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中的特殊作用及发展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2期5-7,11,共4页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地生产力,使土地结构趋于合理,具有明显的拦沙效果,减轻水旱灾害等.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条对策,包括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林果业,搞好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产业化,全方位综合... 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地生产力,使土地结构趋于合理,具有明显的拦沙效果,减轻水旱灾害等.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几条对策,包括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林果业,搞好植被建设和水土保持产业化,全方位综合治理等,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互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20
2
作者 赵丽英 邓西平 山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3-66,共4页
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变水条件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以及qP和qNP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Fo和qNP值增加,Fv、Fm、Fv/F... 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技术研究了变水条件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光系统Ⅱ(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以及qP和qNP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Fo和qNP值增加,Fv、Fm、Fv/Fm、Fv/Fo、qP、ETR值降低,但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干旱或复水处理下与干旱处理结果相反,这说明干旱可引起PSⅡ反应中心的破坏,而不同生育期的干湿交替环境条件可以增加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将更多的光能用于推动光合电子传递,从而提高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同时qNP的提高,有助于耗散过剩的激发能,以保护光合机构,缓解环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旗叶 变水条件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燕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效益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普灵 郑世清 +2 位作者 琚彤军 王栓全 徐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简要介绍了燕沟流域自1998年以来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植被恢复重建措施等,并对生态建设中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燕沟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选择合理,为黄土高原的生态农业建设提... 简要介绍了燕沟流域自1998年以来生态系统恢复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植被恢复重建措施等,并对生态建设中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燕沟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选择合理,为黄土高原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沟流域 生态农业 植被恢复 建设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降雨产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鹏宇 徐学选 +3 位作者 李波 刘普灵 郑世清 陈天林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7,共3页
在延安燕沟试验区建立草地、刈割草地、翻耕草地、灌木地、刈割灌木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小区,通过对30场人工模拟降雨产流试验中产流历时、径流强度、径流深、入渗率数据的分析,得出草灌地产流历时远大于翻耕地和刈割地。翻耕灌木地径流... 在延安燕沟试验区建立草地、刈割草地、翻耕草地、灌木地、刈割灌木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小区,通过对30场人工模拟降雨产流试验中产流历时、径流强度、径流深、入渗率数据的分析,得出草灌地产流历时远大于翻耕地和刈割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强度及波动幅度最大,为翻耕草地的1.5倍、草地的3.4倍、灌木地的15.7倍。在各次降雨过程中,草地平均径流深、入渗率分别为17.1 mm和75%,刈割草地为25.3 mm和62%,翻耕草地为38.4 mm和35.6%,灌木地为3.2 mm和97%,刈割灌木地为5.6 mm和92%,翻耕灌木地为46 mm和35%。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能有效地拦蓄径流,而对草灌地的破坏可引发黄土丘陵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地利用 模拟降雨 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水资源危机 被引量:31
5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5期13-16,68,共5页
分析国内外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水资源危机及走向 2 1世纪存在的主要水问题 .说明中国属于世界上贫水的国家之一 ,人均拥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2 5% ,在 6 6 8座城市中有 4 0 0余座缺水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 分析国内外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水资源危机及走向 2 1世纪存在的主要水问题 .说明中国属于世界上贫水的国家之一 ,人均拥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2 5% ,在 6 6 8座城市中有 4 0 0余座缺水 .进入 2 1世纪 ,中国的水资源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洪灾、干旱、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将继续存在 .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国土整治 ,逆转恶化的水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环境 开发利用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9-14,共6页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 分析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 .根据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 ,提出以下对策 :①提高对退耕还林 (草 )的认识 ;②解决好退耕后的脱贫致富问题 ;③促进东西部合作 ;④保证一定的基本农田 ;⑤实现农林牧业的最佳结合 ;⑥提出合理的退耕措施 ;⑦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⑧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坡耕地 土壤侵蚀 种草种树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沙尘暴的成因、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18-21,39,共5页
根据我国西部地表植被向恶性方向发展 ,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 ,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 ,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和危害 ,因地制宜提出了五条对策 :①实行综合治理 ;②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 ;③建立健全法规 ;④增加投资力度 ;
关键词 中国西部 沙尘暴 成因 危害 防御对策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侵蚀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4期15-18,64,共5页
根据中国土壤侵蚀面积高达 4 92万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51 .2 % ,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实际情况 ,对土壤侵蚀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侵蚀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如破坏土地资源 ,制约粮食增长 ,... 根据中国土壤侵蚀面积高达 4 92万km2 ,占国土总面积的 51 .2 % ,已严重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实际情况 ,对土壤侵蚀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侵蚀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如破坏土地资源 ,制约粮食增长 ,致使灾害发生 ,降低土壤肥力 ,污染水资源环境 ,淤积库容湖泊 ,危害城市安全等 .土壤侵蚀是破坏生态环境最为关键的因素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将土壤侵蚀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人工沙棘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 被引量:15
9
作者 阮成江 李代琼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收获法测定安塞沙棘人工林不同林龄林分的地上部生物量 ,分析沙棘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的变化趋势 ,建立沙棘单株地上部各器官分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沙棘人工林 4~ 5a即可郁闭 ,郁闭度为 0 .8~ 0 .9... 采用收获法测定安塞沙棘人工林不同林龄林分的地上部生物量 ,分析沙棘人工林发育过程中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的变化趋势 ,建立沙棘单株地上部各器官分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 :沙棘人工林 4~ 5a即可郁闭 ,郁闭度为 0 .8~ 0 .9。 1~ 8龄内 ,地上部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8~ 11龄增加缓慢 ,11~ 13龄趋于稳定 ,13龄的沙棘人工林地上部生物量为 115 1g m2 ,地上部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为 :主茎 410g m2 (占 35 .6 % ) ,枝 478g m2 (占41.5 % ) ,叶 2 15g m2 (占 18.8% ) ,果 2 0g m2 (占 0 .0 2 % ) ,枯枝 2 8g m2 (占 0 .0 2 % )。 8龄沙棘人工林的净初级生产量为 6 0 0g (m2 ·a) ,此林龄后需采取林中间种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杨树 (Populuss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人工林 地上部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规模化生态重建工程资金投入状况及相关问题分析——以延安燕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琚彤军 刘普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以黄土丘陵区延安燕沟流域实施规模化生态建设的实践为例,从优化治理与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流域快速、规模化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和管理机制,并对未来生态建设的投资状况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土丘... 以黄土丘陵区延安燕沟流域实施规模化生态建设的实践为例,从优化治理与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流域快速、规模化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和管理机制,并对未来生态建设的投资状况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程发展的资金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恢复 优化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水分高效调控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分析黄土高原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总结出黄土高原农业调水技术主要有 7大类 :培肥地力以肥调水 ,轮作倒茬调水 ,间隙休闲调水 ,抗旱育种调水 ,节水灌溉调水 ,径流农业调水 ,化学技术调水 ;指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 。
关键词 农田 土壤水分 调水技术 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中退耕还林(草)面临的挑战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珂珊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2000年第6期2-5,共4页
根据中国西部森林的现状 ,采用生态学与地理学的方法 ,分析了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沙尘风暴、干旱少雨、江河断流、物种减少等危害对国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以及近几年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了退耕还林 (... 根据中国西部森林的现状 ,采用生态学与地理学的方法 ,分析了因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沙尘风暴、干旱少雨、江河断流、物种减少等危害对国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以及近几年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了退耕还林 (草 )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西部持续发展、江河整治、国土整治综合措施运用、西部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