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疏阵列微波暗室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侯颖妮 李道京 +2 位作者 洪文 李南京 张麟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58-2262,共5页
为了在实际条件下验证稀疏阵列孔径综合方法可以避免稀疏阵旁瓣较高的问题,以及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成像算法可以对具有稀疏特性的目标进行重建,开展了微波暗室实验。针对实验中的阵列误差,给出了具体的校正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证明... 为了在实际条件下验证稀疏阵列孔径综合方法可以避免稀疏阵旁瓣较高的问题,以及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成像算法可以对具有稀疏特性的目标进行重建,开展了微波暗室实验。针对实验中的阵列误差,给出了具体的校正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处理证明了阵列误差校正方法、稀疏阵列孔径综合方法以及基于压缩感知理论成像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 稀疏阵列天线 阵列误差 压缩感知 微波暗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迹SAR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2
作者 洪文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圆迹SAR(Circular SAR,CSAR)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3维成像模式,通过传感器平台的曲线运动,获取被观测目标多方位乃至360?全向观测信息,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精细观测需求。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 圆迹SAR(Circular SAR,CSAR)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分辨3维成像模式,通过传感器平台的曲线运动,获取被观测目标多方位乃至360?全向观测信息,以满足越来越高的精细观测需求。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利用自行研制的P波段全极化SAR系统开展了国内首次机载圆迹SAR飞行实验,成功获取了全方位高分辨圆迹SAR图像,实验结果初步展示了圆迹SAR成像技术在高精度测绘、灾害评估和精细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该文详细讨论了圆迹SAR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若干次机载飞行实验以展示圆迹SAR的独特应用优势,总结分析了圆迹SAR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圆迹SAR 全方位观测 高分辨率 3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向多孔径接收的宽测绘带SAR成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小青 郭琨毅 +1 位作者 盛新庆 朱敏慧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9-745,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向多孔径接收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首先对这种成像方法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并证明了运算中的加权矩阵为良态矩阵,然后分析了这种成像方法的计算量,讨论了这种宽测绘带SAR的信噪比,最后给出了仿...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距离向多孔径接收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方法。首先对这种成像方法进行了严格的论证,并证明了运算中的加权矩阵为良态矩阵,然后分析了这种成像方法的计算量,讨论了这种宽测绘带SAR的信噪比,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 加权矩阵 多孔径接收 成像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综合孔径天线的艇载成像雷达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颖妮 李道京 +1 位作者 尹建凤 洪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77-2382,共6页
基于稀疏综合孔径天线概念,研究了平流层飞艇载对地观测成像雷达系统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稀疏阵时分多相位中心孔径综合方法,该方法使得综合后的相位中心在数量上和分布情况上与满阵天线相同,从而避免了稀疏阵旁瓣较高的问题;利用模拟... 基于稀疏综合孔径天线概念,研究了平流层飞艇载对地观测成像雷达系统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稀疏阵时分多相位中心孔径综合方法,该方法使得综合后的相位中心在数量上和分布情况上与满阵天线相同,从而避免了稀疏阵旁瓣较高的问题;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阵列进行了优化,以使实际使用的阵元最少;为提高系统作用距离,采用多频正交信号形成多发多收的工作模式,通过频率拼接提高距离分辨率;由于综合孔径天线阵列长度远小于场景宽度,系统采用了子孔径成像方法,并将曲线拟合和自聚焦处理相结合,解决了存在阵列形变误差时的精确成像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综合孔径天线 雷达成像 多频正交信号 阵列误差 平流层飞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机载聚束FMCW SAR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冰 梁兴东 丁赤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861-5864,5873,共5页
运动补偿问题是制约机载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瓶颈。在考虑了载机存在非理想运动的情况下,讨论了信号持续时间内载机运动的补偿问题;深入分析了超高分辨率聚束SAR成像运动误差的空变特性;进而提出了适... 运动补偿问题是制约机载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FMCW SAR)实现超高分辨率成像的瓶颈。在考虑了载机存在非理想运动的情况下,讨论了信号持续时间内载机运动的补偿问题;深入分析了超高分辨率聚束SAR成像运动误差的空变特性;进而提出了适用于超高分辨率机载FMCW SAR成像的逆投影成像算法以及包括运动补偿环节的成像处理方案,并与基于波数域算法的方案进行了比较。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超高分辨率 运动补偿 逆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源稳定性对BiSAR成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汤子跃 张守融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高稳定度的频率源是实现双站合成孔径雷达(BiSAR)系统相位同步的基础,该文研究分析了 收、发系统独立频率源条件下不同类型的频率误差对BiSAR成像的影响,确定了BiSAR成像的频率源 稳定性要求。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关键词 频率源稳定性 BISAR 双站合成孔径雷达 计算机仿真 微波成像 回波相位误差模型 频率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寇蕾蕾 王小青 +2 位作者 种劲松 向茂生 朱敏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725-2729,共5页
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是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传输的通信、导航等信号作为非合作照射源的一种双基地雷达系统,具有长时间观测目标区域、抗电子干扰、成本低等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发射源信号为连... 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是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传输的通信、导航等信号作为非合作照射源的一种双基地雷达系统,具有长时间观测目标区域、抗电子干扰、成本低等优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发射源信号为连续随机信号且卫星航迹精确位置未知的特点,分析了脉冲重复周期和信号加窗长度的选取,研究了信号加窗后的满带宽、距离向信杂比问题以及卫星航迹的精确反演.最后,根据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仿真实现了地球同步轨道寄生SAR系统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寄生SAR系统 信号加窗长度 信杂比 卫星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轨-交轨InSAR技术的运动舰船目标三维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汤立波 李道京 +2 位作者 洪文 吴一戎 丁赤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69-1673,共5页
利用顺轨和交轨干涉SAR技术,研究了海面运动舰船目标三维成像问题。完整地介绍了距离徙动校正和二维图像配准方法,提出了将时频分析成像方法和干涉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思路,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三个天线在任意方位时间tk处的目标图像... 利用顺轨和交轨干涉SAR技术,研究了海面运动舰船目标三维成像问题。完整地介绍了距离徙动校正和二维图像配准方法,提出了将时频分析成像方法和干涉技术相结合的处理思路,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三个天线在任意方位时间tk处的目标图像,将任意方位时刻tk处的二维复图像进行干涉处理,由干涉相位计算运动目标散射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实现运动舰船目标三维成像。运动舰船目标的三维图像仿真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成像 运动舰船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连续波SAR数字接收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勇伟 梁兴东 丁赤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69-73,共5页
针对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误差提取和校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接收机的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方案。分析了去调频接收模式下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的回波特性,研究了系统误差对回波信号的影响,推导了在数字时域... 针对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误差提取和校正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接收机的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方案。分析了去调频接收模式下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的回波特性,研究了系统误差对回波信号的影响,推导了在数字时域对回波信号进行正交解调、去调频接收处理以及系统误差提取的实现过程。数字接收处理的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提取系统的幅相误差,并进行校正。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调频连续波 正交解调 去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技术对随机粗糙表面SAR回波信号统计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小敏 盛新庆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9-491,共3页
该文主要目的是研究随机粗糙面SAR回波信号的统计特性。结合传统的MonteCarlo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严格高效地模拟了三维随机粗糙面的SAR回波信号。依据常用SAR系统,将发射波的仰角固定在45°,并让方位角在88°~92°... 该文主要目的是研究随机粗糙面SAR回波信号的统计特性。结合传统的MonteCarlo方法,利用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严格高效地模拟了三维随机粗糙面的SAR回波信号。依据常用SAR系统,将发射波的仰角固定在45°,并让方位角在88°~92°之间变化,得到若干组随机表面的回波。计算回波幅值和相位的均值,得到一些值得关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回波 随机面 多层快速多极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目标机载ISAR成像的最优观测角研究
11
作者 廖小芳 王小青 陈永强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SAR处理对三维转动的舰船成像会产生模糊效应,如果采用适当的ISAR处理方法对舰船成像,则舰船的三维转动不仅不会造成模糊,还会提高ISAR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观测到的ISAR图像信息依赖于观测视角,要得到信息量最大的ISAR图像需要对观... SAR处理对三维转动的舰船成像会产生模糊效应,如果采用适当的ISAR处理方法对舰船成像,则舰船的三维转动不仅不会造成模糊,还会提高ISAR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观测到的ISAR图像信息依赖于观测视角,要得到信息量最大的ISAR图像需要对观测视角进行优化设计。文中详细研究了舰船目标的机载ISAR成像特点,导出了ISAR图像信息量与观测视角的定量关系式,给出了求解最优观测视角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投影平面 观测视角 舰船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原始回波信号生成算法的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韦立登 李绍恩 +1 位作者 吴一戎 向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5,共4页
该文介绍了距离时域脉冲相干法、距离频域脉冲相干法和二维频域快速傅氏变换法3种SAR原始回波信号生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重点从误差分析、时间估计以及空间估计等3个方面对这3种算法进行了深入量化的比较研究,并利用X波段SAR系... 该文介绍了距离时域脉冲相干法、距离频域脉冲相干法和二维频域快速傅氏变换法3种SAR原始回波信号生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重点从误差分析、时间估计以及空间估计等3个方面对这3种算法进行了深入量化的比较研究,并利用X波段SAR系统参数实现了3种算法的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第3种算法不仅算法描述简明高效,可实现性强,而且所得的结果数据精度也较高,是一种较为实用的SAR原始回波信号生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原始回波信号生成 多普勒相位函数 脉冲相干 快速傅氏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干涉SAR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被引量:51
13
作者 吴一戎 洪文 王彦平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8-1262,共5页
阐述极化与干涉结合的基本考虑,介绍极化干涉SAR相干最优和相干目标分解的基本思想,总结分析极化干涉SAR技术、典型星载极化SAR系统研制和极化干涉SAR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得到开展极化干涉SAR技术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极化干涉SAR 极化SAR 干涉SAR 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SAR形变监测误差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27
14
作者 曲世勃 王彦平 +1 位作者 谭维贤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 地基SAR(Ground 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是进行区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定点连续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该文对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制的地基SAR系统ASTRO(Advanced Scannable Two-dimensional Rail Observation system)的形变监测性能进行分析,结合ASTRO系统成像几何给出了其形变监测模型和精度分析模型,着重分析了影响形变监测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最后以ASTRO系统为实验平台开展了形变监测实验与分析,验证了ASTRO系统用于形变监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形变监测模型 形变监测精度分析模型 形变监测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参数预测的星载SAR图像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立钢 吴一戎 +3 位作者 刘波 彭海良 尤红建 周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691-1694,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参数预测的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像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待校正影像相邻景的成像参数,同时建立预测模型,内插或外推待校正SAR图像的成像参数,从而通过SAR共线方程模型实现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参数预测的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像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待校正影像相邻景的成像参数,同时建立预测模型,内插或外推待校正SAR图像的成像参数,从而通过SAR共线方程模型实现无(少)地面控制点的星载SAR图像的定位。文中利用RADARSAT影像进行实验,取得了6~7个像元校正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SAR 定位 预测 SAR共线方程 RADARSAT 地面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实时成像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勇伟 周良将 +2 位作者 唐波 梁兴东 丁赤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82-1886,共5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时成像处理中数据量大、数据吞吐率高、成像算法实现复杂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SAR实时成像处理的共享存储器的分布式耦合系统架构,设计了高分辨率SAR实时成像中大IO带宽、高处理能...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时成像处理中数据量大、数据吞吐率高、成像算法实现复杂等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SAR实时成像处理的共享存储器的分布式耦合系统架构,设计了高分辨率SAR实时成像中大IO带宽、高处理能力、大存储容量等解决方案。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实现以及成像处理平台的测试结果,并用实测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实时成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实时成像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毫米波雷达的空间目标探测与成像 被引量:10
17
作者 尹建凤 李道京 吴一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83-1688,共6页
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基于多频组合的星载毫米波雷达,研究了空间目标探测与成像问题。用双频共轭处理和KEYSTONE变换解决了目标探测时的距离徙动校正问题,用时频分析完成目标探测后,用多频处理的方法精确估计各目标的运动参数。根据估计的... 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基于多频组合的星载毫米波雷达,研究了空间目标探测与成像问题。用双频共轭处理和KEYSTONE变换解决了目标探测时的距离徙动校正问题,用时频分析完成目标探测后,用多频处理的方法精确估计各目标的运动参数。根据估计的目标运动参数,在距离频率-慢时间域依次完成各个运动目标的距离徙动粗校正,在进一步完成距离徙动精校正后,实现各个运动目标的高分辨率成像。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目标观测 目标探测 雷达成像 星载雷达 毫米波雷达 距离徙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运动舰船目标的高分辨率SAR成像 被引量:8
18
作者 汤立波 李道京 +1 位作者 吴一戎 丁赤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4-627,共4页
基于高分辨率机载SAR,研究了合成孔径成像时间较长情况下海面运动舰船目标的SAR成像问题。根据船体上不同距离单元散射点多普勒历程可能不同的特点,采用粗校正和精校正相结合的方法在距离频率-方位时间域进行二阶和高阶相位补偿,完成运... 基于高分辨率机载SAR,研究了合成孔径成像时间较长情况下海面运动舰船目标的SAR成像问题。根据船体上不同距离单元散射点多普勒历程可能不同的特点,采用粗校正和精校正相结合的方法在距离频率-方位时间域进行二阶和高阶相位补偿,完成运动舰船目标的距离徙动校正。提出了STFT和CDA处理相结合的时频分析成像方法,以获得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实际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目标成像 运动目标成像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轨双天线机载InSAR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道京 汤立波 +1 位作者 吴一戎 丁赤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1-964,共4页
基于高分辨率顺轨双天线机载InSAR,研究了地面运动目标检测问题。采用双通道干涉处理,抑制地面静止杂波。针对高分辨率InSAR合成孔径时间较长的特点,将运动目标成像处理的概念引入运动目标检测过程, 对运动目标信号实施距离徙动校正后,... 基于高分辨率顺轨双天线机载InSAR,研究了地面运动目标检测问题。采用双通道干涉处理,抑制地面静止杂波。针对高分辨率InSAR合成孔径时间较长的特点,将运动目标成像处理的概念引入运动目标检测过程, 对运动目标信号实施距离徙动校正后,再聚焦成像,从而改善检测信噪比和信杂比,并进一步提高测速精度。InSAR 仿真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地面运动目标成像 干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连续波SAR非线性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董勇伟 梁兴东 丁赤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4-1039,共6页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畸变引入的幅相误差严重影响了雷达的成像效果,必须予以校正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该文针对调频连续波SAR系统频率响应非理想特性引入的幅相误差以及信号扫频非线性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存在系统误差的调...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畸变引入的幅相误差严重影响了雷达的成像效果,必须予以校正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该文针对调频连续波SAR系统频率响应非理想特性引入的幅相误差以及信号扫频非线性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存在系统误差的调频连续波SAR系统回波信号模型,研究了系统误差估计与校正的问题,并考虑小型化调频连续波SAR实时成像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适合实时成像处理的调频连续波SAR的高精度非线性距离-多普勒成像处理算法。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非线性 调频连续波 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