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局集团公司管内石太线运输能力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1,共6页
在目前京津冀地区环保治理、提高煤炭铁路集港运量的背景下,石太线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为提高石太线运输能力,在阐述北京局集团公司管内石太线运输能力限制瓶颈的基础上,针对提高石太线运输能力的3种方案进行比选,推荐采用方... 在目前京津冀地区环保治理、提高煤炭铁路集港运量的背景下,石太线运输能力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为提高石太线运输能力,在阐述北京局集团公司管内石太线运输能力限制瓶颈的基础上,针对提高石太线运输能力的3种方案进行比选,推荐采用方案III有利于缩短限制区段列车追踪间隔、增加白羊墅站股道容车数、增加石家庄枢纽接车能力,显著提高赛鱼分界口通过列车对数、限制区段货流密度及阳泉地区煤炭发送量。石太线运输提效解决方案为北京局集团公司既有线能力紧张区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太线 运输能力 通过能力 行车组织 运行图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站分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佳佩 王永成 +1 位作者 张伦 吕红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随着北京丰台站改建完成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设,再加上规划线路相继建设运营,亟需对北京枢纽进行客运站的重新分工。综合把握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总体布局及路网规划,总结铁路枢纽客运站分工影响因素、分工模式及分工基本原则,分析... 随着北京丰台站改建完成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设,再加上规划线路相继建设运营,亟需对北京枢纽进行客运站的重新分工。综合把握北京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总体布局及路网规划,总结铁路枢纽客运站分工影响因素、分工模式及分工基本原则,分析了北京枢纽各客运站分工具体情况,包括现状分工及现存问题,基于分工原则,以线网近期规划为背景,考虑车站能力及车流径路的合理性并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分工调整思路和方案,为北京枢纽地区运营规划提供决策意见,对提高北京铁路枢纽整体能力及运输效率,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客运站分工 分工调整 新建车站 枢纽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车防溜阻力参数试验研究
3
作者 段明民 杨永明 +1 位作者 李红明 解立群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为获取不同车型货车的防溜阻力参数,评估防溜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不同轴重货车的起动阻力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铁鞋防溜阻力。研究结果表明:C80E货车车列的单位起动阻力约为1.0 N/kN,其他车型的单位起动阻力均在2.0 N/kN以上;... 为获取不同车型货车的防溜阻力参数,评估防溜措施的有效性,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不同轴重货车的起动阻力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铁鞋防溜阻力。研究结果表明:C80E货车车列的单位起动阻力约为1.0 N/kN,其他车型的单位起动阻力均在2.0 N/kN以上;铁鞋防溜阻力与车辆重量基本呈线性关系,与车辆轴重、载质量等重量相关参数密切相关,各型货车重车的铁鞋平均阻力为70.0~89.0 kN,空车的铁鞋平均阻力为19.3~26.0 kN;同时,铁鞋防溜阻力还受到轨面状态、钢轨变形等接触摩擦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车 起动阻力 铁鞋防溜阻力 轴重 线路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
4
作者 白治翔 冯琳 +1 位作者 李博 周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0,共10页
临时天窗的开始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短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难度较大,为降低重载铁路开设临时天窗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定义多个优化参数,基于两阶段法,构... 临时天窗的开始时间、地点及持续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短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列车运行调整方案难度较大,为降低重载铁路开设临时天窗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临时天窗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调整两阶段优化研究。定义多个优化参数,基于两阶段法,构建自主两阶段优化模型。第一阶段自主列车合并模型M1,通过定义天窗影响度,量化天窗影响,自主决策列车合并。第二阶段临时天窗及列车运行同步调整模型M2,接收第一阶段传递的列车信息,基于实时调整后的天窗,调整列车到发时刻。以某重载铁路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求解算法的适用性,并基于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自动绘制调整后的列车运行图,从而为重载铁路调度指挥人员及施工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列车运行调整 临时天窗 两阶段优化 收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图综合分析评价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5
作者 周进 李博 +3 位作者 冯琳 李靖 戎亚萍 刘明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129,共7页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组织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影响全路列车运输组织以及路网运力资源运用效率,通过分析评价提升其编制质量十分重要。通过总结列车运行图分析评价中存在的分专业、分区域的人工为主的现状,以及在路网能力运用、列车开行...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组织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影响全路列车运输组织以及路网运力资源运用效率,通过分析评价提升其编制质量十分重要。通过总结列车运行图分析评价中存在的分专业、分区域的人工为主的现状,以及在路网能力运用、列车开行品质、信息沟通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梳理列车运行图编制/调整之前、过程中以及发布实施后不同阶段的分析评价需求,从系统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等方面研究技术方案,设计列车运行图综合分析评价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多源数据融合、自动统计分析、指标变化监测、执行效果评价功能模块。通过技术方案设计指导列车运行图综合分析评价系统研发,进而支撑运行图编制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 分析评价 系统技术方案 运力资源 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IC406的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伦 赵汗青 +1 位作者 王闻蓉 蒋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76,共6页
UIC406是国际铁路联盟提出的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一种方法,主要思想是尽可能压缩每列车在闭塞分区内占用的时间间隔。在阐述UIC406方法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开行方案的要求,确定区间内列车组合方式,以列车距车站1个... UIC406是国际铁路联盟提出的计算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一种方法,主要思想是尽可能压缩每列车在闭塞分区内占用的时间间隔。在阐述UIC406方法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京津城际铁路开行方案的要求,确定区间内列车组合方式,以列车距车站1个到7个闭塞分区的情况计算每一种列车组合的最小车头时距,取最大得出区间内平均最小车头时距,从而对改造后的京津城际铁路进行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京津城际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目前较为富裕,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具备一定的临时添加运行线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C406 铁路 区间通过能力 最小车头时距 京津城际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朝晖 赵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45,56,共6页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的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装备的进步,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手段不断丰富。从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风险及安全防护手段方面,阐述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现状,针对缺乏调车车列推进入网作业的安全防护...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的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装备的进步,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手段不断丰富。从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风险及安全防护手段方面,阐述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现状,针对缺乏调车车列推进入网作业的安全防护、缺乏在非集中区作业的安全防护功能、缺乏对区段分路不良情况的应对措施、缺乏对调车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等问题,提出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结构,分析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防护能力,不断丰富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站 调车安全 技防设备 系统设计 STP 股道表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安全风险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郭风冬 李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6-90,共5页
伴随着高速铁路里程的快速增长,调度集中区段不断增加,车站控制下的行车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为确保高速铁路列车在高密度、高速度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设备、人员、管理、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分层次阐... 伴随着高速铁路里程的快速增长,调度集中区段不断增加,车站控制下的行车安全风险相对较大。为确保高速铁路列车在高密度、高速度条件下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设备、人员、管理、作业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分层次阐述形成行车安全风险的原因,结合高速铁路车务作业和管理特点,提出高速铁路车站控制行车安全风险对策,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完善设备功能,加强安全风险研判,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联合演练,严格落实作业制度,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高速铁路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车站控制 行车指挥 风险分析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重点旅客服务人员岗位能力升级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慧英 张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112,118,共5页
为提升铁路重点旅客安全、便捷、愉快出行的体验,要求加快铁路重点旅客服务人员岗位能力升级。在分析我国铁路重点旅客服务、重点旅客服务人员,以及重点旅客服务人员岗位能力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托以行动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从小组... 为提升铁路重点旅客安全、便捷、愉快出行的体验,要求加快铁路重点旅客服务人员岗位能力升级。在分析我国铁路重点旅客服务、重点旅客服务人员,以及重点旅客服务人员岗位能力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托以行动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从小组研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双录反馈、广泛评价5个方面,对铁路重点旅客服务人员岗位能力升级模式进行研究,以有效促进重点旅客服务质量提升,适应铁路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重点旅客 服务范围 岗位能力 升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