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危险预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芝胜 李佛保 +2 位作者 杨忠汉 徐栋梁 廖威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综合考虑引起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两个重要因素,设计新预测指标BMD/I,利用多测量区分析提高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用DEXA测量骨折组和对照组的髋部骨密度,根据有关物理定律推导新预测指... 目的综合考虑引起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两个重要因素,设计新预测指标BMD/I,利用多测量区分析提高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用DEXA测量骨折组和对照组的髋部骨密度,根据有关物理定律推导新预测指标的计算公式。结果利用判别分析得到预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危险性的判别函数组及预测正确率。讨论多测量区分析较通常采用的单测量区分析预测正确率明显提高,判别函数组可作为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预测指标 DEXA 对照组 危险 临床医生 骨密度 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切除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傅明 郑树森 +1 位作者 廖威明 周肇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以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运动对切除卵巢前后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钙和激素进行比较。方法:切除卵巢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运动十钙联合组、运动1组、运动2组、服钙组、雌激素组和制动组。检测各组骨组... 目的:以组织形态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运动对切除卵巢前后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并与钙和激素进行比较。方法:切除卵巢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运动组,运动十钙联合组、运动1组、运动2组、服钙组、雌激素组和制动组。检测各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和骨密度。结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显示,运动各组的各项成骨指标最优,制动组最差,模型组、服钙组和激素组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各组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切除卵巢前的运动可增加大鼠骨的储备量,切除卵巢后的运动可减缓大鼠骨量的丢失,有利于保持大鼠的骨量。运动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对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可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量 组织计量学 骨代谢 骨密度 卵巢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栋梁 李佛保 +3 位作者 廖威明 万勇 黄纲 盛璞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照观察阿仑膦酸盐使用6个月前后疼痛、骨密度、血常规、血生化、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缓解,全身各部位骨密度上升,其中男、女性腰...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照观察阿仑膦酸盐使用6个月前后疼痛、骨密度、血常规、血生化、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缓解,全身各部位骨密度上升,其中男、女性腰椎总骨密度分别上升3.1%、3.5%,副作用轻微且多在用药初期即可自行缓解。结论阿仑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疼痛 患者 酸盐 副作用 耐受性 缓解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龙厚清 李佛保 +2 位作者 胡有谷 万勇 陈立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观察并探讨腰椎间盘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1 6例胎儿期、8例生长期、1 2例成熟退变期和 42例突出椎间盘中VEGF的表达。结果 ... 目的 :观察并探讨腰椎间盘中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分布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1 6例胎儿期、8例生长期、1 2例成熟退变期和 42例突出椎间盘中VEGF的表达。结果 :胎儿椎间盘脊索细胞和纤维环外层血管内皮细胞出现阳性免疫染色 ,阳性率为 87 5 % ;生长期和成人期椎间盘未见阳性表达 ;退变突出组总阳性率为 83 3 %。VEGF表达主要出现于破裂型和游离型椎间盘突出 (P <0 0 1 ) ,其细胞来源主要是突出椎间盘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髓核内的类软骨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年龄与VEGF表达阳性率关系不大 (P >0 0 5)。病程超过 1年者VEGF阳性率明显低于 1年以内者 (P <0 0 5)。结论 :胎儿期和破裂型 (包括游离型 )突出椎间盘组织可产生内源性VEGF ,突出椎间盘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力活动水平和骨矿物质含量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柏龄 李佛保 +2 位作者 刘兆敏 吴美琼 冯持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及尿钙和尿肌酐比值等反映骨代谢的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 :校正有关混杂因素后 ,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和骨皮质系数增加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 ,酸性磷酸酶和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结论 :与低体力活动组比较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增加 ,骨形成较活跃 ,而骨吸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骨密度 骨代谢 女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徐栋梁 李佛保 +2 位作者 陈维清 万勇 黄芝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3-75,61,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我国常见老年疾病现状和特点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抽样选择广州市区 6个居民委员会 60岁以上老人 630人为城市人口、远郊村 685人为...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关节病的发生率。方法 根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我国常见老年疾病现状和特点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抽样选择广州市区 6个居民委员会 60岁以上老人 630人为城市人口、远郊村 685人为农村人口 ,由骨科和流行病学专家协作完成。现场调查由骨科医生执行 ,流行病学专家统一质量控制和回收表格 ,统计分析 ,最后由骨科专家进行专业分析。结果 广州地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为 12 .2 %。骨关节病的发生率为 1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老年性骨关节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运动员跟腱断裂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傅明 姚伟邦 +3 位作者 李佛保 廖威明 韩士英 杨忠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6-427,共2页
目的 :了解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运动员慢性跟腱周围炎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过程中 ,糖皮质激素对跟腱断裂的影响。方法 :对 9例曾反复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的跟腱断裂运动员的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疗效评定和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归... 目的 :了解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运动员慢性跟腱周围炎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过程中 ,糖皮质激素对跟腱断裂的影响。方法 :对 9例曾反复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的跟腱断裂运动员的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疗效评定和术后康复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此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结果 :本组 9例 ,占同期 17例跟腱断裂运动员的 5 2 94% ;术中见跟腱变性较严重 ,范围广 ,断端直接吻合困难 ;手术疗效优 6例 ,良 2例 ,差 1例 ;术后康复期相对较长 ,2例在康复过程跟腱出现再断裂。结论 :反复多次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运动员跟腱断裂具有负面影响 ,会加重跟腱的缺血和变性 ,使跟腱更易于断裂 ;对该种类型的运动创伤应首选手术治疗 ;术后合理的康复和心理治疗同样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P21^(WAF1)蛋白、PCNA与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春林 廖威明 +3 位作者 李佛保 胡瑞德 骆福添 韩士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 目的 :研究骨肉瘤组织中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的表达 ,及其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结果 :45例骨肉瘤中 ,P2 1WAF1 有 8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17.77% ;PCNA均有表达 ,阳性率为 10 0 % ;Ki 6 7有 2 7例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6 0 %。结论 :P2 1WAF1 的低表达、PCNA、Ki 6 7的高表达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 ,检测P2 1WAF1 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Ki 6 7蛋白等多个指标可较全面反映骨肉瘤的恶性程度的高低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P21^WAF1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例骨肉瘤生存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晋 沈靖南 +5 位作者 韩士英 李佛保 廖威明 吴惠茜 丘钜世 郑迎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5-248,251,共5页
目的:分析骨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骨肉瘤和多药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检测骨肉瘤中MDR1/P-gp的表达,多因素统计生存分析。结果:84例骨肉瘤平均随访21.3个月,28.6%(24/84)1年内发生肺转移;3年生存率为42.9%;P-gp表达阳性率55.1%,等级... 目的:分析骨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骨肉瘤和多药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检测骨肉瘤中MDR1/P-gp的表达,多因素统计生存分析。结果:84例骨肉瘤平均随访21.3个月,28.6%(24/84)1年内发生肺转移;3年生存率为42.9%;P-gp表达阳性率55.1%,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gp表达与1年内肺转移率成等级正相关;COX模型分析显示:P-gp表达及扁骨部位骨肉瘤是无瘤生存期及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年龄和病程是无瘤生存期及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结论:骨肉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是MDR1的表达及扁骨部位的骨肉瘤,保护因素是年龄和病程,大剂量新辅助化疗是改善骨肉瘤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多药耐药性 预后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栋梁 何爱珊 +4 位作者 李佛保 杨忠汉 陈柏龄 万勇 黄芝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身体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动态检查腰椎、左右髋部骨密度 (BMD)变化率及四肢和脊柱骨折发生率。结果 主动进行身体运动和缺乏运动的妇女BMD均显著升高 ,尤以新近运动者 1年内升... 目的 探讨身体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动态检查腰椎、左右髋部骨密度 (BMD)变化率及四肢和脊柱骨折发生率。结果 主动进行身体运动和缺乏运动的妇女BMD均显著升高 ,尤以新近运动者 1年内升高最明显 ,达 6 76 %~ 9 79% (P<0 0 5 ) ,1年后常年运动组、新近运动组和缺乏运动组的BMD增长率无显著意义的差别 (P <0 0 5 ) ;常年运动组和新近运动组的第 2年骨折率低于缺乏运动的病人。结论 身体锻炼配合抗骨吸收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时 ,以新近运动者BMD增长最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骨吸收剂 治疗 运动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折 绝经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承重活动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组织计量和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柏龄 廖威明 +2 位作者 李佛保 付明 徐栋梁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承重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4月龄 36只雌性大鼠分组 :①假去势组 ,②去势组 ,③去势加制动组。②、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③组还用胶布带将其右后肢制动于腹部 (使右后肢不能进行承重活动 )。各... 【目的】探讨轻度承重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4月龄 36只雌性大鼠分组 :①假去势组 ,②去势组 ,③去势加制动组。②、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③组还用胶布带将其右后肢制动于腹部 (使右后肢不能进行承重活动 )。各组大鼠分笼喂养 ,保持日常活动 ,术后 12周分别检测和分析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组织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去势组比较 ,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 ,骨小梁体积比下降 ,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 ,骨吸收表面和类骨质表面明显增加 ,同时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差 ,但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无显著性差异 ;而去势加制动组大鼠其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体积比下降及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更加明显 ,生物力学性能更差 ,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股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去势雌性大鼠若保持轻度承重运动 ,则能保持相对较好的骨质量 ,缺乏承重运动则骨质量显著变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优秀跳水运动员腰腿痛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傅明 黎劲红 +2 位作者 李佛保 李海林 廖威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1-423,共3页
对广东省跳水队参加九运会决赛的 1 5名患腰腿痛队员的发病情况、疼痛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原因 ,提出建议。结果显示 :2 0名队员中 1 5名患有腰腿痛症状 ,占 75 % ;1 5名队员中 ,仅 2人的影像学检查能明确... 对广东省跳水队参加九运会决赛的 1 5名患腰腿痛队员的发病情况、疼痛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原因 ,提出建议。结果显示 :2 0名队员中 1 5名患有腰腿痛症状 ,占 75 % ;1 5名队员中 ,仅 2人的影像学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脊膜囊和神经根 ,其余 1 3人影像学上未见明显腰椎间盘突出征象 ,主要表现为腰椎严重的退行性改变和多个间隙椎间盘明显变性。该批队员腰腿痛主要的原因是腰椎长期过度负荷导致腰椎间盘严重变性 ,纤维环出现小的破裂口 ,溢出的髓核液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根 ,产生化学性神经根炎而引起腰腿痛症状 ;应高度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预防或减少过早出现腰椎退行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水运动员 腰腿痛 调查分析 广东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钙和雌激素对去势雌性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威明 周肇平 +4 位作者 曲广运 李佛保 黄永亮 徐栋梁 付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了解运动对切除卵巢大鼠前后生物力学改变的影响,并与服钙和雌激素作比较,评价运动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组:(1)正常对照组,(2)骨质疏松模型组,(3)运动和服钙联合组,(4)运动-1组:法势后即给予定... 目的:了解运动对切除卵巢大鼠前后生物力学改变的影响,并与服钙和雌激素作比较,评价运动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组:(1)正常对照组,(2)骨质疏松模型组,(3)运动和服钙联合组,(4)运动-1组:法势后即给予定期运动,(5)运动-2组:去势二月后给予运动,(6)运动对照正常组,(7)制动组,(8)雌激素组和(9)服钙组。检测和分析各组生物力学有关指标(弯曲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桡度比,弹性系数,韧性系数)。结果:(1)运动各组,服钙组和激素组在除韧性系数外的其他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2)联合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3)运动各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4)激素组韧性系数小,显示其欠佳的生物力学性能;(5)制动组的各项指标与各运动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对改善大鼠生长期和去势后早期以及中期生物力学性能有一定作用,本实验为下一步设计合理运动方案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运动 大鼠 生物力学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p21^(WAF1/CIP1)、PCNA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健文 廖威明 +3 位作者 韩士英 李扬 李佛保 丘钜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37-938,共2页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P21^WAF1/CIP1 PCNA 病理分级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脊髓挫伤后内皮素-1mRNA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新生 李佛保 +2 位作者 潘滔 万勇 陈立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 (SCI)后内皮素 - 1(ET - 1)mRNA表达的解剖和空间以及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改良Allen’s法 ( 5 0g -cm)制备急性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原位杂交检测SCI前后脊髓组织中ET - 1mRNA。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伤区邻近段ET - 1m...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 (SCI)后内皮素 - 1(ET - 1)mRNA表达的解剖和空间以及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改良Allen’s法 ( 5 0g -cm)制备急性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原位杂交检测SCI前后脊髓组织中ET - 1mRNA。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伤区邻近段ET - 1mRNA含量。结果 :SCI后损伤邻近段脊髓组织中ET - 1mRNA阳性表达的神经元、胶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于及信号强于对照组 ,以神经元表达改变为主。除 4 8h组 ,伤后各时点脊髓灰质ET - 1mRNA阳性染色的阳性单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伤区脊髓中ET - 1mRNA阳性染色神经元随时间逐渐减少 ,而胶质细胞阳性表达增加。结论 :SCI后脊髓组织中ET - 1mRNA表达上调 ,提示ET - 1参与SCI后病理生理改变。神经元是SCI后脊髓组织中E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皮缩血管肽类 内皮素 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牵拉后的顺应性和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矫正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梁斌 李佛保 +3 位作者 陈尔瑜 黄铁柱 彭新生 潘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 (AS)脊柱后凸矫正术的适应症与主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 :① 6例新鲜尸体主动脉按 10 %、15 %、2 0 %、2 5 %、30 %和 35 %牵拉后的力学变化 ,用压力换能器在生理二道记录仪上记下压力值 ,作组织切片 ,光镜观察 ;...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 (AS)脊柱后凸矫正术的适应症与主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 :① 6例新鲜尸体主动脉按 10 %、15 %、2 0 %、2 5 %、30 %和 35 %牵拉后的力学变化 ,用压力换能器在生理二道记录仪上记下压力值 ,作组织切片 ,光镜观察 ;② 30例高血压主动脉钙化硬化病人在核磁共振下动态由弯腰变伸直进行弯腰试验 ;③ 41例AS合并主动脉钙化患者 ,脊柱后矫正前后行X线观察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移情况。结果 :主动脉受牵拉超过原长的 2 0 %会产生血管损伤 ,而牵拉在 15 %以内则无血管损伤 ;弯腰试验主动脉与椎体无移位 ;主动脉钙化者 ,矫正术后均未发现主动脉损伤征象。结论 :对AS脊柱后凸合并主动脉钙化患者 ,只要术中对主动脉的牵拉限制在 2 0 %以内脊柱矫形术是安全的。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可以增加主动脉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主动脉钙化 顺应性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再手术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新生 李佛保 +2 位作者 陈立言 杨忠汉 万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 :总结分析各种原因手术失败而再手术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 ,以减少失误 ,提高疗效。方法 :对 2 0例患者分析其再手术原因。初次手术单纯椎板减压 4例 ,Luque手术 8例 ,棘突钢板固定 3例 ,斯氏针钢丝固定 1例 ,Dick手术 2... 目的 :总结分析各种原因手术失败而再手术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例 ,以减少失误 ,提高疗效。方法 :对 2 0例患者分析其再手术原因。初次手术单纯椎板减压 4例 ,Luque手术 8例 ,棘突钢板固定 3例 ,斯氏针钢丝固定 1例 ,Dick手术 2例 ,Steffee手术 2例。同时行椎板减压 19例。 3例行后路融合。针对不同失败原因采用不同再手术方式。结果 :初次手术失败原因为椎管前方压迫未解除 ,后凸畸形未纠正 ,骨折脱位未复位 ,内固定松动 ,椎管内残留骨块 ;17例患者初次手术未行植骨融合。再手术 15例获得平均 3年 7个月随访。 9例再手术后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恢复。 4例轻度腰背痛 ,5例中重度腰背痛。 5例后凸Cobb角大于 2 0°。结论 :正确选用内固定器械及手术方式 ,熟练掌握手术技巧 ,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有明确影像证据椎管受压者 ,减压对不全瘫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纠正后凸畸形对减少腰背痛发生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骨折 脊髓损伤 再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治疗中的误区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佛保 陈裕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按目前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此病的诊断已并非难事,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很多,甚至在镇级医院也可实施手术治疗。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出现了颇多的误区,也有人提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按目前的医疗条件和水平,此病的诊断已并非难事,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很多,甚至在镇级医院也可实施手术治疗。但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出现了颇多的误区,也有人提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下乡’是喜还是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骨肿瘤穿刺活检针的应用与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承达 廖威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0-72,共3页
恶性骨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断诊对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进行治疗和估计预后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齿咬式套管穿刺针,自1967年起作针穿骨活检,至今共383例,阳性344例,阳性率为89.8%。本文对近5年穿刺的114例住院骨肿瘤进... 恶性骨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断诊对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及时进行治疗和估计预后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齿咬式套管穿刺针,自1967年起作针穿骨活检,至今共383例,阳性344例,阳性率为89.8%。本文对近5年穿刺的114例住院骨肿瘤进行分析,讨论应用该穿刺针施行骨穿活检的阳性率及影响因素,适应症以及诊断恶性骨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问题,强调穿刺活检的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穿刺活检针 骨活检 骨肉瘤 软组织肿块影 套管穿刺针 骨巨细胞瘤 溶骨性 手术标本病理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退变颈椎间盘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戎利民 李佛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39-340,共2页
目的 :研究成人退变颈椎间盘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BM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抗人骨形态蛋白单克隆抗体 (hBMP McAb)为第一抗体 ,以免疫组化方法 (ABC法 )对 13例取自颈椎病患者的退变颈椎间盘组织进行... 目的 :研究成人退变颈椎间盘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 (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BM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以抗人骨形态蛋白单克隆抗体 (hBMP McAb)为第一抗体 ,以免疫组化方法 (ABC法 )对 13例取自颈椎病患者的退变颈椎间盘组织进行染色观察 ,并与来自 6例急性创伤患者的颈椎间盘进行对比。结果 :13例退变椎间盘组织中均存在BMP表达阳性细胞 ,其中 11例的阳性细胞为软骨细胞和成纤维样细胞 ,2例为单纯软骨细胞表达阳性。 6例创伤者均为阴性染色。结论 :颈椎病的椎间盘组织细胞可分泌BMP ,BMP可能对颈椎间盘退变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