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动力耦合系统止推片润滑流场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健 赵舟 +2 位作者 王小美 王焱 喜冠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05-209,共5页
为解决混合动力汽车中动力耦合系统止推片经常损坏的问题,对差速式耦合装置内部齿轮与止推片摩擦面间润滑油膜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改变齿轮与止推片之间的间隙,研究两者间的润滑油膜变化趋势。采用Creo三维软件对齿轮与止推片进行... 为解决混合动力汽车中动力耦合系统止推片经常损坏的问题,对差速式耦合装置内部齿轮与止推片摩擦面间润滑油膜的流场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改变齿轮与止推片之间的间隙,研究两者间的润滑油膜变化趋势。采用Creo三维软件对齿轮与止推片进行建模,使用Fluent软件对模型内部的齿轮、止推片和油、气混合物流场进行网格划分,并对油、气混合物流场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齿轮与止推片摩擦面存在最佳间隙为0.1 mm,此时止推片半径区域内的润滑油膜流场形成较好,油、气混合物速度场变化波动均较小,有利于延长止推片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耦合系统 止推片 数值模拟 润滑油膜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阀升程对小压力室喷油嘴内部空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郑金保 缪雪龙 +2 位作者 洪建海 夏少华 居钰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6,共5页
试验测得针阀升程、盛油槽压力和喷油规律曲线,盛油槽压力曲线能够客观解释喷油规律后期上升的原因.喷油规律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主体空化区域沿喷孔轴线方向发展并延伸到出口,在出口中部形成两个近似对称的区域,迹线分析显示该现... 试验测得针阀升程、盛油槽压力和喷油规律曲线,盛油槽压力曲线能够客观解释喷油规律后期上升的原因.喷油规律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主体空化区域沿喷孔轴线方向发展并延伸到出口,在出口中部形成两个近似对称的区域,迹线分析显示该现象是由于燃油进入压力底部受到壁面形状的限制发生偏转造成的.针阀升程对油嘴内部流动的影响非常明显,在针阀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气泡产生的部位有显著变化,开启过程从喷孔入口下部转移到上部,在最大针阀升程基本稳定在上边缘,在针阀关闭时从上边缘移动到下边缘.气泡从喷孔入口开始产生,随着针阀的移动,气泡移动到出口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油嘴 针阀升程 空化 共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瞬态喷雾特性及喷油器后滴油现象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谦 赖晓易 +3 位作者 吴玉强 何志霞 夏兴兰 游维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4,共7页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某型国产喷油器分别在有背压条件和自由喷雾情况下进行了喷雾宏观特性测试,获得了不同喷油压力和背压条件下油束的宏观形态;在高速摄影技术基础上使用长焦显微镜头捕捉到该喷油器喷雾末期的后滴油现象并探究产生此现...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某型国产喷油器分别在有背压条件和自由喷雾情况下进行了喷雾宏观特性测试,获得了不同喷油压力和背压条件下油束的宏观形态;在高速摄影技术基础上使用长焦显微镜头捕捉到该喷油器喷雾末期的后滴油现象并探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喷油压力或喷射背压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喷雾锥角,增大喷雾场在燃烧室中的分布范围,更有利于油气混合;燃油喷雾过程的喷雾锥角曲线呈明显的双波峰形状;电磁阀阀芯落座的响应时间过长造成喷油器断油不干脆是产生后滴油现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喷油器 雾化 高速摄影 后滴油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OLED灰阶补偿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磊 梁监天 +3 位作者 张雷 宗艳凤 胡俊涛 吕国强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9期35-39,共5页
为了解决一种小型AMOLED显示屏由灰阶丢失导致的图像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AMOLED灰阶补偿算法。首先测试不同亮度下AMOLED显示灰阶时亮度变化的数据,然后依据测试数据建立亮度变化与灰阶丢失的映射关系,最后使用非线性灰阶压缩的方法对... 为了解决一种小型AMOLED显示屏由灰阶丢失导致的图像变形问题,提出了一种AMOLED灰阶补偿算法。首先测试不同亮度下AMOLED显示灰阶时亮度变化的数据,然后依据测试数据建立亮度变化与灰阶丢失的映射关系,最后使用非线性灰阶压缩的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变换,补偿灰阶丢失引起的图像失真。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测试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补偿由于AMOLED亮度变化而无法正常显示的灰阶的问题,使图像能够正常显示。因此该算法可以保证小型AMOLED显示屏在不同亮度下工作时能够正常显示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LED 补偿 灰阶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平板壁面的柴油喷雾的燃油分布研究
5
作者 毛立伟 苏万华 裴毅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104,共7页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PLIEF)技术,在一个高温高压定容弹内研究了柴油喷雾撞击平板后的燃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撞壁对燃油分布有重要影响。撞壁喷雾可以分为:(1)气液相喷雾同时撞壁,在近壁面形成近壁浓区,瞬时最大燃空当量比(Φmax)和... 利用复合激光诱导荧光(PLIEF)技术,在一个高温高压定容弹内研究了柴油喷雾撞击平板后的燃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撞壁对燃油分布有重要影响。撞壁喷雾可以分为:(1)气液相喷雾同时撞壁,在近壁面形成近壁浓区,瞬时最大燃空当量比(Φmax)和最低温度(Tmin)存在于撞壁点附近;(2)气相喷雾撞壁液相喷雾不撞壁,近壁面当量比相对较高,Φmax和Tmin存在于撞壁点上方的自由射流段中;(3)气液相喷雾都不与壁面接触,相当于自由喷射。随着撞壁距离的增加,液相燃油质量分数增加,Φ>2的过浓区间的气相燃油质量分数减小,1<Φ≤2的较浓区间的气相燃油质量分数增加到一定数量并保持变化不大,0<Φ≤1的稀混合气区间的气相燃油质量分数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喷雾 撞壁 燃油分布 复合激光诱导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剂改性聚乳酸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邹辛祺 葛正浩 +3 位作者 杨翔宇 王超宝 乔宇杰 吴文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134,120,共8页
聚乳酸(PLA)材质韧性较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许多应用,为进一步拓宽PLA的应用范围,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使其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本文主要通过改变PLA中聚己内脂(PCL)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两种可降解的增韧剂的添加... 聚乳酸(PLA)材质韧性较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许多应用,为进一步拓宽PLA的应用范围,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改性使其满足不同使用需求。本文主要通过改变PLA中聚己内脂(PCL)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两种可降解的增韧剂的添加量(0、5%、10%、15%、20%),探究其含量对PLA基复合材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热性能、力学性能等有关性能的影响,优化PLA材料增韧剂的选择与添加量。结果表明,同等添加量的PCL与PBAT相比,PCL的熔体流动性及热性能均展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同等含量的PCL改性PLA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优于PBAT,15%的增韧剂都可使复合材料的耐冲击强度达到最高,PCL改性PLA的冲击强度达到14.93 kJ/m~2,相比于纯PLA提高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聚乳酸 增韧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的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仲贺 武美萍 +2 位作者 缪小进 吴克中 张学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相似模型试验方法,用相似模型有效模拟工程机械零/部件原型的物理特性及响应,再现原型的典型物理特征,再由相似模型试验结果反推原型的参... 再制造是一种对废旧产品实施高技术修复和改造的产业。面向工程机械再制造,基于相似理论,提出一种相似模型试验方法,用相似模型有效模拟工程机械零/部件原型的物理特性及响应,再现原型的典型物理特征,再由相似模型试验结果反推原型的参数。以薄壁杆件结构为例,首先在理论上推导出相似模型与原型之间的相似系数和预测公式等函数关系,然后设计、开展相似模型力学试验,并将理论预测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薄壁杆件模型材料的弹性阶段,根据相似模型预测公式得到的挠度、拉应力和压应力预测数据与试验得到的挠度、拉应力和压应力实测数据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相似模型预测公式的有效性和模型试验的合理性。相似模型试验为工程机械再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于工程机械再制造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工程机械 相似理论 相似模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汽油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宏斌 蒋兆杰 +3 位作者 刘轩铭 高崴 杨世杰 毕仕强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9,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汽油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喷油器的驱动电流波形来检测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由于喷油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喷油器才会完全开启,驱动电流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会产生明显的电流拐点。该... 提出了一种新型电控汽油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喷油器的驱动电流波形来检测喷油器开启延迟时间。由于喷油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喷油器才会完全开启,驱动电流在电磁阀衔铁完全吸合时会产生明显的电流拐点。该方法构建一种硬件电路以及检测逻辑,能在驱动电流出现拐点的时刻触发可检测的脉冲。通过分析触发脉冲的延迟时间以及脉宽,可准确得到喷油器开启的延迟时间。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喷油器的出厂检测和日常维修,还可以移植到ECU中,在线检测喷油器的延迟时间,为喷油正时策略提供补偿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喷油器 开启延迟 检测 电磁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丁醇和异丁醇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顾小磊 俞建达 +2 位作者 黄佐华 李佳峰 胡林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通过一台V6发动机研究了柴油中掺混正丁醇和异丁醇在不同转速、不同EGR率和喷油时刻下对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柴油燃料比异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滞燃期短,异丁醇缸内峰值压力和预混放热率比正丁醇高.柴油中掺混正丁... 通过一台V6发动机研究了柴油中掺混正丁醇和异丁醇在不同转速、不同EGR率和喷油时刻下对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柴油燃料比异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滞燃期短,异丁醇缸内峰值压力和预混放热率比正丁醇高.柴油中掺混正丁醇和异丁醇可以明显降低碳烟排放,使得碳烟随着EGR率变化变得平缓.同时掺混正丁醇对碳烟降低的效果更明显,而且掺混丁醇对NOx排放影响不大,一氧化碳与碳氢排放保持在较低水平.最后柴油机燃用丁醇可以达到同时降低碳烟和NOx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正丁醇-柴油 异丁醇-柴油 碳烟 燃烧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结构对喷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姚春德 耿培林 +3 位作者 银增辉 胡江涛 杨子明 陈大陆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7,共7页
为了解高压共轨喷嘴结构对喷雾的影响,试验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在高喷射压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喷嘴结构的喷雾粒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压燃油喷雾的粒径分布呈现轴线大、两边小的趋势,并在喷雾边缘稍微增加;... 为了解高压共轨喷嘴结构对喷雾的影响,试验采用三维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在高喷射压力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喷嘴结构的喷雾粒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压燃油喷雾的粒径分布呈现轴线大、两边小的趋势,并在喷雾边缘稍微增加;同时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喷雾索特平均直径(SMD)的分布呈现粒径减小的趋势,小粒径区域逐渐向喷嘴顶端靠近,喷雾雾化效果随喷射压力增加而改善.随着喷孔直径的减小,喷雾总体SMD呈减小趋势;当喷孔直径减小到一定程度时,进一步减小喷孔直径对喷雾雾化效果的影响逐渐减弱.孔径为0.18,mm的喷嘴,喷雾SMD随着长径比(L/D为3.89~5.00)的增加而增大;孔径为0.13,mm的喷嘴,喷雾SMD随着长径比(L/D为5.38~7.69)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结构 长径比 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 索特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喷油器盛油槽和控制腔压力联合测量与压力变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金保 缪雪龙 +3 位作者 洪建海 卜安贞 夏少华 居钰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控制腔和盛油槽压力的联合测量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喷油器工作过程中盛油槽和控制腔的压力变化情况,测量结果将为该喷油器零部件设计计算提供准确的边界.通过盛油槽和控制腔的压力变化过程分析,可以得到电磁铁的响应时间、针阀的开启和关... 控制腔和盛油槽压力的联合测量结果客观地反映了喷油器工作过程中盛油槽和控制腔的压力变化情况,测量结果将为该喷油器零部件设计计算提供准确的边界.通过盛油槽和控制腔的压力变化过程分析,可以得到电磁铁的响应时间、针阀的开启和关闭延迟以及实际的喷油持续期等喷油参数.在不喷油的时候控制腔和盛油槽压力与轨压相同,在喷油过程中控制腔和盛油槽均存在较大的压力波动,但控制腔压力始终低于盛油槽压力.在喷油结束后,控制腔和盛油槽压力仍存在波动,该压力波动将影响多次喷射的后喷射.盛油槽和控制腔压力下降的幅值与轨压有关,但盛油槽压力下降的最大幅度为轨压的20%,控制腔压力下降的最大幅度在针阀最大升程时保持不变为轨压的54%,盛油槽与控制腔的压力差在最大针阀升程下保持不变为轨压的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油槽 控制腔 共轨系统 压力 测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封面电控喷油器的喷油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立云 白云 +2 位作者 刘洋 马修真 田丙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5-163,共9页
针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回油量小、针阀动作响应快及循环喷油量控制精度高等要求,笔者提出了双密封面电控喷油器.双密封面喷油器在进油处增加一个密封面,双密封面进行喷油开启和关闭过程的控制.利用AMESim建立双密封面喷油器数值仿真模型... 针对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回油量小、针阀动作响应快及循环喷油量控制精度高等要求,笔者提出了双密封面电控喷油器.双密封面喷油器在进油处增加一个密封面,双密封面进行喷油开启和关闭过程的控制.利用AMESim建立双密封面喷油器数值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喷孔直径为影响双密封面喷油器循环喷油量的主要特性参数;针阀最大升程、电磁阀预紧力、衔铁残余气隙和控制阀杆最大升程为影响循环喷油量次要特性参数;高压油管长度、针阀预紧力、控制活塞配合间隙、控制腔容积和进油孔直径对循环喷油量的影响不显著.与传统的单密封面喷油器相比,双密封面喷油器能够有效减少喷射过程中高压燃油的回油量,提高针阀的动作响应,缩短两次喷射的最小时间间隔,同时降低进/回油孔径对喷油量影响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油器 共轨 双密封面 喷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流体液膜射流的时间不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富强 常青 +1 位作者 郭瑾朋 杜青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基于时间模式不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无黏静止气体中二维幂律流体液膜射流不稳定过程.在对幂律流体本构方程线性近似的基础上,通过对非对称模式和对称模式的色散方程的推导和求解,研究了广义雷诺数、韦伯数、气/液密度比以及幂律指数对于... 基于时间模式不稳定性理论,研究了无黏静止气体中二维幂律流体液膜射流不稳定过程.在对幂律流体本构方程线性近似的基础上,通过对非对称模式和对称模式的色散方程的推导和求解,研究了广义雷诺数、韦伯数、气/液密度比以及幂律指数对于液膜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模式下,不论剪切变稀流体还是剪切变稠流体,液体的黏性和表面张力都会抑制液膜破碎,而气/液相互作用力则促进液膜破碎.而且,幂律指数越小,液膜射流越容易破碎.同时,尽管非对称模式在液膜破碎过程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当两种模式的最大扰动增长率的量级同阶时,对称模式对于液膜破碎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液膜 时间不稳定性 破碎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多喷孔喷射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晚喷燃烧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罗马吉 李辉 +1 位作者 缪雪龙 魏明锐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78-384,共7页
为实现柴油机的高效低排放燃烧,研究了在晚喷条件下的超多喷孔喷射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利用KIVA-3V程序,对一台6缸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三维模拟,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喷油器相比,超多喷孔喷... 为实现柴油机的高效低排放燃烧,研究了在晚喷条件下的超多喷孔喷射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利用KIVA-3V程序,对一台6缸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三维模拟,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喷油器相比,超多喷孔喷油器上、下层油束的干涉作用使喷雾形态显得分散很多,这有利于雾化和蒸发。采用超多喷孔喷油器后,呈预混燃烧。与传统喷油器方案相比,放热率峰值增大60%,NOx排放增大36%,碳烟生成区域明显减小、峰值下降48%。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超多喷孔喷油器和废气再循环技术、推迟喷油、提高喷射压力,NOx降低64%,碳烟降低46%。因而,这种柴油机能够实现高效清洁预混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压共轨 超多喷孔喷油器 晚喷 NOX排放 碳烟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轨喷油器控制腔容积对喷射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立哲 张幽彤 +2 位作者 李丕茂 宋国民 相楠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6,共6页
针对电磁式喷油器控制腔压力试验测量难度大的问题,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反映喷油器工作过程的喷油器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该仿真模型分析了控制腔最小容积变化对喷油器性能的影响。控制腔最小容积增大,喷油持续期减小,最大... 针对电磁式喷油器控制腔压力试验测量难度大的问题,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反映喷油器工作过程的喷油器仿真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基于该仿真模型分析了控制腔最小容积变化对喷油器性能的影响。控制腔最小容积增大,喷油持续期减小,最大喷油速率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大。活塞上方压力和喷射速率的变化趋势与控制腔最小容积增大前的变化趋势相同。喷油脉宽对控制腔最小容积增大导致的变化影响较小,高轨压会削弱这种变化。该研究为控制腔压力测试方案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轨系统 喷油器 喷油规律 控制腔 压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VVT发动机转子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爱云 王吉华 +1 位作者 高崴 张美娟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6-784,共9页
针对目前工业生产线上的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转子存在尺寸误差和外观缺陷等问题,大多数工厂采用人工方式来测量尺寸和检测缺陷,但人工测量和检测的精度易受外部环境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从而产生过检和漏检。为... 针对目前工业生产线上的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转子存在尺寸误差和外观缺陷等问题,大多数工厂采用人工方式来测量尺寸和检测缺陷,但人工测量和检测的精度易受外部环境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从而产生过检和漏检。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VVT发动机转子缺陷检测系统。首先,针对VVT发动机转子凸台外边缘磕碰点对外径测量的干扰,提出一种基于梯度特征和位置序列的磕碰点检测算法,先通过分析轮廓点的距离-位置序列、梯度-位置序列曲线来筛选并去除凸台外边缘的磕碰点,再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筛选后的轮廓点进行圆弧拟合以实现外径测量。然后,针对VVT发动机转子端面上的划痕、划伤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改进HOG(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的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先采用连通域分析方法得到待检测的目标区域,再提取目标区域的改进HOG特征,并利用SVM进行分类,以实现端面缺陷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缺陷检测系统在测量VVT发动机转子外径时的绝对精度可达到0.01 mm,且能够准确地筛选出凸台外边缘的磕碰点;因改进的HOG特征优于传统的HOG特征,所设计的缺陷检测系统在检测转子端面缺陷时具有较低的过检率和漏检率。综上可知,基于机器视觉的VVT发动机转子缺陷检测系统可实现外径的精确测量和外观缺陷的有效检测,基本满足工业检测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T发动机转子 机器视觉 最小二乘法 外径测量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管结构对天然气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率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施东晓 郭立新 +2 位作者 李康宁 姚春德 杨海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8,共7页
针对某国Ⅵ天然气发动机各缸燃烧一致性差异过大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对该发动机的进气管路开展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均匀性分析,发现第1缸~第3缸的EGR率高于第4缸~第6缸,1200 r/min全负... 针对某国Ⅵ天然气发动机各缸燃烧一致性差异过大的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STAR-CCM+对该发动机的进气管路开展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均匀性分析,发现第1缸~第3缸的EGR率高于第4缸~第6缸,1200 r/min全负荷工况EGR率相对偏差为-29.9%~34.2%。分析表明,EGR的引出方式为第1缸~第3缸单侧取气,导致EGR进气入口存在较大波动,是造成各缸EGR率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从降低管路内EGR废气波动的角度提出了两种进气管路优化方案,使EGR废气在进入稳压腔之前得到了充分混合,各缸EGR率均匀性得到明显提高,EGR率相对偏差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废气再循环 数值模拟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率及点火时刻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排温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施东晓 郭立新 +1 位作者 钟博 姚春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基于一台当量比燃烧的天然气发动机,采用三维燃烧分析与发动机一维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及点火时刻对缸内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排温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GR率的增加,燃烧相... 基于一台当量比燃烧的天然气发动机,采用三维燃烧分析与发动机一维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及点火时刻对缸内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排温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GR率的增加,燃烧相位后移,燃烧持续期延长,放热率峰值减小,最大压升率、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最高平均燃烧温度均降低,再循环废气的稀释作用和热容效应能够抑制混合气的燃烧。随着点火时刻的提前,燃烧重心(CA50)前移,燃烧持续期缩短,最大压升率、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峰值均增大。排温随EGR率的增大和点火时刻的提前而降低。保持空气和燃气进气量不变,EGR率增大至23%,点火时刻提前至-18°能够将原机标定功率提升7.4 kW,有效燃料消耗率降低4 g/(kW·h)。当空气和燃气进气量增加11.6%,EGR率大于19%,点火时刻早于-10.5°时,可将原机标定功率提升36 kW并且将排温控制在76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废气再循环 点火时刻 当量比燃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OST电路的高压共轨喷油器驱动电路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宏斌 高崴 +4 位作者 蒋兆杰 张爱云 张美娟 吴至锦 丁丹彤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79,86,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BOOST电路的驱动电路,该电路在喷油器驱动过程中,利用喷油器电磁阀电感上调制的振荡电流对驱动高压源充电,快速补充驱动高压源驱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该电路采用了一种阈值灵活设定的电流调理电路以及高端电流采样电路,很... 设计了一种基于BOOST电路的驱动电路,该电路在喷油器驱动过程中,利用喷油器电磁阀电感上调制的振荡电流对驱动高压源充电,快速补充驱动高压源驱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该电路采用了一种阈值灵活设定的电流调理电路以及高端电流采样电路,很容易实现振荡电流峰值和谷值的调制;理论分析了振荡电流峰值和谷值对驱动电路充电效率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新型电路的有效性以及振荡电流峰值和谷值的优化试验方法。应用该电路可以确保每次喷射时驱动高压的一致性,有效支持多次喷射,满足发动机复杂控制策略的需求;也可以简化大型柴油机电控单元中BOOST模块的设计,降低电感技术参数的要求;还可以缩小PCB板的面积,降低电控单元的设计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喷油器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缸运动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均匀性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施东晓 郭立新 +1 位作者 姚春德 李康宁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3,22,共7页
针对常规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均匀性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各缸进气量分析的问题,基于CONVERGE软件建立了考虑气门和活塞运动的多缸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某国六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均匀性。结果表明:采用多缸方法得到的... 针对常规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均匀性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各缸进气量分析的问题,基于CONVERGE软件建立了考虑气门和活塞运动的多缸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某国六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均匀性。结果表明:采用多缸方法得到的EGR率均匀性计算结果与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并且多缸方法还能获得各缸的进气量和当量比及各缸的涡流比、滚流比和湍动能等表征缸内流动状态的参数,拓展了计算能力。基于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款发动机的进气均匀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进气系统 均匀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