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烈 朱思泉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E)角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96眼超声乳化术后切口、角膜内皮、后弹力层、基质层等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讨论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后病例55.10%内皮线状混浊,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E)角膜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196眼超声乳化术后切口、角膜内皮、后弹力层、基质层等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并讨论处理和预防措施。结果术后病例55.10%内皮线状混浊,8.16%内皮点状、小片状混浊,基质弥漫性水肿占18.37%,5眼内皮失代偿。降眼压药物、激素和细胞营养剂应用可减轻并发症。结论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超声乳化本身潜在的四大损害因素、病例选择不当、操作不当、术中失误有关。基层医院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尤其注重临床选择病例,可避免或减少角膜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失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组织切片三维重建的方法及意义
2
作者 陈合新 钟世镇 许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颞骨 组织切片 三维重建 火棉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9例偏头痛患者性格和应付方式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温盛霖 叶明志 +3 位作者 吉峰 韩自力 陶炯 王湘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性格和应付方式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 69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1 偏头痛组艾森克问卷的N因子分以及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2 神经质组... 目的 :探讨性格和应付方式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 69例偏头痛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1 偏头痛组艾森克问卷的N因子分以及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2 神经质组 (N分高组 )偏头痛发生的相对危险度 (OR)为 6 1,不成熟应付方式自责、幻想和合理化高分组的OR分别为 3 6、6 9和 2 9。结论 :偏头痛患者存在性格的缺陷和常使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性格 应付方式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e系统状态与肝纤维化及癌变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柯伟民 邓洪 +2 位作者 李学俊 李建国 姚集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 :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和纤维化进展及其癌变的关系。方法 :分别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以及原发性肝癌组的HBeAg或抗 HBe阳性率。结果 :HBeAg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S1、S2、S3和S4分期... 目的 :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e系统状态和纤维化进展及其癌变的关系。方法 :分别比较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以及原发性肝癌组的HBeAg或抗 HBe阳性率。结果 :HBeAg阳性率在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S1、S2、S3和S4分期中分别为 85 2 % (2 3/2 7)、72 7% (2 4/33)、6 3 3% (19/30 )和 5 0 % (12 /2 4) ,原发性肝癌组为 19 4% (6 /31) ;S1和S4组比较 ,以及原发性肝癌组和S1、S2、S3或S4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0 5— 0 0 1)。抗 HBe阳性率在S1、S2、S3和S4分期中分别为 11 1% (3/2 7)、2 1 2 % (7/33)、2 6 7% (8/30 )和 37 5 %(9/2 4) ,原发性肝癌组为 6 1 3% (19/31) ;S1和S4组比较 ,以及原发性肝癌组和S1、S2或S3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 0 0 5— 0 0 5 )。结论 :这些结果提示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程中逐渐出现从HBeAg至抗 HBe的自发血清转换 ,肝病的活动性没有降低 ,肝脏的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E系统 肝纤维化 癌变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子甲素抗多药抗药性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符立梧 李小波 +3 位作者 梁永钜 冯海林 张永明 潘启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马蔺子甲素 多药抗药性 P-糖蛋白 阿霉素 肿瘤 放射增敏 药物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无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附7例报告)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玉颖 田焕 叶滨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例药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0
7
作者 谢淑霞 赖维 +3 位作者 陆春 苏向阳 万苗坚 黄怀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对 2 0 2例发生药疹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共有近 2 0种类致敏药物 ,排在前 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 42 6%、解热镇痛类2 4 3 %、血清制品 4 5 %、喹诺酮类 3 7%。而磺胺类仅占约 1%。药疹的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 对 2 0 2例发生药疹的住院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共有近 2 0种类致敏药物 ,排在前 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 42 6%、解热镇痛类2 4 3 %、血清制品 4 5 %、喹诺酮类 3 7%。而磺胺类仅占约 1%。药疹的表现最多发者为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发疹型。轻型药疹 190例 ,重症药疹12例。结果表明 ,近 5年来 ,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排序已发生变化 ,头孢菌素类药及“抗感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致敏药物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武明昌 朱慧兰 +4 位作者 林蔼 杨日东 叶兴东 王振强 徐广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7-168,共2页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性疾病(STD),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梅毒发生、发展有关,且认为细胞因子在梅毒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1,2]。本文检测了63例梅毒患者和20名健康献血者血清的可溶性白... 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性疾病(STD),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因子与梅毒发生、发展有关,且认为细胞因子在梅毒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1,2]。本文检测了63例梅毒患者和20名健康献血者血清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且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STD 发病机制 S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虑平治疗颞下颌关节病顽固性疼痛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蒋立坚 赖仁发 +1 位作者 吴坚 吴新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病 多虑平 顽固性疼痛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对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预防:附35例报告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雪华 曾缨 何政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2-22,17,共2页
脑室内出血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发育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对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期望有效的预防方法,药物预防尤其是苯巴比妥的应用日渐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新生儿病区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 脑室内出血是引起早产儿死亡和发育延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对脑室内出血的发生期望有效的预防方法,药物预防尤其是苯巴比妥的应用日渐引起重视。现将我科新生儿病区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资料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治疗组: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我科新生儿病区住院,资料完整的早产儿3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颅内出血 预防 苯巴比妥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儿童ABR表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象逢 陈穗俊 +4 位作者 区永康 吴永安 吴新中 陈健昌 陈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 探索腭裂儿童听力受损情况及其听性脑干反应 (ABR)异常特征。方法 对 94例腭裂儿童进行ABR测试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94例患儿 (188耳 )中 ,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共 15 0耳。患儿左耳ABR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 (PL)... 目的 探索腭裂儿童听力受损情况及其听性脑干反应 (ABR)异常特征。方法 对 94例腭裂儿童进行ABR测试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94例患儿 (188耳 )中 ,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共 15 0耳。患儿左耳ABR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 (PL)分别为 2 14± 0 38、4 30± 0 41、6 2 0± 0 5 3ms ;右耳分别为 2 12± 0 39、4 2 9±0 44、6 2 1± 0 5 3。对照组左耳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分别为 1 5 0± 0 13、3 74± 0 12、5 6 0± 0 15ms;右耳分别为1 6 0± 0 16、3 72± 0 13、5 6 2± 0 17ms。上述所有数据 ,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3岁的 2 8例听力下降的发生率为 94 6 % (5 3/ 5 6耳 ) ,中重度异常占 6 6 7% ;3~ 6岁的发生率为 77 0 % (5 7/ 74耳 ) ,6岁以上至 12岁的发生率为 6 9 0 % (4 0 / 5 8耳 ) ,3岁以后听力中重度异常仅占 33 3%。结论 腭裂组听力下降发生率高达 79 8% ;其ABR的特点为波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均延长 ;腭裂组年龄越小的 ,听力损害发生率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儿童 听觉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孝贤 陈燕铭 +2 位作者 罗汉川 陈建萍 吴伟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900-901,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利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心肌缺血模型。舌下... 目的:探讨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复方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地奥心血康组。利用垂体后叶素(pit)制作心肌缺血模型。舌下静脉注射pit后,分别于即刻,1.5 min,2 min,3 min,4 min,8 min,10 min,用二道仪记录心电图,随后分别取血和心尖部心肌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测定。结果:血栓通中剂量组、血栓通高剂量组和地奥组分别在注射pit后 8 min,4 min和 2 min心电图的 ST-T振幅变化率小于对照组(P<0.5),用药组之间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各用药组大鼠心肌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用药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和心肌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中医药疗法 血栓通 SOD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旭强 肖作源 +3 位作者 邓力 温惠虹 余嘉璐 赵长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61-2363,共3页
目的:对小儿肺炎的两种治疗方案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连续静脉滴注(A)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静脉滴注转口服序贯治疗(B)组的临床疗效及医疗费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及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 目的:对小儿肺炎的两种治疗方案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连续静脉滴注(A)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静脉滴注转口服序贯治疗(B)组的临床疗效及医疗费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及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法。结果:两组在临床效果、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的医疗总费用及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A组(P<0.001)。结论:小儿肺炎采用序贯治疗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更加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阿莫西林棒酸钾合剂 经济学 药学 最小成本分析 小儿肺炎 序贯治疗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16项个性对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艳滨 叶明志 肖计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个性差别。方法 :用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测验作调查工具对 10 3名医学研究生和 10 7名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 :研究生组忧虑性 (O)和紧张性 (Q4 )高于本科生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未婚... 目的 :探讨医学研究生和本科生个性差别。方法 :用卡特尔 16种个性因素测验作调查工具对 10 3名医学研究生和 10 7名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 :研究生组忧虑性 (O)和紧张性 (Q4 )高于本科生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未婚研究生组稳定性 (C)、敏感性 (I)、幻想性 (M)、独立性 (Q2 )、自律性 (Q3)高于已婚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世故性 (N)较已婚组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男研究生组有恒性 (G)高于女生 ,聪慧性 (B)低于女生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女研究生敏感性 (I)明显高于男性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相关分析发现聪慧性 (B)因子与其它因子无相关性 ,其余 15项因子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正负相关性。结论 :医学研究生存在高度的紧张和忧虑个性 ,此类状态影响创造性的发挥和学习过程 ,医学研究生需要更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医学生 个性因素 本科生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喉癌中p53基因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民强 肖健云 +1 位作者 陶正德 罗均利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09-211,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2例喉和喉咽鳞癌,25例癌旁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和13例癌组织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DNA。结果显示:54.8%的癌组织和20%的癌旁组织中p53蛋白呈阳性表达,23.1%的高分化声带癌中检测到编码HPV16型E6蛋白的DNA,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二者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P53蛋白 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HLA-DQA1基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古洁若 余步云 +4 位作者 周俊宜 杨英浩 罗超权 陈国庆 聂泳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86-289,共4页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基因,用PCR-PAGE法结合银染色对41例无亲缘关系广东籍汉人SLE患者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检出的6种DQA1等位基因中,SLE患者组DQA1x0101(39.... 为了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基因,用PCR-PAGE法结合银染色对41例无亲缘关系广东籍汉人SLE患者进行HLA-DQA1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检出的6种DQA1等位基因中,SLE患者组DQA1x0101(39.02%,RR=4.039,P<0.01,EF=0.293)显著高于健康人组,对SLE有易感倾向,而DQA1*0102基因(1.22%,RR=0.083,P<0.005,PF=0.118)则显著下降,对SLE可能有抵抗作用。DQA1*0101/0101和*0101/0401两种基因型在SLE组显著增高,而DQA1*0102/0301显著减少;DQA1*0101纯合子患者出现ACL的阳性率较高,提示两者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因学 遗传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脑损伤后癫痫的高危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志东 何穗智 +4 位作者 蔡梅钦 陈爱慈 林木田 胡裕全 杨李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5-267,共3页
目的 分析儿童颅脑损伤后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86 例年龄6 个月至14 岁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采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 G C S 评分、意识状态及 C T 结果等10 种因素与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关系。结果 单因... 目的 分析儿童颅脑损伤后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86 例年龄6 个月至14 岁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采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 G C S 评分、意识状态及 C T 结果等10 种因素与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G C S评分、意识状态及 C T 结果与颅脑损伤后癫痫有关,经多因素分析,仅 G C S 评分有意义。结论 儿童颅脑损伤后癫痫与 G C S评分≤8 分、意识障碍及 C T 结果异常有关,上述因素同时存在时,仅 G C S 评分≤8 分是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癫痫 高危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抗体制备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汉伟 范桂香 +2 位作者 任会勋 史霖 袁育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4,81,共4页
目的 探索合适的实验条件 ,制备高度特异性以及高效价的哇巴因抗体 ,促进国内对内源性哇巴因这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研究。方法 利用外源性哇巴因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及卵清蛋白 (OVA)耦联 ,制备抗原免疫家兔 ,根据对兔免疫后动物... 目的 探索合适的实验条件 ,制备高度特异性以及高效价的哇巴因抗体 ,促进国内对内源性哇巴因这种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研究。方法 利用外源性哇巴因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及卵清蛋白 (OVA)耦联 ,制备抗原免疫家兔 ,根据对兔免疫后动物体内抗体效价连续监测的结果来制定免疫方案 ,制备哇巴因抗血清 ,分别应用硫酸铵分段盐析法和DEAE D52 纤维素阴离子非保留色谱相配伍的方法纯化哇巴因抗体 ,并对该抗体进行特异性、亲和性及纯度测定。结果 所得抗体效价最高达 1∶(1× 1 0 6) ,亲和常数最高为 1 .59× 1 0 8,除了与地高辛存在 9.2 0 %~1 9.80 %的交叉结合反应外 ,与结构类似的其他几种物质 ,如强的松、安体舒通、西地兰、睾酮及地塞米松的交叉结合率均小于 5% ,SDS PAGE结果显示所得抗体为电泳纯。结论 应用本研究中所探索出的实验方法 ,获得了高特异性、高亲和性以及高效价的哇巴因抗体 ,可用于对内源性哇巴因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哇巴因 抗体 制备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豚鼠中耳粘膜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合新 安连兵 许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 结果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 纤毛细胞、有分... 目的观察正常豚鼠中耳粘膜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4只(8侧)豚鼠中耳腔粘膜进行多部位观察。 结果观察发现豚鼠中耳粘膜表面有地毯样粘液层。中耳粘膜的上皮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即纤毛细胞、无分泌颗粒无 纤毛细胞、有分泌颗粒无纤毛细胞和扁平细胞,在中耳腔的不同部位各种细胞的多少不均。结论中耳粘膜有真性呼吸 上皮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豚鼠 中耳粘膜 形态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DNA定量检测与HBV五项标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华发 卢建溪 高志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临床类型、血清学标志与HBVDNA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应用Amplisensor法测定血清HBVDNA量。结果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变者HBVDVA分别为:109.17±1.60、109.44±1... 目的了解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临床类型、血清学标志与HBVDNA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应用Amplisensor法测定血清HBVDNA量。结果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变者HBVDVA分别为:109.17±1.60、109.44±1.98和108.14±2.27(copyL-1);HBeAg(+)、抗-HBe(+)和两者都(-)组HBVDNA分别是:1010.31±0.71、108.34±2.20和108.16±1.49(copy·L-1);HBsAg(S/N)值≤100和>100者HBVDNA分别是:108.26±1.85和1010.31±0.93(copy·L-1);抗-HBs值≤10和>10(IU·L1-)者分别为:109.07±1085和109.20±1.91(copy·L-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其病毒含量差异无显著性;HBsAg、HBeAg(S/N)值与病毒量呈正相关,而抗-HBs值与病毒含量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V-DNA 聚合链反应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