(P<0.01)。结论在胆囊未切除的胆总管结石病人应行CBDE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的胆管结石应采用EST治疗。EST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等优点。EST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CBDE EST 外科手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削除或肠段切除对肠道功能影响的近十年随访观察
8
作者 田琦 陈云 +4 位作者 李心翔 陆维祺 叶江枫 华克勤 易晓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9-357,共9页
目的探究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肠道内异症)患者术前肠道症状的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灶削除与肠段切除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由同一手术组医生诊治且术后病... 目的探究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肠道内异症)患者术前肠道症状的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灶削除与肠段切除对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由同一手术组医生诊治且术后病理诊断为肠道内异症的患者(n=105)。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收集其术前T0及术后3个时间节点(T1:2018年11月;T2:2020年11月;T3:2024年4月)的临床数据。主要结局指标为肠道症状和肠道功能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疼痛症状评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GEE)模型分析术式与随访时间对结局指标的交互效应。结果最终纳入89例患者(失访率为15.24%),其中病灶削除术79例(88.76%)。术前46例(51.68%)有肠道症状,以经期肛门坠胀感(21例,46.65%)和腹泻(15例,32.61%)为主;术后便秘比例显著升高,(T1:71.43%;T2:50.00%;T3:72.00%)。两组术后痛经、胃肠道不适评分及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等均显著改善(P均<0.0005),但肠段切除组术后直肠前切除综合征评分以及便秘评分显著高于病灶削除组(P=0.02和P=0.05)。结论术前约半数肠道内异症患者存在典型肠道症状(如肛门坠胀、腹泻)。病灶削除术与肠段切除术均能有效缓解疼痛,但病灶削除术在保留肠道功能方面更具优势,而肠段切除术可能因肠道结构改变导致术后便秘或排便模式紊乱风险增加。术式选择需权衡病灶清除彻底性与术后功能保护,建议术前充分告知患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方式 肠道症状 肠道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四) 被引量:8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11 位作者 赵玉沛 黄宇光 李子禹 赵刚 曹晖 刘凤林 臧潞 陈凛 徐泽宽 顾小萍 于泳浩 王月兰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50-657,共8页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 胃和减重手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不同文献报道ERAS的具体措施有所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困难。近年来ERAS在胃外科领域的推广应用、临床研究水平及证据等级均有所提高,为体现ERAS在胃手术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外科及麻醉领域的专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经验修订本指南,以促进胃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速康复外科 胃部手术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肠外营养维生素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5
10
作者 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11 位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 上海市营养学会 蔡威 杨桦 王新颖 李幼生 吴国豪 余震 吴江 冯一 徐仁应 施咏梅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10,共18页
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 维生素作为广泛参与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微量营养素,由于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足,需要外源性补充,因此在肠外营养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监测,国内并无系统的指南或共识。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外营养中维生素的临床应用,中国营养学会医用食品与营养支持分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SPEN)、上海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科分会及上海市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专家,在系统性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参考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澳大利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uSPEN)及CSPEN等相关指南共识,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多次交流讨论,达成此共识。包括37条推荐意见,涉及成人肠外营养支持病人的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_(1)、B_(2)、B_(6)、B_(12)、烟酸、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的推荐剂量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维生素 成人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风险的临床评分体系构建及效能评估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梓嫣 陈佳慧 +3 位作者 张玲云 黄宇峰 朱玮 程蕾蕾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运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对乳腺癌入院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比较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判断结果与医生诊断的一致性,从而评估该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筛查效果,以协助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和早... 目的运用《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对乳腺癌入院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比较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判断结果与医生诊断的一致性,从而评估该评分表对心脏毒性的筛查效果,以协助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放疗史等一般临床资料,使用本项目课题组拟定的《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对患者进行术前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和是否耐受术后放、化疗的评估,将年龄、既往史、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蒽环类治疗史等不同危险因素按影响程度赋值并求和,结果评分<9分视作低危人群,≥9分且<15分为中危人群,≥15分即为高危人群。将评分表的评估结果与心内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评分表的有效性。结果共行乳腺癌手术1989例,其中921例完成评分表与临床评估,女性916例,男性5例。根据评分表评定为低危人群的有861例,中危人群37例,高危人群23例。心内科医生评定为低危人群的有866例,中危人群43例,高危人群12例。统计结果显示,该评分表的中高危检测敏感度为94.55%(95%CI:84.88%~98.86%),特异度99.08%(95%CI:98.19%~99.60%),阳性预测率86.67%(95%CI:76.48%~92.85%),阴性预测率99.65%(95%CI:98.96%~99.88%),整体准确率为98.81%(95%CI:97.87%~99.40%)。该评分表整体准确率高,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鉴别效果明显(高危C评级敏感度100.00%,95%CI:85.18%~100.00%)。但相对而言,其对低危与中危边缘值界定标准模糊,导致中危B评级的敏感度为90.62%(95%CI:74.98%~98.02%)。在加入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与频发期前收缩两项较高赋值项(9分)后,中危B评级与高危C评级间特异度下降为77.08%(95%CI:62.69%~87.97%)。结论《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临床评分表》操作便利,对中高危心脏毒性的预测敏感性较高,对术前风险和术后是否耐受放、化疗的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心脏毒性 术前评估 评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被引量:62
12
作者 周平红 姚礼庆 +5 位作者 徐美东 陈巍峰 钟芸诗 马黎丽 张轶群 秦新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二指肠1例,乙状结肠1例,直肠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1例位于固有肌层),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ESD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病变最大直径0.5~3.0cm(平均1.6cm)。18例成功完成ESD治疗,手术时间15~105min(平均45min)。2例ESD术中出现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1例成功保守治疗(三腔管食管囊压迫),1例转开腹手术。无术后出血。ESD穿孔3例:2例术中消化道穿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底),应用金属夹缝合成功,未转开腹手术;1例直肠类癌剥离深至肌层,术后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气肿减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结论ESD治疗消化道SMT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消化道黏膜下层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对于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应慎行E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外科手术 黏膜下肿瘤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吴国豪 王浩 +2 位作者 张延伟 许剑民 吴肇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1期8-11,14,共5页
目的 :评价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代谢、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 (研究组 )。手术后第 1天开始等热量、等... 目的 :评价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代谢、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 (对照组 )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 (研究组 )。手术后第 1天开始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 1周。于术前、术后第 1、4天和研究结束时分别检测免疫、炎症反应及营养指标。 结果 :研究结束时 ,研究组多数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血IL 6、TNF α浓度及CR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研究期间两组白蛋白、每天及累积氮平衡无显著差异 ,术后第 8天 ,研究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 4天以后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可减轻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的应激和炎症反应程度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手术后 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华 陈青 +8 位作者 邓力 曹烨 李文翔 徐静 王炯元 童汉兴 周宇红 张勇 陆维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的胃...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南院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62例。根据I-F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将其分为胃肠功能恢复顺利组(I-FEED评分<6分,38例)和延迟恢复组(I-FEED评分≥6分,24例)。选择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等可能对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影响的特征性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胃肠功能恢复顺利组和延迟组患者在术前白蛋白水平(P=0.040)、术中出血量(P=0.044)、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P=0.026)、导尿管拔除时间(P=0.021)和住院时间(P=0.017)的相关指标上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术前白蛋白水平可能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顺利恢复(OR=0.84, 95%CI 0.17~4.27,P=0.041)。结论·对于行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白蛋白可作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 胃肠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酮饮食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郝光伟 王海玉 +3 位作者 何德明 陈榆升 吴国豪 张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生酮饮食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standard diet,SD)及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对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生酮饮食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standard diet,SD)及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两组饮食均不限制总量。当肿瘤体积达到600~700 mm3时实验终止,并将接种当日至肿瘤达到目标体积的时间定义为肿瘤生长期。比较不同饮食对裸鼠重量、血糖、血酮体、血胰岛素水平以及肿瘤生长等的影响。结果:与SD组相比,KD组裸鼠肿瘤生长明显延缓,KD组及SD组皮下移植瘤达到目标体积的时间分别为(33.8±6.7)天和(24.8±3.1)天。KD组裸鼠血酮体水平显著升高,血胰岛素水平轻度下降,而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KD组肿瘤组织坏死面积明显增大,而血管密度则显著降低。结论:不限制总量的生酮饮食可明显延缓裸鼠人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生长。生酮饮食抗肿瘤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其对肿瘤其他特性如侵袭性和转移性等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结肠癌 碳水化合物 脂肪 酮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原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邵春法 谢健进 +4 位作者 徐美东 王卫军 方钱 李剑锋 金鹏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9年3月,行开放(504例)或腹腔镜(65例)直肠癌前切除术56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9例,发生率为6.8%(39/569)。33例(84.6%)经保守治疗,6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对不同医院,...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09年3月,行开放(504例)或腹腔镜(65例)直肠癌前切除术56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9例,发生率为6.8%(39/569)。33例(84.6%)经保守治疗,6例行横结肠造瘘术。对不同医院,术者,患者年龄(≥55岁或<55岁)、性别、吻合方式(手工或吻合器)、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放)、是否近端肠管预防性造瘘、肿瘤位置(腹膜反折以下或以上)、Duke分期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9例吻合口漏均治愈。肿瘤位置、Duke分期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8.9%,28/313)是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以上者(4.3%,11/256)的2.1倍(OR=2.38,95%CI=1.13~7.12,P=0.004)。Duke分期A期吻合口漏发生率2.9%(3/104),B期6.2%(17/274),C期11.6%(16/138),D期21.4%(3/14)(OR=2.54,95%CI=1.08~6.68,P=0.011)。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漏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和附加Gln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对短肠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建新 顾岩 +3 位作者 赵淑民 罗宝国 吴肇汉 左焕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STD组 ,n=1 0 )、附加谷氨酰胺 (Gl...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裂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 4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 (STD组 ,n=1 0 )、附加谷氨酰胺 (Gln组 ,n =1 0 )、附加生长激素 (GH组 ,n =1 0 )及附加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全肠外营养 (GG组 ,n =1 0 ) ,持续 6d。取 8只正常大鼠模拟手术后第 1天处死 ,作为基础对照组 (Control组 ,n =8)。应用图像分析和免疫组化技术对比观察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倍体分布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结果 单独应用生长激素或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含量、S期细胞数及PCNA的表达 ,但两者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单独使用的效果 (P <0 .0 1 )。结论 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附加谷氨酰胺肠外营养能够明显促进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分裂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谷氨酰胺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细胞分裂增殖 肠外营养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行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陆维祺 万柳华 +1 位作者 锁涛 童汉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50-1753,共4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0%~49%,术后腹膜复发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原因。腹腔热灌注化疗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预防性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率...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0%~49%,术后腹膜复发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原因。腹腔热灌注化疗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预防性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胃癌的5年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提升胃癌的总体疗效。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对进展期胃癌AGC行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ral chemotherapy,HIPEC)的临床开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沈承澜 沈振斌 陈伟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2460-2463,2466,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增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35例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2月—2005年12月手术的胃癌病例,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标本VEGF、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用K-M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单因素、多因素比较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因素。结果胃癌组织VEGF、HIF-1α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癌组织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胃癌组织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VEGF阳性表达、HIF-1α阳性表达等影响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IF-1α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HIF-1α在胃癌中是肿瘤耐受缺氧的中心环节,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具有高度侵袭转移潜能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织化学 COX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途径调节瘦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3
20
作者 牛丽文 曹琦 +2 位作者 李俊 杨镇 王晓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研究瘦素对肝星状细胞(HSC)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活化转录因子(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在瘦素诱导的HSC胶原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 目的研究瘦素对肝星状细胞(HSC)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活化转录因子(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在瘦素诱导的HSC胶原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肝星状细胞株LX-2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蛋白合成以及JAK1、STAT3磷酸化状态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观察JAK1抑制剂AG490对瘦素诱导的JAK1磷酸化和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观察AG490、LX-2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STAT3-ASON)对瘦素诱导的STAT3磷酸化状态的影响;应用RT-PCR法检测LX-2转染STAT3-ASON对瘦素诱导的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瘦素增加LX-2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呈剂量效应关系,当瘦素浓度为80μg·L-1时达到最大值;瘦素促进JAK1、STAT3磷酸化,呈时间效应关系;AG490完全阻断瘦素诱导的JAK1、STAT3磷酸化和α1(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LX-2转染STAT3-ASON阻断瘦素诱导的STAT3磷酸化和α1(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论瘦素通过增加HSCα1(Ⅰ)型胶原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而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并调节该过程,AG490和LX-2转染STAT3-ASON可有效阻滞此传导途径。在人HSC中,活化的JAK1和STAT3信号可作为肝纤维化治疗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肝星状细胞 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 Ⅰ型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