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补水模式下芒硝盐岩风化物水盐运移试验研究
1
作者 尹亚敏 李迎阳 +3 位作者 陈进春 孔维博 李荣亮 彭尔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云南禄丰黑井骄子山隧洞工程中的芒硝盐岩弃渣场风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取样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芒硝盐岩风化物堆积体在降雨入渗、降雨后蒸发和潜水蒸发等3种不同补水模式下的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情况下... 以云南禄丰黑井骄子山隧洞工程中的芒硝盐岩弃渣场风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取样开展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芒硝盐岩风化物堆积体在降雨入渗、降雨后蒸发和潜水蒸发等3种不同补水模式下的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情况下总体上呈现盐随水走、向下聚集的趋势;降雨后蒸发情况下总体上呈现盐随水走、水去盐存的趋势,盐分随水分进行迁移与所含易溶盐溶解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空隙有关;潜水蒸发情况下总体上呈现盐随水走、向上聚集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盐岩风化 降雨入渗 降雨后蒸发 潜水蒸发 水盐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储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
2
作者 应飞祥 姜燕波 +5 位作者 何民 田华 贾鉴 杨捷 张红涛 徐天奇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42,共9页
由于风电场及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含风储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风电场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简单总结了风储系统模型;针对含有风电场及风储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模型评... 由于风电场及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含风储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对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风电场相关因素进行了综述,简单总结了风储系统模型;针对含有风电场及风储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模型评估过程、方法以及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含风储系统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为切入点,针对现有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势做出一定的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建模 储能系统 风储系统 可靠性 可靠性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挂牌的电力市场竞价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茂林 黄宋波 +6 位作者 涂启玉 王睿琛 马高权 邢玉辉 刘双全 刘祥瑞 陈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440,共7页
针对目前电力市场价格信号不清晰、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挂牌交易机制,提出了一种发用电侧双向挂牌的竞价模式。通过信息公示、电厂挂牌用户摘牌、用户挂牌电厂摘牌3个阶段,供需双方在价格接受范围内分别进行挂牌、摘牌,累计摘牌电量... 针对目前电力市场价格信号不清晰、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挂牌交易机制,提出了一种发用电侧双向挂牌的竞价模式。通过信息公示、电厂挂牌用户摘牌、用户挂牌电厂摘牌3个阶段,供需双方在价格接受范围内分别进行挂牌、摘牌,累计摘牌电量上限不受约束。通过优化两个交易阶段的成交顺序,将市场主体公示电量作为整个双向挂牌交易成交电量上限,并给出了交易组织流程图和市场出清计算方法。该竞价模式不仅能激励供需双方合理报价,还可实现交易量价的有机配合,降低了交易风险,扩大了成交电量,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云南电力市场的运营经验证实了该竞价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机制设计 发用电侧双向挂牌 竞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无功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线路辨识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欣然 徐天奇 +1 位作者 李琰 姜燕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123-6129,共7页
线路中无功功率的分配改变,可能会影响关键线路的分布。以传输介数和改进的潮流转移熵为计算手段,同时考虑了有功和无功,以这些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线路综合关键度。关键线路的断开使得电网的连通性变差,为维持系统稳定,电力系统需要切除... 线路中无功功率的分配改变,可能会影响关键线路的分布。以传输介数和改进的潮流转移熵为计算手段,同时考虑了有功和无功,以这些因素为基础提出了线路综合关键度。关键线路的断开使得电网的连通性变差,为维持系统稳定,电力系统需要切除部分负荷,故使用基于最优潮流的失负荷量验证辨识方法的准确性。将IEEE39节点系统作为物理电网模型,计算得出关键线路排序;并从信息系统攻击使得电网线路发生故障,采用基于最优潮流的失负荷量验证上述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线路综合关键度可以较为准确地辨识出关键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线路辨识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传输介数 潮流转移熵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强 程田 +2 位作者 薛元 刘宏扬 张东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4,共10页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尚不完善。基于桩体抗滑段受力平衡条件,开展考虑桩承水平净推力、桩承轴力和桩顶筋带约束作用的桩体抗滑效应分析。由CFG桩弯曲强度确定桩承极限水平净推力,通过引入桩体破坏不同步性的桩承水平净推... 路堤下CFG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尚不完善。基于桩体抗滑段受力平衡条件,开展考虑桩承水平净推力、桩承轴力和桩顶筋带约束作用的桩体抗滑效应分析。由CFG桩弯曲强度确定桩承极限水平净推力,通过引入桩体破坏不同步性的桩承水平净推力系数,提出能良好反映CFG桩弯曲破坏模式下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桩承综合力矩法,并结合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验证。案例研究表明:路基工程CFG桩复合地基的抗滑力矩中,土体抗滑力矩占比54.8%~79.8%,桩体抗滑力矩占20.2%~35.5%,筋带抗滑力矩约9.7%;对于桩体抗滑力矩,由桩承轴力提供的抗滑力矩占比达86.9%~91.9%,由桩体弯曲强度和桩顶筋带约束作用引起的抗滑力矩占比约8.1%~13.1%;针对离心模型试验的极限和临界状态,采用桩承综合力矩法计算的地基稳定系数在0.98~1.06之间,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CFG桩 复合地基 稳定性 弯折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流的电-气互联系统源荷互动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可真 李林耘 +3 位作者 林铮 赵庆丽 杨富宝 王玄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应对电力系统存在的弃风、碳排放较高等问题,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了一种电-气互联系统源荷互动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推导得到考虑气网动态特性的天然气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构建以储液罐装置为主的储碳... 为应对电力系统存在的弃风、碳排放较高等问题,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了一种电-气互联系统源荷互动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推导得到考虑气网动态特性的天然气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构建以储液罐装置为主的储碳系统(CSS),CSS与火电机组(TU)、风电机组(WT)、电转气(P2G)设备组成TU-CSS-P2G-WT的联合运行方式;源侧以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计算得到能源网络的碳势时空分布,荷侧根据源侧的碳势信号,基于低碳响应机制建立激励型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合理调整用能行为最小化用户购能总成本;建立源荷互动两阶段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并利用GUROBI进行求解。通过改进由IEEE 39节点和比利时20节点构成的电-气互联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低碳经济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联合运行方式 气网动态特性 激励型低碳需求响应 电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建文 谭永祎 +3 位作者 陈梦媛 王兴霞 姜海龙 江谊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 针对水电工程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存在传递问题,提出了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和系统动力学(SD)的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根据地下洞室群的施工特点,建立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指标体系;结合风险传递机理,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关系,建立了风险因素传递矩阵,并总结归纳出风险因素关系对照表,通过系统动力学分析风险因素间传递路径,揭示了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网络;集成ISM-SD构建了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并结合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工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施工进度风险重要因素和关键传递路径,为地下洞室群施工进度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施工进度风险 风险传递路径 解释结构模型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废弃矿山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蒋文翠 冉江华 +5 位作者 王铭明 范春梅 金冠锋 耿庆宝 曾荣俊 孔维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分为天然原生林地区(A)、人工生态修复区(B)、自然恢复区(C)3种样地,采用典型样地抽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不同样地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区物种丰富度最大,有3... 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区分为天然原生林地区(A)、人工生态修复区(B)、自然恢复区(C)3种样地,采用典型样地抽样调查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不同样地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区物种丰富度最大,有31种,隶属19科29属;不同样地植物生活型存在显著差异,A区以高位芽植物为主,B区以一年生植物为主,C区高位芽和一年生植物相当;筛选优势物种,试提出以本土物种为主、灌草结合的马桑+火棘+戟叶酸模+狗尾草植被配置模式修复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群落结构 生态修复 优势物种 废弃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LiDAR和UAV影像的塔式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思情 刘佳佳 +2 位作者 王伟鹏 段平 李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塔式建筑物由于立面结构复杂,使用单一数据源进行三维建模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空洞、纹理拉花等情况。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机载LiDAR数据和手持LiDAR数据进行配准融合的塔式建筑物三... 塔式建筑物由于立面结构复杂,使用单一数据源进行三维建模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空洞、纹理拉花等情况。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机载LiDAR数据和手持LiDAR数据进行配准融合的塔式建筑物三维建模方法。以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的五彩云楼为例,使用UAV和手持激光扫描仪作为数据采集设备,首先分别采集塔式建筑物的UAV影像、机载LiDAR和手持LiDAR数据,然后基于摄影测量原理生成UAV影像的点云,其次基于最近点迭代算法方法将三种数据进行配准融合,最后通过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表示其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将多源LiDAR和UAV影像点云配准融合后生成的三维模型结构更加完整,避免了单一数据源构建三维模型存在的空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激光雷达 塔式建筑物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无人机影像多特征信息的滑坡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钰洁 刘佳佳 +2 位作者 孙龙 易邦进 李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滑坡灾害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破坏力,快速、准确识别滑坡对受灾区的应急救援、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具备操作灵活、高时效性和高分辨率等优势,为特定区域的滑坡数据获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以... 滑坡灾害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和破坏力,快速、准确识别滑坡对受灾区的应急救援、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具备操作灵活、高时效性和高分辨率等优势,为特定区域的滑坡数据获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以云南省绿春县为研究区,以UAV影像为数据源,首先构建研究区的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尺度分割;然后综合光谱、形状和纹理等多特征信息,计算样本分离度后优化特征空间;最后基于面向对象的贝叶斯(Bayes)分类方法进行滑坡识别与精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ayes方法得到的滑坡识别总体精度(overall accuracy,OA)达92.49%,Kappa系数达0.888,其中滑坡区域的生产者精度(producer accuracy,PA)和用户精度(user accuracy,UA)分别为89.84%和83.17%。此外,与决策树(decision tree,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分类方法的滑坡识别结果进行精度对比,Bayes方法的OA较其他分类方法提高3.26%~5.86%,Kappa系数提高0.048~0.092。该方法对于复杂、破碎山地的滑坡识别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基于高分辨率UAV影像的滑坡精细化识别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贝叶斯分类 滑坡 无人机影像 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道路标识符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肖 刘佳佳 +1 位作者 段平 李佳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7,共6页
面对复杂道路交通场景,智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道路标识符对自动驾驶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YOLOv7算法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适用于实时复杂的道路标识符检测。中国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对YOLOv7模型进行训练,选取了普通、有遮挡和模糊三... 面对复杂道路交通场景,智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道路标识符对自动驾驶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YOLOv7算法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适用于实时复杂的道路标识符检测。中国交通标志检测数据集对YOLOv7模型进行训练,选取了普通、有遮挡和模糊三种不同的道路交通场景图像测试训练模型,并与CenterNet、Faster R-CNN和SSD三种流行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YOLOv7算法检测速度快,平均精度最高,m AP达到89.7%,且在三种场景的图片测试中性能表现最好,即使在存在遮挡和模糊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成功检测出图像中的道路标识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v7 道路标识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工程扰动区不同植物生态修复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文翠 冉江华 +5 位作者 王铭明 金冠锋 耿庆宝 曾荣俊 瞿佳 孔维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7,共5页
以砂生槐、白羊草、黑穗画眉草、狗尾草、白三叶草等5种先锋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调查和土壤采样室内养分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试验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不同试验区Shannon-Wie... 以砂生槐、白羊草、黑穗画眉草、狗尾草、白三叶草等5种先锋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调查和土壤采样室内养分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试验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肥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区相比,不同试验区Shannon-Wiener指数(H)表现出显著差异,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差异不明显,不同群落H值依次为黑穗画眉草植物群落>白羊草植物群落>砂生槐植物群落>白三叶草植物群落>狗尾草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有效氮含量、含水率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区,砂生槐改良土壤肥力效果最好,白三叶草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结构 生态修复 土壤肥力 高海拔工程扰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选择性集成即时学习风电功率自适应预测
13
作者 李运龙 金怀平 +2 位作者 范守元 金怀康 王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7-496,共10页
风电功率预测可为风电的并网和优化调度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于风电固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给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带来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受季节性、气候性、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随着时间... 风电功率预测可为风电的并网和优化调度提供有效的指导信息,在风能的开发利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由于风电固有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给准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带来巨大挑战。同时,由于受季节性、气候性、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电功率数据特征难免发生改变,这将直接导致离线的风电功率模型性能发生退化。为此,提出一种在线选择性集成即时学习(OSEJIT)自适应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为了有效处理风电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征,通过相似度、学习器扰动以构建多样性JIT基模型库。其次,为了保证集成有效性,定义基于Friedman检验的多样性指标和基于预测精度的准确性指标以实现模型的在线选择。随后,在线预测阶段,根据模型近期的预测性能通过自适应加权集成的方式获得最终预测值。为了保证基模型库的更新,同时规避模型频繁重建导致计算资源耗费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KL散度的过程状态识别方法以减少模型重建频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一个实际风电功率数据应用中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 自适应算法 过程状态识别 统计假设检验 在线选择性集成 即时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DBN的配电网内部过电压类型识别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伟 杨耿杰 +1 位作者 郭谋发 杨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9,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深度信念网络(DBN)的配电网内部过电压识别方法。将10 kV母线三相过电压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再通过奇异值分解降维,将所得奇异值作为特征值输入训练好的深度信念网络分类器,实现对7种典型的内部... 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深度信念网络(DBN)的配电网内部过电压识别方法。将10 kV母线三相过电压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再通过奇异值分解降维,将所得奇异值作为特征值输入训练好的深度信念网络分类器,实现对7种典型的内部过电压的类型识别。利用ATP/EMTP仿真数据和物理实验平台上的故障波形对所提算法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之与其他分类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所列举的其他方法,所提算法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更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内部过电压 类型识别 双树复小波 深度信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周边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15
作者 罗超 郭小平 +2 位作者 冯昶栋 叶金鹏 薛东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8,共16页
土壤种子库是植被自然更新和恢复的物质基础,对干旱荒漠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周边为研究区,选择典型生境和植被类型,通过样地植被调查、持久和短暂土壤种子库采样、萌发试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对土壤种子库特征... 土壤种子库是植被自然更新和恢复的物质基础,对干旱荒漠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乌海周边为研究区,选择典型生境和植被类型,通过样地植被调查、持久和短暂土壤种子库采样、萌发试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对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和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乌海及周边土壤种子库平均密度为217~1547粒·m^(-2),物种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种子库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持久土壤种子库占种子库总密度的17.34%~64.22%,且轻度和中度干扰样地的持久种子库占比达40%以上。2)不同生境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种子库差异较为显著,相近地理环境下的土壤种子库具有一定相似性,但中度干扰下的样地种子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要高于周边轻度干扰的样地。3)新星矿区周边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较高,其他区域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在组成和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4)土壤种子库物种在不同土壤环境中呈现不同的聚类,土壤因子只能部分(30%~40%)反映土壤种子库特征。影响0~5 cm和5~10 cm持久土壤种子库的最主要土壤因子分别为有机质、粉粒、黏粒含量和砾石含量,影响0~5 cm和5~10 cm短暂土壤种子库的最主要土壤因子分别为全磷、黏粒含量和容重、有机质。上述研究可为乌海周边表土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及恢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生境条件 土壤种子库 地上植被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二维Otsu算法在SF_6压力表盘图像分割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长胜 冯广 +2 位作者 刘子裕 李川 钱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7期8-11,15,共5页
为了提高SF_6压力表盘图像分割准确度,对比了传统二维Otsu和Otsu双阈值分割算法,给出了一种改进二维Otsu算法。针对二维Otsu算法选取最佳阈值时存在的缺陷,将整体阈值再区分并结合离差平方和作为适应度函数选取最佳阈值,提高了目标图像... 为了提高SF_6压力表盘图像分割准确度,对比了传统二维Otsu和Otsu双阈值分割算法,给出了一种改进二维Otsu算法。针对二维Otsu算法选取最佳阈值时存在的缺陷,将整体阈值再区分并结合离差平方和作为适应度函数选取最佳阈值,提高了目标图像的阈值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满足对SF_6压力表盘图像进行目标区域分割,同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压力表盘 图像分割 最佳阈值 适应度函数 改进二维Otsu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在图像滤波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长胜 冯广 +2 位作者 刘子裕 李川 钱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为了增强锅炉水位计图像滤波去噪效果,提高图像清晰度,便于后期液位计图像识别研究,通过分析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选择扩散模型及You Yu-Li和Kaveh M四阶偏微分方程的滤波去噪算法,提出了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滤波算法。所提算法对Per... 为了增强锅炉水位计图像滤波去噪效果,提高图像清晰度,便于后期液位计图像识别研究,通过分析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选择扩散模型及You Yu-Li和Kaveh M四阶偏微分方程的滤波去噪算法,提出了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滤波算法。所提算法对Perona和Malik两个扩散函数均值化,并引入标准差作为梯度期望值的偏差裕度,结合了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保边缘特性的优点,并消除了由于传统各向异性滤波算法迭代过度所造成的阶梯缺陷问题,确保图像有用信息不缺失和像素点平滑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更好地降低噪声对目标信号提取产生的影响,提高了图像识别鲁棒性,增强了图像平滑滤波效果,保证了锅炉水位计图像边缘清晰度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去噪 液位计图像识别 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算法 边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谭永滨 谢剑亮 +4 位作者 冉江华 王毓乾 艾金泉 唐瑶 王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6-56,共11页
土壤侵蚀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也是全球水土流失研究的重要内容.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模型估算2000-2019年间5个时期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并分析... 土壤侵蚀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也是全球水土流失研究的重要内容.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模型估算2000-2019年间5个时期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并分析各影响因子及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研究区内地形因子对土壤侵蚀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流域内降雨侵蚀因子R均值介于9549~15371(MJ·mm)/(hm^(2)·h·a)之间,土壤可蚀性因子K均值为0.02922(t·km^(2)·h)/(km^(2)·MJ·mm),坡长坡度因子LS均值为3.91,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均值介于0.081~0.094之间,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均值介于0.3781~0.3870之间;②鄱阳湖流域5个年度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882.10,1244.32,1463.72,964.82,794.74 t/(km^(2)·a),流域内整体属于轻度侵蚀等级,土壤侵蚀状况在2015年、2019年得到很大好转;③研究区内土壤侵蚀强度在海拔及坡向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00,200)m区域是海拔900 m以下土壤侵蚀强度最高的区域,在900 m以上地区,侵蚀强度随海拔升高急剧增加,流域内朝向偏东北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大于朝向偏西南区域.总体上,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应重点关注极强烈及剧烈侵蚀地区、平原与丘陵交界地区、高海拔地区,应加强对朝向偏东北方向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模型 鄱阳湖流域 土壤侵蚀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
19
作者 王秀芬 尹越 +1 位作者 杜明军 宋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7期17-24,共8页
进行了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试验,通过两根试件的单调加载试验,确定了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破坏形态及截面应变特征等基本性能;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构件抗弯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进行了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试验,通过两根试件的单调加载试验,确定了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破坏形态及截面应变特征等基本性能;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梁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构件抗弯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推导了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符合较好,为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型钢混凝土梁 抗弯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动边界绕流的锐利界面浸入边界法
20
作者 郭涛 张晋铭 +1 位作者 张纹惠 王文全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142,共13页
为避免复杂贴体网格的更新和畸形对动边界流场计算效率、精度的影响,以充分掌握结构场的受力特性,采用一种改进的锐利界面(sharp-interface)浸入边界法模拟具有动边界绕流的流动问题。该方法将计算域中的固体视为流体,固体边界离散为若... 为避免复杂贴体网格的更新和畸形对动边界流场计算效率、精度的影响,以充分掌握结构场的受力特性,采用一种改进的锐利界面(sharp-interface)浸入边界法模拟具有动边界绕流的流动问题。该方法将计算域中的固体视为流体,固体边界离散为若干个拉格朗日网格点,通过在界面单元处插值重构流动参数(速度),将其直接作为流动求解器的边界条件,由此来反映固体边界的影响。即通过构造“虚拟点—受力点—垂足点”的计算结构,借助双线性插值得到虚拟点的速度,再通过强制满足固体边界的无滑移条件计算出受力点的速度,以此为边界条件,最终求解基于浸入边界法的耦合系统方程,实现复杂动边界的流动数值模拟。采用C++编写该浸入边界法的数值程序,以单圆柱绕流为验证算例,通过与文献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主动运动椭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精细计算,探讨了不同轴长比(A_(R))、不同攻角(θ)下的椭圆柱对尾涡结构分布特征和水力不稳定现象的影响。捕捉到了反对称S型、“P+S”Ⅰ型、“P+S”Ⅱ型尾涡脱落模态,漩涡强度、涡脱频率和升阻比随AR和的变化规律,以及确定了升阻比临界攻角(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利界面 浸入边界法 圆柱绕流 椭圆柱绕流 轴长比 涡脱频率 升/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