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亚凯
刘孟雨
+4 位作者
董宝娣
乔匀周
张明明
杨红
靳乐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玉米产量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51.2%,易受降雨因素影响;小麦产量波动相对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26.4%。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小麦产量与SPEI-3-Apr相关系数达0.79,玉米产量与SPEI-3-Sep相关系数达0.88,适宜干湿状态在0~2之间;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61.8%的小麦产量变异和87.7%的玉米产量变异。研究表明,SPEI-3-Apr、SPEI-3-Sep可分别作为该地区雨养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的估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田
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模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APS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播量对旱作小麦‘小偃60’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57
2
作者
张明明
董宝娣
+5 位作者
乔匀周
赵欢
刘孟雨
陈骎骎
杨红
郑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5-1102,共8页
在旱作条件下,探讨播期及播量对小麦新品系‘小偃60’群体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可为小麦适雨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于2014—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每6 d设置一个播期,共设6个播期(T1~...
在旱作条件下,探讨播期及播量对小麦新品系‘小偃60’群体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可为小麦适雨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于2014—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每6 d设置一个播期,共设6个播期(T1~T6),设播量不变(B1)和逐期增加播量(B2)两个处理:B1为300 kg·hm^(-2),T1到T6播量相同;B2为随播期推迟播量逐期增加,每推迟1 d增加7.5 kg×hm^(-2),各播期的播量分别为300 kg·hm^(-2)(T1)、345 kg·hm^(-2)(T2)、390 kg·hm^(-2)(T3)、435 kg·hm^(-2)(T4)、480 kg·hm^(-2)(T5)和525 kg·hm^(-2)(T6),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下‘小偃60’群体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出苗时间延长、生育期推迟,全生育缩短;播量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2)随播期推迟,出苗率和单株成穗数逐渐降低;播量增加,基本苗及穗数提高。3)随播期推迟,株高和生物量降低;播量增加,生物量提高,株高无显著变化。4)随播期推迟,籽粒产量下降;逐期增加播量后,11月2日前籽粒产量可达6 600 kg×hm^(-2)以上且无显著差异。5)若随播期推迟增加播量,前4个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皆达29 kg×hm^(-2)×mm-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小偃60’是一个播期宽泛的品种,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在一定播期范围内通过增加播量,提高群体(穗数),可以获得与适时播种相近的产量,播量与播期推迟天数的理论关系为y=0.368 2x2+1.193 9x+316.7(R^2=0.98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小偃60
播期
播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偃60’在不同水氮条件下的用水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骎骎
张明明
+3 位作者
董宝娣
刘孟雨
郑鑫
赵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3-1259,共7页
以过筛土壤为培养基础,以圆形桶为容器,设置了3个水分梯度(W0、W1、W2,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65%、80%)、4个氮素梯度(N0、N1、N2、N3,施氮量分别为每桶0 g·kg?1、0.10 g·kg?1、0.20 g·kg?1、0.29 g·kg?1),探究...
以过筛土壤为培养基础,以圆形桶为容器,设置了3个水分梯度(W0、W1、W2,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65%、80%)、4个氮素梯度(N0、N1、N2、N3,施氮量分别为每桶0 g·kg?1、0.10 g·kg?1、0.20 g·kg?1、0.29 g·kg?1),探究冬小麦新品系‘小偃60’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其推广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氮均对冬小麦生物量及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水势、叶片净光合速率等有显著影响,且水对籽粒产量的主效应大于氮肥。水分和氮肥适宜处理(W2N2)比水分和氮肥轻度亏缺处理(W1N1)增产66.03%,W1N1比水分和氮肥严重亏缺(W0N0)增产153.30%。在相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叶绿素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而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水分严重亏缺处理(W0)和水分适宜处理(W2)的冬小麦叶绿素SPAD值均低于水分轻度亏缺处理(W1)。水分对叶片水势为正效应,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显著升高到不明显升高趋势。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Pn、Tr随土壤水分提高而上升,WUEi却随土壤水分提高而下降。在低氮(N1)或者不施氮肥(N0)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随水分的增加表现先升高而后变化不明显的变化趋势;在适宜氮肥(N2)和高氮(N3)条件下,WUEy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升高。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合理的水氮管理使‘小偃60’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维持在较高水平,过多水肥均引起产量及WUE下降;2不同水氮下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3‘小偃60’在河北环渤海地区更适合在低水中肥条件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氮交互
干物质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亚凯
刘孟雨
董宝娣
乔匀周
张明明
杨红
靳乐乐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8)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KFJ-STS-ZDTP-001)
+1 种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7227006D
18226419D)
文摘
以多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指标,利用APSIM模型(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模拟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旱作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近30 a产量变化,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APSIM模型对模拟雨养条件下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玉米产量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51.2%,易受降雨因素影响;小麦产量波动相对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26.4%。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小麦产量与SPEI-3-Apr相关系数达0.79,玉米产量与SPEI-3-Sep相关系数达0.88,适宜干湿状态在0~2之间;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61.8%的小麦产量变异和87.7%的玉米产量变异。研究表明,SPEI-3-Apr、SPEI-3-Sep可分别作为该地区雨养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的估计指标。
关键词
雨养农田
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模拟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APSIM模型
Keywords
rainfed farming
yield simulation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SPEI
APSIM model
分类号
S162.5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播量对旱作小麦‘小偃60’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
57
2
作者
张明明
董宝娣
乔匀周
赵欢
刘孟雨
陈骎骎
杨红
郑鑫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95-1102,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5B02
2012BAD08B02)
+1 种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4226403D
15226407D)资助~~
文摘
在旱作条件下,探讨播期及播量对小麦新品系‘小偃60’群体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可为小麦适雨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试验于2014—201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进行,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每6 d设置一个播期,共设6个播期(T1~T6),设播量不变(B1)和逐期增加播量(B2)两个处理:B1为300 kg·hm^(-2),T1到T6播量相同;B2为随播期推迟播量逐期增加,每推迟1 d增加7.5 kg×hm^(-2),各播期的播量分别为300 kg·hm^(-2)(T1)、345 kg·hm^(-2)(T2)、390 kg·hm^(-2)(T3)、435 kg·hm^(-2)(T4)、480 kg·hm^(-2)(T5)和525 kg·hm^(-2)(T6),研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下‘小偃60’群体性状、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出苗时间延长、生育期推迟,全生育缩短;播量对生育期无显著影响。2)随播期推迟,出苗率和单株成穗数逐渐降低;播量增加,基本苗及穗数提高。3)随播期推迟,株高和生物量降低;播量增加,生物量提高,株高无显著变化。4)随播期推迟,籽粒产量下降;逐期增加播量后,11月2日前籽粒产量可达6 600 kg×hm^(-2)以上且无显著差异。5)若随播期推迟增加播量,前4个播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皆达29 kg×hm^(-2)×mm-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小偃60’是一个播期宽泛的品种,随播期推迟产量下降,但在一定播期范围内通过增加播量,提高群体(穗数),可以获得与适时播种相近的产量,播量与播期推迟天数的理论关系为y=0.368 2x2+1.193 9x+316.7(R^2=0.983 9)。
关键词
冬小麦
小偃60
播期
播量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Keywords
Winter wheat
‘Xiaoyan 60'
Sowing date
Sowing density
Wheat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偃60’在不同水氮条件下的用水特性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骎骎
张明明
董宝娣
刘孟雨
郑鑫
赵欢
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
大学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3-1259,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8B02
2013BAD05B02)
+1 种基金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4226403D)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2503003)资助
文摘
以过筛土壤为培养基础,以圆形桶为容器,设置了3个水分梯度(W0、W1、W2,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65%、80%)、4个氮素梯度(N0、N1、N2、N3,施氮量分别为每桶0 g·kg?1、0.10 g·kg?1、0.20 g·kg?1、0.29 g·kg?1),探究冬小麦新品系‘小偃60’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其推广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氮均对冬小麦生物量及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水势、叶片净光合速率等有显著影响,且水对籽粒产量的主效应大于氮肥。水分和氮肥适宜处理(W2N2)比水分和氮肥轻度亏缺处理(W1N1)增产66.03%,W1N1比水分和氮肥严重亏缺(W0N0)增产153.30%。在相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叶绿素SPAD值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升高,而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水分严重亏缺处理(W0)和水分适宜处理(W2)的冬小麦叶绿素SPAD值均低于水分轻度亏缺处理(W1)。水分对叶片水势为正效应,表现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显著升高到不明显升高趋势。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Pn、Tr随土壤水分提高而上升,WUEi却随土壤水分提高而下降。在低氮(N1)或者不施氮肥(N0)条件下,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y)随水分的增加表现先升高而后变化不明显的变化趋势;在适宜氮肥(N2)和高氮(N3)条件下,WUEy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升高。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合理的水氮管理使‘小偃60’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维持在较高水平,过多水肥均引起产量及WUE下降;2不同水氮下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3‘小偃60’在河北环渤海地区更适合在低水中肥条件下种植。
关键词
冬小麦
水氮交互
干物质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特性
Keywords
Winter wheat
Water and nitrogen interacti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雨养农田产量影响的模拟研究
王亚凯
刘孟雨
董宝娣
乔匀周
张明明
杨红
靳乐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播期、播量对旱作小麦‘小偃60’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张明明
董宝娣
乔匀周
赵欢
刘孟雨
陈骎骎
杨红
郑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偃60’在不同水氮条件下的用水特性
陈骎骎
张明明
董宝娣
刘孟雨
郑鑫
赵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