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层合定向PMMA疲劳断裂性能的频闪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尚伟 计欣华 +1 位作者 杨晓婧 张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3,共5页
运用频闪法及数字图像相关法将动态过程转化为准静态过程,对带应力集中缺口的航空层合定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疲劳断裂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应力集中区域,疲劳裂纹有沿倾斜方向开裂的趋势,而并非沿竖直方向开裂。对其实际破... 运用频闪法及数字图像相关法将动态过程转化为准静态过程,对带应力集中缺口的航空层合定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疲劳断裂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在应力集中区域,疲劳裂纹有沿倾斜方向开裂的趋势,而并非沿竖直方向开裂。对其实际破坏形式进行分析表明,裂纹实际扩展方向与根据频闪疲劳测试系统测试的应变场预测结果相符,进而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定向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频闪法 数字图像相关法 疲劳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有机玻璃加工工艺对其残余应力影响的光弹性技术研究
2
作者 尚伟 杨晓婧 张丽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8-622,共5页
航空有机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残余应力导致疲劳裂纹所致。残余应力会使航空有机玻璃材料链段或基团取向进而产生双折射效应。主要基于残余应力导致的双折射效应,运用数字相移光弹性法实现由钻孔工艺产生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 航空有机玻璃在使用过程中的破坏主要是由于残余应力导致疲劳裂纹所致。残余应力会使航空有机玻璃材料链段或基团取向进而产生双折射效应。主要基于残余应力导致的双折射效应,运用数字相移光弹性法实现由钻孔工艺产生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钻头进给速度越小,加工时间越长,冻结的残余应力越大;而钻头转速越大,加工温度越高,冻结的残余应力越大。控制装卡使各个方向受到相同的约束,能够使孔周残余应力均匀,防止出现较大应力集中区域。加工直径稍大的孔时,应采用分级钻孔的方式,先钻小孔然后逐级扩大,能够保证孔周残余应力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有机玻璃 残余应力 数字相移光弹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热障涂层厚度的无损定量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达 李勇 +3 位作者 闫贝 刘相彪 王东升 牟仁德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6,共5页
目前用来提高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及抗腐蚀性能的热障涂层易出现过薄或脱落的情况,针对涡轮叶片的微米级热障涂层,集中探究其厚度的有效无损定量评估方法,采用高频涡流检测,配合涡流检测正逆问题求解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建立涡流... 目前用来提高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耐高温及抗腐蚀性能的热障涂层易出现过薄或脱落的情况,针对涡轮叶片的微米级热障涂层,集中探究其厚度的有效无损定量评估方法,采用高频涡流检测,配合涡流检测正逆问题求解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建立涡流检测阻抗信号-陶瓷层厚度与粘接层厚度的解析方程组,结合逆运算算法和试验拾取的线圈阻抗信号,联立求解陶瓷层厚度与粘接层厚度的预测值,继而计算2层厚度之和。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利用扫描电镜来测量样本热障涂层的真实厚度,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对涡轮叶片热障涂层厚度实现高效定量评估,评估精度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无损检测 高频涡流检测 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谐振腔法研究透波材料的高温介电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黎义 李建保 何小瓦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根据H0 1n模可加热圆柱谐振腔磁场分量及电场分量的特性 ,利用谐振腔中活塞的滑动接触不损害谐振器的质量因素的谐振腔法 ,研究介电常数不大于 2 0 0和介电损耗角正切不大于 0 .0 5的固体电介质在高温下及 9~ 10GHz频率范围内的ε和tg... 根据H0 1n模可加热圆柱谐振腔磁场分量及电场分量的特性 ,利用谐振腔中活塞的滑动接触不损害谐振器的质量因素的谐振腔法 ,研究介电常数不大于 2 0 0和介电损耗角正切不大于 0 .0 5的固体电介质在高温下及 9~ 10GHz频率范围内的ε和tgδ ,并对影响电介质高温介电性能测试精度的设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腔法 透波材料 高温介电性能 质量因子 谐振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胶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亮 孙玲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5-67,70,共4页
针对变截面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件在固化成型过程中出现缺陷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原有的成型工艺基础上,对变形区域的材料特性及受力形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在胶接过程中可能产生蜂窝位置滑移、造成局部结构变形的原因。通过采用分... 针对变截面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件在固化成型过程中出现缺陷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原有的成型工艺基础上,对变形区域的材料特性及受力形式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在胶接过程中可能产生蜂窝位置滑移、造成局部结构变形的原因。通过采用分步固化、蜂窝芯二次后处理、发泡胶预粘等工艺处理方法,有效解决了变截面蜂窝夹层结构胶接件在成型过程中的形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发泡胶 胶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碳纤维增韧石英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曹俊 李建保 +3 位作者 杨晓战 胡晓清 张大海 黎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6,共4页
以短碳纤维为初始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引入SiO2 组分 ,在一定的热压烧结制度下得到致密Cf/SiO2 复合材料 ;研究了其烧结条件、力学性能、线膨胀及烧蚀性能。实验表明 ,基体保持非晶态 ,可达到 99%的致密度 ;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 ,... 以短碳纤维为初始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引入SiO2 组分 ,在一定的热压烧结制度下得到致密Cf/SiO2 复合材料 ;研究了其烧结条件、力学性能、线膨胀及烧蚀性能。实验表明 ,基体保持非晶态 ,可达到 99%的致密度 ;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 ,弯曲强度 (σf)无显著变化 ,断裂韧性 (KⅠC)先升后降 ;线膨胀系数随碳纤维含量增加而增加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及耐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O2复合材料 短碳纤维 溶胶-凝胶技术 线膨胀系数 耐烧蚀性能 力学性能 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化高温使用复合材料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汪亮 孙玲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2-35,共4页
本文在讨论LT-01B/T300B低温固化高温使用复合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该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研究,并针对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工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LT-01B/T300B低温固化高温使用复合材料可常温固化而满足120℃长期使用的要求,具... 本文在讨论LT-01B/T300B低温固化高温使用复合材料特性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该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研究,并针对应用过程中的具体工艺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LT-01B/T300B低温固化高温使用复合材料可常温固化而满足120℃长期使用的要求,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工艺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减重25%,减小了由于温度应力导致的制件变形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固化 复合材料 胶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车削表面2D分析和3D分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东军 艾传智 +2 位作者 赵福令 敖明 杨志翔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3-134,共2页
这里对碳/碳复合材料车削圆柱表面进行了二维轮廓分析和三维形貌分析的对比研究,分析计算表明三维形貌分析方法更能够真实的反映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三维形貌 表面质量 车削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O’-SiAlON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甄强 高林 +2 位作者 倪亮 孙桂春 张中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2-275,279,共5页
采用热压烧结合成了BN-O’-SiAlON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水冷法研究其在不同热震温差(400~1 500℃)下的抗热震性能。研究表明,柱状的O’-SiAlON晶粒的弥散强化和桥联作用等增韧机制,材料内部存... 采用热压烧结合成了BN-O’-SiAlON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水冷法研究其在不同热震温差(400~1 500℃)下的抗热震性能。研究表明,柱状的O’-SiAlON晶粒的弥散强化和桥联作用等增韧机制,材料内部存在的亚临界自发微裂纹,以及无规则取向的BN和O’-SiAlON晶粒相互交叉生长构成的网状结构,均有利于改善BN-O’-SiAlON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虽然理论计算近似得出在热震过程中BN-O’-SiAlON复合材料中存在的热性能失配将导致较大的热应力,但实际上,在低于900℃的热震温差下材料的强度并没有明显降低,而在高于900℃的热震温差下才有较明显下降,直到达到1 500℃的热震温差时,其强度仍然保持在原来的40%左右,这说明BN-O’-SiAlON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O-’SiAlON 显微结构 抗热震性 热震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盐铝涂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鹏飞 杨瑞 +2 位作者 原玲 房昺 曹文健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73,共5页
以水溶性的磷酸盐、铬酸盐作为粘结剂,铝粉为填料合成了无机盐铝涂料,用于保护钢铁材料防止盐雾腐蚀和高温氧化。对涂层结合力、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结合强度、耐高温、耐磨损及耐腐蚀等性能。粘结... 以水溶性的磷酸盐、铬酸盐作为粘结剂,铝粉为填料合成了无机盐铝涂料,用于保护钢铁材料防止盐雾腐蚀和高温氧化。对涂层结合力、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结合强度、耐高温、耐磨损及耐腐蚀等性能。粘结剂也可用作无机盐铝涂料的面层,提高涂层的表面光洁度和耐腐蚀性能。采用空气喷涂,施工工艺简便易行,已应用于燃气轮机的机匣等部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铬酸盐 铝粉 耐高温 耐磨损 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用聚脲基润滑脂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凤兰 鲍天骄 +2 位作者 王彦 张岩 李阳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为满足潜艇潜望镜支撑系统轴承的使用及工作环境对润滑脂提出的较宽使用温度范围、低启动力矩、良好的防护性、长寿命的要求,研制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聚脲基润滑脂。研究基础油组成、稠化剂结构、添加剂类型对润滑脂成脂性能、高低温性... 为满足潜艇潜望镜支撑系统轴承的使用及工作环境对润滑脂提出的较宽使用温度范围、低启动力矩、良好的防护性、长寿命的要求,研制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聚脲基润滑脂。研究基础油组成、稠化剂结构、添加剂类型对润滑脂成脂性能、高低温性能、高温寿命等性能的影响,并对润滑脂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合成烃类油混合制备的基础油兼具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以及与稠化剂的相容性;采用己二胺与两类不同结构的单胺制备的四聚脲稠化效果最好,且润滑脂稠度能满足使用要求。与海洋环境用S-81复合铝基脂的综合性能的比较表明,制备的聚脲基润滑脂的性能可以满足潜艇潜望镜支撑系统轴承的综合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润滑脂 潜艇 海洋环境 滚动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钢表面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仲川 张晓云 +1 位作者 汤智慧 陆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6,共7页
目的研究300M高强钢表面的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的涂层性能。方法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锌粉和镍粉进行混合,利用低温气动喷涂技术在300M高强钢表面制备锌镍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显微硬度测试仪研究涂层的微观组织结... 目的研究300M高强钢表面的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的涂层性能。方法采用机械混合的方式将锌粉和镍粉进行混合,利用低温气动喷涂技术在300M高强钢表面制备锌镍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显微硬度测试仪研究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采用普通中性盐雾加速实验、涂层破损盐雾加速试验及户外暴晒试验,对冷喷涂锌镍涂层的抗腐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冷喷涂对300M钢基材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根据SEM的表面及截面图片分析,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十分致密,且无孔隙及裂纹,涂层的孔隙率平均为0.4%,结合强度40 MPa左右。根据EDS结果分析,锌镍复合涂层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5%左右,镍的质量分数为15%左右。锌镍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为70.8HV0.49。锌镍复合涂层中镍粒子的强化作用,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具有非常好的抗腐蚀性能,盐雾实验超过770 h,即使涂层破损也可以达到600 h。户外暴晒实验12个月表面无明显腐蚀,并且冷喷涂对300M钢基材的疲劳性能没有影响。结论冷喷涂锌镍复合涂层作为抗腐蚀涂层,可以对300M高强钢提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锌镍复合涂层 微观结构 硬度 盐雾试验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205A合金回转体铸件树枝状偏析缺陷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旭初 洪润洲 +3 位作者 陈邦峰 樊振中 李大奎 潘俊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5-128,共4页
以生产过程中ZL205A合金回转体铸件在射线探伤检测时在射线底片上发现树枝状偏析缺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树枝状偏析缺陷处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熔点等。根据研究结果探讨了树枝状偏析缺陷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预防及... 以生产过程中ZL205A合金回转体铸件在射线探伤检测时在射线底片上发现树枝状偏析缺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树枝状偏析缺陷处力学性能、断口形貌、微观组织、化学成分及熔点等。根据研究结果探讨了树枝状偏析缺陷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预防及防止树枝状偏析缺陷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L205A 树枝状偏析 铸件 机理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氧化铝气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温培刚 巢雄宇 +1 位作者 袁武华 顾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51-56,共6页
在众多气凝胶中,氧化铝气凝胶不仅热导率低,而且高温稳定性好(长期使用温度高达950℃),在高温催化、高温隔热等领域是一种理想的材料。但在工作温度超过1000℃时,氧化铝气凝胶的使用受到限制。简要介绍了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分析了... 在众多气凝胶中,氧化铝气凝胶不仅热导率低,而且高温稳定性好(长期使用温度高达950℃),在高温催化、高温隔热等领域是一种理想的材料。但在工作温度超过1000℃时,氧化铝气凝胶的使用受到限制。简要介绍了氧化铝气凝胶的制备工艺,分析了氧化铝气凝胶的失效理论,并对其耐高温性能的改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气凝胶 烧结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透明材料红外热像检测的光谱特性和光源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兴旺 管和清 +1 位作者 刘颖韬 唐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9,共9页
对半透明材料的光激励红外检测,其热激励机理与不透明材料不同,试件的吸热依赖于材料的光学特性和光源的辐射光谱。基于半透明材料的光谱特性,提出了体加热的物理机制和建模方法。为了获得材料的光谱吸收率,测试了不同厚度下玻璃纤维复... 对半透明材料的光激励红外检测,其热激励机理与不透明材料不同,试件的吸热依赖于材料的光学特性和光源的辐射光谱。基于半透明材料的光谱特性,提出了体加热的物理机制和建模方法。为了获得材料的光谱吸收率,测试了不同厚度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反射率和透射率。以色温模型来描述加热灯的光谱特性,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闪光灯色温对缺陷检测效果的影响,给出了可检信息参数(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闪光灯色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最大温差和最大对比度与色温呈非线性关系,它们随色温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因此低色温和高色温闪光灯对半透明复合材料检测更有利。所得结论为半透明复合材料的闪光灯激励红外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无损检测 半透明材料 光谱 色温 脉冲热像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Nb合金等径角挤压时的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志铭 王二敏 +1 位作者 洪起虎 韩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151,155,共3页
研究了等径角挤压(ECAP)对NiTiNb合金的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了挤压道次对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过程中载荷先增大后迅速降低,4道次变形后,(Ti,Nb)2Ni硬脆相完全消失。此外,TiNi基体相经ECAP变形后明显细化。
关键词 等径角挤压 微观组织 NiTiN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合金全片层组织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臻熙 曹春晓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研究了Al含量、冷却速率和添加硼元素对TiAl合金全片层组织在1150℃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l含量在46%~48%(原子分数,下同)范围的二元TiAl合金的Al含量越高,γ偏析程度越严重,铸造片层组织的热稳定性越差;Ti-48Al合金α单相区固... 研究了Al含量、冷却速率和添加硼元素对TiAl合金全片层组织在1150℃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l含量在46%~48%(原子分数,下同)范围的二元TiAl合金的Al含量越高,γ偏析程度越严重,铸造片层组织的热稳定性越差;Ti-48Al合金α单相区固溶处理后炉冷的粗片层组织的稳定性远远优于空冷的细片层组织,空冷细片层组织容易在晶界处发生不连续粗化转变,并且空冷片层晶粒内的魏氏片层(Lw)与基体的界面往往与晶界一同成为片层组织发生分解的起始部位;Ti-48Al合金中添加0.8%B因晶界TiB2相的存在能有效抑制细片层组织的晶界不连续粗化,但γ相从TiB2/基体界面和晶界重新形核生长可使片层组织转变为均匀的细晶近γ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全片层组织 热稳定性 不连续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因-后果分析的机械安全性评估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文瑛 梁若虹 王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104,共8页
阐述建立基于原因-后果分析(CCD)的机械系统安全性评估模型的步骤以及基本事件重要度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除尘式砂轮机可能发生事故的CCD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首先,除尘式砂轮机的砂轮破裂飞出造成伤人的事故发生概率、严... 阐述建立基于原因-后果分析(CCD)的机械系统安全性评估模型的步骤以及基本事件重要度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除尘式砂轮机可能发生事故的CCD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首先,除尘式砂轮机的砂轮破裂飞出造成伤人的事故发生概率、严重程度、风险度最高;其次,大量粉尘飞扬造成的后果风险度排在第二,相对较高;最后,防护措施可使该设备事故概率大幅下降。CCD模型可以帮助找到机械系统的相关安全事故类型,并能够衡量出系统"本质安全"能力,从而为设计和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安全设计及设备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安全性 原因-后果分析(CCD) 本质安全 评估模型 能量跟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5钛合金不同温度下的静强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4-75,共2页
以TA15航空用钛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温及不同高温环境下的静力拉伸试验,测得了相应的静力拉伸数据,分析了TA15航空用钛合金材料静力拉伸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A15航空用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 以TA15航空用钛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温及不同高温环境下的静力拉伸试验,测得了相应的静力拉伸数据,分析了TA15航空用钛合金材料静力拉伸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A15航空用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伸长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收缩率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力学性能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SiC超高温陶瓷氧化过程中ZrSiO_4相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栋 张跃 +2 位作者 许春来 宋扬 石晓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研究了ZrB2-20vol%SiC超高温陶瓷在空气气氛中的氧化行为,分析了氧化温度、氧分压和氧化时间等对硅酸锆形成和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提出了ZrB2-SiC超高温陶瓷氧化过程中硅酸锆相的形成机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硅酸锆相的形成与高温下Si... 研究了ZrB2-20vol%SiC超高温陶瓷在空气气氛中的氧化行为,分析了氧化温度、氧分压和氧化时间等对硅酸锆形成和晶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提出了ZrB2-SiC超高温陶瓷氧化过程中硅酸锆相的形成机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硅酸锆相的形成与高温下SiC的活性氧化有关.实验结果表明,常压氧化过程中,硅酸锆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I)形核,这一过程与SiC的活性氧化有关;(II)晶体生长,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后形成的富硅玻璃相与氧化锆在硅酸锆晶核处反应,晶粒进一步长大.研究表明,在1500℃氧化90min后,硅酸锆的晶粒尺寸达到100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化锆 碳化硅 硅酸锆 活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