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统一遥感生态指数的深圳市生态质量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1
作者 蒋瑞霞 王正鑫 +6 位作者 孙芳芳 董程程 赵龙龙 李晓丽 陈劲松 李洪忠 王莉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6-806,共11页
深圳市地处多云多雨地区,且生态状况变化剧烈,基于传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难以确保长时序生态质量评估的一致性。对此,基于RSEI,通过优化数据选取、建立指标合成、不变区域指标归一化,以及多时相融... 深圳市地处多云多雨地区,且生态状况变化剧烈,基于传统的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难以确保长时序生态质量评估的一致性。对此,基于RSEI,通过优化数据选取、建立指标合成、不变区域指标归一化,以及多时相融合主成分分析等步骤,构建统一遥感生态指数(Unified RSEI,URSEI)。在此基础上,应用1990-2020年Landsat系列影像数据,开展了深圳市30年间生态质量时空演变格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间,深圳市生态质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30年间URSEI总体上升了2.94%。2)对1 km网格生态质量时空演变分析表明,1990-2000年,深圳市生态质量总体略有下降。其中,2000-2010年,深圳市东北部和西北部的生态质量有所下降,其他地区呈现改善趋势;2010-2020年,深圳市生态质量进一步提升,仅在部分在建区域表现出生态质量的下降。3)该研究所提出的URSEI能够有效减弱多云多雨天气对长时序生态质量评估一致性的影响。反演的深圳市生态质量在长时序制图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拼接痕迹,且其时空分布特征与深圳市的实际状况高度吻合,能够准确反映深圳市生态质量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市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质量评估 时空格局 深圳市 长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尺度城市热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洪忠 陈劲松 +1 位作者 韩宇 张彦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2-1631,共10页
城市热环境状况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口、经济、产业、建筑等为代表的的社会因素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之一,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仍主... 城市热环境状况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人口、经济、产业、建筑等为代表的的社会因素是影响城市热环境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之一,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以Landsat-8 TIRS为数据源,以深圳市罗湖区为研究区,研究微观尺度多种社会因素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机制,揭示城市内部空间热环境的成因。首先,通过计算热岛强度与热岛比例指数分析罗湖区热环境空间分布;然后,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微观街区尺度建设用地比率、绿地比率、毛容积率、人口密度等自然、社会因素与城市热环境的相关性;最后,基于统计直方图分析具有不同人文功能属性建设用地对城市地表热环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罗湖全区的生态用地比例较高,热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然而由于生态用地分布极不均匀,建成区内的部分区域热岛比例指数较高,城市热岛效应较严重;在微观街区尺度,4种指标与热岛比例指数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绿地覆盖率(?0.91)、毛容积率(0.76)、人口密度(0.67)、建设用地比率(0.64);对7种具有人文功能属性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对地表热环境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研究成果不仅能为快速发展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也对城市热环境管理和城市热岛效应减缓措施的提出与施行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环境 LANDSAT 8 热岛比例指数 微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8
3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53 位作者 徐玉杰 陈满 王亮 戴兴建 徐德厚 唐西胜 李先锋 胡勇胜 马衍伟 刘语 苏伟 王青松 陈军 卓萍 肖立业 周学志 冯自平 蒋凯 尉海军 唐永炳 陈人杰 刘亚涛 张宇鑫 林曦鹏 郭欢 张涵 张长昆 胡东旭 容晓晖 张熊 金凯强 姜丽华 彭煜民 刘世奇 朱轶林 王星 周鑫 欧学武 庞全全 俞振华 刘为 岳芬 李臻 宋振 王志峰 宋文吉 林海波 李杰才 易斌 李福军 潘新慧 李丽 马一鸣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6-1552,共37页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最活跃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成像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及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芳 罗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8,共9页
环境污染暴露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会被代谢和蓄积,通过与多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毒性效应。阐明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明确其引发的毒性效应并发现关键毒性生物标志物,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重... 环境污染暴露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会被代谢和蓄积,通过与多种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产生毒性效应。阐明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明确其引发的毒性效应并发现关键毒性生物标志物,是环境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外源性污染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代谢程度和累积情况存在差异,内源性生物分子合成和累积也具有精准的空间分布,因此对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空间分布进行原位可视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质谱因出色的定性和定量能力成为化合物分析的关键技术,以它为基础的质谱成像技术(MSI)是一种新兴分子影像技术,单次分析可提供组织切片上数百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结构、含量和空间分布信息。该技术具有免标记、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高灵敏和高通量等优点,已被用于生物学、药学和临床研究中。近年来,MSI技术已成为环境分析和毒理学研究中最具前景的新技术之一,不仅可表征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整体和特定器官内的时空分布特征,还可通过开展空间代谢组学解析内源性代谢物对暴露的应答情况。本文介绍了常见MSI技术电离源的原理和特点、常用质量分析器及分析流程,对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和毒理学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 空间代谢组学 环境污染物 可视化分析 空间分布 毒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程靖清 李炎桂 +6 位作者 姚华舟 钱静 张洪岩 王明龙 蔡建斯 张婉秋 杜子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60,共10页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对于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至关重要.该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构建了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考虑片区既有地面、地下建筑开发现状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三维评价体系.该体... 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评价对于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至关重要.该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为例,构建了以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考虑片区既有地面、地下建筑开发现状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三维评价体系.该体系基于三维数据的特点和其他实际要求,体系构建主要包含4个步骤:1)利用多源地质数据的隐式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三维地质模型;2)根据现有数据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建立三维评价指标体系;3)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三维地质模型中构建三维评价数据集;4)使用多级指数叠加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总体较好,深层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优于中层和浅层.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整合二维和三维地质信息,给出更合理的评价结果,并提高结果深度方向上的分辨率.评价结果可以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及其他重点片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利用 适宜性评价 评价体系 三维评价模型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太赫兹光谱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柯智林 董冰 +1 位作者 凌东雄 魏东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09-2716,共8页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作为非晶聚合物的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对材料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太赫兹光谱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和高灵敏度等优势,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研究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潜力。通过对... 聚合物玻璃化转变作为非晶聚合物的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的转变,对材料性能尤其是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太赫兹光谱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和高灵敏度等优势,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研究中显示出重要的应用潜力。通过对近15年来文献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太赫兹光谱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特性,探讨了传统的测量方法以及它们所面临的限制,如热分析法、动态机械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等。为了弥补这些局限性,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研究手段。太赫兹光谱技术具有同时提供光谱和相位信息的能力,可以直接测量材料的折射率和介电常数,而折射率的变化可以反映聚合物链的自由体积变化,这是太赫兹光谱可以探测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的根本原因。接着,总结了近年来太赫兹光谱技术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对不同聚合物材料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聚甲醛、聚酰胺、聚ε-己内酯、聚乳酸。研究结果表明,太赫兹光谱技术可以精确测定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提供聚合物结构和构象的微观信息,揭示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机制。进一步,还指出了太赫兹光谱技术存在的问题,包括太赫兹光谱仪的频宽限制和高成本。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太赫兹源和仪器的性能,开发更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并探索太赫兹光谱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潜力。总体而言,太赫兹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工具,在聚合物玻璃化转变领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具备实现聚合物的快速、灵敏检测以及精确结构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光谱 聚合物 玻璃化温度 吸收系数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涂层在生物医用纤维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邢家益 赖恩平 +2 位作者 贾伟 高明 刘向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6-26,共11页
作为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功能涂层为纤维材料在抗菌防护、监测诊断及治疗康复等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系统综述了功能涂层在生物医用纤维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着重从技术原理、功能结构和多场景应用等方面展开剖析。在... 作为一种先进的表面改性技术,功能涂层为纤维材料在抗菌防护、监测诊断及治疗康复等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系统综述了功能涂层在生物医用纤维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着重从技术原理、功能结构和多场景应用等方面展开剖析。在生物医用领域,功能涂层的研究聚焦于改善纤维材料与生物组织接触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提升纤维材料修复生物组织等特定生物医用属性。随着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需求的增长,功能涂层技术正朝着智能化、动态响应的方向发展,pH敏感、温度响应、酶触发等智能涂层体系不断涌现,为生物医用纤维材料赋予了环境自适应能力。从抗菌防护、监测诊断、治疗康复及多功能复合集成4个应用维度展开论述。为进一步提升纤维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水平,未来的研究方向需聚焦在智能化材料开发和多功能化集成等方面,并不断提升纤维材料的生物与环境适应性,以推动功能涂层与纤维材料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涂层 纤维材料 生物医用 柔性穿戴 仿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挽式高灵敏光纤光栅水压传感器研究
8
作者 洪博诚 吴崇坚 +3 位作者 于淼 常天英 姜海明 崔洪亮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78-2190,共13页
针对高精度水位实时监测的技术需求,本研究创新性提出基于推挽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结构的水压传感方法。通过圆形弹性膜片、传力杆、滑块与双FBG构建复合传感单元,实现压力-光信号的高效转换。首先,基于弹性力学... 针对高精度水位实时监测的技术需求,本研究创新性提出基于推挽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结构的水压传感方法。通过圆形弹性膜片、传力杆、滑块与双FBG构建复合传感单元,实现压力-光信号的高效转换。首先,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建立双FBG推挽式传感系统的波长偏移量与压力间的线性响应模型。然后,经系统实验验证,该传感器在0~2 MPa量程内展现出1820.05 pm/MPa的压力灵敏度,线性度与重复性分别达0.69%和0.557%,响应时间为0.55 s,具备较高的压力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较快的响应速度和极弱的蠕变特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温度交叉灵敏度低至0.0006 pm/℃,成功实现温度自补偿功能。研究表明,该设计通过推挽结构有效抑制环境温度干扰,突破传统传感器灵敏度与量程间的性能折中,同时兼具全光纤无源特性及分布式组网能力。研究结果为海洋环境监测装备提供新型解决方案,其优异的抗干扰特性和工程适用性,标志着其在深海水压实时监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传感器 光纤布拉格光栅 推挽式 压力响应特性 温度不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消毒应用研究
9
作者 黄月烨 程俊 +4 位作者 秦明涛 段磊 黄世聪 陈支通 纪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目的 本研究聚焦于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的制备及其在消毒领域的应用,通过开发单层和双层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装置,旨在制备具有高效消毒能力的活化液。方法 构建单层和双层DBD装置,使用空气作为工作气体来... 目的 本研究聚焦于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的制备及其在消毒领域的应用,通过开发单层和双层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装置,旨在制备具有高效消毒能力的活化液。方法 构建单层和双层DBD装置,使用空气作为工作气体来生成活化水。利用热成像仪、时间分辨增强型相机和高分辨率光谱仪捕捉并分析等离子体的温度变化、放电过程和发射光谱,以评估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粒子激发能力。此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典型微生物进行消毒实验,以验证活化液的消毒效果。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DBD装置能够有效地激发空气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调整处理时间实现了对多种微生物的精准消毒。双层DBD装置相较于单层装置,能够产生更高浓度的活性氧和氮物质,从而显著提升了活化液的消毒效果。结论 通过使用空气等离子体活化水技术,成功制备出具有高效消毒能力的活化液。本研究不仅提高了消毒效率,而且具有潜在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性,为等离子体技术在消毒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等离子体 活化液 放电过程 活性物质 消毒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综述
10
作者 汪颖 高丽茵 孙莹莹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共11页
随着糖尿病人群的不断增加,对葡萄糖传感设备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首个酶促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问世以来,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在实时跟踪葡萄... 随着糖尿病人群的不断增加,对葡萄糖传感设备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自20世纪60年代首个酶促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问世以来,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领域已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其中,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在实时跟踪葡萄糖水平方面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用于体表葡萄糖监测的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的现状和前景,首先阐述了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传感器有效监测糖尿病的原理;其次讨论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机制以及针对不同生物液体的可穿戴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发展演变;最后关注可穿戴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商业化,并讨论了个性化糖尿病管理的关键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影响下深圳地区闪电特征研究
11
作者 马超怡 李晴岚 +3 位作者 朱港亚 陈申鹏 唐小新 李兴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0-610,共11页
研究热带气旋影响下广东省深圳地区的闪电特征及规律。利用2012—201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历史数据,筛选出2012—2019年距离深圳市国家气象基本站1000 km内的热带气旋,按热带气旋强度等级进行分组。并利用同时期深圳地区闪电、温度观... 研究热带气旋影响下广东省深圳地区的闪电特征及规律。利用2012—201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历史数据,筛选出2012—2019年距离深圳市国家气象基本站1000 km内的热带气旋,按热带气旋强度等级进行分组。并利用同时期深圳地区闪电、温度观测数据,研究不同等级热带气旋在不同距离、方位角情况下,深圳地区的闪电特征。发现热带气旋影响下深圳地区闪电年际差异很大,一年中7月和8月深圳地区闪电活动最活跃。热带气旋对深圳地区闪电活动影响大的距离大多为400 km以外,即深圳处于热带气旋的外围雨带。总体上在台风季,TD、TS、STS较易引发深圳地区的闪电,尤其是当TS位于福建地区,距离深圳400~600 km时,极易给深圳地区带来闪电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深圳地区的防台减灾工作提供科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深圳 闪电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融合的云服务平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晏斌 李唯正 +4 位作者 梁岩 张清凌 周启鸣 陈汉明 陈宏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5-390,共6页
云服务平台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云服务平台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应用的技术基础,进一步归纳总结该平台近年来在食品生产加工监控、流通监管、追踪溯源和大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存在... 云服务平台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云服务平台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应用的技术基础,进一步归纳总结该平台近年来在食品生产加工监控、流通监管、追踪溯源和大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优化路径。最后对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云服务平台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港口及海上石油平台风力资料在台风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文文 李晴岚 郑群峰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第4期30-32,共3页
利用2010-2013年3个海上石油平台的自动气象站与深圳3个沿海港口自动气象站的风力资料,分析平台站风力、港口站风力的相关性、规律,得出港口站风力资料受环境地理位置影响较大,一般在台风影响情况下风力由大到小为盐田港、妈湾港、蛇口... 利用2010-2013年3个海上石油平台的自动气象站与深圳3个沿海港口自动气象站的风力资料,分析平台站风力、港口站风力的相关性、规律,得出港口站风力资料受环境地理位置影响较大,一般在台风影响情况下风力由大到小为盐田港、妈湾港、蛇口码头,盐田港最大风力威胁来自于台风东北象限的东南风;相对于盐田港,妈湾港与蛇口码头最大风力威胁来自于海面无陆地阻挡的西南风(急流)。平台站风力受地理环境影响不大,3个平台站风相关性较高。平台站风与港口站风在台风过程中协相关系数较高,滞后时间9~11 h左右,平台站风对于台风风力预估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深圳 港口 风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钛钡高温压电晶体及其传感器件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亚楠 彭向康 +2 位作者 姜超 赵显 于法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压电材料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由其制备的结构健康检测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航空航天、核电能源和智能制造等的发展,各类高温工况环境对压电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制综合性能优异... 压电材料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由其制备的结构健康检测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诸多领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特别是航空航天、核电能源和智能制造等的发展,各类高温工况环境对压电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制综合性能优异的高温压电材料并将其应用到具有更高服役温度的传感器件中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硅酸钛钡(Ba_(2)TiSi_(2)O_(8),BTS)晶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率、较低的介电损耗和优良的压电性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高温压电单晶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BTS晶体的提拉法生长制备工艺、单晶电弹性能表征、材料相变调控以及采用该晶体为核心元件研制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和高温振动传感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新型高温压电晶体及其传感器件的研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钛钡晶体 提拉法 晶体生长 相变调控 高温压电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回南天”天气预报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晴岚 武杨 +3 位作者 曹春燕 陈申鹏 徐文文 高鸿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976,共6页
基于"回南天"发生的物理机理,利用深圳2012、2013年冬春之季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建筑地板温度观测数据,探讨回南天的预报方法。首先利用统计回归模型预报下垫面-建筑地板的温度,再根据天气预报计算空气的露点温度,并比较两者... 基于"回南天"发生的物理机理,利用深圳2012、2013年冬春之季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建筑地板温度观测数据,探讨回南天的预报方法。首先利用统计回归模型预报下垫面-建筑地板的温度,再根据天气预报计算空气的露点温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如果建筑地板温度低于空气露点温度,地板表面就会发生水汽凝结(回南天)现象。可为中国南方无供暖地区的回南天预报提供一个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南天 建筑地板温度 空气露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松林 成文翔 +2 位作者 张鹏 李志超 李念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成骨细胞是促进骨骼生成并维持骨强度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异常可以直接导致骨强度下降。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代谢的终末事件之一,目前共有五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它们彼此间既协作又拮抗,在细... 成骨细胞是促进骨骼生成并维持骨强度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异常可以直接导致骨强度下降。程序性死亡是细胞代谢的终末事件之一,目前共有五种常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凋亡、自噬、铁死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它们彼此间既协作又拮抗,在细胞代谢的不同阶段响应不同刺激发挥影响,是细胞正常行使职能的前提。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对骨生成及骨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因此调节成骨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有望对骨质疏松起到直接治疗作用。本文拟对骨质疏松中成骨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串扰关联进行综述,以期为调控成骨细胞死亡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焦亡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型机器人的自动化操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佳 徐天添 吴新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680,共14页
微型机器人是指尺度在毫米及其以下(几百纳米到几毫米)的一类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低强度电磁场无线操控的微型机器人,可以在狭小的空间运动,完成复杂的作业任务,在微操作、靶向药物输送和体内传感标记等生物医学研... 微型机器人是指尺度在毫米及其以下(几百纳米到几毫米)的一类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低强度电磁场无线操控的微型机器人,可以在狭小的空间运动,完成复杂的作业任务,在微操作、靶向药物输送和体内传感标记等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经历几十年的发展,研究人员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微纳制作和伺服控制方面贡献了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本文旨在介绍自动化方法在磁性微型机器人中的应用,主要包含运动建模、闭环控制和路径规划方面的研究内容,并讨论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在建模与运动控制方面存在的挑战.最后,提出磁性微型机器人在控制与规划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驱动 磁性微型机器人 磁性软体微型机器人 闭环控制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短距光通信的超低功耗光发射器研究
18
作者 廖海龙 王国栋 +1 位作者 缪桦 张国平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3,共7页
【目的】为拓宽光通信在板级、背板级等短距互联场景的应用,文章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的光发射器。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采用Bias⁃T电路加载偏置电流和调制信号,驱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产生光脉冲信号。【方法】借助模拟仿真验证了方... 【目的】为拓宽光通信在板级、背板级等短距互联场景的应用,文章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的光发射器。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采用Bias⁃T电路加载偏置电流和调制信号,驱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产生光脉冲信号。【方法】借助模拟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发现影响传输速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激光器件的寄生参数以及驱动电路的阻抗匹配;通过实验研究了在200和10 mm两种电传输距离下,驱动产生的眼图质量及误码率随驱动电压和偏置电流变化的规律。【结果】电传输距离缩短至10 mm时,能获得更大有效消光比,范围为0.84~6.69 dB,最小差分驱动电压为200 mV,最小偏置电流为15 mA,光发射功耗降低至1.2 mW/Gbit/s。相比于传统光模块,光发射功耗降低约80%。【结论】该光发射器方案可应用于数据中心内部,配合低功耗光接收器,能显著降低数据中心整体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短距 低功耗 光发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点配置法柔性机械臂的谐振抑制
19
作者 李小彭 李泉 +1 位作者 上官朝伟 尹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2,101,共8页
为抑制柔性机械臂运动时伺服驱动系统可能产生的谐振,降低电机输出端的速度波动,提出了一种采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方法.依据假设模态法及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伺服电机驱动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其状态方... 为抑制柔性机械臂运动时伺服驱动系统可能产生的谐振,降低电机输出端的速度波动,提出了一种采用极点配置法设计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方法.依据假设模态法及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伺服电机驱动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利用其状态方程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分析了伺服驱动系统的传递特性.利用相同实部的极点配置法设计PI调节器参数,讨论极点自然频率比值、阻尼系数对系统评价指标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阻尼系数的适当增大有利于系统的稳定,但柔性负载的长度及转动惯量不宜过大;并与传统的Ziegler-Nichols法对比,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械臂 伺服系统 振动抑制 极点配置 PI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时槽的车联网协助下载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建航 孙江明 +3 位作者 毕经平 边永超 刘新宇 李忠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8-1386,共9页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依赖性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随时随地接入Internet,即使在行驶中的汽车里.虽然通过3G或4G网络可以达到此目标,但是通过路边接入点AP(Access Point)接入互联网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该文针对AP通信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依赖性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随时随地接入Internet,即使在行驶中的汽车里.虽然通过3G或4G网络可以达到此目标,但是通过路边接入点AP(Access Point)接入互联网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该文针对AP通信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应于高速公路场景下,通过AP接入点以及其它车辆进行协助下载的方法DSRelay.使用文中提出的算法,移动用户在一个AP区内不能完成它的下载任务时,下一个AP点计算用户和注册车辆在AP间盲区(Dark Area,DA)中的相遇时间和通信时长,选择一组协助车辆来携带用户所需数据.每辆协助车在DA中不同时间段内将数据传给用户,从而达到利用DA延伸移动用户的下载区域的目的.同时,文中对车速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作者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下载的吞吐量,减少了间歇性连接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助下载 车联网 动态时槽 存储转发 DTN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