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CF_(x)锂原电池自放电率的比较研究及其应用建议
1
作者 杨微 李治国 +8 位作者 赖彩婷 赵瑞瑞 李瑀 周盈科 黄依玲 朱立才 封伟 王文龙 袁中直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2-3753,共12页
新型高比能氟化碳(CF_(x))材料不断涌现,使Li/CF_(x)原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特性持续提升,特别是功率型Li/CF_(x)电池已开始用于小型商业化动力系统中,可能成为比能量最高的动力型锂原电池。但不同类型CF_(x)材料制备的Li/CF_(x)锂原电... 新型高比能氟化碳(CF_(x))材料不断涌现,使Li/CF_(x)原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特性持续提升,特别是功率型Li/CF_(x)电池已开始用于小型商业化动力系统中,可能成为比能量最高的动力型锂原电池。但不同类型CF_(x)材料制备的Li/CF_(x)锂原电池的自放电情况尚缺乏比较研究。本文选择4种典型的新型CF_(x)材料,根据其应用目标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材料,其中2种能量型CFx的F/C比接近1,具有更稳定而饱和的C—F化学键,而2种功率型CF_(x)材料F/C比略低,离子型C—F键更多,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更好的倍率性能。通过工业化设备工艺制备成的BR18650型Li/CF_(x)原电池经55℃高温储存后,无论是否放电过,能量型电池的自放电率几乎为0,具有长寿命货架储存特性;而功率型电池55℃储存后,放电深度(DOD)越高的电池的内阻越大、自放电率也越大,锂原电池常用的预放电处理工艺会导致功率型电池的自放电率上升,意味着功率型电池一旦预放电激活后就应立即投入使用。功率型电池间歇式使用会导致其自放电率增大和内阻增加,原因可能是松散LiF保护膜的破坏造成新鲜CF_(x)界面暴露于电解液中继续反应,但能量型CF_(x)材料因其具有更多稳定的饱和C—F共价键而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氟化碳电池 原电池 自放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克尔透镜锁模掺镱全固态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文龙 徐瑞 +1 位作者 朱江峰 魏志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111,共12页
高功率、窄脉宽的超快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精密制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众多飞秒光源中,激光二极管泵浦的掺镱全固态飞秒激光器具有输出特性优异、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超快激光领域的研究... 高功率、窄脉宽的超快激光在基础科学研究、精密制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众多飞秒光源中,激光二极管泵浦的掺镱全固态飞秒激光器具有输出特性优异、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超快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克尔透镜锁模的掺镱全固态飞秒激光器,有望兼备同时输出百瓦级平均功率、百飞秒级脉冲宽度的能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克尔透镜锁模掺镱块材料全固态激光器在高功率窄脉冲输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实现百瓦级平均功率、十微焦级脉冲能量和高功率GHz重复频率运转给出了展望和方案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掺镱全固态激光器 克尔透镜锁模 高平均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Cu/NiO和Cu/Cu_(2)O纳米线的等离激元研究
3
作者 沈希 王晓 +2 位作者 姚湲 孙静 禹日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8-534,共7页
本文对Cu(核)/NiO(壳)和Cu(核)/Cu_(2)O(壳)纳米线的显微结构以及等离激元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模式下对两个样品分别进行了电子能量损失谱面扫描,使用不同的能量范围成像可以区分表面等离激元以及体等离激元特征... 本文对Cu(核)/NiO(壳)和Cu(核)/Cu_(2)O(壳)纳米线的显微结构以及等离激元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模式下对两个样品分别进行了电子能量损失谱面扫描,使用不同的能量范围成像可以区分表面等离激元以及体等离激元特征峰的分布区域。研究表明表面等离激元的影响区域超过了纳米线的实际边界。通过测量样品表面等离激元特征峰的衰减距离,发现其最强点均接近纳米线内侧边缘,且和表面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 体等离激元 电子能量损失谱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赫斯勒合金Nb0.8+δCoSb中空位调节有序度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南鹏飞 杨丽霞 +3 位作者 王玉梅 夏凯阳 朱铁军 葛炳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7-482,共6页
材料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比如,在热电材料里缺陷或者结构的无序会散射声子,从而降低晶格热导,最终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本文主要探究在有缺陷的半赫斯勒合金Nb0.8+δCoSb中,大量空位(16%~20%)存在降低晶格热导率的内... 材料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比如,在热电材料里缺陷或者结构的无序会散射声子,从而降低晶格热导,最终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本文主要探究在有缺陷的半赫斯勒合金Nb0.8+δCoSb中,大量空位(16%~20%)存在降低晶格热导率的内在机制;借助电子显微学方法发现在Nb0.8CoSb的样品中存在长程有序和短程有序共存的现象,而在Nb0.84CoSb的样品中短程有序转换为调制结构;借助选区电子衍射技术、中心暗场像技术及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术,分别对上述两种样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进行了讨论。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热电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提供了新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散带 调制结构 短程有序 长程有序 晶格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下SrCrO3的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许明慧 曹立朋 +5 位作者 王伟鹏 丁一凡 沈希 姚湲 靳常青 禹日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6-231,共6页
钙钛矿型过渡金属氧化物SrCrO_3随着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会呈现出相变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因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电子束辐照条件下SrCrO_3结构的演化行为。结果... 钙钛矿型过渡金属氧化物SrCrO_3随着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会呈现出相变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因而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电子束辐照条件下SrCrO_3结构的演化行为。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诱导SrCrO_3产生新的调制结构相,且这种调制结构是由电子束辐照产生的有序氧空位所形成的。本文构建了空间群为I4/mmm的调制结构SrCrO_(2.5),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该结构模型进行了优化。基于该结构模拟的SAED和STEM图像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rO3 电子束辐照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x)N_(y)薄膜的制备与低温电输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晓敏 柏欣博 +5 位作者 陈赋聪 黄荣进 王维 袁洁 金魁 李来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于测温应用中对低温温度计的性能需求,为了获得灵敏度高和测温区间宽的氮氧化锆(ZrO_(x)N_(y))电阻温度传感薄膜,系统研究了溅射气氛中O_(2)流量对ZrO_(x)N_(y)薄膜结构和低温电输运行为的影响。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工艺,通过精细... 针对于测温应用中对低温温度计的性能需求,为了获得灵敏度高和测温区间宽的氮氧化锆(ZrO_(x)N_(y))电阻温度传感薄膜,系统研究了溅射气氛中O_(2)流量对ZrO_(x)N_(y)薄膜结构和低温电输运行为的影响。采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工艺,通过精细调整溅射沉积过程中的O_(2)流量在Al_(2)O_(3)基片上生长了系列ZrO_(x)N_(y)薄膜,测定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形貌和低温电输运特性。结果表明,随着O_(2)流量(0—0.24×1.6667×10^(-8)m^(3)/s)的增大,ZrO_(x)N_(y)薄膜由单晶ZrN(002)相转变为ZrN和ZrO_(2)两相,低温电输运行为由半导体-超导向半导体-绝缘特性演变,电阻率在10^(3)—10^(8)μΩ·cm的范围内变化。薄膜的灵敏度和电阻温度系数的绝对值(|S|、|TCR|)均与生长气氛O_(2)流量呈正相关,在0.24×1.6667×10^(-8)m^(3)/s的O_(2)流量下达到了较高的|S|和|TCR|。生长气氛中O_(2)流量对薄膜低温电输运行为的显著影响为优化ZrO_(x)N_(y)低温温度计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锆薄膜 低温电输运 电阻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μm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文龙 韩康 +1 位作者 朱江峰 魏志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5,共12页
自1994年首次利用克尔透镜锁模钛宝石激光器泵浦RTA光学参量振荡器实现中红外飞秒激光输出以来,在这20多年的时间内,随着高功率近红外泵浦源与各种优质非线性晶体的不断涌现,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在平均功率、脉冲宽度、调谐范围等... 自1994年首次利用克尔透镜锁模钛宝石激光器泵浦RTA光学参量振荡器实现中红外飞秒激光输出以来,在这20多年的时间内,随着高功率近红外泵浦源与各种优质非线性晶体的不断涌现,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在平均功率、脉冲宽度、调谐范围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医疗以及国防安全等领域提供了多样化的应用工具。文中将2~5μm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分为波长可调谐输出型与宽光谱输出型两类,分别重点就这两类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高功率、高光束质量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和大能量中红外飞秒光学参量振荡器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参量振荡器 超快激光技术 中红外飞秒激光 非线性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Frantz-Nodvik方程的Yb:KGW再生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康仁铸 吕仁冲 +2 位作者 滕浩 朱江峰 魏志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4-582,共9页
超快激光再生放大过程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需要建立模型进行求解和迭代计算。基于改进的Frantz-Nodvik方程计算了Yb:KGW晶体再生放大器的输出性质,研究了泵浦强度、晶体长度和泵浦脉宽对放大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不同重复频率再生... 超快激光再生放大过程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需要建立模型进行求解和迭代计算。基于改进的Frantz-Nodvik方程计算了Yb:KGW晶体再生放大器的输出性质,研究了泵浦强度、晶体长度和泵浦脉宽对放大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同时对不同重复频率再生放大器的输出行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再生放大器,得到了重复频率1 kHz、单脉冲能量1 mJ的激光放大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符合得较好。该改进的Frantz-Nodvik方程对于设计高重复频率、大能量且性能稳定的激光放大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Frantz-Nodvik方程 掺镱放大器 再生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ly Stable,Antiferromagnetic MnN Films Grown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9
作者 JI Zhuang XIAO Dongdong +2 位作者 GU Minghui MENG Meng GUO Jiandong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4-672,共9页
High-quality antiferromagnetic(AFM)θ-phase manganese nitride(MnN)films were successfully grown on MgO(001)substrates by plasma-assisted molecular beam epitaxy.Structural analysis confirms the high-quality MnN film ha... High-quality antiferromagnetic(AFM)θ-phase manganese nitride(MnN)films were successfully grown on MgO(001)substrates by plasma-assisted molecular beam epitaxy.Structural analysis confirms the high-quality MnN film has a tetragonal distortion with a c/a ratio of~0.98.The film exhibits exceptional stability in both aqueous and ambient conditions,which is a crucial factor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Electrical transport reveals its metallic behavior with an upturn at low temperatures,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Kondo effect originated from nitrogen vacancy-induced magnetic impurities.Room temperature exchange bias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a MnN/CoFeB heterostructure,verifying the AFM ordering of MnN.Considering its high Néel temperature~650 K,superior stability,and low-cost,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epitaxial MnN films a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AFM spintron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beam epitaxy Antiferromagnetic MnN thin film Stability Kondo effect Exchange bi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非厄米趋肤效应
10
作者 李浩伟 崔晓玲 易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13,69,共8页
研究了超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非厄米趋肤效应。该效应源于非厄米自旋轨道耦合以及光诱导原子数损耗的共同作用。通过周期边界下体系能谱的缠绕,开边界下本征态向边界的积累,以及体系内部波包的单向传播,验证了非厄米趋肤效应... 研究了超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非厄米趋肤效应。该效应源于非厄米自旋轨道耦合以及光诱导原子数损耗的共同作用。通过周期边界下体系能谱的缠绕,开边界下本征态向边界的积累,以及体系内部波包的单向传播,验证了非厄米趋肤效应的存在。其中单向传播的体动力学尤其适于该效应的实验探测。进一步通过非厄米Gross-Pitaevskii方程,研究了在相互作用与束缚势的作用下非厄米趋肤效应的性质。以上结果说明,非厄米趋肤效应及其在体系拓扑、动力学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可以在当前冷原子实验平台上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厄米物理 开放体系 非厄米趋肤效应 超冷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静电场对O_(2)分子高次谐波的调制机制(特邀)
11
作者 迟晨阳 郭迎春 王兵兵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60,共13页
采用了Lewenstein强场近似方法,计算了外加静电场对O_(2)分子在线偏振激光场中高次谐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静电场方向平行激光偏振方向时,谐波谱出现双平台结构,截止频率增大,偶次和奇次谐波幅度相当;2)当静电场方向垂直时,谐波... 采用了Lewenstein强场近似方法,计算了外加静电场对O_(2)分子在线偏振激光场中高次谐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静电场方向平行激光偏振方向时,谐波谱出现双平台结构,截止频率增大,偶次和奇次谐波幅度相当;2)当静电场方向垂直时,谐波谱呈现单平台结构,偶次谐波比奇次谐波的幅度小两个量级左右;3)外加静电场对双心干涉极小值的位置基本没有影响。利用Lewenstein理论,可以将分子谐波谱视为分子两端电离通道产生谐波的叠加,对外加静电场控制高次谐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2)高次谐波 外加静电场 谐波相位分析 双平台 奇偶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激光泵浦的亚10fs钛宝石激光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会军 蒋建旺 +4 位作者 程梦尧 宋贾俊 王兆华 方少波 魏志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12,共6页
研制了高稳定Nd∶YVO_4皮秒激光振荡器,并在15 W、808nm激光泵浦下得到6 W的连续锁模皮秒激光输出,光-光效率为40%.对该皮秒激光进行单通放大后得到14 W的基频光输出,倍频后可以得到7 W的532nm皮秒激光,用作钛宝石振荡器的泵浦源.在4.5 ... 研制了高稳定Nd∶YVO_4皮秒激光振荡器,并在15 W、808nm激光泵浦下得到6 W的连续锁模皮秒激光输出,光-光效率为40%.对该皮秒激光进行单通放大后得到14 W的基频光输出,倍频后可以得到7 W的532nm皮秒激光,用作钛宝石振荡器的泵浦源.在4.5 W的皮秒532nm激光泵浦下,结合腔外压缩,得到了脉宽为9.4fs、平均功率为150mW的脉冲序列输出.调节钛宝石振荡器的腔长使其与皮秒振荡器的腔长一致时,可实现自触发克尔透镜锁模.实验结果表明皮秒激光泵浦可以有效地触发钛宝石激光器的自动锁模,输出飞秒脉冲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皮秒激光振荡器 钛宝石飞秒激光器 克尔透镜锁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下LaCoO3/LaMnO3多层膜的结构演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管翔翔 沈希 +3 位作者 张静 姚湲 孙继荣 禹日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4-469,共6页
本文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方法,表征了在压应力铝酸镧及拉应力钛酸锶衬底生长的LaCoO3/LaMnO3多层膜中的应变分布,研究了在电子束辐照作用下LaCoO3/LaMnO3多层膜的结构演化。LaMnO3层中压应变引起的缺陷在电子束辐照下会得到愈合,LaC... 本文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方法,表征了在压应力铝酸镧及拉应力钛酸锶衬底生长的LaCoO3/LaMnO3多层膜中的应变分布,研究了在电子束辐照作用下LaCoO3/LaMnO3多层膜的结构演化。LaMnO3层中压应变引起的缺陷在电子束辐照下会得到愈合,LaCoO3层在电子束辐照下会产生更多的暗条纹。电子能量损失谱的结果表明,辐照前后LaCoO3,LaMnO3层中辐照区域均会产生更多的氧空位。本文研究的多层膜中的结构演化是应变能、电子束辐照的能量以及氧空位形成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也为电子束辐照调控LaCoO3薄膜的磁性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O3 电子束辐照 应变能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下LaCoO3薄膜中产生的新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翔翔 沈希 +4 位作者 王伟鹏 张静 姚湲 孙继荣 禹日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8-502,共5页
利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了在电子束辐照作用下LaCoO3/La2/3Sr1/3MnO3/LaCoO3三层膜中LaCoO3的结构演化。在实验中观察到一种新的调制结构,确定了其在所观察截面上调制结构的晶胞为:a’=√5a0,b’=√2a0,夹角约为71.57&... 利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了在电子束辐照作用下LaCoO3/La2/3Sr1/3MnO3/LaCoO3三层膜中LaCoO3的结构演化。在实验中观察到一种新的调制结构,确定了其在所观察截面上调制结构的晶胞为:a’=√5a0,b’=√2a0,夹角约为71.57°(a0为LaCoO3赝立方结构的晶胞参数)。环形明场像的结果表明,LaCoO3在电子束辐照下由具有3a0周期的暗条纹结构演化为具有新周期的调制结构,并伴随氧空位的重新分布。本文研究的LaCoO3薄膜中的结构演化是应变能、电子束辐照能量以及氧空位有序分布的形成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为电子束辐照调控LaCoO3薄膜的磁性提供了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OO3 电子束辐照 调制结构 氧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纳米合金在电化学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康宁 李潇 苏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83,共24页
高熵合金具有广泛的成分调制范围和固有的复杂表面,使其有望成为理想的电催化材料。最近的研究表明,高熵纳米合金在电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性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高熵纳米合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介绍了高熵合金的概念、结构及... 高熵合金具有广泛的成分调制范围和固有的复杂表面,使其有望成为理想的电催化材料。最近的研究表明,高熵纳米合金在电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性能。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高熵纳米合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介绍了高熵合金的概念、结构及四个"核心效应";第二部分总结了包含碳热冲击法、纳米液滴介导电沉积法、快速移动床热解法、多元醇法和脱合金法等制备方法;第三部分探讨了高熵纳米合金电催化剂对于各个不同电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在最后,本文展望了高熵纳米合金在电催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纳米 电催化 单相固溶体 吸附能 活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别藻蓝蛋白的超快能量传递过程
16
作者 甄张赫 朱锐丹 +4 位作者 秦松 陈海龙 蒲洋 翁羽翔 李文军 《海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5-125,共11页
藻胆体是红、蓝藻特有的光合作用捕光天线复合物。别藻蓝蛋白(APC)是组成藻胆体高效能量传递的核心结构的主要成分。本文以基因重组的别藻蓝蛋白(rAPC)的单体和三聚体为材料,通过稳态光谱、圆二色光谱以及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rAPC的... 藻胆体是红、蓝藻特有的光合作用捕光天线复合物。别藻蓝蛋白(APC)是组成藻胆体高效能量传递的核心结构的主要成分。本文以基因重组的别藻蓝蛋白(rAPC)的单体和三聚体为材料,通过稳态光谱、圆二色光谱以及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rAPC的结构构象和能量传递过程。结果表明,rAPC在测试条件下能保持和天然APC一致的光谱特性和活性构象;rAPC单体组装成三聚体后,其α^(84)PCB和β^(84)PCB可以组成激子色素对,通过激子分裂提高三聚体的能量传递效率;超快时间分辨光谱结果显示,在rAPC三聚体中,能量从620 nm传至650 nm的时间为300~600 fs,同时存在着19 fs的激子态的电子退相干过程。这些结果为揭示藻胆体的高效能量传递机制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藻蓝蛋白 重组异源表达 能量传递 稳态光谱 瞬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冷原子系统中电磁诱导透明的弱光矢量怪波
17
作者 秦璐 冯雪景 +9 位作者 蒋亚静 齐文荣 田红娟 赵兴东 夏世强 杨春洁 张计才 高玉峰 朱遵略 刘伍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F0002,共8页
光学怪波,类比于海洋中的怪波,即具有极高振幅的光学波.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模型来研究光学怪波.多分量耦合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可研究不同偏振分量的矢量怪波.提出在冷原子体系利用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 光学怪波,类比于海洋中的怪波,即具有极高振幅的光学波.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模型来研究光学怪波.多分量耦合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可研究不同偏振分量的矢量怪波.提出在冷原子体系利用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实现矢量光学亮-亮怪波、暗-暗怪波和亮-暗怪波,并利用调制不稳定性研究产生光学怪波的产生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刻理解非线性系统的不稳定性本质和动力学性质,并且在光学信息处理和传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冷原子 光学怪波 电磁诱导透明 调制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量子点的发光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函聪 陈浠庆 +2 位作者 杨静南 史书姝 许秀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1272,共22页
由于量子限制效应,自组装半导体单量子点具有类似于原子的分立能级,可实现高不可分辨、高亮度和高纯度的单光子发射,其多种激子态能够产生不同偏振模式的光子。而光学微纳结构是调控量子点发光性质的有效手段,当单个量子点与光学微腔发... 由于量子限制效应,自组装半导体单量子点具有类似于原子的分立能级,可实现高不可分辨、高亮度和高纯度的单光子发射,其多种激子态能够产生不同偏振模式的光子。而光学微纳结构是调控量子点发光性质的有效手段,当单个量子点与光学微腔发生弱耦合时,Purcell效应将大大提高量子点作为单光子源或纠缠光子对源的性能。同时,量子点与光学微腔的强耦合系统可以作为量子光学网络中的量子节点,以及用于研究单光子水平的光学非线性效应。利用量子点与光学波导的耦合可实现固态量子比特和飞行光子比特的相干转换,以及高效的信息处理与传输,由此构建可靠的片上光学网络。此外,单量子点还具有可操控的自旋态,可作为量子比特的载体。考虑到量子点器件的制备过程易与成熟的半导体技术相结合,基于量子点的器件设计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集成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半导体量子点 激子 自旋 光学微腔 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结构失效机制
19
作者 王加义 郭胜楠 +2 位作者 王新 谷林 苏东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97,共24页
高镍层状氧化物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然而,由于在使用中其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入了解电极材料容量衰减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对发展高性... 高镍层状氧化物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然而,由于在使用中其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入了解电极材料容量衰减过程中的结构演变对发展高性能层状氧化物电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失效机理的研究进展,包括从高镍层状氧化物的内部结构演变、表面成分变化和热失控条件下的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之后,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高镍层状氧化物的改性策略,并对高镍氧化物正极结构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高镍层状氧化物 结构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氘化对忆容材料(CETM)_(2)[InCl_(5)(H_(2)O)]的界面极化调控
20
作者 路佳丽 刘兆龙 +1 位作者 金士锋 陈小龙 《人工晶体学报》 2025年第10期1714-1721,共8页
有机-无机杂化忆容材料(CETM)_(2)[InCl_(5)(H_(2)O)]因质子迁移诱导的巨大界面极化(P_(r)=31654µC/cm^(2))而备受关注,但其微观机制尚缺直接实验证据。本文通过重水同位素取代策略,合成氘化晶体(CETM)_(2)[InCl_(5)(D_(2)O)],系... 有机-无机杂化忆容材料(CETM)_(2)[InCl_(5)(H_(2)O)]因质子迁移诱导的巨大界面极化(P_(r)=31654µC/cm^(2))而备受关注,但其微观机制尚缺直接实验证据。本文通过重水同位素取代策略,合成氘化晶体(CETM)_(2)[InCl_(5)(D_(2)O)],系统研究了氘化对结构、相变及电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与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氘化后晶体结构(单斜空间群Pc)与相变行为(脱水温度332 K)基本不变。电学性能测试表明:氘化使离子电导率从4.35×10^(-7) S/cm降至1.28×10^(-7) S/cm,剩余极化强度由31654µC/cm^(2)显著降低至18811µC/cm^(2)。结合迁移能垒计算,证实极化衰减源于氘原子质量效应及氘键稳定性增强对质子迁移的抑制。本研究首次通过同位素效应实验验证质子迁移主导界面极化的微观机制,为调控忆容材料性能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TM)_(2)[InCl_(5)(H_(2)O)] 氘化 界面极化 质子迁移 忆容材料 离子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