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研究
1
作者 赵乂鋆 王筱庐 +2 位作者 李泽涛 荆卓寅 赵俭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影响了压缩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目前计算压缩系统效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温升法。而现有测温方法在气流温升不大于100 K,马赫数不大于0.5的气流小温升环境中的测温不确定度接近1 K。严重影响了测温精度,进...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影响了压缩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目前计算压缩系统效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温升法。而现有测温方法在气流温升不大于100 K,马赫数不大于0.5的气流小温升环境中的测温不确定度接近1 K。严重影响了测温精度,进一步导致温升法计算的压缩系统效率精度不足。针对目前气流小温升校准中,校准精度不足,校准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以能量守恒和散热修正为基本思路的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将精度更高的二等标准铂电阻作为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从风洞试验段出口前移至稳定段同一轴线上安装,对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壁面散热温损修正,分析得到气流小温升校准中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的不确定度为0.08 K。用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对被校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在校准后测试中,校准后的铂电阻气流温度传感器在马赫数0.398,温升约50 K的情况下,测温偏差在-0.075~-0.031 K之间,与不确定分析的结果相当,验证了气流小温升校准装置,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提高了气流温度传感器在小温升环境下的指示真实气流温度的能力,为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温度 小温升 校准方法 散热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测试微波传感器设计与计算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兴娟 吴娅辉 朱振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5期63-65,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带贴片天线原理的微波传感器,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叶尖间隙测量与主动叶尖间隙控制。此传感器通过微波相位法行间隙距离的测量,不受发动机中燃油和污染影响,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在24 ... 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带贴片天线原理的微波传感器,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叶尖间隙测量与主动叶尖间隙控制。此传感器通过微波相位法行间隙距离的测量,不受发动机中燃油和污染影响,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作在24 GHz左右的微波传感器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0.1~6 mm测试范围内最低灵敏度为0.5°/mm,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传感器 微带贴片天线 叶尖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总温传感器数值计算耦合分析技术
3
作者 王玉芳 赵芮宜 +1 位作者 董素艳 王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7-386,共10页
借助自研软件开发及现有的商业软件建立阻滞室大气总温传感器模型,用UG软件构建几何模型,以商用Fluent软件模拟传感器的三维CFD数值,采用共形网格划分实现大气总温传感器的流体与固体界面网格匹配。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以及数... 借助自研软件开发及现有的商业软件建立阻滞室大气总温传感器模型,用UG软件构建几何模型,以商用Fluent软件模拟传感器的三维CFD数值,采用共形网格划分实现大气总温传感器的流体与固体界面网格匹配。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以及数值仿真批处理脚本的方法,对大气总温传感器流、固耦合仿真进行计算,提高了仿真计算效率。利用该方法对常温常压风洞对大气总温传感器的校准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常温常压条件下马赫数大于1时,恢复修正系数基本不随马赫数变化。在常温、马赫数为0.6条件下,在静压条件±0.1atm时或总温条件为-25~45℃时,恢复修正系数变化幅度很小,数值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几何参数化 大气总温传感器 CFD仿真 流-固耦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矩传感器的温度敏感性测试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磊 秦海峰 刘思博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28-232,共5页
扭矩传感器是工业领域的常见仪器,其测量数据的准确度是应用效果的重要保证。扭矩传感器在工业现场中的实际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常常与其在实验室测试时的工作状态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引入的数据偏差,将使其测量数据的适用性产生风险。通过... 扭矩传感器是工业领域的常见仪器,其测量数据的准确度是应用效果的重要保证。扭矩传感器在工业现场中的实际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常常与其在实验室测试时的工作状态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引入的数据偏差,将使其测量数据的适用性产生风险。通过对应变式扭矩传感器的测量机理开展研究,得出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性能差异。通过对隔热联轴器的创新设计,解决了扭矩传感器高低温试验过程中存在的热传导问题,并实现了针对不同型式扭矩传感器开展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测量试验,从而得到了传感器的实际温度敏感性能。本文为扭矩传感器更加完善的使用和测量提出了建议,从而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下测量数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传感器 温度敏感性 隔热联轴器 高低温试验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技术研究
5
作者 吕林杰 武腾飞 +3 位作者 韩继博 赵力杰 马鹏谋 陈相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8-314,共7页
在瞬态高速测速场景中,目标物体在几十ns时间内能加速到几~几十km/s,因此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中电学数模转换器件带宽要求达到GHz甚至上百GHz。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飞秒激光时间拉伸特性,在光域中完成信号降频处理,降低了光... 在瞬态高速测速场景中,目标物体在几十ns时间内能加速到几~几十km/s,因此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中电学数模转换器件带宽要求达到GHz甚至上百GHz。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飞秒激光时间拉伸特性,在光域中完成信号降频处理,降低了光电信号探测器件和电学数模转换器件带宽压力。提出了改进的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飞秒脉冲经过第一级色散器件充分展宽铺满整个时域,避免了速度信号的采样间断;信号解调上采用误差补偿算法对频移信号进行补偿,减小了因为位移引入的系统误差,从而增加了有效记录时间。实验使用纳秒激光驱动铝膜产生高速飞片,测试了文中测速系统在记录时间1.2μs内的实验效果。实验使用重频50 MHz飞秒光源,第一级和第二级色散器件分别使用200 km和100 km单模光纤,构成比例因子2/3。最终实验表明系统将3.6 GHz的多普勒频移信号降低为2.4 GHz,通过与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进行结果比对,实验动态误差小于5%。该系统将能够应用于多种动高压技术加载飞片场景下的速度进行测量,为瞬态高速测量领域提供了新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测量 光子多普勒测速 时间拉伸 激光驱动飞片 瞬态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娅辉 李新良 张大治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08,共4页
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且工作条件恶劣,对其振动的有效分析是进行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特征量对振动具有不同的分析能力,为了综合利用不同特征项下的分析结果,采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对不同特征下的BP神经网络的诊断结... 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且工作条件恶劣,对其振动的有效分析是进行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特征量对振动具有不同的分析能力,为了综合利用不同特征项下的分析结果,采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对不同特征下的BP神经网络的诊断结果进行融合,并针对航空发动机实际工作状况提出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输出统计值构造信度函数的方法。通过对实测航空发动机试车时振动信号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航空发动机振动故障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BP神经网络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流量计变粘度流量计算与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胜 刘彦军 赵伯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93,共5页
为探索涡轮流量计在变粘度工况下的流量计算和校准方法,研究中利用变温航空润滑油流量标准装置对10支涡轮流量计在多个粘度点下进行校准试验,对各粘度下流量计仪表系数进行数据分析。以涡轮流量计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以双指数衰减函数... 为探索涡轮流量计在变粘度工况下的流量计算和校准方法,研究中利用变温航空润滑油流量标准装置对10支涡轮流量计在多个粘度点下进行校准试验,对各粘度下流量计仪表系数进行数据分析。以涡轮流量计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以双指数衰减函数对仪表系数进行拟合计算的方法,各流量计拟合曲线的r2值都优于0.99,且各粘度点流量测量结果误差都小于1%。研究中进一步提出通过关键点雷诺数确定流量选点的校准方法,关键点拟合结果与全数据拟合结果两者差别基本都小于±0.33%。建议对变粘度工况涡轮流量计流量计算和校准方法进行深入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方法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流量计 变粘度 流量计算 校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成像式多光谱测温图像畸变及非均匀性矫正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静 张学聪 +2 位作者 杨永军 王仲杰 吉陈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17-221,共5页
采用张氏矫正法对镜头畸变进行矫正,温度场图像与目标对应位置的重合度可达95%以上;采用两点标定法和神经网络法结合的综合法对图像非均匀性矫正,能够显著减小由于CCD像素不一致导致的测温误差,像素点最大温度测量误差从2%减小到0.5%。
关键词 瞬态成像 多光谱 温度场 图像矫正 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T统计特征在航空发动机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娅辉 李新良 +1 位作者 洪宝林 张大治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航空发动机振动信号包含了多种振源的振动信号和大量的噪声分量。通过对其进行Hilbert-Huang变换,将复杂信号分解为代表不同物理意义的单分量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然后对每一个IMF子带信号提取基于能量加权的广... 航空发动机振动信号包含了多种振源的振动信号和大量的噪声分量。通过对其进行Hilbert-Huang变换,将复杂信号分解为代表不同物理意义的单分量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然后对每一个IMF子带信号提取基于能量加权的广义粗糙度特征实现对振动信号的描述。最后将上述特征送入SVM分类器进行训练,根据分类器的输出结果确定航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通过对实测航空发动机试车时得到的振动信号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发动机的振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HILBERT-HUANG变换 广义粗糙度特征 SVM 振动分析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扭矩标准机新型杠杆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海峰 王磊 杨仁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0-164,共5页
扭矩标准机是用于对扭矩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的装置。在研制过程中,扭矩标准机力臂杠杆系统的技术设计是保证装置复现扭矩量值测量不确定度水平的关键和难点。通过对杠杆系统进行可计量性设计,可克服当前传统结构存在的有效臂长准确实现和... 扭矩标准机是用于对扭矩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的装置。在研制过程中,扭矩标准机力臂杠杆系统的技术设计是保证装置复现扭矩量值测量不确定度水平的关键和难点。通过对杠杆系统进行可计量性设计,可克服当前传统结构存在的有效臂长准确实现和精确测量困难等问题。通过对影响杠杆系统的环境温度变化、挠度变形、水平位置偏移以及摩擦力矩等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解决,实现各方面因素对杠杆系统引入影响的明显有效限制。经过对该新型杠杆系统实物开展力臂有效长度的测试试验,系统可达到预期设计水平,且实现技术指标的可控和可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标准机 杠杆系统 结构设计 有效臂长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兵 崔骊水 +1 位作者 李小亭 王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6-351,共6页
对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的瞬时全流场测量方法进行了综述。系统介绍了PIV的工作原理、技术的关键环节(获取图像的品质)和影响测量精度主要因素(示踪粒子性能、光源性能、背景噪声、成像畸变、同步器时间分辨率及图像处理算法)。基... 对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的瞬时全流场测量方法进行了综述。系统介绍了PIV的工作原理、技术的关键环节(获取图像的品质)和影响测量精度主要因素(示踪粒子性能、光源性能、背景噪声、成像畸变、同步器时间分辨率及图像处理算法)。基于这些分析,给出了示踪粒子性能的保障、成像组件的选择以及图像处理方法确定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全流场测量法 粒子图像测速 图像处理算法 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D的红外热像仪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一凡 蔡静 +1 位作者 张学聪 张洋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4,共5页
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红外热像仪的重要参数,它能够体现红外探测器的噪声特性。在剔除无效像元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滤波、非线性滤波、直方图均衡化和多尺度图像增强等算法对热像仪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用实验者对画质和图像细节的直... 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红外热像仪的重要参数,它能够体现红外探测器的噪声特性。在剔除无效像元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滤波、非线性滤波、直方图均衡化和多尺度图像增强等算法对热像仪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用实验者对画质和图像细节的直接观察作为定性判据,噪声等效温差作为定量判据,综合评价图像预处理算法的优劣。通过实验发现,线性滤波后进行多尺度图像增强的方式能够使图像细节更清晰,同时噪声等效温差减小约25.9%,是目前较为适合的实验用热像仪的图像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图像预处理 噪声等效温差 多尺度图像增强 红外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干涉法测水介质正弦压力的动态校准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博 杨军 +1 位作者 黄楠 石玉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4,共7页
针对动态压力传感器校准中,压力无法直接准确溯源的问题,一种利用激光干涉法测量水介质折射率的方法用于正弦压力校准。压力腔内充满水介质并产生动态压力,以周期型的正弦压力为例,通过激光干涉测量正弦压力下水介质折射率的改变,得到... 针对动态压力传感器校准中,压力无法直接准确溯源的问题,一种利用激光干涉法测量水介质折射率的方法用于正弦压力校准。压力腔内充满水介质并产生动态压力,以周期型的正弦压力为例,通过激光干涉测量正弦压力下水介质折射率的改变,得到介质动态压力的大小。为了对正弦压力进行精确测量,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研制专门的解调系统,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来实现正弦压力的精确测量。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验证了基于激光干涉测量压力的数学模型,激光干涉方法来测量动态压力切实可行,实现动态压力的量值溯源到时间、长度等基本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激光干涉法 正弦压力 传感器校准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微细电火花超声振动主轴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振扬 张家远 +1 位作者 刘明 张勤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8-552,共5页
微细电火花技术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加工在传统电火花加工中引入超声振动,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明显提高。作为核心部件,超声振动主轴的设计尤为重要。但传统设计过程,... 微细电火花技术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加工在传统电火花加工中引入超声振动,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明显提高。作为核心部件,超声振动主轴的设计尤为重要。但传统设计过程,大大延长了研发周期和增加了成本,因此,采用仿真方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设计的微细电火花超声振动主轴的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ABAQUS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得到了超声振动主轴的谐振频率和输出振幅等参数。超声振动主轴的测试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 微细电火花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水准系统用于基准高差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笑 何晓业 +3 位作者 王巍 程竹兵 高廷 罗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为了拓展静力水准系统(HLS)在粒子加速器准直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开展了针对HLS系统用于多点间基于水平面的基准高差测量的实现方法的研究。基于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由双频激光干涉仪、高精度位移平台、HLS传感器等组成的比... 为了拓展静力水准系统(HLS)在粒子加速器准直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开展了针对HLS系统用于多点间基于水平面的基准高差测量的实现方法的研究。基于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由双频激光干涉仪、高精度位移平台、HLS传感器等组成的比对系统,利用该系统控制多传感器在同一坐标系下观测同一液位。通过比对获得多传感器间基于底部坐标系的零位高度差,实现了多个传感器坐标系间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差值测量,并验证了高差测量精度优于5μm。除此之外,通过在HLS传感器上方安装靶座,使用三坐标测量机(CMM)严格标定各传感器电极板至靶球球心的距离,实现了多靶球球心位置基于水平面的高差值测量,并验证了其测量精度优于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 精密仪器 静力水准系统 加速器准直 高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和容器压力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8,共8页
为解决飞机、舰船、火箭、车辆、石油及天然气领域所涉及的管道和压力容器的压力测量问题,对涉及的管道、容器的压力泄露进行监测、泄露分析和预警,避免传统介入式测量方法弊端。应用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和容器的压力测量方法,通过... 为解决飞机、舰船、火箭、车辆、石油及天然气领域所涉及的管道和压力容器的压力测量问题,对涉及的管道、容器的压力泄露进行监测、泄露分析和预警,避免传统介入式测量方法弊端。应用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和容器的压力测量方法,通过对光纤光栅波长和标准压力值的标定,拟合波长-压力直线的关系,以光纤光栅波长的变化表征管路压力变化。该方法克服管道和容器的壁厚影响,避免介入式测量的打孔要求和对系统内流体流场的干扰,能够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同时,该方法兼具光纤传感测量的优势,灵敏度较高,可以用于高温、高压、电气噪声、腐蚀或其他恶劣环境,同时能够克服管道和容器形状、安装位置及安装空间等的影响。这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和容器压力测量方法具有可行性,有重要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系统 压力容器 压力测量 光纤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探针结构对测量精度影响的数值研究
17
作者 杨博 李龙飞 +2 位作者 武建红 马虎 周胜兵 《火箭推进》 CAS 2021年第4期37-44,78,共9页
为探讨超音速来流中总压、静压探针的开口形式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获得高精度的总压、静压探针结构参数,采用FLUENT商业软件研究了内倒角、半球头、外倒角三种开口形式的总压探针在七种来流马赫数及三种来流偏角条件下的性能和三种开口... 为探讨超音速来流中总压、静压探针的开口形式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获得高精度的总压、静压探针结构参数,采用FLUENT商业软件研究了内倒角、半球头、外倒角三种开口形式的总压探针在七种来流马赫数及三种来流偏角条件下的性能和三种开口形状的静压探针在七种来流马赫数条件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值对比表明:总压探针对流场扰动程度的大小与总压探针精度正相关;外倒角型总压探针对安装偏角的不敏感性最好,相对误差未超过1.5%;外倒角型总压探针的倒角大小对于外倒角型总压探针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给定的条件下,静压探针使用0.2D的测孔、15°的斜孔角度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总压探针 静压探针 超音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粒子图像测速仪的分参数校准方法
18
作者 单杰 黄震威 +6 位作者 崔骊水 谢代梁 王毅 张淑婷 高山 张育闻 钱振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30,共7页
研究了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过程中粒子位移和跨帧时间2个关键分参数的校准方法。设计了用于相机标定的标定圆盘,确定了相机获得图像与实物的比例关系。与标尺相比较,设计的标定圆盘可实现粒子位移的校准... 研究了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过程中粒子位移和跨帧时间2个关键分参数的校准方法。设计了用于相机标定的标定圆盘,确定了相机获得图像与实物的比例关系。与标尺相比较,设计的标定圆盘可实现粒子位移的校准。采用可溯源的高准确度计时器校准了PIV同步器在不同速度点下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得到PIV实际跨帧时间。评估了PIV分参数方法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水平。结果表明:速度100 m/s内的PIV校准相对误差最大为0.08%,其相对误差的不确定度为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粒子图像测速 校准方法 分参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齿轮内部缺陷超声检测信号去噪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梦冉 姚贞建 +1 位作者 王辰辰 吕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4-243,共10页
针对金属齿轮内部缺陷检测信号易受噪声干扰导致缺陷特征提取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局部熵与自适应分解的齿轮缺陷超声检测信号去噪方法。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对齿轮缺陷超声检测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结合相关系数模态聚类指标得到预... 针对金属齿轮内部缺陷检测信号易受噪声干扰导致缺陷特征提取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局部熵与自适应分解的齿轮缺陷超声检测信号去噪方法。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对齿轮缺陷超声检测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结合相关系数模态聚类指标得到预处理信号;基于检测信号动态局部熵理论确定缺陷回波区间,得到缺陷回波信号;采用经验小波变换实现缺陷回波信号去噪,结合二次多项式平滑滤波算法提升去噪信号平滑度,得到金属齿轮缺陷超声检测信号的最终去噪结果。仿真超声检测信号去噪实验结果显示,对于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仿真信号,本文方法去噪信号平均信噪比值和均方误差分别为21.34 dB和0.0002 V,去噪效果明显优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变换,两种方法的平均信噪比和均方误差分别为10.43 dB、12.56 dB和0.0019 V、0.0014 V,且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的本文方法均具有更优的去噪效果和更强的鲁棒性。金属齿轮内部缺陷实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去除齿轮缺陷超声检测信号中的复杂噪声干扰,有效提高了金属齿轮内部缺陷超声检测信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信号分解 噪声去除 局部熵 区间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表面划痕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李艳 贾志婷 +2 位作者 瞿剑苏 马晓苏 王霁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2-411,共10页
针对飞机机身蒙皮、座舱玻璃等装备零部件表面的划痕深度和宽度现场定量检测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表面划痕测量装置。装置基于光切原理设计,以嵌入式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开发板为硬件平台,连接工业相机和显微镜组... 针对飞机机身蒙皮、座舱玻璃等装备零部件表面的划痕深度和宽度现场定量检测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表面划痕测量装置。装置基于光切原理设计,以嵌入式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开发板为硬件平台,连接工业相机和显微镜组,采集由投射光路投射出的平行光条并经过被测表面调制后的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和划痕特征提取,计算划痕的深度和宽度,测量结果可数字化显示并保存。试验结果表明,装置在0.005~0.060 mm测量范围内的示值误差不超过±2.0μm,在0.060~2.000 mm的测量范围内的相对示值误差优于±4%。测量装置具备小型化、一体化、高精度、快速、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在现场环境中对飞机机身各处的划痕进行直接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划痕 蒙皮 座舱玻璃 光切 嵌入式系统 图像处理 飞机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