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血瘀质证型肺癌与CHRNB4 rs7178270基因多态性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志强 邓德厚 +4 位作者 冯云辉 张永军 金莹 程斌 张爱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93,I00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瘀质肺癌患者及其临床特征与CHRNB4 rs7178270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入组100例正常人及100例血瘀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记录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抽取所有样本的外周血,检测CHRNB4 rs7178270基因多态性,明确血瘀质与肺癌的关... 目的探讨血瘀质肺癌患者及其临床特征与CHRNB4 rs7178270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入组100例正常人及100例血瘀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记录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抽取所有样本的外周血,检测CHRNB4 rs7178270基因多态性,明确血瘀质与肺癌的关系;并根据性别,吸烟情况、鳞癌和腺癌类别及临床分期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C纯合基因型在正常人和血瘀质肺癌患者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CC基因型能够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OR=2.00,95%CI:1.09-3.66);亚组分析发现,CC纯合基因型在男性中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其值分别为47.6%及27.0%(P=0.042);在吸烟患者人群中,CC纯合基因型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人群(50%及30.8%,P=0.049);而在鳞癌和腺癌类别中以及临床分期之间,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CHRNB4 rs7178270位点的CC纯合基因型能够显著增加血瘀质人的肺癌易感性,且在男性、吸烟的人群中表现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瘀型 CHRNB4 rs7178270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拉帕利维持治疗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ENGOT-OV16/NOVA研究解读 被引量:13
2
作者 莫淼(统计解读) 李俊(临床解读) 朱笕青(简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2-608,共7页
【简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作为第一个靶向DNA损伤修复反应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ARP抑制剂主要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单链修复。对于肿瘤细胞存在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 【简评】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作为第一个靶向DNA损伤修复反应的抗肿瘤药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ARP抑制剂主要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单链修复。对于肿瘤细胞存在同源重组缺陷(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iciency,HRD)的患者,即肿瘤细胞存在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的患者,使用PARP抑制剂治疗时,则会导致肿瘤细胞DNA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均无法修复,即“合成致死”效应,从而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卵巢癌 PARP抑制剂 维持治疗 疗效和安全性 单链断裂 抗肿瘤药物 双链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9年浙江地区某肿瘤医院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变迁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环 樊璠 毛彩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通过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通过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6年间尿路感染病原菌共计6149株,革兰阴性细菌占67.1%,革兰阳性细菌占28.5%,真菌占4.4%。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和表皮葡萄球菌。6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较好,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好,未发现替加环素耐药。结论6年间肿瘤医院尿路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的监测,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肿瘤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突变晚期NSCLC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娜 徐艳珺 范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4-722,共9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驱动基因的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其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突变的NSCL...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驱动基因的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其中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基因突变的NSCLC较为罕见,传统治疗遵循无驱动基因突变NSCLC的治疗方案,远远没有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针对BRAF V600E突变NSCLC的靶向治疗疗效显著,其他BRAF突变亚型靶向治疗仍在探索阶段。免疫疗法在BRAF V600E和非V600E亚型的NSCLC中也显示出积极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就BRAF阳性NSCLC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BRAF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及流行分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环 徐笑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55-860,共6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的革兰阴性细菌,一种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可以引起血流、伤口感染和机械相关性肺炎并能引起院内ICU科室的暴发感染,因其极强的获得耐药的能力成为全球棘手的病原体。近些年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多... 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的革兰阴性细菌,一种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可以引起血流、伤口感染和机械相关性肺炎并能引起院内ICU科室的暴发感染,因其极强的获得耐药的能力成为全球棘手的病原体。近些年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逐渐增加,日渐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题,其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碳青霉烯酶的产生。迄今为止,已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多种类型的碳青霉烯酶,本文就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和流行分布特点加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江舜杰 汪文新 +2 位作者 田怀谷 杨雪 杨永挺 《中国医院》 2020年第8期34-37,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差异。方法:采用自编的职业倦怠调查表以及修订版的职业倦怠量表调查了938名在职医务人员,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差异。方法:采用自编的职业倦怠调查表以及修订版的职业倦怠量表调查了938名在职医务人员,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探究不同职业类别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差异。结果:三类医务人员均处于中度职业倦怠水平,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在职业倦怠总体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护士、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分别在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维度中与其他类别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医务人员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维度方面职业倦怠的改善,尤其要注重护士的情感衰竭维度、医生的人格解体维度和其他医务人员的成就感降低维度方面职业倦怠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医务人员 职业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体在癌症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倩 李兆倩 +2 位作者 彭天欢 陈卓 谭蔚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48-2657,共10页
核酸适体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可特异性结合靶标分子的单链寡核苷酸分子探针,其表现出与抗体相当或更优异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且具有靶标范围广、免疫原性低、易于精准制备和修饰及设计灵活可控等优势.为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及靶向... 核酸适体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可特异性结合靶标分子的单链寡核苷酸分子探针,其表现出与抗体相当或更优异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且具有靶标范围广、免疫原性低、易于精准制备和修饰及设计灵活可控等优势.为癌症的早期筛查、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了全新的分子工具,在癌症诊疗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本文聚焦核酸适体在癌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对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靶向治疗 分子探针 癌症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脑转移的免疫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盛佳敏 俞晓晴 +1 位作者 李晖(综述) 范云(审校)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6-982,共7页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常见并发症,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恶性肿瘤的治疗带入新纪元。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常见并发症,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恶性肿瘤的治疗带入新纪元。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效应。PD-1/PD-L1抑制剂在NSCLC脑转移治疗中初露锋芒,但其确切疗效及最佳治疗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NSCLC脑转移灶的免疫微环境,PD-1/PD-L1抑制剂在颅内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转移 免疫治疗 PD-1/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改良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郝伟远 陈玉堂 +2 位作者 林婧 郑家平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改良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26例接受DSA引导下改良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改良术式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26例接受DSA引导下改良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侧股静脉,于右下腹壁植入静脉输液港。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输液港移除或患者死亡。结果26例患者植入均获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2.1±6.9)min。10例术中出现导管异位至对侧髂静脉或腰静脉,在DSA下调整后均成功进入下腔静脉主干,导管头端位于下腔静脉位置:10例位于腰2椎体水平,11例位于腰3椎体水平,5例位于腰4椎体水平。随访780个导管日,共发生4例并发症,其中1例为纤维蛋白鞘形成,1例为囊袋感染破溃,1例为导管卷曲异位至皮下,1例为导管于腹股沟处打折致输液不畅,其中3例致非计划拔管。26例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肢体运动受限及不适感等并发症。无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无法植入胸壁输液港的患者,在DSA引导下行改良经股静脉植入输液港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 输液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环境中巨噬细胞、肿瘤新生血管及PD-L1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杭青青 应航洁 +9 位作者 程国平 杨世锋 金佳男 陈亚梅 陈奇勋 蒋友华 赵强 方敏 陈明 赖霄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37-844,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肿瘤新生血管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其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肿瘤新生血管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1/PD-L1)作为关键部分,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影响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阐明TAMs、肿瘤新生血管和PD-L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对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AMs、肿瘤新生血管和PD-L1的表达,采用配备有Olympus-DP72图像采集系统的OlympusBX51正置显微镜进行拍照并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TA Ms、肿瘤新生血管和PD-L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微环境中各组分的定量表达,可将其分为低、中、高表达组。癌组织中TAMs的低、中和高密度组的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分别是36个月(95%CI:25.3-46.7)、26个月(95%CI:12.2-39.8)和16个月(95%CI:9.4-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肿瘤新生血管的低、中和高密度组的中位OS分别为30个月(95%CI:22.5-37.5)、28个月(95%CI:18.1-37.9)和25个月(95%CI:14.6-3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PD-L1的低、中和高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35个月(95%CI:29.4-40.6),28个月(95%CI:13.6-42.4)和17个月(95%CI:10.5-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联合低、中和高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36个月(95%CI:30.6-41.4)、26个月(95%CI:19.2-32.8)和9个月(95%CI:4.4-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型、TAMs和PD-L1均为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微环境关键成分PD-L1及TAMs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肿瘤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苗贤媛(综述) 郭秋生(审阅) 王晓稼(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5-690,共6页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等系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长期生存,甚至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可能复发转移。近年来,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在经过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等系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长期生存,甚至治愈,但仍有30%~40%的患者可能复发转移。近年来,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是由于一系列新药的诞生,特别是内分泌和靶向治疗药物,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开启了全新的抗肿瘤治疗模式,被认为是十分有效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最小的免疫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肿瘤治疗领域中颇具研究前景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免疫检查抑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胆道支架与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一项回顾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君 邵国良 +3 位作者 姚红响 郑家平 曹非 钱超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2例MOJ患者,其中27例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观察组),35例仅接受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对照组)... 目的评价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2例MOJ患者,其中27例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观察组),35例仅接受单纯胆道支架植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架通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的技术均获成功,临床有效率观察组为96.3%,对照组为97.1%(P=0.228)。观察组术后Child-Pugh评分下降(1.63±1.1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0.8±1.49)分(P=0.019)。观察组的中位支架通畅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41.3周和44.6周,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周和31周(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联合碘125粒子条植入对MOJ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恶性肿瘤 梗阻性黄疸 胆道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在肝癌TACE患者的临床应用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尤国美 经碧玲 +5 位作者 潘琴 李含英 钱超一 徐敏 章浙伟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评价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在肝癌TACE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TACE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对照组97例采用改良"8字型"纱布绷带包扎止血,观察两组在局部淤青、局... 目的评价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在肝癌TACE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TACE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96例采用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对照组97例采用改良"8字型"纱布绷带包扎止血,观察两组在局部淤青、局部血肿、重新包扎、局部皮损、对患者舒适度、睡眠、活动的影响以及压迫包扎时间、卧床制动时间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局部淤青、局部血肿、重新包扎、局部皮损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舒适、影响睡眠和活动症状困扰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压迫包扎时间、肢体制动时间、包扎拆除时间和卧床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38±0.57)min、(6.07±0.28)h、(6.08±0.36)h和(12.34±0.93)h,显著少于对照组(10.52±1.16)min、(7.89±0.36)h、(12.12±0.66)h和(23.77±0.87)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瞬灵动脉止血敷料压迫止血具有对股动脉穿刺点快速止血、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缩短卧床制动时间的作用,且不增加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压迫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灵动脉止血敷料 压迫技术 肝癌TACE术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总黄酮逆转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佳奇 李娟娟 +2 位作者 吕晓皑 张欢欢 余陈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68-375,共8页
目的:探讨三叶青总黄酮(FTH)逆转吉非替尼(GEF)耐药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FTH对GEF耐药A549/GR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FTH对A549/GR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建立A549/GR细胞荷瘤小鼠模型,观... 目的:探讨三叶青总黄酮(FTH)逆转吉非替尼(GEF)耐药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FTH对GEF耐药A549/GR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FTH对A549/GR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建立A549/GR细胞荷瘤小鼠模型,观察两药联用后的体内抑瘤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瘤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TEN、PI3K、p-PI3K、AKT、p-AK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单用GEF相比,FTH联合GEF给药可显著抑制A549/GR细胞增殖(P<0.05),诱导A549/GR细胞凋亡(P<0.05),使细胞停滞在G 0/G 1期。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两者联合可显著抑制裸鼠A549/GR移植瘤的生长(P<0.05),并显著降低瘤组织p-PI3K和p-AKT表达(P<0.05),升高PTEN蛋白表达(P<0.05)。结论:FTH可逆转A549/GR细胞对GEF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TEN/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黄酮 EGFR-TKIS 耐药 PTEN/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培训联合同伴教育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兰 胡海琴 梁冠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研究言语培训联合同伴教育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发音良好且有教学经验的全喉切除的同伴教育者及头颈外科专业医护人员共同对26例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言语培训联合同伴教育,评价培训后短期、中期的... 目的:研究言语培训联合同伴教育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发音良好且有教学经验的全喉切除的同伴教育者及头颈外科专业医护人员共同对26例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言语培训联合同伴教育,评价培训后短期、中期的复声效果及培训前后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培训后第5天,有11例(42.3%)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能连续打2个嗝,5例(19.2%)能发元音,3例(11.5%)能发单字;培训后1个月和2个月患者再发音能力优于培训结束时(P<0.05),培训结束后2个月与培训结束时相比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由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作为同伴教育者参与的言语培训联合同伴教育模式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言语功能康复有显著推动作用,同时再发音培训能够显著提高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无喉 同伴教育 社会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及临床应对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曦 杨海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50-754,共5页
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 伊布替尼作为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复发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在内的B细胞淋巴瘤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自伊布替尼在国内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从中获益,但随着使用例数增多和时间延长,临床上面临着更多与既往化疗药物相比出现的特殊不良反应,如出血、房颤、腹泻和关节痛等.因伊布替尼作用机制的独特性,在处理不良反应时亦需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本文总结相关文献中伊布替尼不良反应的处理策略,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淋巴瘤 不良反应 出血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内膜肉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海涛 阮磊 +1 位作者 杨建涛 余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7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咳嗽9个月,间歇性咯血7个月。于外院诊断为肺结核,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转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行抗凝及抗结核治疗后咳嗽及咯血好转。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3.98×10^(12)/L,超敏C反应蛋白86.63 m... 1病例简介男,57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咳嗽9个月,间歇性咯血7个月。于外院诊断为肺结核,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转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行抗凝及抗结核治疗后咳嗽及咯血好转。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3.98×10^(12)/L,超敏C反应蛋白86.63 mg/L,D-二聚体195.0 ng/ml,细胞角蛋白-193.61 ng/ml。影像学表现:胸部CT平扫(图1A、B)示左下肺沿肺纹理走行管条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图1C)示左下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明显增粗,内见软组织密度占位,呈斑驳样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动脉内膜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提亚模式干预联合穴位埋针对口腔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卫阳 朱丽婵 +1 位作者 朱云霞 王方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干预联合穴位埋针对口腔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住院的口腔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26例,随机抽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治疗的13例... 目的探讨萨提亚模式干预联合穴位埋针对口腔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口腔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住院的口腔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26例,随机抽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治疗的13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治疗的1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使用细胞保护剂、漱口液、雾化吸入等减轻口干症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萨提亚模式干预联合穴位埋针。比较两组患者放射性口干的程度及口腔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重度口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放射性口干症状改善程度及口腔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应用萨提亚模式干预联合穴位埋针,能明显改善患者放射性口干症状及口腔舒适度,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该方法简单安全,易被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提亚模式 穴位埋针 口腔癌手术 辅助放疗 口腔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追加手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焱冬 张延强 +8 位作者 俞江平 阮荣蔚 刘永军 陶亚利 崔钊 朱舒文 周丹萍 陈圣森 王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ESD术后追加手术的23例早期胃癌共25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内镜下表现、ESD病理结果及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ESD术后追加手术的23例早期胃癌共25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内镜下表现、ESD病理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早期胃癌ESD术后追加手术的原因有病灶侵犯黏膜下层19处(76%),分化类型差16处(64%),脉管内瘤栓8处(32%),阳性切缘9处(36%)。追加外科手术后病理提示肿瘤残留2例,淋巴结转移1例。随访2~53个月,中位数17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结论侵犯黏膜下层、分化类型差、脉管内侵犯以及基底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ESD术后追加手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追加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0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郭立文 郑家平 +3 位作者 郝伟远 曾晖 章浙伟 邵国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DEB-BACE)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行DEB-BACE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3~24个月),手术的... 目的研究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DEB-BACE)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行DEB-BACE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入选10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3~24个月),手术的技术成功率100%,首次DEB-BACE治疗6周后疗效评估客观缓解率(O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90%;随访12周时,ORR为40%,DCR为60%。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mPFS)是4个月(3-24个月),中位生存(mOS)是15个月(3~24个月),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n=8)、呕吐(n=8)、咳嗽(n=7)和白细胞数降低(n=7),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中度(1/2级),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所有患者未出现介入栓塞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DEB-BACE治疗晚期NSCLC疗效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 载药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