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位激振试验的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长卫 岳茂 +3 位作者 张良 苏珂 蔡德钩 张先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高速铁路路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十分关键,原位激振试验对研究路基的动力特性具有独特优势。依托京雄城际铁路固安东站工点开展原位激振试验,对路基结构随激振频率、扭力变化下动力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开展扫频试验,用... 高速铁路路基在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十分关键,原位激振试验对研究路基的动力特性具有独特优势。依托京雄城际铁路固安东站工点开展原位激振试验,对路基结构随激振频率、扭力变化下动力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同时开展扫频试验,用于关注路基不同位置处自振频率、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加速度峰值随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同种扭力工况下,加速度峰值随频率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随着激振频率增加,水平方向上加速度峰值由随扭力的增加而递增逐渐演变为递减的趋势;以衰减程度90%为标准,路基表面动力影响范围主要在1 m以内;动应力随垂直深度的增加逐渐衰减,影响范围主要位于2.9 m以内;随着水平及垂直距离的增加,自振频率与动剪切模量比逐渐增大,而阻尼比逐渐减小。根据路基动力响应特征及扫频试验结果,推测此段路基自振频率位于16 Hz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路基 原位激振试验 加速度 动应力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业接续不确定的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研究
2
作者 江雨星 田文哲 +1 位作者 张春民 王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1-1973,共13页
考虑列车作业接续不紧密而产生的不确定停留时间,研究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为描述列车在站内运行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接车、发车作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基于时空网络构模思想,以接发列车数最大为目标,以列车停站时间、时空网络... 考虑列车作业接续不紧密而产生的不确定停留时间,研究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为描述列车在站内运行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接车、发车作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基于时空网络构模思想,以接发列车数最大为目标,以列车停站时间、时空网络流量平衡、设备占用唯一性、不相容性及计划运行图中既有列车的到达时刻为约束,构建高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数学模型。模型中采用分布式鲁棒机会约束描述不确定的列车停站时间,并基于额外滞留时间的均值和方差等信息,将该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的约束形式。针对转化后的线性整数规划模型,运用GUROBI商业求解器进行计算。以天水南站为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分析机会约束下界值、不同类型列车的不同数量比例以及不同场景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机会约束概率下界的增大,车站通过能力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从0.96增至0.99时,最大降幅约为11.83%;折返列车的占用到发线时间较长,并且其发车作业切割车站咽喉,影响其他列车接车与发车作业的办理,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最为显著;随着上行停站列车和下行停站列车数量比例的增大,列车在站内的总停留时间增加,导致车站通过能力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铁路现场确定车站通过能力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站 通过能力 作业接续不确定 分布鲁棒机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基表面振动波的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珂 蔡德钩 +3 位作者 闫宏业 安再展 尧俊凯 毕宗琦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高速铁路路基是高速列车安全平顺运行的重要基础,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是极其重要。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出一种基于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的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足尺模型试验对其可行性和有效... 高速铁路路基是高速列车安全平顺运行的重要基础,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是极其重要。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提出一种基于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的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和足尺模型试验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测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测点间距对振动波波速的测算结果产生的误差小于0.3%;根据单一震荡模式信号与原始信号在时域及频域范围内曲线形态、频率带宽与曲线幅值的一致性,定义一种路基碾压过程中的特征震荡信号;提出基于特征震荡信号的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验证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与填料压实度的极强相关关系,且相关性系数大于0.8。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提供新方法,为高速铁路路基智能填筑及路基压实质量连续检测技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压实质量 足尺模型 路基表面振动波波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运期间人员有限情况下高速铁路乘务排班计划编制研究
4
作者 曾娟 田志强 +2 位作者 朱卯午 王菲 张天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针对春运期间运输任务繁重导致乘务员人数不足的情况,客运段通常会考虑借调部分乘务员来分担值乘任务。为减少借调乘务员数量,提高乘务员运用效率,对排班模式进行调整,适当减少轮班模式中的休息时间,将轮班模式灵活组合直至完全覆盖排... 针对春运期间运输任务繁重导致乘务员人数不足的情况,客运段通常会考虑借调部分乘务员来分担值乘任务。为减少借调乘务员数量,提高乘务员运用效率,对排班模式进行调整,适当减少轮班模式中的休息时间,将轮班模式灵活组合直至完全覆盖排班周期。基于“生成与选择”的思想,首先,设计了搜索算法生成可行乘务排班方案集合;其次,以借调乘务员人数最少为优化目标构建集合覆盖模型,利用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可行排班方案集合的筛选;最后,运用某客运段春运期间的乘务交路计划对调整后的乘务排班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依据提出的算法对乘务排班模式进行调整,不仅能够提高乘务员运用的灵活性,而且借调乘务组数量也有所减少,从原本所需的42组减少至36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人员有限 乘务排班计划 生成与选择 集合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关键技术参数研究
5
作者 保鲁昆 张小强 +5 位作者 孙玉明 陈琦 赵鑫 王占江 刘辛 于建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铁路防溜枕木主要用于防溜措施补强,是防止车辆溜入正线或站内的最后一道防线。普通木质防溜枕木较笨重,相关企业研发了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由于缺少技术标准,目前各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参数各不相同,不利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运用。分析... 铁路防溜枕木主要用于防溜措施补强,是防止车辆溜入正线或站内的最后一道防线。普通木质防溜枕木较笨重,相关企业研发了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由于缺少技术标准,目前各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参数各不相同,不利于设备的设计生产和运用。分析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的受力原理,通过应用场景提出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阻挡块尺寸和卡槽深度等关键参数,并采用仿真分析法对连接杆的强度进行仿真研究,提出连接杆强度要求。相关研究对规范便携式橡胶防溜枕木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防溜枕木 便携式 阻挡块 连接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EWM的GSM-R小区网络动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酒昀洋 刘金朝 +2 位作者 孟景辉 杨树忠 李润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9,共9页
为提高GSM-R网络动态检测数据分析力度,完善GSM-R网络状态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的GSM-R蜂窝小区网络动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关键设备波形特征修正检测数据里程,准确划分小区起止范围。分析GSM-R无线网络动态检测指标,将... 为提高GSM-R网络动态检测数据分析力度,完善GSM-R网络状态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的GSM-R蜂窝小区网络动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结合关键设备波形特征修正检测数据里程,准确划分小区起止范围。分析GSM-R无线网络动态检测指标,将可表征小区通信网络状态的性能分为6类特性,提取19项关键特征,建立评价特征指标集。根据特征指标自身数据类型将其分为正向评价指标和惩罚值评价指标两类,并根据动态检测数据中各项指标的统计分布,结合相关规范要求,提出各项特征指标量化方法;采用基于对等共识模型的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WM)分别计算主、客观权重,并通过最小离差法实现组合赋权,构建GSM-R小区网络动态服务质量评价指数(GCQI)。结合实际动态检测数据,选取3个小区计算评价结果,正常小区各项指标良好,GCQI为99.48。分别存在1个和3个特性异常的小区,GCQI分别为93.64和91.96,符合实际检测结果。计算4条高铁线路各小区GCQI,全线网络状态良好的线路各小区GCQI均高于98,存在不同数量网络状态异常小区的线路GCQI各特性评分与其原始检测数据状态一致。全线小区平均GCQI与GQI对比,评价结果区分度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评价方法可反映线路各小区GSM-R无线网络服务质量,通过对评价分量进行分析,可较为准确地判断小区网络异常的指标类型,为维护部门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诊断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M-R网络 蜂窝小区 服务质量评价 动态检测 组合赋权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研究综述
7
作者 孙超远 张惟皎 +2 位作者 王辉 孙鹏 杨春辉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0,共9页
随着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总结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安全研究现状,涵盖物理安全攻击、通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等主要威胁;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当前... 随着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总结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安全研究现状,涵盖物理安全攻击、通信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等主要威胁;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当前列车控制网络在安全标准、硬件物理安全、列车通信安全、入侵检测、数据安全、恶意软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控制管理系统 硬件物理安全 列车通信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 数据安全保护 恶意软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械制动缸传动滞回特性优化研究
8
作者 牟倍瑶 樊贵新 +3 位作者 陈骞 李辉 马哲 焦标强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电机械制动夹钳作为制动系统中重要的制动力执行机构,其组成部分电机械制动缸的传动特性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优化电机械制动缸传动特性为目标,着重以行星滚柱丝杠的滞回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揭示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滞回特... 电机械制动夹钳作为制动系统中重要的制动力执行机构,其组成部分电机械制动缸的传动特性直接影响制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优化电机械制动缸传动特性为目标,着重以行星滚柱丝杠的滞回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揭示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滞回特性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和等效球的方法,运用Solidworks建立行星滚柱丝杠模型,研究并仿真分析丝杠的接触角、螺纹牙总数、螺旋升角等主要参数对滞回特性的影响,为提升丝杠的传动特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和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系统 电机械制动 机械传动 滞回特性 行星滚柱丝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8的铁路人员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吴浩楠 史宏 +2 位作者 王瑞 杨文 胡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8-1839,共12页
我国铁路运输规模庞大,运行环境复杂,一旦人员入侵铁路运行区域,将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使用智能算法对铁路沿线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检测,实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以高效地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然而,由于铁路沿线摄像头... 我国铁路运输规模庞大,运行环境复杂,一旦人员入侵铁路运行区域,将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使用智能算法对铁路沿线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分析检测,实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以高效地维护铁路运输安全。然而,由于铁路沿线摄像头分布不均匀,当有远距离人员入侵时,在视频图像中呈现为小目标,易产生误检、漏检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8人员入侵检测方法。首先,在YOLOv8模型的Backbone层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提升了模型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增强了其在复杂背景下的鲁棒性;其次,将Head层中的检测头改为融合了尺寸感知,空间感知和任务感知的动态检测头,将多个感知模块融合至一个检测头,使模型在检测不同尺寸目标时更加精准和高效;最后,将损失函数改为Wis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Wise-IoU),使网络可以动态聚焦学习,更加专注于关键特征,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经实验验证,每种改进均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检测效果,与原始YOLOv8n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提升了2.2%和2.3%,达到91.6%和83.7%,mAP50和mAP50-95分别提升了2.6%和2.9%,达到89.9%和60.9%。相较其他先进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结果也有更高的平均检测精度,证明其在铁路人员入侵检测场景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8算法 人员检测 注意力机制 检测头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铁路开行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运用条件及优势研究
10
作者 王艺楠 徐利民 +1 位作者 鲍晶晶 林枫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具有快速、舒适、编组灵活、折返换端快等优点,可有效释放紧张线路和枢纽运输能力、优化开行结构,满足无客运专线的城市间客运提质需求;开行需符合一定的客流需求和客流偏好、设施技术条件,通过运用灵活组织... 160 km/h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具有快速、舒适、编组灵活、折返换端快等优点,可有效释放紧张线路和枢纽运输能力、优化开行结构,满足无客运专线的城市间客运提质需求;开行需符合一定的客流需求和客流偏好、设施技术条件,通过运用灵活组织方式和存检修能力优化提升运用效率;目前在西北、西南等区域开行状况良好,动力集中动车组可适度替换城际动力分散动车组、适合开行跨境列车,可提升普速铁路客运产品供给质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且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对提高普速铁路市场竞争力具有运营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动力集中动车组 运用条件 设施设备 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噪声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李志强 王晨歌 +3 位作者 郑撼 刘兰华 朴爱玲 邵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929,共9页
为探究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噪声影响规律,在高速铁路多等效声源直达声预测方法理论模型基础上,发展了基于统计声学的隧道洞口混响声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隧道洞口环境噪声影响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几何声学仿真软件,构建350km/h高速铁路隧道洞... 为探究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噪声影响规律,在高速铁路多等效声源直达声预测方法理论模型基础上,发展了基于统计声学的隧道洞口混响声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隧道洞口环境噪声影响理论计算方法;基于几何声学仿真软件,构建350km/h高速铁路隧道洞口和路基段动车组噪声传播三维仿真分析模型。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动车组通过噪声差异,探讨混响声对隧道洞口噪声时变影响规律,并将理论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现场测试所得的动车组350km/h驶出隧道时隧道外噪声时域变化曲线,验证理论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理论模型及仿真分析模型所得噪声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且与实测结果误差均小于1dB(A);隧道混响是引起隧道洞口噪声增大的主因,在动车组头车抵近洞口时混响声达最大值,动车组大部分车体驶出隧道后混响声快速减小,其贡献量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动车组驶出隧道前,隧道洞口噪声以混响声为主;在动车组驶出隧道的过程中,隧道洞口噪声以动车组已驶出隧道部分产生的直达声为主。所提出的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混响声和总噪声理论模型实现了对混响声贡献量的有效解析,可准确计算隧道洞口噪声时变特征,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指导隧道洞口噪声控制方案快速制定、改善隧道洞口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混响 直达声 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类危险货物铁路通风集装箱设计研究
12
作者 逯瑶 张辉 马玉坤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66,共8页
为解决散装豆粕入箱运输安全问题,在分析豆粕类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铁路限界、装卸料方式、装载容积、积热风险等因素,进行豆粕类危险货物铁路通风集装箱设计。通过构建基于CFD技术的棚车及通风集装箱仿真模型,... 为解决散装豆粕入箱运输安全问题,在分析豆粕类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铁路限界、装卸料方式、装载容积、积热风险等因素,进行豆粕类危险货物铁路通风集装箱设计。通过构建基于CFD技术的棚车及通风集装箱仿真模型,求解截面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情况,分析平均温度、平均流速和最高温度3项指标,比较不同通风面积的集装箱通风散热效果,确定集装箱通风口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制造的样箱已在铁路试运,对比试验监测数据和仿真计算数据,验证豆粕类危险货物通风集装箱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危险货物 通风集装箱 速度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优化研究
13
作者 李一萌 单杏花 +2 位作者 韩慧婷 王煜 高玲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7-145,161,共10页
针对高速铁路新型票制产品旅游计次票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定价机制缺乏科学支撑的问题,构建定价模型优化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问题。在分析旅游计次票产品基础上,构建公铁竞争市场下的CPT-RT旅客出行选择模型,针对旅游计次票产品特征引入... 针对高速铁路新型票制产品旅游计次票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定价机制缺乏科学支撑的问题,构建定价模型优化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问题。在分析旅游计次票产品基础上,构建公铁竞争市场下的CPT-RT旅客出行选择模型,针对旅游计次票产品特征引入复杂性指标,对不同交通方式的市场分担率进行预测;进而构建以铁路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旅游计次票产品定价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以昆大丽旅游计次票为例,运用定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案例情景与模型前提假设下,计算得到昆大丽旅游计次票定价为373.39元,基于高速铁路市场平均客流量测算得到该模型能够吸引19.91%来自道路交通的出行者,铁路总体市场分担率提升46.91%,铁路日均收益提升31.13%,铁路日均客流量提升4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计次票 CPT-RT旅客出行选择模型 定价优化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限速对建筑振动与二次结构噪声影响试验研究
14
作者 吴士亮 刘鹏辉 +1 位作者 杨宜谦 董振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103,共9页
基于某地铁隧道内轨道振动和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现场试验,对限速前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噪声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不同列车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离散性,限速后振动... 基于某地铁隧道内轨道振动和沿线建筑物室内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现场试验,对限速前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噪声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振动、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在不同列车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离散性,限速后振动总体减小离散度变大,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受列车状态影响明显;40~80 Hz频段振动是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的主要激励源;列车限速后,室内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总体水平降低但作用时间延长,振动和噪声总暴露量可能增大。限速对于车轮状态较差的列车效果不明显,优先进行镟轮等来改善轮轨关系以减小振动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分时段限速和改善列车轮轨关系措施可为地铁振动噪声提质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限速运行 建筑振动 二次结构噪声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稳健性评价方法及提升措施研究进展
15
作者 易忠来 纪文骁 +3 位作者 李化建 杨志强 温浩 王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5,共12页
混凝土的稳健性是混凝土在原材料、环境等因素发生波动时能否维持良好新拌性能的评价指标,决定了拌合物的状态和工作性能,同时对混凝土硬化体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对混凝土稳健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混凝土稳健性的定... 混凝土的稳健性是混凝土在原材料、环境等因素发生波动时能否维持良好新拌性能的评价指标,决定了拌合物的状态和工作性能,同时对混凝土硬化体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对混凝土稳健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混凝土稳健性的定义,从原材料性能与用量、温度以及搅拌工艺分析了影响稳健性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基于工作性能和流变性能测试的稳健性评价方法,并从浆体体积、掺合料以及外加剂三个层面提出了稳健性的提升措施,以期为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性 新拌混凝土 流变参数 工作性能 评价方法 提升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流径路调整下编组计划与技术站作业能力及作业效率耦合机理研究
16
作者 张天祥 张巍 +2 位作者 王道奇 秦胜 刘海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编组计划编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方案、多逻辑关系等的复杂组合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双循环”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迫切需要紧密围绕货运市场供需态势,通过动态调整车流径路、编组计划,优化车流组织,提升货运服务质量与竞争力,降低... 编组计划编制是一个多因素、多方案、多逻辑关系等的复杂组合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双循环”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迫切需要紧密围绕货运市场供需态势,通过动态调整车流径路、编组计划,优化车流组织,提升货运服务质量与竞争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基于车流径路调整场景,研究车流径路选择调整对技术站作业能力的关联影响,构建技术站作业环节与时间标准影响机理分析模型,研究不同车流结构条件与技术站设施设备占用时间、利用率的耦合关系,提出车流径路调整与技术站作业效率闭环协同分析方法。分析车流结构对列车编组工作量、货车中转时间以及车站设施设备占用等运输效率因素的影响,提出基于运输能力与运输效率闭环互馈的编组计划调整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流径路 车流结构 编组计划 技术站作业能力 技术站作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动车组行车故障处置与后续影响因素关联规则研究
17
作者 韩子威 朱建生 +2 位作者 王辉 詹珂昕 李超旭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针对动车组行车故障处置与后续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将故障处置与后续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维度并界定了故障等级。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重要度排序,并选出前10个特征,通过BP神经网... 针对动车组行车故障处置与后续影响因素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模型。将故障处置与后续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维度并界定了故障等级。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重要度排序,并选出前10个特征,通过BP神经网络确定权重,确保各因素在关联分析中的贡献度。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规则,共得到111条关联规则,通过分析高加权支持率及高置信度的规则,揭示影响动车组行车故障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为优化故障预防策略、提升运营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故障 随机森林 BP神经网络 APRIORI算法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机务系统事故人因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代成烨 刘敬辉 +1 位作者 李晓宇 张雨晨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214,共10页
研究创建了基于人因安全的铁路机务事故综合分析流程,可用于识别事故关键致因因素,预防铁路机务事故,提升我国铁路运营安全水平。调研搜集并提取了铁路典型机务事故信息,充分研究借鉴中外铁路行业安全人因工程分析方法,结合我国铁路机... 研究创建了基于人因安全的铁路机务事故综合分析流程,可用于识别事故关键致因因素,预防铁路机务事故,提升我国铁路运营安全水平。调研搜集并提取了铁路典型机务事故信息,充分研究借鉴中外铁路行业安全人因工程分析方法,结合我国铁路机务工作特点和典型机务事故信息构建了适用于铁路机务专业的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RAs),确定了5个层级共22类致因因素;应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挖掘出致因因素的149条关联关系,并依托强关联关系构建复杂网络分析各致因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和重要性。结果表明:机务安全事故各人为因素高度复杂耦合交互并导致事故发生。应用机务事故综合分析流程,开展人因研究,可为铁路机务系统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机务安全 人为因素 HFACS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
19
作者 白治翔 冯琳 +1 位作者 李博 周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临时天窗的开始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短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难度较大,为降低重载铁路开设临时天窗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定义多个优化参数,基于两阶段法,构... 临时天窗的开始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短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难度较大,为降低重载铁路开设临时天窗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定义多个优化参数,基于两阶段法,构建自主两阶段优化模型。第一阶段自主列车合并模型M1,通过定义天窗影响度,量化天窗影响,自主决策列车合并。第二阶段临时天窗及列车运行同步调整模型M2,接收第一阶段传递的列车信息,基于实时调整后的天窗,调整列车到发时刻。以某重载铁路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求解算法的适用性,并基于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自动绘制调整后的列车运行图,从而为重载铁路调度指挥人员及施工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临时天窗 两阶段优化 收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试验研究
20
作者 孔龙飞 宋诗扬 +3 位作者 郝迎杰 韩通新 杨卢强 刘寅秋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9,共8页
在高速铁路试验线路,实测典型高速动车组及受电弓在不同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下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动车组达到线路设计速度后,随着曲线半径增加,横向... 在高速铁路试验线路,实测典型高速动车组及受电弓在不同运行速度和曲线半径下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得出:受电弓动态抬升量和横向摆动量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动车组达到线路设计速度后,随着曲线半径增加,横向摆动量变大,曲线半径越大受电弓向外轨方向摆动趋势越加明显;最大动态抬升量更容易出现在直线区段,最大横向摆动量更容易出现在曲线区段,且最大抬升量和最大摆动量与速度有明显关系。通过分析实测数据及测量未考虑的偏差,高速铁路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标准限值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受电弓动态抬升量 受电弓横向摆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