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橄榄压条不定根发生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赵敏 刘坤 +4 位作者 王毅 胡青 邸多隆 裴栋 陆斌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7,共10页
探明油橄榄生根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变化规律,可为控制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基因的筛选奠定基础。以油橄榄品种‘田园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根粉1号(1500 mg/kg)处理油橄榄压条,并在压条后的第0、10、20、30和40 d取样(记为YT0、YT10、YT2... 探明油橄榄生根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变化规律,可为控制不定根发生的关键基因的筛选奠定基础。以油橄榄品种‘田园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根粉1号(1500 mg/kg)处理油橄榄压条,并在压条后的第0、10、20、30和40 d取样(记为YT0、YT10、YT20、YT30、YT40)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油橄榄生根过程不同阶段的差异基因的表达变化,挖掘出参与油橄榄生根过程的重要代谢通路及生根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1)压条生根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在YT0与YT10间共1218个,包括829个上调和389个下调;在YT10与YT20间共有1157个,包括567个上调和590个下调;在YT20与YT30间共1163个,包括499个上调和664个下调;在YT30与YT40间共1458个,包括952个上调和506个下调。(2)通过差异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显著富集的类名包括细胞膜、催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辅因子结合、转运活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等。(3)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发现参与生根过程的主要通路包括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氨基糖和核苷酸糖、核糖体、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结果表明:在压条生根过程中,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包括ARF、GH 3、AUX1、SAUR、JAZ、CYCD3、MYC 2等;与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包括β-葡萄糖苷酶、反-肉桂酸4-单加氧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参与生根过程的转录因子包括bHLH、MYB、ERF、NAC、C2H2和WRKY等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压条 不定根形成 转录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分子衍生类多孔有机聚合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康晶燕 师彦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6-507,共12页
多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类由有机构筑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构成的多孔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孔径、高度可设计性和易修饰性等特点,在样品前处理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设计新型功能性的构筑单元是实现目前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创新... 多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类由有机构筑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构成的多孔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节孔径、高度可设计性和易修饰性等特点,在样品前处理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设计新型功能性的构筑单元是实现目前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复杂基质中目标分子高效、高选择性分离富集的核心与关键。近年来,超分子衍生类化合物凭借其良好的主客体识别化学性质、简便易行的功能化策略以及可调节的拓扑构型,为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的构筑提供了新的启示和突破。本文重点归纳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分子衍生类多孔有机聚合物构筑策略,并聚焦于食品分析和环境监测,简要综述了超分子衍生类多孔有机聚合物在样品前处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聚合物 样品前处理 超分子衍生物 食品分析 环境监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离子液体为添加剂的毛细管电泳法用于快速高效分离饮料中7种有机酸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海峰 王庆 +1 位作者 刘霞 蒋生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用一种聚合离子液体(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为添加剂,以毛细管电泳法(CE)快速直接分离饮料中7种有机酸(丙二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苯甲酸、山梨酸和柠檬酸)。详细考察了几种影响分离效果的条件,最佳背景电解质条件是1... 用一种聚合离子液体(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为添加剂,以毛细管电泳法(CE)快速直接分离饮料中7种有机酸(丙二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苯甲酸、山梨酸和柠檬酸)。详细考察了几种影响分离效果的条件,最佳背景电解质条件是125 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6.5)添加0.01 g/L聚合离子液体。7种分析物在4 min内能够快速高效分离(105 000~636 000塔板/m),迁移时间的标准偏差(n=3)都不大于0.021 3 min。7种分析物的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在0.001与0.05 g/L之间。这种方法被应用于一种美年达葡萄汁饮料中的有机酸检测。柠檬酸钠、苯甲酸和山梨酸被检测出,含量分别是2.64、0.10和0.08 g/L,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7%和131.7%。该方法简单、快速、低廉,可以用作食品中有机酸添加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有机酸 饮料 聚合离子液体 阳极电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剪切技术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工艺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丽 刘晔玮 +3 位作者 赵剑喜 裴栋 邸多隆 王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01,共5页
目的: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进行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的研究。方法:以水为介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破壁时间、温度、高剪机转速、液料比对破壁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选出最佳工... 目的:利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进行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的研究。方法:以水为介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破壁时间、温度、高剪机转速、液料比对破壁率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扫描电镜观测表征花粉形态,测定总黄酮含量,进一步研究破壁效果。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时间3min、转速22000r/min、液料比1:3(g/mL),在此条件下花粉破壁率达到99%以上,且黄酮含量为3.60mg/g。结论:利用高剪机破碎油菜蜂花粉细胞壁,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高的破壁率,是一种良好的前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蜂花粉 破壁 高剪切分散乳化技术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固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亚明 武琪 +3 位作者 高洁 张霞 赵亮 董树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通过一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GQDs),并将其用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阿魏酸、反-4-羟基肉桂酸)的固相微萃取,并... 通过一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GQDs),并将其用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阿魏酸、反-4-羟基肉桂酸)的固相微萃取,并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建立了测定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脱附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现了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快速高效富集和高灵敏度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6.2%~96.2%,相对标准偏差为1.8%~4.3%。结果表明,合成的Fe3O4-GQDs磁性纳米粒子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应用于特定样品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石墨烯量子点 磁性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枸杞中甜菜碱含量(英文)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弦飞 杨军丽 +1 位作者 陈娟 师彦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7-424,共8页
枸杞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亦可作为功能性食品被广泛食用。基于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UPC^2-MS),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地定量测定枸杞中甜菜碱(指标化合物)含量的新方法。采用ACQUITY UPC2BEH 2-EP色谱柱(150 ... 枸杞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亦可作为功能性食品被广泛食用。基于超高效合相色谱-质谱(UPC^2-MS),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地定量测定枸杞中甜菜碱(指标化合物)含量的新方法。采用ACQUITY UPC2BEH 2-EP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以0.7 mL/min超临界CO_2-甲醇(80∶20,v/v)等度洗脱,成功分离了枸杞中的甜菜碱。在该分离过程中,0.1%(v/v)甲酸作为改性剂;背压为1.31×10~7Pa;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1μL;保留时间为3 min。质谱检测工作于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和选择离子监测(SIR)模式。在上述条件下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99 2,检测范围为0.5~50.0μg/mL,检出限为0.013μg/mL。随后,通过对精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平均值96.3%)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11批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用于枸杞的质量控制与分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合相色谱-串联质谱 甜菜碱 枸杞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酚酸类化合物对莴苣幼苗的化感作用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娥 张等宏 +5 位作者 王丹丹 金辉 李秀壮 何小凤 燕志强 沈慧敏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化感物质通过植物体释放到农田土壤中,可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酚酸是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稳定,因而不易降解而累积在土壤中,进而影响作物生长,是引起连作障碍问题的一类主要化合物。为了明确酚酸类物质对... 化感物质通过植物体释放到农田土壤中,可对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酚酸是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结构稳定,因而不易降解而累积在土壤中,进而影响作物生长,是引起连作障碍问题的一类主要化合物。为了明确酚酸类物质对植物生长影响的途径,探讨其化感作用机理,以3种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苯甲酸、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研究对象,以莴苣幼苗为活性受体,通过测定化合物对莴苣幼苗根、茎生长的影响,评价了其对植物的毒活性;并借助于荧光显微镜,通过FDA/PI双染色法和DHE染色法,分别研究了3种酚酸类化合物对受体植物根尖细胞活力和活性氧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类化合物对莴苣幼苗根、茎的生长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模式;莴苣幼苗在高浓度酚酸的胁迫下,其体内活性氧大量积累,高浓度的活性氧对莴苣幼苗细胞膜结构等具有显著的破坏作用,进而导致细胞活力降低甚至凋亡,最终抑制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水杨酸 对羟基苯甲酸 莴苣 化感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根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触杀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霞 丁文姣 +3 位作者 杨甲月 徐蕊 燕志强 秦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8-131,共4页
采用实验室活体生物试验方法,测定和比较了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相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不同程度的触杀活性,其... 采用实验室活体生物试验方法,测定和比较了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根乙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水相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有不同程度的触杀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他萃取物。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增长,该萃取物对线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增强,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根提取物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触杀活性 有效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沟油中脂肪醛类物质 被引量:10
9
作者 董树清 王利涛 +1 位作者 张霞 赵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3-316,360,共5页
地沟油是质量极差的非食用油,若食用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本文利用地沟油中存在特异性脂肪醛类物质的特点,采用2,4-二硝基苯肼作为醛的衍生试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有效鉴别、检测精炼地沟油,并通过此方法对合格食用油进行对比测... 地沟油是质量极差的非食用油,若食用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本文利用地沟油中存在特异性脂肪醛类物质的特点,采用2,4-二硝基苯肼作为醛的衍生试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有效鉴别、检测精炼地沟油,并通过此方法对合格食用油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以为有关部门加强地沟油的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 脂肪醛 衍生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莓果渣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立 刘晔玮 +3 位作者 李红兵 李丽 赵剑喜 邸多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6-118,122,共4页
黑莓果渣经不同溶剂(水、pH3水、60%乙醇、80%乙醇、95%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在室温下振摇提取,得到黑莓果渣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体系、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 黑莓果渣经不同溶剂(水、pH3水、60%乙醇、80%乙醇、95%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在室温下振摇提取,得到黑莓果渣不同溶剂提取物。分别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定体系、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黑莓果渣不同溶剂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O2-·和·OH的活性进行测定,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莓果渣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抗氧化能力;酸性溶剂提取效果优于非酸性溶剂;60%乙醇为最佳的提取溶剂,其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和O2-·活性均弱于VC,而清除·OH活性较强且高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莓 抗氧化 自由基 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方方 师彦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633,共8页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尤其是一些活性成分含量较低,采用一般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专一的选择性,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天然药物资源样品前处理过程,能够选择性地分离富集复杂基质中的... 天然产物体系复杂,尤其是一些活性成分含量较低,采用一般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富集难度较大。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专一的选择性,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天然药物资源样品前处理过程,能够选择性地分离富集复杂基质中的目标成分。本文对近几年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物包括黄酮类、多元酚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苯丙素类、萜类以及其他一些类型的生物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天然药物资源 天然产物 分离分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分析中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润恬 师彦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3-225,共3页
样品前处理是通过提取、除杂、浓缩等步骤,将目标物与复杂样品基质分离开来,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一种样品处理方法。作为整个样品检测中最耗时的一个环节,样品前处理关系着整个分析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固相萃... 样品前处理是通过提取、除杂、浓缩等步骤,将目标物与复杂样品基质分离开来,以提高检测灵敏度的一种样品处理方法。作为整个样品检测中最耗时的一个环节,样品前处理关系着整个分析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由于其形式多样、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易实现自动化、有机溶剂用量少、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高等优点,目前已被公认为使用大型仪器分析检测前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首选方法。固相萃取利用固体吸附剂来吸附液体样品中的目标物,使其与样品基质分离,然后再对吸附剂进行洗脱或加热解吸附,避免了很多传统萃取中两相不相容的缺点,实现了分离与富集目标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分子印迹 样品分析 样品基质 模板分子 固体吸附剂 有机溶剂用量 热解吸 富集倍数 吸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车轴草对莴苣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蕊 刘权 +4 位作者 燕志强 金辉 崔海燕 蒲训 秦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51,共7页
采用活体生物试验方法,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车轴草根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莴苣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离鉴定了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一步对其活性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红车轴草根乙醇提取物对莴苣种子萌发... 采用活体生物试验方法,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车轴草根乙醇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莴苣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离鉴定了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进一步对其活性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红车轴草根乙醇提取物对莴苣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种萃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其中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抑制强度最大,是红车轴草根植物毒活性有效部位。为明确红车轴草抑制莴苣幼苗生长的活性化学物质基础,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方法,从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种黄酮苷类化合物,运用波谱学技术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鉴定为(6aR,11aR)-三叶豆紫檀苷。活性测定发现,该苷类化合物能够显著降低莴苣幼苗的鲜重和根长,低浓度处理使莴苣体内的抗氧化酶SOD和CAT含量升高,随着处理浓度增加,SOD、CAT含量显著降低,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升高,造成细胞膜脂过氧化伤害,影响植物生长相关的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轴草 提取物 生长抑制 莴苣 黄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测定蜂蜜中的氨基酸 被引量:23
14
作者 周贤婧 师彦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1-666,共6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同时分离测定蜂蜜中的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等9种氨基酸。考察了磷酸浓度、进样方式和缓冲液pH对分离效率和重现性的影响。在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20 nm条件下,以含有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 采用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检测法同时分离测定蜂蜜中的赖氨酸、色氨酸、谷氨酸等9种氨基酸。考察了磷酸浓度、进样方式和缓冲液pH对分离效率和重现性的影响。在分离电压为-15 kV、检测波长为220 nm条件下,以含有0.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0 mmol/L烟酸、10%甲醇的10 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pH 10.2)为运行缓冲液,9种组分在11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最低可达到0.3 mg/L;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L;日间及日内精密度为0.64%~5.83%。实际样品中除甲硫氨酸外的8种氨基酸的加标回收率为60.00%~118.37%。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蜜源植物和产地的蜂蜜样品的测定,在市售的5种蜂蜜中均检测到脯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而只在荔枝蜜中检测到苏氨酸。该方法可以为蜂蜜的蜜源鉴别及质量评估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简介紫外检测 氨基酸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同时测定大枣中环磷酸腺苷、芹菜素及槲皮素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瑞斌 杨艳 +3 位作者 董树清 倪京满 郭玫 赵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82-285,293,共5页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CE)同时测定大枣中环磷酸腺苷、芹菜素及槲皮素的方法。研究了运行缓冲液的浓度、pH、添加剂B-环糊精浓度、检测波长及分离电压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分离测定条件下,三个化学成分得到快速分离检测。环磷酸腺... 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CE)同时测定大枣中环磷酸腺苷、芹菜素及槲皮素的方法。研究了运行缓冲液的浓度、pH、添加剂B-环糊精浓度、检测波长及分离电压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在最佳分离测定条件下,三个化学成分得到快速分离检测。环磷酸腺苷、芹菜素及槲皮素分别在16.5-529.4、5.5-176.4、8.8-282.4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8、0.9998和0.999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1%、95.62%和94.88%,保留时间RSD值分别为6.7%、5.1%和5.3%,峰面积的RSD值分别为4.5%、5.8%和4.2%。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含有环磷酸腺苷、芹菜素及槲皮素类药物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高效毛细管 电泳环磷酸腺苷 芹菜素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吲哚烯类受体对氨基酸的比色识别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利涛 何晓明 +2 位作者 郭勇 徐健 邵士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09-2113,共5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3'-双吲哚烯类受体分子,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该类受体对20种天然氨基酸分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在乙腈-水溶液中,双吲哚烯受体分子可以通过其氢键受体位点的质子化作用比色识别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等酸性...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3,3'-双吲哚烯类受体分子,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该类受体对20种天然氨基酸分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在乙腈-水溶液中,双吲哚烯受体分子可以通过其氢键受体位点的质子化作用比色识别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而硝基取代的双吲哚烯受体分子则通过其氢键供体位点的去质子化作用比色识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在乙腈-水的中性缓冲溶液体系中,硝基取代的双吲哚烯类受体分子通过与巯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高选择性地比色识别半胱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吲哚烯受体 氨基酸 比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手性拆分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利涛 董树清 +5 位作者 张志欣 王杨军 张晓莉 张霞 张鹏云 赵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发展了一种制备β-环糊精/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的简单方法。首先合成了β-环糊精硅基衍生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硅烷化试剂和β-环糊精硅基衍生物之间的聚合反应,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共价负载于孔道表面的球形β-环糊精/硅基杂化材料... 发展了一种制备β-环糊精/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的简单方法。首先合成了β-环糊精硅基衍生物,然后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硅烷化试剂和β-环糊精硅基衍生物之间的聚合反应,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共价负载于孔道表面的球形β-环糊精/硅基杂化材料,去除模板剂,即可得到直接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填料的β-环糊精/硅基杂化手性固定相。制备的杂化固定相材料具有球形规则、单分散性好、比表面积高、机械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和制备过程简单等特点,结合了β-环糊精的手性识别功能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优异性能。在反相色谱条件下的手性拆分结果表明杂化手性固定相具有较高的手性识别能力。本文所发展的方法为新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固定相 Β-环糊精 有机-无机杂化 手性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苯磺酸盐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帅 郭兰磊 +3 位作者 祝仰文 潘斌林 王红艳 郭勇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结合同步监控技术,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烷基苯磺酸盐样品中的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纯化工艺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结果更为准确的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组分,样品中其它共存组分如未磺化油、无机盐等中残留的烷基... 结合同步监控技术,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烷基苯磺酸盐样品中的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纯化工艺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结果更为准确的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组分,样品中其它共存组分如未磺化油、无机盐等中残留的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的量小于总活性物量的1%;采用优化后的纯化工艺获得的烷基苯磺酸盐活性物质量分数较常规纯化工艺有明显增加,从39%左右增加至4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苯磺酸盐 活性物 纯化 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醛微晶纤维素功能化C18的反相/亲水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洁 武琪 +6 位作者 陈立骁 李辉 董树清 罗国英 张书胜 邱洪灯 赵亮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4-423,共10页
通过十八烷基胺的氨基与二醛微晶纤维素的醛基共价键合,制备了基于二醛微晶纤维素(DMCC)官能化C18的新型反相/亲水色谱固定相(C18-DMCC/SiO2),该色谱固定相被用于反相色谱(RPLC)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模式。C18-DMCC/SiO2色谱柱展... 通过十八烷基胺的氨基与二醛微晶纤维素的醛基共价键合,制备了基于二醛微晶纤维素(DMCC)官能化C18的新型反相/亲水色谱固定相(C18-DMCC/SiO2),该色谱固定相被用于反相色谱(RPLC)和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模式。C18-DMCC/SiO2色谱柱展现了良好的疏水选择性和芳香选择性,在反相色谱模式下可分离烷基苯和多环芳烃(PAHs)。苯胺类、酚类和糖苷类等极性化合物被用于评估该色谱柱在反相色谱模式下的极性选择性,商品C18柱作对照柱,色谱评价结果令人满意。核酸碱基被用于评估C18-DMCC/SiO2色谱柱的亲水色谱性能。通过考察有机溶剂含量对分析物保留的影响,发现该新型色谱固定相具有反相/亲水色谱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 制备 二醛微晶纤维素 C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点的色谱分离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佳 邱洪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5-834,共10页
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柱,色谱柱的灵魂是色谱分离材料,色谱分离材料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决定色谱的分离模式和分离性能。碳点作为一类新型的零维碳纳米材料,自2004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凭借其广泛的原料来源、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优异的生物... 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柱,色谱柱的灵魂是色谱分离材料,色谱分离材料的种类和性质直接决定色谱的分离模式和分离性能。碳点作为一类新型的零维碳纳米材料,自2004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凭借其广泛的原料来源、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光漂白性等独特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发光二极管、传感、催化等领域,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同时,碳点还具有设计性强、粒径大小适中等优势,将其引入色谱分离新材料中开发高选择性的色谱固定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碳点的分类、合成策略、发展历程,然后聚焦于色谱分离材料领域,系统综述了近年来碳点在液相色谱固定相(含亲水色谱、反相色谱、混合色谱、手性色谱等)、气相色谱固定相和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强调了各类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对碳点在色谱分离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为基于碳点的色谱分离新材料的理性设计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固定相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毛细管电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