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Pen 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目标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杰 高美须 +4 位作者 潘家荣 兰丽平 睢珂 牟慧 许舒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74-1179,共6页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 以虾致敏蛋白Pen a 1(Tropomyosin)抗原表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利用Pena 1表位抗体亲和纯化致敏蛋白的新方法.Fmoc法合成致敏Pen a 1蛋白的C端含有3个抗原表位的第247 ~284位氨基酸对应的多肽片段,应用马来酰亚胺法将多肽与KLH(匙孔血蓝蛋白)、BSA(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制备人工免疫抗原(Pep-tide-KLH)和人工包被抗原(Peptide-BSA),免疫人工抗原免疫纯种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抗血清经辛酸-硫酸铵及特异性血清纯化预装柱(HiTrap rProtein A FF)纯化后与溴化氰活化琼脂糖凝4B(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进行偶联.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该多克隆抗体效价为2.05×106,多肽对抗体的IC50(50%抑制浓度)为0.21 mg/L,交叉试验表明该抗体与虾中非Pena 1蛋白无交叉反应性;Bradford法测定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与抗体的偶联率为90.76%.间接竞争ELISA测定1 mL偶联介质的吸附容量为2.84 mg Pen a 1,免疫亲和柱的加标回收率为89.6%~93.6%,亲和柱使用寿命为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 a 1 表位抗体 免疫亲和柱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寄生菌哈茨木霉的研究及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石一珺 申屠旭萍 俞晓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76-78,89,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哈茨木霉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包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蛋白酶在内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抗生素,以及哈茨木霉菌生防产品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其在植病生防中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抑菌活性物质 生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快速测定鱼腥草注射剂致过敏介质释放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艳 张永勇 +2 位作者 梁忠丽 唐岚 侯晓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组胺GC-MS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12只比格犬随机分4组,给药组注射含高、中、低3种浓度吐温-80的鱼腥草注射剂和生理盐水组,30 min后取犬血浆,加入氯甲酸乙酯/三氯甲烷进行衍生化。组胺作为过敏标志物用气质联用法进行测定... 目的建立犬血浆中组胺GC-MS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12只比格犬随机分4组,给药组注射含高、中、低3种浓度吐温-80的鱼腥草注射剂和生理盐水组,30 min后取犬血浆,加入氯甲酸乙酯/三氯甲烷进行衍生化。组胺作为过敏标志物用气质联用法进行测定,DB-WAX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从150℃开始,再以40℃/min的速度升至240℃。质谱条件采用SIM选择离子模式,选择m/z166为组胺的检测离子,选择m/z192为内标9-methylanthracene的检测离子,内标以及组胺标的色谱保留时间分别为11和13.5 min。结果组胺在2~32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86%),最低检测限为0.7 mg/L(S/N=3)。结论 本实验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好,可快速检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组胺过敏介质的释放,为临床、制药企业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提供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GC-MS 鱼腥草注射剂 衍生化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邹克琴 胡东维 +1 位作者 王为民 徐晓晖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704-706,共3页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较大。本文对引起水稻稻曲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规律和水稻稻曲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危害较大。本文对引起水稻稻曲病的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稻曲病菌的侵染规律和水稻稻曲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 稻曲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浙江省外来入侵生物防范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冲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64-567,共4页
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关于入侵生物预防、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很多,但从整体水平上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防范体系的研究尚十分缺乏。概述了浙江省局部地区生物入侵情况,并提出构建防范体系的措施,最终为建立浙江... 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关于入侵生物预防、控制与管理的研究很多,但从整体水平上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防范体系的研究尚十分缺乏。概述了浙江省局部地区生物入侵情况,并提出构建防范体系的措施,最终为建立浙江省外来物种入侵预警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防范体系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耐寒性的室内评价
6
作者 何月平 张珏锋 +2 位作者 陈列忠 俞晓平 陈建明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4期40-42,共3页
为了评价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耐寒性,采用室内人工气候模拟法比较了龙茭2号及对照品种梭子茭和浙茭911对低温处理的表型反应,并采用低温处理后电导率法分析了这3个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细胞膜通透性反应,而且采用电导率法比较了34个茭白品... 为了评价茭白新品种龙茭2号的耐寒性,采用室内人工气候模拟法比较了龙茭2号及对照品种梭子茭和浙茭911对低温处理的表型反应,并采用低温处理后电导率法分析了这3个品种对低温胁迫的细胞膜通透性反应,而且采用电导率法比较了34个茭白品种对低温的抗逆性。综合表明,龙茭2号耐寒优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品种 龙茭2号 耐寒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性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的原核表达及配基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翁琛 张林雅 +3 位作者 赵磊 付余霞 罗晨 李红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与蜜蜂信息素及某些植物挥发物分子的结合功能。【方法】构建中蜂ASP1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得到具有生化活性的中蜂ASP1重组蛋白,最后以1-... 【目的】研究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与蜜蜂信息素及某些植物挥发物分子的结合功能。【方法】构建中蜂ASP1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并得到具有生化活性的中蜂ASP1重组蛋白,最后以1-NPN作为荧光报告探针,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研究中蜂重组ASP1蛋白与蜜蜂信息素及其他气味分子的结合功能。【结果】在22种潜在信息气味物质中,有7种与中蜂ASP1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能将1-NPN的相对荧光强度降至50%以下。其中发现蜂王信息素两种成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香草醇的竞争能力最强,可分别引起1-NPN相对荧光值下降99.31%和95.50%,解离常数K D分别为13.39和98.44μmol/L;而与除蜂王信息素外的其他信息素如幼虫信息素和工蜂信息素等分子均不结合。此外中蜂ASP1对于水杨酸甲酯、苯乙醛、3,4-二甲基苯甲醛4-烯丙基藜芦醚和β-紫罗兰酮等5种植物挥发物质能产生强度不一的结合。【结论】中蜂信息素结合蛋白ASP1对蜂王信息素具有非常强的特异性,同时也能结合某些植物挥发性气味分子,暗示中蜂ASP1是一种以蜂王信息素识别为主要功能、植物挥发物识别为次要功能的多功能信息素结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信息素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分离纯化 结合功能 配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