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机器学习在量子物理学中的应用与科学哲学意义 |
王伟长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一体两翼”不断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冯颜利教授访谈 |
冯颜利
张朋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3
|
立足伟大实践 着力理论创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冯颜利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4
|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的规律论和规范论路径 |
强乃社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5
|
从追逐科学到反思科技:近30年中国科技哲学之理路述略 |
段伟文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 |
冯颜利
刘庆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5
|
|
|
7
|
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伦理学知识体系?——万俊人教授访谈 |
万俊人
章含舟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8
|
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科研究为视角 |
李俊文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意义 |
冯颜利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0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蕴含严密完整的自主知识体系 |
郑飞
赵瑞泽
|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1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
赵凤歧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
12
|
从定义到类比:未来哲学的新方法论 |
尚杰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科学客观性的历史建构——科学哲学视域中的历史认识论 |
郝苑
孟建伟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4
|
论正义社会及其原初性内涵——孔子与柏拉图正义思想之比较的启示 |
欧阳英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哲学家的艺术批评与艺术批评家的哲学——阿瑟·丹托的哲学与批评之张力 |
刘悦笛
贺嘉佳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物自身”何以通向“有机存在者”——论“自然”概念在《判断力批判》中的演进 |
卢春红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运动中的真理: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或福柯的尼采 |
王齐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现代化的回应 |
员俊雅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及其现实表现——《资本论》中的资本自我否定辩证法探究 |
杨洪源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唯物史观:正义观的科学发展基础 |
欧阳英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