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装、时尚与设计的外部性--在北京服装学院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1
作者 许平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我们借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这一概念来探讨设计艺术与外部关系的一个命题,研讨一下重视服装艺术设计学术探讨的问题,挖掘和思考这个创造领域独特的理论命题,并且以服装设计的理论认识成果来丰富整个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积累... 我们借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这一概念来探讨设计艺术与外部关系的一个命题,研讨一下重视服装艺术设计学术探讨的问题,挖掘和思考这个创造领域独特的理论命题,并且以服装设计的理论认识成果来丰富整个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积累、深化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 经济 文化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智能下构建人智共创设计的创新路径研究
2
作者 王瀚偲 吴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促进设计与数智技术融合,构建人智共创设计体系,是提升设计创新力的关键途径。基于人机交互下设计模式的研究,提出以人工智能、万物互联、边缘计算等科技为支撑,泛在智能理念为引领,融合智能设计为核心的人智共创设计创新路径。为人智... 促进设计与数智技术融合,构建人智共创设计体系,是提升设计创新力的关键途径。基于人机交互下设计模式的研究,提出以人工智能、万物互联、边缘计算等科技为支撑,泛在智能理念为引领,融合智能设计为核心的人智共创设计创新路径。为人智共创语境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新视角,为设计赋能未来产业布局与创新发展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智共创设计 智能化设计 创新方法论 融合智能设计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味酸奶包装设计
3
作者 林雯欣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生成式设计的人机互补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天钢 宋协伟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8,I0005,共6页
在分析智能生成式设计的人机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智能生成式设计过程中人类设计者和智能系统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如何发挥两者的优势、补足对方的劣势,以及如何发挥两者的协作优势,总结出了智能生成式设计的人机互补策略... 在分析智能生成式设计的人机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智能生成式设计过程中人类设计者和智能系统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如何发挥两者的优势、补足对方的劣势,以及如何发挥两者的协作优势,总结出了智能生成式设计的人机互补策略。结论:智能生成式设计的人机互补策略是发挥人类的优势,补足智能系统的劣势;发挥智能系统的优势,补足人类的劣势;同时发挥设计者和智能系统的协作优势。此互补策略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机协同效应、充分利用人机综合优势、提高设计过程的整体效能,实现更高效、更智能、更具创新性的智能生成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生成式设计 人机互补 策略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需户型的家居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兰和平 兰越桐 杨敦坤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在家居消费市场上,刚需户型业主族群相对特殊,在有限预算内,对家居空间最终呈现效果要求既要美观时尚,又要功能齐全,还要优质优价,如何通过创意设计与资源整合,满足刚需族群全面的置家需求,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消费者行为学... 在家居消费市场上,刚需户型业主族群相对特殊,在有限预算内,对家居空间最终呈现效果要求既要美观时尚,又要功能齐全,还要优质优价,如何通过创意设计与资源整合,满足刚需族群全面的置家需求,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本文运用消费者行为学、室内设计学、空间美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刚需族群的调研与分析,了解他们的消费需求和审美偏好,综合考虑,整体设计,并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刚需户型家居空间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客户认可。研究结果对刚需户型的家居空间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独立设计师、家装公司、家居品牌在具体家装项目设计执行过程中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动机分析 家庭生命周期 八大空间 墙柜门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古问今 传承经典--评学术专著《造物史话:明代手作农器设计研究》
6
作者 张君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86,共1页
中国传统造物的研究从早期工艺美术到当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采选有“官作”与“民作”之辩。官作,主要是为达官显贵等群体设计服务的作品,其材料以稀缺、珍贵为主,结构以巧思、复杂为上,工艺以精湛、烦琐为佳,目的是凸显作品的奢华,彰... 中国传统造物的研究从早期工艺美术到当代设计学,研究对象的采选有“官作”与“民作”之辩。官作,主要是为达官显贵等群体设计服务的作品,其材料以稀缺、珍贵为主,结构以巧思、复杂为上,工艺以精湛、烦琐为佳,目的是凸显作品的奢华,彰显作品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官作作品价格较为昂贵,类似当今的奢侈品。相反,民作,是为普通百姓设计服务的作品,取材方便,结构和工艺简单且易于制作,以实用为目的。民作器物的价格相对低廉,后期维修养护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专著 中国传统造物 维修养护 奢侈品 官作 身份与地位 当代设计 工艺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S理论的非遗传统技艺传承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7
作者 刘昶 李彬彬 张欣荣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8,共7页
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模式受物理场景的局限以及传承主体的固化,导致传统技艺传承体验受限和传播目标缺失,已难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现状。通过以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为指导,借助“自适应主体”的引入... 本文旨在探讨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模式受物理场景的局限以及传承主体的固化,导致传统技艺传承体验受限和传播目标缺失,已难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现状。通过以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理论为指导,借助“自适应主体”的引入,从“主体”与“环境”交互的角度审视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设计一个“体验+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统技艺传承模式评价体系,为非遗保护、传承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和动态的评价工具和策略,有助于实现非遗的活态保护和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统技艺 传承模式 评价指标 复杂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设计·标新知来》专刊寄语
8
作者 郝凝辉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迎来新的秩序、新的业态及新的格局。以人工智能、数字虚拟和万物互联为关键引领的前沿科技,正重塑世界发展的面貌,颠覆人们传统生活的观念,并助力创造全新的认知模式、生产方式、设计理...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迎来新的秩序、新的业态及新的格局。以人工智能、数字虚拟和万物互联为关键引领的前沿科技,正重塑世界发展的面貌,颠覆人们传统生活的观念,并助力创造全新的认知模式、生产方式、设计理念以及智慧场景。智能设计,作为信息时代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正在不断扩宽人类创造力的边界。它集成了计算机科学、艺术学、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领域的智慧,旨在通过全新的设计理念以及创新的设计方法解决复杂问题,赋智制造业生态破维。目前,智能设计已经从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崭露头角,涉及领域从工程领域到医疗健康,从教育教学到艺术创作。同时,智能设计也面临新的问题,如知识整合、问题意识、技术可行性、设计系统构建、伦理道德以及隐私保护等。因此,面对这些挑战,对智能设计展开深入研究,既是对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艺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路径和智能范式的积极探索,又是对设计回归“以人为本”的用户逻辑下元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深度剖析,以及智能设计算法协助设计师解决复杂问题之创新思路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设计 计算机科学 前沿科技 知识整合 人工智能 万物互联 医疗健康 创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座椅人机工程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磊 石学岗 +1 位作者 江黎 王凤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101,共5页
座椅是现代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产品,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不良的座椅会引发多种职业病。有关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一直是工业设计中的经典研究课题。从座椅舒适性、CAED及相关先进设计技术等方面对近年来座... 座椅是现代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产品,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不良的座椅会引发多种职业病。有关座椅的人机工程设计一直是工业设计中的经典研究课题。从座椅舒适性、CAED及相关先进设计技术等方面对近年来座椅人机工程设计研究的现状、主要方法及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人机工程 座椅 舒适性 CAED 仿真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子推手:日本设计发展的政府推动及其产业振兴政策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35,共7页
20世纪以来,以创新优势领先于亚洲各国的日本设计经历了颇具特色的历史进程。其中,主动灵活地运用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以推进设计发展是其不容忽视的成功经验之一。本文从二战前后日本经济法思想源流的考察开始,探讨了日本产业设计振兴... 20世纪以来,以创新优势领先于亚洲各国的日本设计经历了颇具特色的历史进程。其中,主动灵活地运用政府的产业振兴政策以推进设计发展是其不容忽视的成功经验之一。本文从二战前后日本经济法思想源流的考察开始,探讨了日本产业设计振兴政策形成及发展的脉络,指出产业研究对于形成有效的设计扶持政策的重要意义。本文强调,日本设计发展的政府推动是一只存在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影子推手",其经验值得我们在思考国家设计产业发展的决策中引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设计 设计振兴政策 设计创新 产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城市与设计的文化认同——关于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的断想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创意城市”是近年来创新理论中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它把“创新经济”的命题与城市经济意义的新定位结合到一起,成为研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全球性命题。从“企业文化设计”到“社区营造”设计的延伸;从“设计产业”到“... “创意城市”是近年来创新理论中被广泛关注的概念,它把“创新经济”的命题与城市经济意义的新定位结合到一起,成为研究未来经济发展战略中一个引人瞩目的全球性命题。从“企业文化设计”到“社区营造”设计的延伸;从“设计产业”到“创意产业”的转向,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与方法往往缺乏更广泛的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城市 创意产业 设计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性、合法性与中国设计叙事——重读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文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19,共5页
后现代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对"后现代"思潮及其历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利奥塔及后现代主义战车在文化哲学领域的"反向行驶",撬开了西方现代主义理论体系的诸多裂缝,从而为当代条件下挑战... 后现代思潮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对"后现代"思潮及其历史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利奥塔及后现代主义战车在文化哲学领域的"反向行驶",撬开了西方现代主义理论体系的诸多裂缝,从而为当代条件下挑战传统思维的思想实验争取到弥足珍贵的理论空间,对于世纪交替的文化变革作出了具体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思想 异质性 合法性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管理与设计商务教育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平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具有本土风格的中国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社会将聚焦点投向艺术设计教育。大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大学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培...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具有本土风格的中国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社会将聚焦点投向艺术设计教育。大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大学教育中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中国设计师的摇篮,也是提升国人生活方式,融入世界潮流的关键,因此,在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下,近几年间,高等教育中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根据保守统计也已增加到420多所,并且几乎每一个学校都在挖掘潜力,扩大招生,由原来平均每班15人左右扩大到30-40人,报名人数成倍增长,报名人数与录取比攀升到30:1甚至更高。此现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然而许多专业界的有识之士感到隐忧,繁荣的表面是否暗藏着危机?今天的艺术教育模式脱胎于工艺美术教育,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时候,这样的培养人才的模式是否有改造的必要?如何改?是走西方的模式还是摸索一条我们自己的道路?招生热是否包含着负面的甚至是更深的危机?在目前许多院校尚不完全具备教学软硬件的情况中仓促盲目扩招,虽然短时间增加了教育经费,但从长远来看,人数激增所造成的大学价值的缺失,这一时的收益是否是饮鸠止渴?等等。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有许多问题都等待作出科学和系统的回答。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设计管理 工业设计 高校 教学 课程 发展 设计商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协作:文化探针与可视化图谱教学方法探索
14
作者 潘镜如 任熹培 王钰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204,共5页
通过桌面调研、远程文化探针、可视化图表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良好沟通能力的信息搜索、远程访谈、工具拓展、图谱创新的闭环教学框架,探索出了远程沟通条件下新型文化探针工具包设计方法。基于“生态系统图”和“用户旅程图”设计原... 通过桌面调研、远程文化探针、可视化图表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良好沟通能力的信息搜索、远程访谈、工具拓展、图谱创新的闭环教学框架,探索出了远程沟通条件下新型文化探针工具包设计方法。基于“生态系统图”和“用户旅程图”设计原理,拓展了文化探针图谱的视觉应用和场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协作 文化探针 设计图谱 居家办公 工作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韩国到中国——逐渐延伸的亚洲设计整体竞争力
15
作者 海军 《艺术设计研究》 2012年第4期84-88,共5页
本文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海军博士从自己想要换一部手机为契机,对韩国设计到中国设计再到亚洲设计进行的思考。
关键词 设计 韩国 亚洲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家骥 曹福存 郎智涵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144,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十年间设计学学科研究成果丰硕但整体发展脉络仍需提升。基于知网(CNKI)平台利用文献计量法剖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特点及规律。研究表明:文献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期刊为文献类别中的主要载体;基金项...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三十年间设计学学科研究成果丰硕但整体发展脉络仍需提升。基于知网(CNKI)平台利用文献计量法剖析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特点及规律。研究表明:文献数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期刊为文献类别中的主要载体;基金项目来源的分散特征表明该学科的交叉性;师范类院校与艺术类院校是该学科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湖南省、湖北省及河南省为该学科研究的核心区域;文献被引次数和单篇最高被引的变化趋同,阶段性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特点 规律 CNKI(中国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18世纪全球贸易网络中的中英设计交流——以茶具的形制变化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弛 许平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97-101,共5页
17世纪中期,由中国传入英国的茶和茶具是最早的全球化商品之一,也是导致近代东西方社会文化变革的关键性物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茶在传入英国之后也发展成了英国人的文化认同。通过检视与梳理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茶具从中国传... 17世纪中期,由中国传入英国的茶和茶具是最早的全球化商品之一,也是导致近代东西方社会文化变革的关键性物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茶在传入英国之后也发展成了英国人的文化认同。通过检视与梳理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茶具从中国传入英国之后所经历的本土化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茶具形制的变化,可以窥见在全球贸易网络形成过程中,设计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塑形方面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设计风格 文化交流 设计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碳背景下食物设计的四维转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景斯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3,共6页
食物设计是近十年来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融合文化、生态、健康、社会多个维度。疫情后,食物设计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之重要性逐渐凸显。文章首先概述食物设计的起源与研究范畴,其次从饮食、烹饪与体验设计以及生态、农业与系统设... 食物设计是近十年来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融合文化、生态、健康、社会多个维度。疫情后,食物设计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路径之重要性逐渐凸显。文章首先概述食物设计的起源与研究范畴,其次从饮食、烹饪与体验设计以及生态、农业与系统设计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角度进行归纳,最后提出食物设计的四维转化,将策略转化为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设计 可持续设计 思维转化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装时代家居卖场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兰和平 兰越桐 杨敦坤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随着垂直电商的发展及整装公司的前端截流,作为家具销售的重要渠道--家居大卖场,入驻品牌及商品、装修设计以及运营方式同质化严重,已变得门可罗雀,客流量越来越少,成交量越来越低。针对这种现状,以南康家居美学馆的设计为例,探讨商业... 随着垂直电商的发展及整装公司的前端截流,作为家具销售的重要渠道--家居大卖场,入驻品牌及商品、装修设计以及运营方式同质化严重,已变得门可罗雀,客流量越来越少,成交量越来越低。针对这种现状,以南康家居美学馆的设计为例,探讨商业规划、内装设计对于家居卖场的重要意义,并在遵循一般商业设计基础上,通过设计主题提炼、生活方式融入、家居场景营造等方式,为家居卖场注入新的灵魂与活力,阐释了内装设计在家居卖场创新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对整装时代家居卖场的商业重构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为今后家居卖场的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设计 全屋整装 一站置家 所见即所得 场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蓝——跨文化语境下的传统工艺调研与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杭海 贺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蓝染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一直以来在全球范围被广泛使用。本课题以蓝染为例,以中国、印度以及澳洲三个国家的传统蓝染工艺的生存现状为对象,通过考察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脉络,将蓝染所呈现的文化与技艺的多样形态尽可能地展示出来,并将... 蓝染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一直以来在全球范围被广泛使用。本课题以蓝染为例,以中国、印度以及澳洲三个国家的传统蓝染工艺的生存现状为对象,通过考察这一传统工艺的历史脉络,将蓝染所呈现的文化与技艺的多样形态尽可能地展示出来,并将其作为人类手工艺传承与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加以阐释,使这一传统工艺的生产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转化为当代设计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染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