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维桢 涂文靖 +1 位作者 杨飞 杨志鹏 《中国铁路》 2019年第3期22-26,共5页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养修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经过修程修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重检慎修的理念已深入基础设施管理,科学开展检测监测、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是落实重检慎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分析高速铁路基础设...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养修体制面临新的挑战。经过修程修制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重检慎修的理念已深入基础设施管理,科学开展检测监测、全面掌握设备状态是落实重检慎修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在分析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监测现状及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管理组织架构、综合一体化检测监测方案、检测监测数据统一管理方案等建议,为更好地执行动态检测、及时掌握基础设施状态、指导养护维修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基础设施 检测监测体系 综合维修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激光摄像同步触发设计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9-144,共6页
针对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开启后激光器即进入长时间点亮的单一工作模式,提出了适用于激光摄像同步触发系统做等频脉宽变换及同步协调控制,实现激光频闪最亮发光状态与高速相机等距离空间同步,从而采集钢轨图像的设计方案。因触发时序控... 针对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开启后激光器即进入长时间点亮的单一工作模式,提出了适用于激光摄像同步触发系统做等频脉宽变换及同步协调控制,实现激光频闪最亮发光状态与高速相机等距离空间同步,从而采集钢轨图像的设计方案。因触发时序控制和电信号有效识别是设计方案的关键,因此先进微处理器控制设计和光耦隔离电路、反相整形电路、增益放大电路等硬件电路设计成为系统的关键技术。经试验室与现场试验分析,本设计方案下的激光器与相机同步触发稳定。在120km·h^(-1)速度等级下,与长亮工作模式相比激光器的能耗降低了约94%,延长了激光器的工作寿命,避免了非工作时段外射激光的安全隐患,提高了轨道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6型 轨道检测 激光频闪 空间同步 高速 可靠性 钢轨图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几何测量不确定度及准确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机器视觉等高新技术实现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实时测量。本文基于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集CRH2J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以及某城际铁路下行线型式试验数据,设计试验标准差、2倍标准差、第95百分位偏差试...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机器视觉等高新技术实现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实时测量。本文基于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集CRH2J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以及某城际铁路下行线型式试验数据,设计试验标准差、2倍标准差、第95百分位偏差试验,研究检测系统轨道几何测量的不确定度及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轨道几何测量精度高,准确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测量 试验研究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不确定度及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检测综合试验标定台准确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17,共4页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轨道动态检测设备,轨道检测综合试验标定台可实现GJ-6型轨道检测系统的整系统工况仿真试验与参数溯源标定。试验采用与标准传感器比较的方法,结合车辆与轨道的运动关系,从稳定度、失真度2方面研究...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轨道动态检测设备,轨道检测综合试验标定台可实现GJ-6型轨道检测系统的整系统工况仿真试验与参数溯源标定。试验采用与标准传感器比较的方法,结合车辆与轨道的运动关系,从稳定度、失真度2方面研究综合试验标定台垂向振动频率、横向振动频率、加速度、位移的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试验标定台产生的振动数据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为轨道检测系统准确测量轨道几何参数以及优化轨道检测数学模型提供计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综合试验标定台 准确度 试验研究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稳定度 失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琰 《中国铁路》 2017年第10期82-85,共4页
阐述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整体设计,以及钢轨轮廓全断面的检测方法。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基于激光摄像非接触测量技术,主要由激光摄像组件、数据处理组件、里程定位组件等组成。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与现场验证,钢轨轮廓全... 阐述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整体设计,以及钢轨轮廓全断面的检测方法。钢轨轮廓全断面检测基于激光摄像非接触测量技术,主要由激光摄像组件、数据处理组件、里程定位组件等组成。通过检测数据分析与现场验证,钢轨轮廓全断面和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运用稳定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满足现代铁路轨道基础设施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轮廓全断面 轨道几何参数 检测系统 轨道检测 激光摄像 数据处理 里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检测系统钢轨图像标定误差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7-120,共4页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组件动态采集钢轨图像,实时测量钢轨横向位移、钢轨垂向位移、钢轨磨耗等重要轨道几何参数。钢轨图像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组件采用针板靶标进行标定。本文基于线结构光视觉测量原理,从几何光学角度...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采用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组件动态采集钢轨图像,实时测量钢轨横向位移、钢轨垂向位移、钢轨磨耗等重要轨道几何参数。钢轨图像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组件采用针板靶标进行标定。本文基于线结构光视觉测量原理,从几何光学角度建立靶标深度方向一维相机投影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钢轨图像标定试验,研究钢轨图像针板靶标标定误差的成因及大小。试验结果表明:针板靶标靶面倾斜及成像像素点偏移导致钢轨图像标定产生误差;随着针板靶标靶面倾斜及成像像素点偏移增大,钢轨图像标定误差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钢轨图像标定 试验研究 针板靶标 标定误差 GJ-6型轨道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廓形测量系统平面靶标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昊 回丙伟 +2 位作者 王胜春 王琰 王卫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117,共4页
采用基于激光线结构光的平面靶标几何标定方法设计钢轨廓形测量试验。摄像机分别拍摄多个不同位置的平面标定靶,并在激光器打开和关闭状态下获取2幅靶标图像,基于2幅图像中激光线与靶标虚拟线之间的交点,确定激光平面的位置,获得激光器... 采用基于激光线结构光的平面靶标几何标定方法设计钢轨廓形测量试验。摄像机分别拍摄多个不同位置的平面标定靶,并在激光器打开和关闭状态下获取2幅靶标图像,基于2幅图像中激光线与靶标虚拟线之间的交点,确定激光平面的位置,获得激光器与摄像机之间的矩阵关系。将平面靶标标定结果与钉柱法标定结果进行试验比对,结果表明,平面靶标标定方法测量精度高,标定体制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钢轨廓形测量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测 试验研究 平面靶标标定 钢轨廓形测量 结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铁联调联试技术创新与展望 被引量:24
8
作者 牛道安 《中国铁路》 2019年第7期2-6,共5页
针对智能高铁的特点,提出智能高铁联调联试的技术特征,设计各系统评价、系统间接口评价、多专业综合评价、全生命周期状态评价的系统框架,明确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规划联调联试技术发展阶段及目标。通过对智能高铁联调联试技术的深... 针对智能高铁的特点,提出智能高铁联调联试的技术特征,设计各系统评价、系统间接口评价、多专业综合评价、全生命周期状态评价的系统框架,明确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技术,规划联调联试技术发展阶段及目标。通过对智能高铁联调联试技术的深入研究,为联调联试技术迭代升级及有序实施提供指导,为智能高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铁 联调联试 多专业融合 大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首语
9
作者 牛道安 《中国铁路》 2019年第7期1-1,共1页
2008年以来,为满足高速铁路建设发展需要,我国开展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技术研究。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联调联试工程实践,形成了以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及运行试验为主要内容的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模式,初步建立了中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测试技... 2008年以来,为满足高速铁路建设发展需要,我国开展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技术研究。通过京津城际铁路的联调联试工程实践,形成了以联调联试、动态检测及运行试验为主要内容的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模式,初步建立了中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建设 京津城际铁路 工程实践 运行试验 动态检测 评价体系 联试 联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