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VP-AAM077和Ro25-6981对全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远寿 罗孝美 +1 位作者 陈旻 张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亚基NR2A和NR2B特异性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不同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NVP-AAM...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亚基NR2A和NR2B特异性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不同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NVP-AAM077(NVP)干预组和Ro25-6981(Ro)干预组;应用Fluoro-JadeB(F-JB)和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变性死亡和存活情况,Western blot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小鼠全脑缺血12min/再灌注3d后,海马CA1区出现选择性迟发性神经元死亡,NVP干预组增加了缺血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死亡(P<0.05),而Ro干预组CA1区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NVP干预能明显下调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Ro干预能明显上调BDN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NMDA受体亚基NR2A和NR2B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AAM077 Ro25-6981 NMDA受体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NR2A可增强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远寿 陈旻 张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11-2313,共3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 or NR)亚基NR2A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GFP转基因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 or NR)亚基NR2A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GFP转基因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NVP-AAM077(NVP)干预组;应用跳台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激光共聚焦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发现,I/R组明显差于sham组(P<0.05),NVP干预组差于sham组和I/R组(P<0.05);I/R组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数量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1),NVP干预能进一步增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P<0.05)。结论 NMDA受体亚基NR2A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树突棘丢失和脑认知功能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AAM077 NMDA受体 树突棘 学习记忆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技术在神经组织超微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宾 吴亮亮 +3 位作者 吴莹莹 潘立君 娄森森 孔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采用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技术对小鼠和线虫这两种模式生物的神经组织进行了样品制备、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并在取材方式上进行了摸索,旨在比较化学固定法(CF)、高压冷冻固定法(HPF)和化学-高压冷冻联合固定法(CF+HPF)三种不同方式对神经... 采用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技术对小鼠和线虫这两种模式生物的神经组织进行了样品制备、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并在取材方式上进行了摸索,旨在比较化学固定法(CF)、高压冷冻固定法(HPF)和化学-高压冷冻联合固定法(CF+HPF)三种不同方式对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促进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技术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化学固定相比,高压冷冻固定对神经组织样品具有较好的优势,能够减少化学处理所产生的人工假象;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动物的神经组织而言,所适用的固定方式也不相同,鼠脑适用于活检枪(biopsy gun)取样后直接进行HPF固定,所得结构比较完整,神经组织微观结构清晰。而在高压冷冻之前选用CF进行预固定,能加大样品结构保存的完整性,但在膜的细腻程度上不如直接进行高压冷冻制样的结果。线虫样品由于存在较厚的体壁保护,它更适于直接进行HPF处理,从而缩短了固定前的滞留时间,可有效保留腹部神经元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冷冻-冷冻替代 神经组织 活检枪 鼠脑 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过程中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袁洁 蔡时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569,共25页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去几十年关于衰老的研究使人们对长寿的生物学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延长寿命应以保持老年个体健康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为前提,近期研究显示延长寿命不一定延缓衰老过程中的行为和认...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去几十年关于衰老的研究使人们对长寿的生物学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延长寿命应以保持老年个体健康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为前提,近期研究显示延长寿命不一定延缓衰老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衰老相关行为退化的调控机制目前知道的还很少,如何实现老年人口健康的衰老是现代社会极具挑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衰老过程伴随着明显的认知等行为功能的退化,过去的研究对这些功能的退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包括情节记忆、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功能的衰退,运动能力降低,节律紊乱等。随着神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随衰老的改变。本文在简单描述衰老过程中行为功能退化现象的基础上,主要对大脑结构和网络连接、神经元形态和功能、大脑基因表达以及一些保守的生物学信号通路等方面在衰老过程中的改变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性介绍,重点关注这些变化与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之间的联系。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还只建立了这些变化与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的确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相信更多对衰老过程中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调控机制的研究将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同时对寻找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方法也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认知功能 行为退化 突触 神经递质 线粒体 氧化压力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尹舒 周嘉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8-47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死亡。目前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PD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死亡。目前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PD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其中一些进展作简要介绍,即大脑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肠脑轴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胶质细胞和外周免疫细胞在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等。这些新的进展表明,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累及大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胶质细胞,还涉及外周免疫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这些新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索大脑智慧本质,照亮类脑智能之路
6
作者 郭爱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8-2273,共6页
宇宙创生→生命爆发→智能演生→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演化的历史长河。时代在问,脑与心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大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相互照亮?是否有不依赖于大数据、... 宇宙创生→生命爆发→智能演生→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演化的历史长河。时代在问,脑与心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大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相互照亮?是否有不依赖于大数据、大算力和大模型的智能路线?人工智能可否通过完全不同于生物进化的另一条道路通向“心智”?脑智创造力如何演化为新质生产力?这些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类大脑在整体上是怎样工作的?本文将从微观—介观—宏观—宇观的尺度上来勾勒一幅复杂性与简约性辩证统一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 复杂性 自组织 跨膜态 神经流形 脑-智方程 动力学系统 神经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上调海马pCREB表达和改善脑缺血小鼠认知功能 被引量:8
7
作者 陈远寿 潘贵书 +3 位作者 秦伟 罗孝美 禹静 张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模型,跳台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和树突棘丢失;EPO治疗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脑缺血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和树突棘的丢失,显著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EPO可能通过上调pCREB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损伤、防止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进而改善脑缺血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红细胞生成素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树突棘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式对贴壁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 孔妤 +2 位作者 杨侃 王玲玲 张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9-85,共7页
为探索和优化贴壁细胞透射电镜制样方法,本试验以鼠肾细胞系HEK29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3T3的贴壁培养细胞为材料,采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分别为先固定后刮取细胞、先刮取细胞后固定和胰蛋白酶消化后固定,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收集,于光学显... 为探索和优化贴壁细胞透射电镜制样方法,本试验以鼠肾细胞系HEK293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系3T3的贴壁培养细胞为材料,采用三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分别为先固定后刮取细胞、先刮取细胞后固定和胰蛋白酶消化后固定,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收集,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进行电镜样品的制备,比较不同固定方式下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先固定后刮取法能较好保持贴壁细胞原始形态特征,而先刮取后固定法和胰酶消化法都会明显改变贴壁细胞形态,使悬浮起的细胞呈近似球形。在电镜下,三种方法都可以得到良好的超微结构,先固定后刮取的细胞形态更贴近于生理状态,但是其长条形或梭形的形态特征也给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带来一定困难;先刮取后固定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得到的细胞呈圆球形,观察更为方便,但细胞的形态与贴壁时的生理状态不符。本试验为贴壁细胞电镜制样的基础方法研究,为不同的细胞学实验选择适当的前固定处理方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壁细胞 固定 细胞刮取 细胞形态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与样品后染色联用在微观脑联结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圣雄 陈贞强 +1 位作者 韩华 郭爱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0-1096,共7页
三维电子显微成像(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是微观尺度脑联结组学(micro-brain connectomics)研究的主要研究手段.自动卷带式连续超薄切片-收片系统(automated tape-collecting ultramicrotome,ATUM)及扫描电镜序列成像系统的联合应... 三维电子显微成像(volume electron microscopy)是微观尺度脑联结组学(micro-brain connectomics)研究的主要研究手段.自动卷带式连续超薄切片-收片系统(automated tape-collecting ultramicrotome,ATUM)及扫描电镜序列成像系统的联合应用,是三维电镜成像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该方法利用卷带式收集超薄切片,形成完整的样品切片库,进而在后续成像中形成样品三维电镜成像数据库.根据ATUM系统镜外切片-收片、保留样本切片库等特点,对相应的生物样品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包括树脂配方及树脂渗透方式改良,神经元细胞膜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稀疏化标记与样本切片库后染色联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样品切片的褶皱率,并使得在整体高衬度的样品图像库中高效地识别神经元身份成为可能,最终获得符合脑联结组学所需的高质量成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联结组学 三维电子显微成像 样品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