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地学知识的海岸带遥感图像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艳芬 张杰 +1 位作者 马毅 崔廷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针对海岸带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城区海岸带地物的复杂性,应用Landsat7 ETM+遥感影像,结合地物光谱特征分析,融合地物的空间属性、地带性分布规律、物候规律等多种地学知识,建立特定的规则,逐级分层次地提取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结... 针对海岸带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城区海岸带地物的复杂性,应用Landsat7 ETM+遥感影像,结合地物光谱特征分析,融合地物的空间属性、地带性分布规律、物候规律等多种地学知识,建立特定的规则,逐级分层次地提取海岸带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结果表明:在没有任何人工修正的前提下,总体分类精度达95.8%,总体Kappa系数为0.944,实现了研究区域较快速和较高精度的地物自动化信息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学知识 海岸带 土地利用/覆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黑碳减排 被引量:9
2
作者 支国瑞 张小曳 +6 位作者 胡秀莲 陈颖军 薛敏 张养梅 张晓春 盛国英 傅家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9年第6期318-327,共10页
黑碳气溶胶是环境大气中浓度较低的一种气溶胶粒子组分,因其对光的吸收作用,及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而成为当前国际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围绕黑碳的减排问题,介绍黑碳的来源、全球分布,讨论全球温室... 黑碳气溶胶是环境大气中浓度较低的一种气溶胶粒子组分,因其对光的吸收作用,及其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而成为当前国际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围绕黑碳的减排问题,介绍黑碳的来源、全球分布,讨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和区域空气质量控制对黑碳减排的影响,综述控制和改善燃烧条件、减少开放式生物质燃烧和黑碳封存等减排黑碳的措施。文章还分析了黑碳未能成为全球减排共识的原因,并对中国有关黑碳减排的政策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减排 措施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结构对烟台黑松海岸防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志东 毛培利 +3 位作者 刘玉虹 李秋艳 刘苏静 薛钦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05-2211,共7页
为阐明黑松(Pinusthunbergii)海岸防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机制,在对烟台2个典型样地6条样带共60个样方(10m×10m)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拟合模型和多重回归分析技术,探讨林分结构指标中,垂直结构(树冠指数、小树比例和大树比例)和密度因素... 为阐明黑松(Pinusthunbergii)海岸防护林天然更新的影响机制,在对烟台2个典型样地6条样带共60个样方(10m×10m)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拟合模型和多重回归分析技术,探讨林分结构指标中,垂直结构(树冠指数、小树比例和大树比例)和密度因素(基面积、郁闭度和灌木盖度)对黑松种群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垂直结构变量中,树冠指数(CI)与幼龄植株个数之间存在典型的抛物线关系,在CI5-6范围内,幼龄植株个数达到最高;幼龄植株个数与小树比例关系较弱,但与大树比例表现出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在密度变量中,幼龄植株随着郁闭度的增加,个体数呈上升趋势,而随着灌木盖度的增加,则表现出显著的下降倾向;幼龄植株个数与基面积关系不明显。幼龄植株个体数变化取决于垂直结构变量CI和密度变量郁闭度和灌木盖度共同作用的影响。理解这些更新规律,是黑松海岸防护林可持续管理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垂直结构 密度 天然更新 黑松 海岸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溢油污染现状及其生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王传远 贺世杰 +2 位作者 李延太 侯西勇 杨翠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分析了中国近海溢油污染的现状、污染加剧的背景和原因,着重探讨了海洋溢油污染的生态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溢油污染 近海 生态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结构及其随离岸距离的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韩广轩 王光美 +2 位作者 张志东 李秋艳 薛钦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13,共6页
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内设置42块样地(10m×10m),采用样方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探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同时,分析离岸距离不等的黑松防护林的种群结构空... 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内设置42块样地(10m×10m),采用样方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以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探讨烟台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规律;同时,分析离岸距离不等的黑松防护林的种群结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岸黑松防护林种群径级的数量分布基本上呈倒J型分布,表明黑松种群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黑松生长与种群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黑松胸径、单株生物量与密度的关系均符合负指数函数模型,树高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在距离海岸50~500m范围内,黑松种群密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平均胸径和平均冠幅均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环境异质化可能是造成黑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松 防护林 种群结构 离岸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解法和矩值法估计海岸带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差异 被引量:22
6
作者 徐兴永 易亮 +2 位作者 于洪军 李乃胜 石学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6,共7页
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和矩值法两种,为了比较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利用新近在莱州湾南岸获取的LZ908孔岩心,在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从参数计算过程、沉积物粒度分布形态(多... 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图解法和矩值法两种,为了比较不同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利用新近在莱州湾南岸获取的LZ908孔岩心,在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从参数计算过程、沉积物粒度分布形态(多峰态粒度特征)等方面讨论了两种参数估计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可能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均粒径、标准偏差相互替代的程度高,而偏度、峰度相互替代的程度低,或者不可替代;两者的差异是由各自本身的计算过程引起的,是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的一种反映,并且与沉积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图解法 矩值法 海岸带 莱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温跃层判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郝佳佳 陈永利 王凡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4,共8页
根据东海以及南海东北部多组资料,探讨了拟阶梯函数法和垂向梯度法在浅海区(水深<200m)、陆架坡折海域(水深在200m左右)和深水开阔海区(水深>200m)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温跃层在陆架坡折海域的水平衔接问题。对比分析表明:在浅海区,... 根据东海以及南海东北部多组资料,探讨了拟阶梯函数法和垂向梯度法在浅海区(水深<200m)、陆架坡折海域(水深在200m左右)和深水开阔海区(水深>200m)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温跃层在陆架坡折海域的水平衔接问题。对比分析表明:在浅海区,两种方法结果比较一致,特别对某些垂直温度梯度较弱的曲线,拟阶梯函数法和实际水文廓线符合更好。陆架坡折海域,垂向梯度法对于温度梯度相对较弱的跃层刻画不好,而拟阶梯函数法可以对较弱温跃层进行判定,与实际垂直水文结构一致。深水开阔区域,垂向梯度法所得温跃层特征量与实际符合较好,而拟阶梯函数法获得的温跃层强度偏大。因此,对本研究海域来说,当水深≤200m时,采用拟阶梯函数法,当水深>200m时采用垂向梯度法,最小判定标准统一采用0.05℃/m,可以有效避免陆架坡折海域的水平不连续问题,与实际水文廓线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跃层 判定方法 拟阶梯函数法 垂向梯度法 水平不连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多糖的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许晶晶 唐志红 +3 位作者 王景玉 鞠宝 高丽 秦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利用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4B凝胶过滤层析对浒苔粗多糖进行了纯化,并采用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粗多糖和纯化多糖EP-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利用热水浸提、sevag法除掉蛋白质和95%乙醇沉淀后得... 利用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rose4B凝胶过滤层析对浒苔粗多糖进行了纯化,并采用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了粗多糖和纯化多糖EP-Ⅱ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利用热水浸提、sevag法除掉蛋白质和95%乙醇沉淀后得到的粗多糖,经两步层析后可得到纯化的多糖组分EP-Ⅱ。浒苔粗多糖和EP-Ⅱ都能有效地清除羟基自由基(·OH),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当浓度为0.6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4%和59%。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多糖 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齐占会 方建光 +4 位作者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刘红梅 李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7,共6页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随温度下降海鞘类逐渐消退,贻贝等成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生物 污损生物 季节演替 桑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三氮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俞盈 付广义 +1 位作者 陈繁忠 盛彦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5-571,共7页
以城市污染水体为对象,研究了水体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的转化及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水体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夏季实验中三氮的转化及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冬... 以城市污染水体为对象,研究了水体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的转化及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水体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夏季实验中三氮的转化及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冬季;而在温度相似的情况下,光照则成为影响三氮转化去除速率的决定因素,还发现,在黑暗条件下,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出现明显的累积现象,而在光照情况下则没有。由此推断,在光照条件下藻类生物的同化作用在三氮转化和去除中起了主要作用,藻类生物同化导致的三氮转化和去除速率明显高于硝化-反硝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水体 三氮转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EUTH模型的东莞市区城市增长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徽徽 夏斌 +3 位作者 吴晓青 杨宝龙 冯里涛 陈红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79,F0002,共5页
应用SLEUTH城市增长模型,借助GIS、RS技术,对东莞市区1990-2003年的城市增长过程进行模拟,同时预测2003-2030年城市增长情况。结果表明,SLEUTH模型较好地描述了东莞市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增长模式,在这种增长模式下,未来东莞... 应用SLEUTH城市增长模型,借助GIS、RS技术,对东莞市区1990-2003年的城市增长过程进行模拟,同时预测2003-2030年城市增长情况。结果表明,SLEUTH模型较好地描述了东莞市区"自下而上"的城市增长模式,在这种增长模式下,未来东莞市区的城市化水平将在10~20 a内达到临界状态。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东莞市区城市增长的内在规律具有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可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UTH模型 城市增长 模拟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化学组分在空气和合成气下的热重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刚 李文 +2 位作者 薛钦昭 衣悦涛 李保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在热重分析仪上,分别在空气和合成气气氛下,对生物质三种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重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气氛下生物质及其三种组分的热化学转化温度区间分布;同时通过合成样品(以不同比例混合的三种组分的混合... 在热重分析仪上,分别在空气和合成气气氛下,对生物质三种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重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两种不同气氛下生物质及其三种组分的热化学转化温度区间分布;同时通过合成样品(以不同比例混合的三种组分的混合物)热重曲线的实验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对比分析,考察了生物质化学组分在不同气氛下热重行为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空气和合成气气氛下生物质各种化学组分发生热化学反应从难到易的顺序为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这是由其不同的化学结构决定的,但不同气氛下各组分的具体热重行为存在一定差别。在合成气气氛下木质素及半纤维素在与纤维素的共热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而在空气气氛下半纤维素及纤维素在与木质素的共燃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这与各组分在不同气氛下所处的热化学反应温度区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化学组分 空气 合成气 热重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杜建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3-618,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原油成因。结果表明:所分析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烷基萘和含硫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原油成因。结果表明:所分析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烷基萘和含硫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西峰油田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母质来源,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熟度较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烃源岩相似,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石油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油田 原油 烃源岩 芳烃 组成和分布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影响下的内陆河流水质演变研究--以塔里木河干流区上游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小兵 杨劲松 +3 位作者 杨朝晖 胡顺军 刘广明 汪玉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7-332,共6页
针对内陆灌区次生盐碱化扩张和河流盐化等问题,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土地开发为例,首先,阐述了阿拉尔段河流水质的演化过程和特点,通过对新老绿洲灌区土壤盐分状况和盐分运移特征的比较,初步揭示了垦荒导致次生盐碱化扩张和河流矿化度的机制... 针对内陆灌区次生盐碱化扩张和河流盐化等问题,本文以塔里木盆地土地开发为例,首先,阐述了阿拉尔段河流水质的演化过程和特点,通过对新老绿洲灌区土壤盐分状况和盐分运移特征的比较,初步揭示了垦荒导致次生盐碱化扩张和河流矿化度的机制;其次,通过对荒地冲洗盐分定额的计算与比较,初步评估了垦荒可能对塔里木河水质造成的影响;最后,基于灌区次生盐碱化控制和河流水质改善的目的,提出以水定地和多途径排水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关键措施。此外,对干排盐的作用也做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开发 次生盐碱化 农田排水 河流盐化 塔里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和合成气下生物质高压液化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刚 李文 +2 位作者 衣悦涛 薛钦昭 李保庆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9,共7页
在小型高压反应釜中以四氢萘为溶剂,氢气和合成气为液化反应气,通过对不同液化条件下所得液化产物的收率及性质分析,考察了不同液化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气压力)对锯屑高压液化行为的影响;同时在相同液化条件下,通过液化产物... 在小型高压反应釜中以四氢萘为溶剂,氢气和合成气为液化反应气,通过对不同液化条件下所得液化产物的收率及性质分析,考察了不同液化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气压力)对锯屑高压液化行为的影响;同时在相同液化条件下,通过液化产物收率和性质的分析,考察了气氛对锯屑高压液化行为的影响,探讨了用合成气代替氢气进行液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氢气和合成气气氛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或反应压力的提高,液化油的收率都是增加的,但各种条件对液化油收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温度影响最大,时间影响次之,而液化气压力的影响最小。其他液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氢气和合成气下所得产物的收率及性质相近,用合成气代替氢气液化具有可行性。在此条件下优化的液化反应条件为,以四氢萘为溶剂,反应温度为300℃,气体压力为2 MPa,反应时间为30 m in,转化率为75.1%,液化油收率高达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氢气 合成气 高压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海洋动物胚胎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海龙 曲莹 +4 位作者 董方 苏文 韦双双 郑继平 薛钦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9,共6页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动物胚胎 毒理学 海洋 人工合成 半挥发性 POPS 生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砷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戴文津 杨小满 +1 位作者 陈华 孙恢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3-266,275,共5页
水产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某些水产食品由于养殖捕捞水域环境质量劣化、自身易富集重金属的原因,含砷量较高,不仅具有潜在的食用危险性,也限制了其作为加工原料的使用,因此对水产食品中无机砷... 水产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是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部分,但某些水产食品由于养殖捕捞水域环境质量劣化、自身易富集重金属的原因,含砷量较高,不仅具有潜在的食用危险性,也限制了其作为加工原料的使用,因此对水产食品中无机砷进行检测并减低其砷含量尤为重要。就水产品中无机砷的分析检测技术、含量控制方法以及砷脱除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提出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水产品脱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检测 质量控制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洲湾潮流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浩 潘伟然 +1 位作者 骆智斌 石晓枫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本文运用一个含动边界的二维河口海岸动力模型模拟了湄洲湾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湄洲湾大、小潮过程的纳潮量,并根据湾内保守示踪物的质量(浓度)随涨、落潮流周期性的变化,进一步估算了湄洲... 本文运用一个含动边界的二维河口海岸动力模型模拟了湄洲湾潮汐潮流的基本特征,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湄洲湾大、小潮过程的纳潮量,并根据湾内保守示踪物的质量(浓度)随涨、落潮流周期性的变化,进一步估算了湄洲湾的水交换周期,其半交换和80%的交换周期分别为5d和15d.同时可以看出,主航道深水区的水交换特性明显强于湾顶浅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湾 模型 潮汐潮流 水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草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9
作者 韩秋影 施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561-5570,共10页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具生产力的水生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者根据海草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世界范围内海草床的空间分布、海草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外界因素对海草床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 海草床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具生产力的水生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者根据海草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世界范围内海草床的空间分布、海草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外界因素对海草床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海草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净化水质、护堤减灾、提供栖息地和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等。对海草床影响较大的外界环境因素包括盐度、温度、营养盐、光照、其他动物摄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海草普查、海草生态功能研究,影响海草床的主要环境因素,海草修复研究等将是我国海草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草床 生态功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铜在土壤中的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世伟 徐明岗 +1 位作者 马义兵 韦东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9,共7页
水溶性Cu添加到土壤后,其可浸提性、生物有效性或毒害随时间逐渐降低,这个过程称为老化过程。田间污染土壤中的Cu与人工新添加的Cu在生物有效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考虑Cu的老化过程显得十分... 水溶性Cu添加到土壤后,其可浸提性、生物有效性或毒害随时间逐渐降低,这个过程称为老化过程。田间污染土壤中的Cu与人工新添加的Cu在生物有效性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中,考虑Cu的老化过程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它对污染土壤的管理和修复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详细综述了外源Cu在土壤中的老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老化过程主要受扩散作用、聚合/沉淀作用和包裹作用共同控制,而且在长期老化阶段,微孔扩散成主导作用机理;pH、温度、有机质和土壤类型是老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pH影响聚合/沉淀作用和扩散作用,温度主要影响扩散作用,而有机质对上述各个机理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外源Cu 扩散 聚合/沉淀 包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