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绕射理论的探地雷达介质参数最小二乘建模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江杰 韩坤 +2 位作者 韩素波 王铁领 许宏桥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7-2785,共9页
探地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脉冲信号来探测浅表地下构造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其传统数据解读是建立在单偏移距自激自收数据的基础上,因此所得到的信号剖面仅是地下构造的时间域映射而不能展示准确的结构与位置.本文旨在利用探地雷达数据... 探地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脉冲信号来探测浅表地下构造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其传统数据解读是建立在单偏移距自激自收数据的基础上,因此所得到的信号剖面仅是地下构造的时间域映射而不能展示准确的结构与位置.本文旨在利用探地雷达数据对地层介质进行准确地速度建模,以便于后续的偏移成像和地下构造识别.由于利用单偏移距数据的连续反射信号提取速度会存在多解性问题,本文首先基于绕射理论研究了提取介质等效速度的方法,然后根据绕射点空间离散和电磁波的传播特征设计了最小二乘拟合层状介质参数反演方法,并利用逆时偏移验证了参数建模的准确性,最后通过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成像效果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绕射波速度谱 最小二乘拟合 层速度反演 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战化训练提高化学防御和卫勤保障能力 被引量:7
2
作者 邹仲敏 杨振中 +1 位作者 李瑞 温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36-1240,共5页
实战化训练是提高军事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防化医学作为三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队的建制和训练中都处于防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核心地位。防化医学乃至三防医学的实战化训练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规章、指南、条例及相应的管理机制。... 实战化训练是提高军事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防化医学作为三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队的建制和训练中都处于防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核心地位。防化医学乃至三防医学的实战化训练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规章、指南、条例及相应的管理机制。教官队伍、训练模式、训练安全和训练评估是实战化训练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调研外军和国际组织实战化训练现况,着力提升我军卫勤保障的实战化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化训练 防化医学 卫勤保障 外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民警卫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民事保障队的能力建设
3
作者 邹仲敏 杨振中 +9 位作者 林海 叶枫 程晋 赵远鹏 但国蓉 余文珮 赵吉清 赛燕 张玺 欧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1-1246,共6页
美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民事保障队由国民警卫队多兵种人员组成,每个州都至少有1支队伍。作为州属的应急救援力量,这些队伍有非常高的专业性、即时响应能力、综合保障能力,其组队、训练、认证、行动等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民事保障队/CST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 训练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无监督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江荣 刘海天 刘聪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1-426,共16页
目前,网络对抗对入侵检测智能化和自主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区分复杂攻击模式和行为,但有监督的学习方法需要专家知识和大量人工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无监督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目前,网络对抗对入侵检测智能化和自主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训练和学习来区分复杂攻击模式和行为,但有监督的学习方法需要专家知识和大量人工开销。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无监督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并使用基于3种不同异常检测理念的深度学习检测器,在3种不同集成逻辑下对各单检测器的检测结果进行检测判定。该方法可以综合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中不同类型的异常数据,降低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由于过度拟合所造成的影响,并以一种高效的在线方式检测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数据流。在KDD CUP 1999和CSE-CICIDS 2018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单一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相比,文章提出的集成方法结合了不同无监督检测模型的优势,适用于对多种网络入侵引起的异常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系统 异常检测 无监督深度学习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固体硅酸钠激发的一步法地质聚合物在软土固化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溢雯 吴俊 +2 位作者 杨爱武 李博 顾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72-2084,共13页
为解决水泥固化软土早期强度不足及制备水泥时高污染、高能耗及高成本等问题,采用固体硅酸钠(Na_(2)O·SiO_(2),简称NS)激发双先驱剂(粉煤灰(fly ash),简称FA)和磨细高炉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简称GGBFS)制备... 为解决水泥固化软土早期强度不足及制备水泥时高污染、高能耗及高成本等问题,采用固体硅酸钠(Na_(2)O·SiO_(2),简称NS)激发双先驱剂(粉煤灰(fly ash),简称FA)和磨细高炉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简称GGBFS)制备一步法地质聚合物浆料(one-partgeopolymer,简称OPG)。研究FA掺量、NS摩尔数、碱激发剂浓度、水灰比等因素对地质聚合物浆料物理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优化配比试验,确定可作为土壤固化剂的地质聚合物最优配比。然后,将综合指标最优的地质聚合物配比用以固化软土。进一步研究双先驱剂中FA/GGBFS质量比和养护龄期对固化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简称UCS)、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影响。通过压汞法(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简称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简称SEM-EDS)对试验进行微观分析,揭示其固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固体NS激发下的一步法地质聚合物能有效加固软土,其生成的水化凝胶物(N-A-S-H、C-A-H、C-S-H和C-A-S-H)能有效黏结土颗粒,从而促进形成致密固化土骨架。FA/GGBFS为0.1、水灰比为0.8、NS摩尔数为1.0、碱激发剂浓度为3 mol/L是固体硅酸钠激发的一步法地质聚合物固化软土的最佳配比,其固化软土的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4.4 MPa,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本研究扩展固体硅酸钠激发的一步法地质聚合物在深层搅拌技术中的应用,为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提供理论基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硅酸钠 一步法地质聚合物 微观分析 无侧限抗压强度 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脂组分对其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胡志德 张寒松 +3 位作者 张时豪 赵湖钧 许春霞 蒋昊洋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6,共10页
采用原位皂化工艺制备了基于不同类型载液和磁性颗粒的磁流变脂,使用智能磁流变仪分别考察了基础油类型及黏度、磁性颗粒粒径对磁流变脂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用自然沉降法考察了基于不同组分的磁流变脂的沉降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 采用原位皂化工艺制备了基于不同类型载液和磁性颗粒的磁流变脂,使用智能磁流变仪分别考察了基础油类型及黏度、磁性颗粒粒径对磁流变脂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用自然沉降法考察了基于不同组分的磁流变脂的沉降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基础油类型和调节基础油的黏度可控制磁流变脂的内部骨架结构,有效地改善磁流变脂的磁流变性能和沉降稳定性;增大磁性颗粒的粒径可提高磁流变脂的流动性,增大磁场下磁流变脂的结构强度,增强其磁流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材料 磁流变脂 基础油 流变性能 沉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流频次外推的ZLK50型装载机液压缸载荷谱编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高天宇 李焕良 +2 位作者 郑铮 邵立福 潘军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956,共6页
针对实际工况下ZLK50型装载机液压系统载荷谱编制方法的研究,构建了基于信号无线采集方式的液压缸多工况的测试方案,统计了转斗液压缸所受载荷的时间历程,根据"from-to"形式的雨流矩阵数据统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核函数估计的幅... 针对实际工况下ZLK50型装载机液压系统载荷谱编制方法的研究,构建了基于信号无线采集方式的液压缸多工况的测试方案,统计了转斗液压缸所受载荷的时间历程,根据"from-to"形式的雨流矩阵数据统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核函数估计的幅值雨流矩阵非参数频次外推方法,以此为据建立了转斗液压缸铲掘阶段八级程序载荷谱,并完成了ZLK50型装载机转斗液压缸全作业阶段的程序加载谱编制,为装载机液压缸疲劳寿命估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载荷谱 雨流频次外推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粗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煮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娟 高世会 +3 位作者 施楣梧 郑来久 熊小庆 闫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3-169,共7页
针对现有亚麻煮漂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总结了传统亚麻粗纱化学煮漂法、化学生物煮漂法和生物酶煮漂法工艺过程,并提出了亚麻粗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煮漂工艺技术。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特性及酶在超临界二氧... 针对现有亚麻煮漂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总结了传统亚麻粗纱化学煮漂法、化学生物煮漂法和生物酶煮漂法工艺过程,并提出了亚麻粗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煮漂工艺技术。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特性及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的应用现状;结合亚麻粗纱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煮漂装置,阐述了超临界状态下,在各异温度场、压力场和流体场态下,利用复配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夹带剂,在反应釜体中对亚麻粗纱进行无水煮漂,并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煮漂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亚麻粗纱煮漂研究中亟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粗纱 煮漂 生物酶 超临界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氧化石墨烯功能整理及其防熔滴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朱士凤 曲丽君 +1 位作者 田明伟 施楣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为制备高附加值的涤纶织物,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功能整理剂,通过传统的轧-烘-焙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涤纶织物的结构变化和防熔滴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热失重分析分别探讨了涤纶织物表观形貌... 为制备高附加值的涤纶织物,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功能整理剂,通过传统的轧-烘-焙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涤纶织物的结构变化和防熔滴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热失重分析分别探讨了涤纶织物表观形貌和热性能。采用垂直燃烧法测试涤纶织物的防熔滴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燃烧后残留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经氧化石墨烯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熔滴性能,燃烧过程中可很好成碳,没有熔滴滴落。氧化石墨烯在织物表面形成了均匀的膜状物,燃烧后织物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组织结构,在燃烧过程中织物并未发生熔融变形,直接分解形成了炭层。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热性能变化幅度较小。偶联剂和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并未提高燃烧残留物中C元素和C—C键含量,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主要是起到了促进成碳的物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整理 氧化石墨烯 涤纶织物 熔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对小麦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郑志强 李宝林 +1 位作者 郝利民 郭顺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1-166,共6页
小麦蛋白是小麦淀粉加工的副产物,酶解是提高小麦蛋白溶解性和功能性的有效方式,而酶解用酶种类可能对酶解产物的功能性如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6种常用的蛋... 小麦蛋白是小麦淀粉加工的副产物,酶解是提高小麦蛋白溶解性和功能性的有效方式,而酶解用酶种类可能对酶解产物的功能性如抗氧化活性有一定影响。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6种常用的蛋白酶分别对小麦蛋白进行酶解,并对酶解4 h后酶解物的多肽得率、分子质量分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等反映水解程度和抗氧化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酶解物中多肽得率最高,达91.44%,且分子质量小于3 000 D的多肽含量达76.9%;酶解物质量浓度为3 mg/m L时,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最好,清除率为65.12%(P<0.01),其次是风味蛋白酶(58.43%)和碱性蛋白酶(55.29%);碱性蛋白酶酶解物对O_2^-·清除率效果最好,清除率为58.68%(P<0.01),其次是风味蛋白酶(49.25%);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物对·OH清除效果最佳,清除率分别为59.23%和58.16%。结果说明,蛋白酶种类对小麦蛋白酶解物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风味蛋白酶对提高蛋白水解程度和生成小分子质量多肽的作用明显,而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提高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小麦蛋白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邹丹丹 郭搏 +2 位作者 尹澎 田野 朱宏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目的:分析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fractory/relaps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探讨其疗效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 0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难治/复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efractory/relaps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探讨其疗效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 04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53例难治/复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以确定相关因素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治疗方法包括单纯化疗及化放疗,一线化疗方案为CHOP及R-CHOP方案,二线方案为ICE、HyperCVAD、EPOCH等。153例患者中位年龄50岁,男女比例1.59:1。结果:153例患者中未治疗4例,14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6例(4.03%)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18例(12.08%)获得部分缓解(PR),总缓解率16.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血清LDH值、IPI评分、大包块、结外侵犯、骨髓浸润及二线方案的选择对生存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复发性DLBCL发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血清LDH值、IPI评分、大包块、病变范围是影响难治/复发性DLBCL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复发性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及其抑爆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勇 解立峰 +4 位作者 张红伟 鲁长波 安高军 熊春华 陈群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为掌握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抑爆性能和机理,开展了-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和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柴油样品云雾爆炸火球的表面最高温度时的平均温度、高温(高于1 273.15 K)持续时间、火球最大截面积... 为掌握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抑爆性能和机理,开展了-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和新型微乳化柴油抛撒和云雾爆炸实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柴油样品云雾爆炸火球的表面最高温度时的平均温度、高温(高于1 273.15 K)持续时间、火球最大截面积、火球辐射度等特征参数进行定量计算并评估其爆炸威力,又运用液体燃料抛撒和成像系统,研究柴油样品在激波及其高速气流作用下的抛撒雾化现象及其抑爆机理。结果表明:新型微乳化柴油的抛撒云雾径向扩展半径和云雾爆炸火球特征参数均明显小于-10#柴油、普通微乳化柴油,如在含水质量分数为5%的乳化柴油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2%和0.4%的高分子聚合物防雾剂,形成的新型微乳化柴油的火球表面最高平均温度比-10#柴油分别低296.90和336.90 K,高温持续时间比-10#柴油分别少94和234 ms;火球最大截面积也分别只有-10#柴油的60.10%、53.53%;新型微乳化柴油的爆炸威力最小,抑爆性能最好,其次是普通微乳化柴油和-10#柴油;微乳化柴油的水分质量分数在15%以下时,多增加10%的水与添加0.2%防雾剂的抑爆效果相当;新型微乳化柴油抑爆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柴油中添加防雾剂使其液滴黏弹性增大,在高速气流剪切作用不易破碎、雾化,液滴分散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微乳化柴油 抛撒 爆炸火球 抑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外军化生放核防御能力的综合性训练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远鹏 董训虎 +6 位作者 但国蓉 程晋 余文珮 杨振中 刘光辉 吴志勇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3-1258,共6页
化学的、生物的、放射的、核的(chemical,biological,radiological,and nuclear,CBRN,简称化生放核)防御训练(可简称为CBRN训练),是应对CBRN威胁的重要手段,各国军方均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外军CBRN训练的方法进行总结,介绍了外军通过计... 化学的、生物的、放射的、核的(chemical,biological,radiological,and nuclear,CBRN,简称化生放核)防御训练(可简称为CBRN训练),是应对CBRN威胁的重要手段,各国军方均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外军CBRN训练的方法进行总结,介绍了外军通过计算机模拟训练、基地化训练、模拟器材训练、模拟战剂训练、站点巡回训练、非军事场景训练、跨国训练等多种CBRN训练的方法。外军CBRN训练中,注重利用网络化和计算机模拟训练,建设高水平的训练基地和实景模拟设备,使用站点巡回培训,以及融合于与非军事情景。这些训练方法为完善我军相关训练模式,提升CBRN训练的整体水平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RN防御 训练方法 基地化训练 模拟训练 外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SIS伪装决策方法在洞库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都 谭可可 +1 位作者 安瑞楠 周泓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77-80,共4页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洞库工程是敌我双方攻击和防护的重要作战目标。针对洞库工程,提出了用于伪装方案决策的TOPSIS优化模型。分析了现有TOPSIS模型存在的缺陷,同时以TOPSIS决策方法的原理为出发点,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对其不足进行了... 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洞库工程是敌我双方攻击和防护的重要作战目标。针对洞库工程,提出了用于伪装方案决策的TOPSIS优化模型。分析了现有TOPSIS模型存在的缺陷,同时以TOPSIS决策方法的原理为出发点,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将优化后的决策模型应用于国防工程目标伪装决策以解决多伪装方案的排序优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库工程伪装 决策模型 TOPSIS模型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作用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赖军 张梦莹 +1 位作者 张华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156,共6页
为探究消防服衣下空气层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影响,从衣下空气层的厚度与位置、影响因素以及测量方法 3个方面综述了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研究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衣下空气层的厚度和位置影响衣下... 为探究消防服衣下空气层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影响,从衣下空气层的厚度与位置、影响因素以及测量方法 3个方面综述了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研究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衣下空气层的厚度和位置影响衣下热传递机制,从而影响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织物的硬挺度和悬垂性、服装的合体度以及人体动作影响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分布;目前主要使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获取燃烧假人裸体及着装状态下的三维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衣下空气层厚度。基于当前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研究现状认为,未来研究需深入分析衣下空气层的作用机制,建立多层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测量方法,提高衣下空气层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服 衣下空气层 热防护性能 三维人体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条件及模拟胃肠消化对小麦肽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郑志强 刘晋 +2 位作者 魏晓娟 郝利民 郭顺堂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0-336,共7页
为研究小麦肽在生产加工及胃肠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稳定性,以小麦肽为对象,研究温度、pH值、食品原辅料、金属离子和模拟胃肠消化对小麦肽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为研究小麦肽在生产加工及胃肠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性能的稳定性,以小麦肽为对象,研究温度、pH值、食品原辅料、金属离子和模拟胃肠消化对小麦肽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在碱性条件下抗氧化活性下降明显;NaCl、葡萄糖、柠檬酸有利于提高小麦肽的抗氧化活性,且其浓度越高增效越明显,而蔗糖、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则影响不大;K^+、Ca^(2+)、Mg^(2+)对小麦肽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而Zn^(2+)、Cu^(2+)则对其抗氧化活性有一定提高作用;人工胃液单独消化有助于提高小麦肽的抗氧化活性,而人工肠液单独消化则导致其抗氧化活性明显下降,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分步消化同样致使小麦肽抗氧化活性有所下降,但仍能保持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小麦肽的抗氧化性能受到生产加工及胃肠消化的影响,因此,合理优化的加工条件有利于维持小麦肽抗氧化性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肽 加工条件 胃肠消化 抗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量热仪的纤维集合体燃烧性能测试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宪胜 王然 +2 位作者 王锐 晏雄 施楣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2,共6页
为从物性角度更全面地研究纤维燃烧特性,快速科学地评估纤维燃烧性能和确定纤维复配方案,建立了利用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集合体燃烧性能的一般性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纤维样品测试结果可重复性的因素,利用系列实验确定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 为从物性角度更全面地研究纤维燃烧特性,快速科学地评估纤维燃烧性能和确定纤维复配方案,建立了利用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集合体燃烧性能的一般性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纤维样品测试结果可重复性的因素,利用系列实验确定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燃烧性能的测试条件参数如辐射强度、格栅遮盖率、纤维样品面密度等,并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样品的最优参数分别为辐射强度75 k W/m2、格栅遮盖率25%、纤维样品面密度600 g/m2,该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纤维样品的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的CV值最小,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最好;并且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性能 锥形量热仪 可重复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动态热阻测定及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赖军 许静娴 +1 位作者 陈立丽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0-176,共7页
为探究风和人体运动对服装动态热阻的影响,基于对人体和环境间热对流的分析,结合实际研究数据,阐明风和人体运动对服装动态热阻存在显著影响。总结了风和人体运动作用下动态热阻的测试方法。动态热阻变化规律的定性分析表明,动态热阻值... 为探究风和人体运动对服装动态热阻的影响,基于对人体和环境间热对流的分析,结合实际研究数据,阐明风和人体运动对服装动态热阻存在显著影响。总结了风和人体运动作用下动态热阻的测试方法。动态热阻变化规律的定性分析表明,动态热阻值在风和人体运动作用下呈现下降趋势,且二者对动态热阻的影响程度随着风速和步行速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分类对正常工作服、冬季防寒服和轻质服装动态热阻具体数值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研究认为,服装动态热阻预测模型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动态热阻修正公式的优化和局部动态热阻变化规律2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动态热阻 人体运动 风泵效应 热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疾病谱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9
19
作者 吕宪玉 刘淼 +7 位作者 李嘉琦 李莉 李一鹤 庞永霞 李丽娟 周滟 姚冉 何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17-919,共3页
目的为加强慢性病管理,针对高龄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疾病谱进行调查,从而为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2年5月~2014年12月,采用《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对北京市军队干休所5530例高龄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5077例,女性... 目的为加强慢性病管理,针对高龄老年人主要慢性病的疾病谱进行调查,从而为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2年5月~2014年12月,采用《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对北京市军队干休所5530例高龄老年人进行调查,其中男性5077例,女性453例,年龄80~104(87.1±3.9)岁。80~84岁老年人2119例(38.3%),85~89岁老年人2370例(42.9%),≥90岁老年人1041例(18.8%)。统计基本信息、慢性病种类及相关生化检查。结果调查对象中,人均慢性病数量为(4.2±2.1)种,患有5~6种慢性病女性高龄老年人的比例明显低于男性(21.0%vs 30.7%,P=0.000)。≥90岁高龄老年人患≥7种(24.9%vs 11.7%、15.0%,P=0.000)、5~6种慢性病(31.6%vs 29.4%、29.7%,P=0.034)的比例明显高于80~84岁、85~89岁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超过半数,分别为64.6%和56.8%,共有14种慢性病患病率≥10.0%。结论≥80岁高龄老年人合并多种慢性病情况严重,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相关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血脂异常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摆钢支撑快速建筑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及其Revit模块开发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卞明月 陈鑫 +3 位作者 谈丽华 刘涛 孙勇 还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11280-11288,共9页
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和行业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及应用迅猛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拓展BIM在土木工程新技术中的应用,针对新型摇摆钢支撑,基于Revit平台开发了快速建模功... 近年来,由于政府引导和行业需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及应用迅猛发展,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拓展BIM在土木工程新技术中的应用,针对新型摇摆钢支撑,基于Revit平台开发了快速建模功能模块。首先,梳理了Revit软件平台二次开发的基本方式,确定了模块开发所用技术,提出了摇摆钢支撑快速建模功能模块开发的整体架构。随后,利用C#语言作为程序开发基础语言,针对新型摇摆钢支撑的各个部件,分别开发了相应的子模块,并介绍了各自的功能和实现路径,集成了摇摆钢支撑快速建模功能模块。最后,以某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项目为例,实现了新型摇摆钢支撑的BIM快速建模,从而在既有建筑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维可视、信息共享的建筑模型,为新型摇摆结构加固既有建筑的BIM建模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结果提升了摇摆钢支撑在BIM软件中的建模效率,拓展了BIM在土木工程新技术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 REVIT 摇摆钢支撑 自动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