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同步辐射衍射增强与同轴技术小鼠肾脏成像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屹峰 陈云燕 +4 位作者 田净丽 王骐 汤光宇 肖体乔 朱佩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通过评价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在小鼠肾脏微细结构的成像过程,比较同轴成像技术(IOXI)与衍射增强成像(DEI)的差异,探索相位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形貌站4W1A和上海光源(SSRF)成像线站BL13W上,分别... 目的通过评价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在小鼠肾脏微细结构的成像过程,比较同轴成像技术(IOXI)与衍射增强成像(DEI)的差异,探索相位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形貌站4W1A和上海光源(SSRF)成像线站BL13W上,分别对小鼠肾脏进行成像,以组织衬度与空间分辨力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肾脏微细结构在IOXI与DEI中均得以显示,尤其是IOXI可显示肾小球。通过显微放大法获得的图像空间分辨力达10μm。结论包括IOXI与DEI在内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在软组织及血管结构的显示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IOXI由于获得成像信息更多,且光路较为简单、图像可直接获得,在生物医学应用研究中的价值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同轴轮廓成像 衍射增强成像 同步辐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金刚石晶体缺陷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形貌像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涛 巫翔 +1 位作者 亓利剑 王河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对人造金刚石晶体缺陷进行了形貌学研究,实验采用了透射 (劳埃 )形貌术和反射形貌术两种方法。所得的X射线透射劳埃图上大部分斑点分别分布在四条主晶带上,经分析发现,该金刚石晶体主要的晶体缺陷为位错,并推导出晶体...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对人造金刚石晶体缺陷进行了形貌学研究,实验采用了透射 (劳埃 )形貌术和反射形貌术两种方法。所得的X射线透射劳埃图上大部分斑点分别分布在四条主晶带上,经分析发现,该金刚石晶体主要的晶体缺陷为位错,并推导出晶体内部存在Frank不全位错。该晶体的反射形貌像中位错呈网状分布,说明其表层缺陷多于内部缺陷。此外,由形貌像分析发现该人造金刚石晶体的晶体缺陷明显少于天然金刚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缺陷 形貌 透射 位错 同步辐射 反射 网状 人造金刚石 斑点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及其在无机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云鹏 盛伟繁 吴忠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1-918,共18页
同步辐射是环形加速器中做循环运动的高速电子在经过弯转磁铁时,沿电子轨道切线方向发射的电磁辐射。作为一类平台型科技基础设施,同步辐射光源对无机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或... 同步辐射是环形加速器中做循环运动的高速电子在经过弯转磁铁时,沿电子轨道切线方向发射的电磁辐射。作为一类平台型科技基础设施,同步辐射光源对无机材料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无机材料研究是同步辐射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相对于用于材料研究的常规光源来说,同步辐射技术研究无机材料有以下优势:1)获取的数据质量更高;2)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的能力更强;3)原位和材料服役环境更易模拟;4)多尺度、多方面、多种类的结构信息同步获取;5)探测新的结构特性更有可能。同步辐射实验技术有助于解决无机材料领域中的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同步辐射光源的现状,以及国内现有三个同步辐射装置: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eij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BSRF)、上海同步辐射装置(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ation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Laboratory,NSRL)。然后,从X射线衍射、散射、谱学、成像等四个方面,列举了同步辐射技术在无机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最后,对同步辐射光源和结构表征技术及其在无机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材料 同步辐射 光束线 结构表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硅复合氧化物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晓光 董鹏 +4 位作者 周亚松 刘涛 张静 谢亚宁 胡天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用 XAFS(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分析了由溶胶-凝胶、液相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等三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的 Ti K 边结构.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氯化物中的钛分散很好,液相浸渍法次之,而化学... 用 XAFS(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分析了由溶胶-凝胶、液相浸渍和化学气相沉积等三种方法制备的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复合氧化物的 Ti K 边结构.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氯化物中的钛分散很好,液相浸渍法次之,而化学气相沉积法最差,不论哪种方法,随钛含量(或钛硅原子比)的增加,边前特征峰 A2降低,钛的第一配位层 Ti-O 的配位数和键长增加;在复合载体中既有钛中心对称的八面体6配位 TiO_6的结构也有钛中心对称性差的四面体4配位 TiO_4或五面体5配位结构,并且随钛含量增加,钛的局域结构越来越接近锐钛矿型二氧化钛,根据 XAFS、XRD、IR 表征结果,提出了钛硅复合氧化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S 钛硅复合氧化物 溶胶-凝胶 液相浸渍 化学气相沉积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CaB_(10)O_(19):Ce^(3+)在VUV-Vis范围的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赫泓 梁宏斌 +2 位作者 陶冶 王淑彬 苏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41-1543,共3页
通过研究La_2CaB_(10)O_(19):Ce^(3+)在VUV-Vis范围的光谱.发现Ce^(3+)在La_2CaB_(10)O-(19)中共有两种格位.分别取代了十配位的I。a’“和八配位的Ca”,从而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特征的双峰,而出现了峰值约位于307,330和 356 nm的3个发射... 通过研究La_2CaB_(10)O_(19):Ce^(3+)在VUV-Vis范围的光谱.发现Ce^(3+)在La_2CaB_(10)O-(19)中共有两种格位.分别取代了十配位的I。a’“和八配位的Ca”,从而发射光谱中没有出现特征的双峰,而出现了峰值约位于307,330和 356 nm的3个发射峰.由于在低对称性晶体场中d轨道的分裂.激发光谱中位于194.224,243.260,274和318 nm的峰是由两个格位的Ce^(3+)的f-d跃迁引起的.Ce^(3+)占据两个格位,可以通过以Eu^(3+)为荧光探针的发射光谱中出现的两个~5D_(0-)~7F_0跃迁得到验证.峰值位于162 nm的激发谱带是基质吸收带.与基质禁带宽度相对应.通过计算,不排除其中包含O^(2-)→Ce^(3+)的电荷迁移带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CaB10O19:Ce3+ VUV-Vis范围 发光性质 硼钙锎复合盐 配位化合物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度六方水钠锰矿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殷辉 冯雄汉 +3 位作者 赵巍 胡天斗 谭文峰 刘凡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5,共10页
通过反复试验法(trial-and-error)粉末X射线衍射(XRD)结构模拟和X射线吸收光谱(XAS)研究了不同锰平均氧化度(manganese average oxidation state,Mn AOS)六方水钠锰矿的结构变化特点。合成的系列六方水钠锰矿中(样品HB1到HB6),Mn AOS由3... 通过反复试验法(trial-and-error)粉末X射线衍射(XRD)结构模拟和X射线吸收光谱(XAS)研究了不同锰平均氧化度(manganese average oxidation state,Mn AOS)六方水钠锰矿的结构变化特点。合成的系列六方水钠锰矿中(样品HB1到HB6),Mn AOS由3.92减小为3.67,晶胞参数b由2.838增加至2.848。在a-b平面上的紧密堆叠尺寸(CSD)由12.0 nm减小至7.0 nm,沿c轴堆叠的锰氧八面体层数约为10.6~13.4层。随着Mn AOS逐渐降低,样品中八面体空位含量由18%减小至8%。Mn AOS与空位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它们与晶胞参数b呈负相关。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线性拟合表明,样品中Mn主要以+4价存在,随着空位含量的减少,低价锰(Mn2+/3+)含量逐渐增多。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全多重散射模型拟合分析表明,不同氧化度六方水钠锰矿样品的晶体结构和Mn局域配位环境基本相同。由于空位含量和颗粒尺寸减小,从HB1到HB6的表观锰位点占有率(focc)由0.74减小至0.66。随着Mn AOS逐渐降低,Mn-Mn(O)配位壳平均键长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钠锰矿 八面体空位 锰平均氧化度 粉末X射线衍射 X射线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菱锰矿的压缩性研究及方解石型碳酸盐的高压行为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静 王英 +2 位作者 巫翔 秦善 李晓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7-884,共8页
碳酸盐矿物在地幔温压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结构变化对理解地球内部碳的存在形式、建立深部碳循环模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借助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技术,对天然菱锰矿单晶的结构稳定性和弹性性质进行了... 碳酸盐矿物在地幔温压条件下的稳定性和结构变化对理解地球内部碳的存在形式、建立深部碳循环模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利用金刚石对顶砧装置,借助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技术,对天然菱锰矿单晶的结构稳定性和弹性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菱锰矿在压力达到~10 GPa时结构保持不变,但c轴方向的压缩性大于a轴。菱猛矿的等温状态方程参数为V_0=308.8(2)~3、K_0=104(1)GPa和K'_0=4(fixed)。[CO_3]^(2-)基团对称伸缩振动(ν_1)和平面内振动(ν_2)引起的拉曼峰分别位于1 087.9 cm^(-1)和720.5 cm^(-1),基团外振动峰(ν_3)出现在293.8cm^(-1),三者的拉曼位移均与压力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外振动对压力的响应比内振动敏感。计算得到内振动的模式Grüneisen参数γ_(ν_1)=~0.29和γ_(ν_2)=~0.26,远小于外振动γ_(ν_3)=~1.57。进一步证明菱锰矿的压缩取决于[MnO_6]体积的减小而非[CO_3]^(2-)基团的压缩。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对方解石型碳酸盐的弹性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锰矿 金刚石压腔 X射线衍射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天然菱铁矿的压缩性和电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静 巫翔 +3 位作者 秦善 张硕 杨科 李晓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2,共7页
采用同步辐射光源和金刚石对顶砧(DAC)技术,对天然菱铁矿的压缩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原位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测试研究。在室温下随着压力逐渐升高至50.2 GPa,菱铁矿保持方解石型结构不变,但是逐渐向Na Cl... 采用同步辐射光源和金刚石对顶砧(DAC)技术,对天然菱铁矿的压缩性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原位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测试研究。在室温下随着压力逐渐升高至50.2 GPa,菱铁矿保持方解石型结构不变,但是逐渐向Na Cl型结构转变;刚性[CO3]^2-基团平行于ab-平面定向排列使c轴的压缩性大于a轴。菱铁矿在44.6~47.1 GPa之间发生电子由高自旋态(HS)向低自旋态(LS)的转变,表现为体积塌陷8%。HS菱铁矿的等温状态方程参数为K0=112(5)GPa和K'0=4.6(3)。首次采用XANES技术对菱铁矿中Fe^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力升高至37.3 GPa,Fe^2+的配位和局域对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此后电子结构开始转变,Fe^2+的3d轨道分裂能降低,电子跃迁概率增大,呈现LS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自旋转变 金刚石压腔 X射线衍射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磷氮极压抗磨添加剂在聚乙二醇中的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卜军敏 晏金灿 +2 位作者 白雪峰 任天辉 赵屹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以十二胺和十八胺、磷酸二甲酯和磷酸二丁酯为原料合成系列磷酸酰胺类P-N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用四球摩擦磨损评价了其添加到聚乙二醇(PEG-40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对所形成的摩擦膜进行了表面分析,初步探讨... 以十二胺和十八胺、磷酸二甲酯和磷酸二丁酯为原料合成系列磷酸酰胺类P-N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用四球摩擦磨损评价了其添加到聚乙二醇(PEG-40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对所形成的摩擦膜进行了表面分析,初步探讨了该类添加剂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摩擦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N型添加剂添加于聚乙二醇(P-EG)润滑液中都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中烷基链较短的PN1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和耐极压特性.XANES分析结果显示:该类P-N型添加剂在PEG润滑液生成的摩擦膜主要有吸附层和反应层组成,在反应层中,磷元素主要以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抗磨添加剂 聚乙二醇 XANES 摩擦反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于变性链球菌的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的表达,纯化,结晶以及初步晶体学研究(英文)
10
作者 侯海峰 高增强 +8 位作者 徐建华 许锐 李丽琴 李兰芬 梁宇和 苏晓东 刘鹏 冼鼎昌 董宇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3-676,共4页
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属于脱氧胞苷酸脱氨家族.对来自于变性链球菌UA159的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进行了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最后纯化.快速液相分子排阻色谱分析表明这种酶在溶液中形成六聚体.利用悬滴气相扩散技术获得了这... 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属于脱氧胞苷酸脱氨家族.对来自于变性链球菌UA159的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进行了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最后纯化.快速液相分子排阻色谱分析表明这种酶在溶液中形成六聚体.利用悬滴气相扩散技术获得了这个蛋白的晶体.在北京同步辐射的3W1A线站,收集了衍射分辨率到达3.1!的数据.这个晶体属于P213空间群,其晶胞参数为a=b=c=113.2",!="=#=90°.计算可得马修斯系数为3.6#3·Da-1,据此可估计在一个不对称单位中含有两个单亚基.据目前所知,这是第一个关于野生型的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的结晶学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胞嘧啶核苷酸脱氨酶 变性链球菌 变构调控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Mo的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宇 王忠丽 +2 位作者 于春洋 夏定国 吴自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8-1502,共5页
通过固相法以(NH4)6Mo7O24·4H2O为钼源,在氮气气氛下合成出掺杂Mo的LiFe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正电子湮没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不同放电倍率... 通过固相法以(NH4)6Mo7O24·4H2O为钼源,在氮气气氛下合成出掺杂Mo的LiFePO4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正电子湮没进行结构表征,通过不同放电倍率研究掺Mo的LiFePO4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Mo的LiFePO4呈橄榄石结构,Mo6+同时占据着Fe位及Li位,提高了LiFePO4的电导率,1C放电可逆容量为141mAh·g-1,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亚铁锂 固相法 离子掺杂 电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连续过滤快速生长KDP晶体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剑成 苏根博 +6 位作者 郑国宗 李国辉 邹宇琦 赵元安 胡国行 黄万霞 庄欣欣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设计溶液实时连续过滤装置用于降温法快速生长KDP晶体。采用高亮度激光照射分析对比晶体内部的散射点密度,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形貌成像技术探测晶体内部的生长缺陷,并测定晶体三倍频激光(355nm)的损伤阈值。实验结果显示,溶液连续... 设计溶液实时连续过滤装置用于降温法快速生长KDP晶体。采用高亮度激光照射分析对比晶体内部的散射点密度,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形貌成像技术探测晶体内部的生长缺陷,并测定晶体三倍频激光(355nm)的损伤阈值。实验结果显示,溶液连续过滤法生长的KDP晶体中包裹体和位错的密度明显降低,晶体的激光损伤阈值提高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连续过滤 包裹 位错 激光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_4(La_(1-x-y)Gd_xY_y)_(1-n)O(BO_3)_3∶nEu^(3+)的发光和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护成 李成宇 +4 位作者 赫泓 陶冶 许建华 王淑彬 苏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4,共5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Ca4(La1-x-yGdxYy)1-nO(BO3)3∶nEu3+(LnCOB∶Eu,Ln=La1-x-y-GdxYy),并对其在真空紫外至可见范围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发光较好的组分范围并与某些商品红色荧光粉进行了比较。LnCOB∶Eu在254 n...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Ca4(La1-x-yGdxYy)1-nO(BO3)3∶nEu3+(LnCOB∶Eu,Ln=La1-x-y-GdxYy),并对其在真空紫外至可见范围的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发光较好的组分范围并与某些商品红色荧光粉进行了比较。LnCOB∶Eu在254 nm紫外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为Eu3+的5D0→7FJ(J=0,1,2,3,4)的特征跃迁。监测其最强的5D0→7F2发射线,其激发光谱在250 nm左右有一个宽的激发带,归属于Eu-O电荷迁移带,适于用254 nm汞线激发;在300~450 nm有一些弱的归属于Eu3+的f-f跃迁的锐吸收峰;在真空紫外区184~188 nm附近有一个宽带,为基质吸收带,并可能包含了Eu3+的f-d跃迁。在Ca4GdO-(BO3)3∶Eu3+的激发光谱中,还包含了Gd3+的8S7/2→6GJ跃迁,此跃迁增强了荧光粉在184~188 nm附近的激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4(La1-x-yGdxYy)1-nO(BO3)3:nEu^3+ 红色荧光粉 真空紫外 组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