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霉素信号转导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
作者 高秀华 傅向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共13页
赤霉素(Gibberellins或gibberellic acid,GA)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之一,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关GA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综述... 赤霉素(Gibberellins或gibberellic acid,GA)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之一,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过程。近年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关GA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综述了GA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组分,包括GA受体GIBBERELLIN INSENSITIVE DWARF1(GID1)蛋白、F-box蛋白(拟南芥中的SLEEPY1[SLY1]和水稻中的GIBBERELLIN INSENSITIVE DWARF2[GID2])及DELLA蛋白,阐述了GA去除DELLA蛋白阻遏作用的分子模型,同时探讨DELLA蛋白通过其互作蛋白整合其它激素及环境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DELLA蛋白 信号转导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西藏野生二棱大麦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化 被引量:30
2
作者 冯宗云 张义正 +1 位作者 张立立 凌宏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46-53,共8页
用来自大麦 7个连锁群不同位置的 35个SSR标记研究了西藏不同地区的 5 0份野生二棱大麦 (H .spontaneum )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化。结果表明 :SSR的多态性高 ,其多态性DNA片段比例达 97.4 4% ;每个SSR位点检测到 1~ 14个等位变异 (4 .... 用来自大麦 7个连锁群不同位置的 35个SSR标记研究了西藏不同地区的 5 0份野生二棱大麦 (H .spontaneum )的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分化。结果表明 :SSR的多态性高 ,其多态性DNA片段比例达 97.4 4% ;每个SSR位点检测到 1~ 14个等位变异 (4 .0 4个 /位点 ) ;西藏山南地区的遗传多样性和等位变异数最高 ,分别为 0 .4 933和 3.35。变异的 1.0 8%~ 37.5 4% (平均为 13.0 9% )是由于地区的差异引起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理分化。最后 ,讨论了SSR引物的选择及SSR标记的可靠性和西藏野生大麦的起源问题。推测西藏山南地区可能是西藏野生二棱大麦的起源中心 ,也是西藏野生大麦和中国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野生二棱大麦 遗传多样性 DNA 中国 青藏高原 微卫星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小麦的赤霉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宁 刘春光 +3 位作者 刘根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探索异源细胞质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用麦穗单花定位注射接种法、双层培养法、电导率法研究了小麦 3个近缘属 9个近缘种植物的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9个近缘种的细胞质对小麦的赤霉病抗性存... 为了探索异源细胞质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用麦穗单花定位注射接种法、双层培养法、电导率法研究了小麦 3个近缘属 9个近缘种植物的细胞质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9个近缘种的细胞质对小麦的赤霉病抗性存在明显的细胞质遗传效应和核质互作遗传效应 ,异质系的赤霉病抗性因核质组合的不同而有差异。具偏凸山羊草细胞质的小麦异质系 (Ae.ventricosa) Pe 10 6 8- 0 6 9和 (Ae.ventricosa)鉴 9的植株水平抗性和细胞水平抗性比其核亲本增强 ,并且在不同年度的田间和室内鉴定中抗性表现稳定。穗轴及叶片细胞的质膜透性测定结果显示 ,小麦异质系的赤霉病抗性与植株在受到病菌毒素侵害时的质膜透性呈负相关。选择理想的核质组合和行之有效的筛选、鉴定方法是培育抗赤霉病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细胞质 小麦 赤霉病 抗性 遗传效应 双层培养 质膜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的耐盐特征及其遗传基础(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春光 侯宁 +4 位作者 刘立科 刘根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07-1013,共7页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mmol/L,171.04mmol/L,256.67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对核基因型鉴26存在明显的耐盐性遗...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mmol/L,171.04mmol/L,256.67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对核基因型鉴26存在明显的耐盐性遗传效应,效应值的大小因性状而异,核基因型鉴26与科遗26之间也存在差异;盐胁迫下,D2型细胞质能有效降低核基因型鉴26的生长受抑程度,提高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减轻其细胞质膜损伤度和增强对K+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改变叶片功能蛋白的表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是小麦耐盐育种的有用资源;异质系D2-鉴26是一个新的耐盐种质材料,其生长发育和渗透调节等相关耐盐特征可以作为D2型细胞质小麦遗传育种耐盐选择的有用指标;D2型细胞质小麦耐盐相关机制的阐明与利用也必将丰富小麦耐盐育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D^2型) 细胞质遗传效应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宁 刘春光 +3 位作者 刘根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10,共6页
以具有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6x)细胞质的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加盐培养基进行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盐溶液种子发芽、盐溶液幼苗培养和成株模拟盐池生长等方法研究了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效应,旨在为小麦耐... 以具有粗厚山羊草(Aegilopscrassa6x)细胞质的异源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加盐培养基进行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生长)、盐溶液种子发芽、盐溶液幼苗培养和成株模拟盐池生长等方法研究了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效应,旨在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种质资源材料。结果表明: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小麦的耐盐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其效应值的性质、大小与核亲本品种的基因型有关,在特定的核质组合中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可明显提高小麦的耐盐性。异质系Ae.crassa6x-鉴26和Ae.crassa6x-SMH1694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种子发芽阶段和三叶期的耐盐性比相应核亲本明显增强。返青期和成熟期的鉴定结果表明,一些经核基因型改良的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小麦的耐盐性超过或接近抗盐对照品种科遗26。进一步研究粗厚山羊草细胞质提高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机制,必将拓宽小麦耐盐育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厚山羊草 细胞质 普通小麦 耐盐性 遗传效应 基因型 加盐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尔图小麦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效梅 白建荣 贾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972-1978,共7页
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是四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A基因组的供体,它在普通小麦的发育和进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物种的发现、形态特征和在分类学上的位置,然后从遗传多样性、它与小麦属内其它种的关系、构建基因组文库和1A... 乌拉尔图小麦(T.urartu)是四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A基因组的供体,它在普通小麦的发育和进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物种的发现、形态特征和在分类学上的位置,然后从遗传多样性、它与小麦属内其它种的关系、构建基因组文库和1Ay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研究等方面综述了乌拉尔图小麦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为了加快普通小麦遗传学、发育和进化、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建议今后应重点从挖掘优异基因、构建遗传图谱及分离探针和微卫星引物等方面对乌拉尔图小麦作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图小麦 遗传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冰麦异附加系TAI系列中异源麦谷蛋白基因位点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虹 张相岐 +1 位作者 王献平 郭蔼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740-1744,共5页
小冰麦异附加系TAI系列的每一个材料中分别附加了1对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附加染色体很容易丢失,使得失去附加染色体的小麦可以作为异附加系的对照材料.通过分析TAI系列异附加系及各自对照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低分子量... 小冰麦异附加系TAI系列的每一个材料中分别附加了1对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附加染色体很容易丢失,使得失去附加染色体的小麦可以作为异附加系的对照材料.通过分析TAI系列异附加系及各自对照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与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的PCR图谱,鉴定出异附加系TAI-13和TAI-25中具有编码中间偃麦草麦谷蛋白的基因位点,附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属于第一同源群.异附加系TAI-11中附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只具有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冰麦异附加系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基因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叶面积及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0
8
作者 王义芹 杨兴洪 +2 位作者 李滨 童依平 李振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10-15,共6页
选用不同叶片姿态、不同叶片类型以及不同经济系数等多种特性小麦品种(品系)以及拟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叶位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以及小麦生物和经济产量。研究小麦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顶三叶面积... 选用不同叶片姿态、不同叶片类型以及不同经济系数等多种特性小麦品种(品系)以及拟近等基因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叶位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以及小麦生物和经济产量。研究小麦叶面积、旗叶光合速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顶三叶面积与单株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显著正相关,而下部三片叶叶面积与单株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旗叶光合速率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著,而旗叶光合速率与旗叶面积的乘积与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小麦顶三叶面积和光合速率有利于提高产量,旗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乘积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面积 光合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旗叶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义芹 谭伟 +3 位作者 杨兴洪 李滨 童依平 李振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84-2490,共7页
以不同时期在黄淮冬麦区推广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个小麦品种碧蚂1号、丰产3号、小偃6号、小偃54和小偃81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旗叶净光合速率均于开花后10 d左右... 以不同时期在黄淮冬麦区推广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个小麦品种碧蚂1号、丰产3号、小偃6号、小偃54和小偃81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更替过程中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旗叶净光合速率均于开花后10 d左右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并在开花灌浆期有显著差异,且近期品种始终高于早期品种.随着灌浆进程推进,各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出与净光合速率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为下降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持续升高,但近期小麦品种始终低于早期品种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发现,近期育成小麦品种的旗叶在生育后期具有相对较高的光合速率,可能与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速率较缓、抗氧化酶活性较高、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叶面积指数的遗传变异及其影响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安强 李宏伟 +5 位作者 李春莲 陈耀锋 徐龙超 杨兴洪 李滨 李振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6-53,共8页
以"小偃54×京411"的96个重组自交系(RILs)为试材,分析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的LAI、MTA(平均叶倾角)、DIFN(无截取散射)均在RIL间存在极显著差异。LAI在RIL群体中... 以"小偃54×京411"的96个重组自交系(RILs)为试材,分析小麦叶面积指数(LAI)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的LAI、MTA(平均叶倾角)、DIFN(无截取散射)均在RIL间存在极显著差异。LAI在RIL群体中呈连续的正态分布。LAI自抽穗期增大,至开花期达最大,灌浆后期降低。不同生育时期的LAI均与群体总茎数、株高和倒三叶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后期的LAI与生物量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当控制总茎数和株高不变时,LAI主要与顶三叶的叶面积和叶长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开花期最大,灌浆后期降低。对抽穗期LAI>4.0的RIL系而言,该时期LAI与生物量和产量相关性不显著,但灌浆后期的群体平均叶倾角与生物量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对产量高于京411且株高小于80cm的8个RIL系的分析表明,旗叶与倒二叶叶长比与生物量和产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近交系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中的非LTR反转录转座子SINEs和LINEs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旭东 凌宏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1-736,共6页
反转录转座子是基因组进化的推动者之一,分为LTR和非LTR两种类型。前者是真核基因组的主要组分,结构和转座方式与逆转录病毒类似。后者是最初发现于动物基因组新近发现在植物基因组中也广泛存在的新型重复序列,包括LINEs(long intersper... 反转录转座子是基因组进化的推动者之一,分为LTR和非LTR两种类型。前者是真核基因组的主要组分,结构和转座方式与逆转录病毒类似。后者是最初发现于动物基因组新近发现在植物基因组中也广泛存在的新型重复序列,包括LINEs(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和SINEs(short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s)两个亚型。它们大多因自身或受宿主基因组的调控而失去转座活性。其转座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推测LINEs可以自主转座,SINEs依赖其他转座子被动转座。种系分析认为LINEs可能是最古老的反转录转座子,SINEs的起源未知。文章对以上内容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LTR反转录转座子 LINES SINES 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麦沉默的HMW-GS基因的遗传及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相微微 张怀刚 +2 位作者 王道文 柳觐 刘宝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QQ5沉默的HMW-GS基因的遗传规律,以QQ5与育成品种高原314和新春13号进行正反交,再用育成品种进行回交,采用SDS-PAGE技术检测并分析各组合亲本、F1、F2、BC1F1的HMW-GS组成。结果表明,HMW-GS基因沉默表现为显性,且能... 为了研究转基因小麦QQ5沉默的HMW-GS基因的遗传规律,以QQ5与育成品种高原314和新春13号进行正反交,再用育成品种进行回交,采用SDS-PAGE技术检测并分析各组合亲本、F1、F2、BC1F1的HMW-GS组成。结果表明,HMW-GS基因沉默表现为显性,且能稳定遗传,杂交及回交后代符合3∶1和1∶1的分离比,遵循孟德尔遗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HMW—GS基因 转基因沉默 遗传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及其近缘种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13
作者 凌宏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3,共7页
近年来,随着测序和基因组序列组装技术的深入发展,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小麦育种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基因组测序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概要综述了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小... 近年来,随着测序和基因组序列组装技术的深入发展,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小麦育种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基因组测序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概要综述了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并讨论了基因组学发展对未来小麦育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组测序 进展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病毒介导基因沉默方法研究小麦抗光氧化相关基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坤梅 李宏伟 +4 位作者 林凡云 陈耀锋 李滨 郑琪 李振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05-1913,共9页
为了鉴定可能的小麦抗光氧化基因,利用大麦条斑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系统,对6个小偃54响应强光的基因进行了沉默表达研究。以BSMV:GFP植株为对照,分析了这些基因的... 为了鉴定可能的小麦抗光氧化基因,利用大麦条斑病毒(barley stripe mosaic virus,BSMV)介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系统,对6个小偃54响应强光的基因进行了沉默表达研究。以BSMV:GFP植株为对照,分析了这些基因的减量表达植株在低温强光、DCMU、MV、H2O2等处理下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和光合性能指数(P.I.)、MDA含量及整株生物量变化。结果显示,Ta23008和Ta92165均参与小麦对低温强光、DCMU、MV和H2O2等胁迫的响应过程;Ta106078参与小麦对DCMU、MV和H2O2等胁迫的响应过程;Ta27787参与小麦对低温强光、DCMU和H2O2等胁迫的响应过程;Ta24695参与小麦对低温强光和H2O2胁迫的响应过程;而Ta119251仅参与小麦对DCMU的响应过程。此外,Ta23008、Ta92165、Ta106078、Ta119251四个基因被抑制表达后,其转化株系的生物量比对照显著降低,推测其可能参与调控小麦生物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条斑病毒(BSMV)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基因功能 光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突变体sus40-1D的遗传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邳瑞雪 杜亮 +2 位作者 李娜 栾维江 李云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68,共6页
植物器官的大小调控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目前对于植物器官大小调控的研究集中在转录调控、激素信号通路及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等多个水平和途径,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是很清晰。李云海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了一个器... 植物器官的大小调控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目前对于植物器官大小调控的研究集中在转录调控、激素信号通路及蛋白质合成与修饰等多个水平和途径,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并不是很清晰。李云海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了一个器官大小的关键调控基因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15(UBP15)/SUPPRESSOR2 OF DA1(SOD2)。sod2-1突变体由于UBP15基因缺失导致器官变小。UBP15作为DA1的底物,其蛋白稳定性受DA1的调节,但其下游通路并不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UBP15调控器官大小的分子机制,通过EMS诱变筛选分离得到了sod2-1的抑制突变体sus40-1D。sus40-1D sod2-1突变体与sod2-1植株相比,子叶、花瓣和种子面积显著增大。遗传分析表明sus40-1D为显性突变。基因组重测序及连锁分析鉴定出2个与sus40-1D紧密连锁的候选基因:At1g05820和At1g08470。At1g05820的突变发生在内含子区域,而At1g08470的突变发生在外显子区。本研究发现了一个调控器官大小的突变体sus40-1D,对该突变体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解析植物器官大小的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器官大小 基因鉴定 遗传分析 UBP15 sus40-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节水小麦 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以河北省冬小麦为例 被引量:68
16
作者 郭进考 史占良 +3 位作者 何明琦 张相岐 张爱民 贾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6-879,共4页
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河北省为例,阐述了目前我国北方节水的关键。认为节水的关键在农业,而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提出在发展工程节水的同时,注重发展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以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为先导,与配套的节水... 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河北省为例,阐述了目前我国北方节水的关键。认为节水的关键在农业,而农业节水的重点在小麦。提出在发展工程节水的同时,注重发展生物节水和农艺节水,以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小麦品种为先导,与配套的节水栽培技术相结合,实现小麦生产的节水,这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石麦15"和"石家庄8号"节水栽培实践论述了培育节水品种的可行性以及推广节水品种在农业节水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节水小麦 农艺节水 生物节水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苗从低光到强光适应过程中光合和抗氧化酶变化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宏伟 李滨 +1 位作者 郑琪 李振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9-456,共8页
为了研究小麦对强光的响应过程,以小偃54幼苗为试材,检测了强光处理0、1、3、8、24和48h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当小麦从低光转入强光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 为了研究小麦对强光的响应过程,以小偃54幼苗为试材,检测了强光处理0、1、3、8、24和48h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当小麦从低光转入强光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变化呈单峰曲线,均在强光8h达到最大值,而在强光48h下降至强光处理前的水平;叶绿素b含量降低,叶绿素a/b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热耗散增强;抗氧化酶如SOD、CAT、APX和GR活力诱导增强,均在强光处理48h达最大值。强光处理8h后LHCII亚基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强光处理48h降至最低,早期光诱导蛋白基因在强光处理3h诱导表达,而在强光处理8h后表达量降低,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和ZEP基因的表达也在强光处理48h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强光 光氧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蛋白溶涨指数在小麦品质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家柱 刘广田 +1 位作者 苏青 田立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3,共5页
为了评价谷蛋白溶涨指数(SIG,Swelling index of glutenin)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检测了不同材料的面粉、配粉以及全麦粉的Zeleny沉淀值、SDS沉淀值和SIG,并分析了SIG与Zeleny沉淀值和SDS沉淀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因型和种植... 为了评价谷蛋白溶涨指数(SIG,Swelling index of glutenin)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检测了不同材料的面粉、配粉以及全麦粉的Zeleny沉淀值、SDS沉淀值和SIG,并分析了SIG与Zeleny沉淀值和SDS沉淀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因型和种植环境各不相同的160份面粉样品的SIG与Zeleny沉淀值和SDS沉淀值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配粉的SIG能较好地反映出样品中面筋含量和质量的差异,说明SIG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品质评价指标;纯合品种面粉的SIG、Zeleny沉淀值、全麦粉的SIG、SDS沉淀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达1%显著水平,其中全麦粉SIG与Zeleny沉淀值(面粉)相关更为密切,说明全麦粉的SIG与Zeleny沉淀值一样稳定有效,可以弥补Zeleny沉淀法不能用于全麦粉测试的缺憾;在广泛分离的育种群体中验证,SIG方法可成功应用于分离世代单株全麦粉的品质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谷蛋白溶涨指数 Zeleny沉淀值 SDS沉淀值 全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基因组中的微卫星标记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宗云 张义正 凌宏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733,共7页
微卫星是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是一种简单序列重复(simplesequencere peats,SSR),两侧一般是保守序列。由于它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容易用PCR检测和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因此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标记。大麦... 微卫星是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是一种简单序列重复(simplesequencere peats,SSR),两侧一般是保守序列。由于它具有多态性高、共显性、容易用PCR检测和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因此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标记。大麦的微卫星DNA随机分布于基因组中,平均每一个微卫星基因座有3~18个等位基因,最高可达37个。SSR标记已广泛用于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鉴定、主要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大多数SSR标记集中在着丝粒附近区域,1HL、5HL和6HS明显缺乏SSR标记。大麦的SSR标记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基因组 微卫星标记 应用 遗传多样性 分子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偃54和小偃81高温抗条锈性及其与几丁质酶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会杰 魏学宁 +6 位作者 周新力 曹双河 李宏伟 王献平 童依平 井金学 张相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为了探明小麦高温抗条锈性的遗传机理,以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对小麦品种小偃54和小偃81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并采用RT-PCR方法从小偃54中克隆了几丁质酶基因Chi1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Chi1xy,利用半定量PCR技术比较分析了常温(14±1℃)... 为了探明小麦高温抗条锈性的遗传机理,以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对小麦品种小偃54和小偃81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并采用RT-PCR方法从小偃54中克隆了几丁质酶基因Chi1编码区全长cDNA序列Chi1xy,利用半定量PCR技术比较分析了常温(14±1℃)和高温(21±1℃)处理下条锈菌侵染的小偃54几丁质酶基因Chi1xy的表达谱。结果表明,小偃54和小偃81均具有明显的高温抗条锈性。常温处理下,Chi1xy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而高温处理下,Chi1xy的表达在处理后的前72 h变化不明显,96 h开始升高,并在144 h达到表达高峰,直到192 h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两种温度处理下Chi1xy的表达谱差异显著,说明小偃54对条锈病的高温抗条锈性可能与几丁质酶基因Chi1xy的表达水平相关。这是首次发现几丁质酶和高温抗条锈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高温诱导抗性 几丁质酶基因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