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参数聚类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特征融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柏松 邱敏鹏 钱丽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5-868,共14页
为提升智能制造中产品质量管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无参数聚类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特征融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法生成模拟数据集,考虑了质量特征均值微动的情况。将无参数聚类提取的历史数据信息特征,与统计... 为提升智能制造中产品质量管控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无参数聚类和改进支持向量机多特征融合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法生成模拟数据集,考虑了质量特征均值微动的情况。将无参数聚类提取的历史数据信息特征,与统计特征以及形状特征进行融合,通过交叉实验获取最优特征组合。借助白鲸算法改进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对控制图异常模式的准确高效识别。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不同分类器在不同数据集复杂程度下的识别准确性和效率,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分类模型对数据集复杂程度的影响较小,即使在复杂数据集上也能保持98.63%以上的识别精度,并具备训练速度快、计算复杂度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图 模式识别 特征融合 无参数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工况对超临界CO_(2)干气密封端面热力学过程及稳态性能影响研究
2
作者 江锦波 陈竹鑫 +5 位作者 肖洋溢 彭新 陈源 于辰 孟祥铠 彭旭东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13-2928,共16页
超临界CO_(2)压缩机干气密封因密封介质在临界点工况附近的物性特殊性和高参数化,密封间隙内介质流动呈现出多相流动、高度湍流化和物性畸变特征。以微段组合型槽干气密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轴向力平衡条件下考虑实际流体效应的超临界CO_... 超临界CO_(2)压缩机干气密封因密封介质在临界点工况附近的物性特殊性和高参数化,密封间隙内介质流动呈现出多相流动、高度湍流化和物性畸变特征。以微段组合型槽干气密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轴向力平衡条件下考虑实际流体效应的超临界CO_(2)干气密封热动力润滑相变仿真模型,提出了密封端面热力学过程表征方法,研究了转速、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等运行工况参数对超临界CO_(2)干气密封端面热力学过程、流场参数和稳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温度的提高对于抑制密封端面液相凝析效果显著;转速和进气压力的增大只能抑制槽区液相凝析,增大端面非液相区面积,但对密封坝气液混相区影响不大,当进气温度达到320 K和340 K时,端面纯液相区和气液混相区先后消失;提高非液相区面积,对于增大密封气膜刚度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干气密封 相变 工况参数 热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高湿环境下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冰清 李晓暄 +3 位作者 彭旭东 李运堂 陈源 金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宽温高湿环境下液压油受水污染而使密封处于油包水两相润滑状态,建立油包水流型下油水两相液压杆封热弹流混合润滑模型,探究宽温环境和含水率对油水两相O形液压杆封静力学特性、密封行为及密封性能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油包水流型下,含水率增大时,油水混合物黏度略增大,流体动压效应增强,净泄漏率减小,摩擦力减小,密封润滑特性及性能均提升;低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小,液膜黏度大,流体动压效应强,净泄漏率虽小但摩擦力大;高温环境下,密封挤压变形大,诱发局部应力集中,液膜黏度小,流体动压效应弱,净泄漏率大;环境温度对密封性能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高温高速或高温高压工况下,净泄漏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杆封 油水两相流 液压系统 宽温高湿环境 密封性能 静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电压的非同步采样谐波电压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磊 王磊 +2 位作者 石照民 王致君 许素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基准(programmable Josephson voltage standard,PJVS)已被初步应用于谐波信号的测量与分析,在克服过渡过程和吉布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后,仍存在无法避免的非同步采样问题,这会在测量结果中引入较大误差,且影响信... 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基准(programmable Josephson voltage standard,PJVS)已被初步应用于谐波信号的测量与分析,在克服过渡过程和吉布斯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后,仍存在无法避免的非同步采样问题,这会在测量结果中引入较大误差,且影响信号的分析频谱。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准同步采样的二次加权傅里叶变换方法,所提方法将准同步采样改进后与加权傅里叶变换结合,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两次不同的加权和分步修正,实现了对谐波信号的准确测量。经实验验证,使用该方法对谐波电压测量分析,测量标准偏差可达10^(-7)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电压 二次加权 谐波测量 非同步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两次平衡参考电势增量法的感应分压器自校验方法研究
5
作者 金涛 潘仙林 +3 位作者 石照民 张江涛 王磊 许素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217,共6页
文中提出了改进型两次平衡参考电势增量法校验感应分压器的方法,将可在高电压下工作的跟随器与差值电压测量装置相结合,消除自校验过程中泄露电流对感应分压器分压比的影响;通过在参考分压器输出端接入跟随器,使得测差回路电流不流入参... 文中提出了改进型两次平衡参考电势增量法校验感应分压器的方法,将可在高电压下工作的跟随器与差值电压测量装置相结合,消除自校验过程中泄露电流对感应分压器分压比的影响;通过在参考分压器输出端接入跟随器,使得测差回路电流不流入参考分压器,从而保证参考电势的稳定。对研制的双级感应分压器在400 V下进行了自校验,比例的标准不确定度为1.5×10-9,相位的标准不确定度为2.3×10-9 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分压器 参考电势增量法 电压比例 自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JVS型下采样的宽频量子功率及电能标准设计
6
作者 钱璐帅 施杨 +3 位作者 周琨荔 贾依辰 赵建亭 屈继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凸显,电网中的宽频动态成分日益复杂,对功率及电能计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发展量子功率及电能标准是电力量子计量技术研究的主流趋势,但传统的差分测量方法在传递交流量子电压阶梯波量值时,量子...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凸显,电网中的宽频动态成分日益复杂,对功率及电能计量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发展量子功率及电能标准是电力量子计量技术研究的主流趋势,但传统的差分测量方法在传递交流量子电压阶梯波量值时,量子电压的合成频率被限制在1 kHz以下,以确保测量准确度达到10^(-6)量级。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的宽频量子功率及电能标准设计方案,通过下采样原理的宽频量子差分测量方法,实现宽频信号向低频量子电压阶梯波的可靠量值溯源,有望将功率及电能的量子测量频率从当前的工频提升至10 kHz以上。通过构建实验系统,以脉冲驱动型交流约瑟夫森电压标准的输出为被测信号,证明所述下采样测量方法在1 kHz频点上的有效值测量结果与传统差分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优于3×10^(-6),扩频测量至10 kHz时没有显著的测量偏差,以上测量结果为构建最优合成不确定度达到10^(-6)量级的宽频量子功率及电能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量子计量 功率及电能标准 约瑟夫森电压 差分测量 下采样 测量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游程聚类
7
作者 彭文静 郑迪 +2 位作者 蔡慧 邵海明 王家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4,共9页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提取典型波动特征的问题,采用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方法对海量游程进行聚类;进一步提出了主客观融合的聚类结果评价方法。最后,对光伏电站现场录波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聚类结果评分在各方面有1.1%~61.4%的提升;在不同噪声及异常值水平下所提方法也可以维持较好的聚类效果,复合指标评分下降程度小于其他算法0.92%~18.24%。所提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贝叶斯信息准则实现了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聚类,提高了对含噪声和异常值数据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光伏电站时波动信号游程的合理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短时波动信号 游程分析 改进高斯混合模型 游程聚类 贝叶斯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网络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电能表误差估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戴煊丁 何雨辰 +4 位作者 钱丽娟 张煌辉 邵海明 刘国强 林强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智能电表的性能通常会随时间下降,现场检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误差估计方法。首先,针对智能电表采集到的充电设施的数据特性进行预处理,其次基于加入高速网络的卷积模块... 智能电表的性能通常会随时间下降,现场检定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相结合的误差估计方法。首先,针对智能电表采集到的充电设施的数据特性进行预处理,其次基于加入高速网络的卷积模块提取变量间的空间特征,保留一部分原始信息,再将提取的特征输入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中捕捉时序特征,得到更精确的相对误差。最后在某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数据集中进行验证,对比现有的先进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在充电桩电能表相对误差估计方面有更高的准确性,设计的三种性能评价指标至少有13.68%以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智能电表 高速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KF算法的AUV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9
作者 张晓林 汪俊 +2 位作者 严天宏 张昕 何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针对自主无人水下航行器(AUV)组合导航系统在导航推算时系统模型模糊及测量噪声无法确定导致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先验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ACKF),以及基于M估计在线调整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 针对自主无人水下航行器(AUV)组合导航系统在导航推算时系统模型模糊及测量噪声无法确定导致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通过自适应因子调整先验估计误差协方差矩阵的自适应容积卡尔曼滤波(ACKF),以及基于M估计在线调整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的鲁棒容积卡尔曼滤波(RCKF),并利用交互式多模型(IMM)将以上优化算法交互融合。结合各个子滤波器的优势,通过设置仿真与实际海试对比实验证明算法的可行性,其中误差降低了29%,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3%,从而可通过该方法降低AUV导航过程中不同噪声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无人水下航行器 组合导航 卡尔曼滤波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驱动型与可编程型交流量子电压的直接比对
10
作者 贾依辰 施杨 +3 位作者 钱璐帅 周琨荔 赵建亭 屈继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脉冲驱动型交流约瑟夫森电压标准通过高速脉冲序列驱动约瑟夫森结阵,具有频谱纯净、频带宽等优点。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通过偏置电流驱动约瑟夫森结阵,输出幅值大,但合成频率低且含有高次谐波分量。文章基于差分采样技术开展了两套... 脉冲驱动型交流约瑟夫森电压标准通过高速脉冲序列驱动约瑟夫森结阵,具有频谱纯净、频带宽等优点。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通过偏置电流驱动约瑟夫森结阵,输出幅值大,但合成频率低且含有高次谐波分量。文章基于差分采样技术开展了两套交流量子电压系统的比对验证。实验验证了频率为50 Hz、62.5 Hz、100 Hz,有效值为0.75 V的交流量子电压一致性,并评估了采样器增益、采样器频率响应、传输线修正以及感应电压与串扰对差分采样结果的影响。比对结果表明两套量子电压系统在频率50 Hz、62.5 Hz、100 Hz,有效值0.75 V条件下的一致性分别为(0.025±0.320)μV/V、(0.005±0.124)μV/V、(0.150±0.215)μV/V。文章的研究工作可以为国际计量局建议的BIPM.EM-K10比对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采样 直接比对 可编程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 脉冲驱动型交流量子电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GTAW熔透状态预测
11
作者 洪宇翔 谢乡志 +2 位作者 何星星 都东 常保华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4,41,共10页
为了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保障焊缝质量并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熔透状态预测方法.采用高速高动态范围工业相机获取熔池图像,利用Deep... 为了实现对焊接熔透状态的在线监测,保障焊缝质量并推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出了一种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as tungsten arc welding,GTAW)熔透状态预测方法.采用高速高动态范围工业相机获取熔池图像,利用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进行熔池动态分割以精准地获取熔池区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帧熔池轮廓图像融合,以描述熔池在焊接过程中的动态形变.将融合后熔池轮廓图像和原始熔池图像合成输入CNN,学习同一位置熔池轮廓像素变化,指导CNN预测熔透状态.结果表明,基于熔池动态形变知识增强的CNN能够准确识别部分熔透、适度熔透和过度熔透三种典型焊缝状态,分类准确率可达到97.1%,单帧预测时间0.86 ms.与未融合熔池动态形变专家知识的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少样本数据情况下表现出更高的鲁棒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质量监测 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知识增强 熔池动态分割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动配电网脆弱性的分布式储能配置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佩雪 郭倩 +2 位作者 李灵至 郑迪 蔡慧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但也加剧了主动配电网的脆弱性。而储能装置的接入能有效支撑电网脆弱环节。基于基尼系数以及泰尔熵理论分别评价主动配电网拓扑结构中功率传输的均匀性和运行状态中电压冲击分布的均衡程... 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但也加剧了主动配电网的脆弱性。而储能装置的接入能有效支撑电网脆弱环节。基于基尼系数以及泰尔熵理论分别评价主动配电网拓扑结构中功率传输的均匀性和运行状态中电压冲击分布的均衡程度,从结构和状态两方面构造各节点的综合脆弱性指标,划定分布式储能安装范围。文中提出一种分布式储能定容双层优化方案:外层以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在约束条件中考虑储能对配电网脆弱性的改善程度,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储能容量;内层以削峰填谷效果最优为目标,基于储能恒功率充放电策略,针对不同容量制定最优充放电策略,实现储能充放电优化。IEEE 33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储能配置方法能有效改善主动配电网的脆弱性,且具备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 选址定容 泰尔熵 基尼系数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融合与注意力机制的生丝条干与疵点提取算法
13
作者 胡涛涛 孙卫红 +1 位作者 梁曼 邵铁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54,161,共8页
动态采集生丝图像时生丝微小抖动会造成生丝图像模糊,为解决现有生丝图像分割算法对模糊生丝条干与边缘疵点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以U-Ne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与注意力机制的生丝条干与疵点分割算法。首先,将生... 动态采集生丝图像时生丝微小抖动会造成生丝图像模糊,为解决现有生丝图像分割算法对模糊生丝条干与边缘疵点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以U-Net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融合与注意力机制的生丝条干与疵点分割算法。首先,将生丝原始特征图进行空间与通道上的双路注意力抓取,增强网络对丝干与疵点等有效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通过编码器浅层嵌入的边缘定位模块获取细粒度的生丝边缘细节信息,将其输入到解码器特征融合模块进行不同网络层级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最后,引入Lovsz-Softmax损失函数进行数据均衡,生成分割概率图后得到分割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生丝分割算法相比,该算法对模糊生丝条干有明显的分割优势,且生丝边缘疵点的分割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分别达到98.26%,99.54%,84.31%;相比于原始U-Net网络,各指标分别提升2.59%,1.35%,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丝 模糊条干 边缘疵点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融合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TDM-MIMO毫米波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算法及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东东 张远辉 +1 位作者 刘康 王书楠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重构理论的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三维高分辨成像方法。对于时分多址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得到的阵列信号,采用基于...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重构理论的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三维高分辨成像方法。对于时分多址多输入多输出雷达得到的阵列信号,采用基于天线空间布局的分块压缩感知(Block Compressed Sensing, BCS)方法。此外,设计了三维恒虚警滤波器来降低杂波信号对重构信号质量的影响,并设计了相关平滑方法来消除不同块之间的重构误差。所提算法能够在低采样比下实现复杂目标的高分辨成像,避免了传统压缩感知重构中算法复杂和占用硬件资源的问题,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与其他成像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的高分辨成像效果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相当。仿真结果表明,当压缩采样比为0.6时,目标成像的信杂波比达到了原始目标水平,目标结构相似度指标达到80%,实现了理想的成像效果。该算法在工程领域具有一定实用性,有望广泛应用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检测与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CW毫米波雷达 压缩感知 分块压缩感知重构 TDM-MIMO 3D-CFAR 高分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拒止环境下无人机自主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雨雯 郑恩辉 +2 位作者 孙澄 杨健行 高翔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共7页
无人机依赖卫星系统进行定位,当卫星信号被覆盖或干扰时,无人机的定位可能会受影响,进而导致无法正常飞行。基于视觉的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匹配方法实现无人机定位,但异源图像差异大,现有的特征匹配方法在鲁棒性和实时性方面难以满足需求... 无人机依赖卫星系统进行定位,当卫星信号被覆盖或干扰时,无人机的定位可能会受影响,进而导致无法正常飞行。基于视觉的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匹配方法实现无人机定位,但异源图像差异大,现有的特征匹配方法在鲁棒性和实时性方面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融合地理定位的方法 FCN-FPI。首先,该方法以基于Transformer的FocalNet网络为骨干网络进行多尺度特征提取;其次,设计了一个CLMF特征融合模块,用于融合不同尺度特征图中的空间语义信息;最后,改进了损失函数,提出高斯窗口损失,使目标点的不同区域根据重要程度赋予相应权重,引导模型更关注中心区域,提升地理定位性能。在密集数据集UL14上进行的离线实验表明,定位性能在米级指标MA@20上从67.28%提升到69.58%,相对距离分数(RDS)从65.33%提升到69.74%,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拒止环境 图像匹配 TRANSFORMER 特征融合 地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ycleGAN与YOLOv8的夜间番茄茎、枝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喜凤 魏志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155,共9页
为解决夜间环境下番茄枝叶识别精度低、漏检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ycleGAN(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与YOLOv8的夜间番茄茎、枝分割模型(NTS-YOLO)。通过将CycleGAN网络的低层和高层特征进行融合,并... 为解决夜间环境下番茄枝叶识别精度低、漏检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ycleGAN(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与YOLOv8的夜间番茄茎、枝分割模型(NTS-YOLO)。通过将CycleGAN网络的低层和高层特征进行融合,并在其特征提取模块中引入ECA(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模块,解决了CycleGAN生成图片颜色失真和模糊的问题。用轻量化的主干网络StarNet替换YOLOv8主干网络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升模型运行速度。用Gold-YOLO替换YOLOv8颈部网络并在其头部网络嵌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以提升模型的精度。通过数据增强后,NTS-YOLO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提高了19.8个百分点。通过消融试验表明,NTS-YOLO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3.3%,相比于原网络提升了4.5个百分点。NTS-YOLO模型的主干分割精度均值、侧枝分割精度均值和果枝分割精度均值分别为95.3%、92.4%和92.2%,相比于原网络分别提升了5.0、6.7和5.4个百分点。与主流分割模型Mask R-CNN、YOLACT、YOLOv5l-seg和YOLOv8l-seg相比,NTS-YOLO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15.0、18.8、5.7和4.5个百分点。NTS-YOLO模型相比于其他主流分割模型,在夜间环境下分割番茄主干、侧枝和果枝更具鲁棒性。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等设施果蔬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枝叶修剪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剪枝 枝干分割 CycleGAN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峰分离的光伏组串多峰参数计算与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敏翔 郭倩 +1 位作者 卫东 陆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0-327,共8页
基于太阳电池正向/反向输出特性模型,研究故障对光伏组串I-V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建立光伏组串多峰输出特性模型。根据光伏组串输出电压的叠加特性,获得组串多峰分离方法,从而提出一种面向具有多峰输出特性曲线的光伏组串模型参数计算方... 基于太阳电池正向/反向输出特性模型,研究故障对光伏组串I-V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建立光伏组串多峰输出特性模型。根据光伏组串输出电压的叠加特性,获得组串多峰分离方法,从而提出一种面向具有多峰输出特性曲线的光伏组串模型参数计算方法。从多峰输出特性曲线的首峰开始,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计算当前波峰对应的单元模型参数,再通过多峰分离方法,结合计算所得的首峰至当前波峰对应的所有模型参数,从下一波峰中分离得到单峰曲线,计算对应模型参数,多峰分离与单峰参数计算交替进行,直至尾峰,完成所有模型参数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建光伏组串多峰输出特性模型能可靠模拟不同故障下光伏组串输出特性,所提基于多峰分离的光伏组串多峰参数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不同故障下光伏组串模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参数提取 粒子群算法 多峰分离 光伏组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
18
作者 郑迪 胡天宇 +2 位作者 王颖 钱丽娟 邵海明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现有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大多需要获取设备内部信息来实现参数测量,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仅需在设备端口施加扰动和测量输出即可实现参数的虚拟测量。首先,分析了并... 针对现有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大多需要获取设备内部信息来实现参数测量,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并网逆变器参数虚拟测量方法,仅需在设备端口施加扰动和测量输出即可实现参数的虚拟测量。首先,分析了并网逆变器的运行原理和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传递函数并得到频率响应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网逆变器的虚拟测量优化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逼近设备实际频率响应特性的参数组合。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仅利用并网逆变器端口电压和电流测量信息实现内环、外环和锁相环控制参数的虚拟测量,且最大误差不超过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并网逆变器 频率响应 虚拟测量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凸轮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明阳 赵锦国 +5 位作者 周康康 徐刚强 李孝禄 朱彦康 陈源 梁明轩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0,共11页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 为了提高凸轮工件表面磨削质量及加工效率,设计了凸轮磨削正交试验方案,优化了淬硬球墨铸铁凸轮精加工磨削的工艺参数。通过建立以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磨削深度为关键参数表征的优化变量,构建以磨削振动加速度、表面粗糙度为指标的目标响应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凸轮的形状特点,建立工件瞬时材料去除率模型;以最小化磨削振动、表面粗糙度及最大化去除率为优化目标,利用综合函数法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砂轮线速度80.6731 m/s、工件转速35 r/min、磨削深度30μm的工况下,磨削振动减少了20.8%,凸轮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11.88%,材料去除率增加了22.739 mm3/s。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磨削后工件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元素成分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砂轮线速度较小而工件转速及磨削深度较大时,凸轮表面缺陷和形变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磨削 参数优化 响应曲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材料变形场的超声测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扬科 金英 +2 位作者 金卫良 裘凯军 李青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实现对非金属材料的实时监测,判断并识别其表面结构是否发生变形或破坏,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预警措施,文中对受外力作用的亚克力板上布置的柔性压电片的电声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搭建了一种可进行外力变形的装置和一套能进行超声检测... 为了实现对非金属材料的实时监测,判断并识别其表面结构是否发生变形或破坏,以便及时采取可靠的预警措施,文中对受外力作用的亚克力板上布置的柔性压电片的电声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搭建了一种可进行外力变形的装置和一套能进行超声检测的传感器系统。该传感器弥补了现有非金属检测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难以实际应用的不足。将多块柔性压电片布置在非金属板上,选取最佳的激励频率对其中一块柔性压电片进行激励,通过不断改变材料形变程度来接收并分析其余柔性压电片的响应信号。同时在板上模拟了裂缝,检测该状态下的响应信号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材料发生形变时,柔性压电片接收的信号会发生变化,且与形变的程度相关;而当出现裂缝时,传播的信号能量会衰减,这种变化和损伤的程度是成正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材料 超声检测 变形场 柔性压电片 传感器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