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藏条件和时间对六种多年生湿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贵华 袁龙义 +1 位作者 苏睿丽 李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1-374,共4页
研究了储藏条件和时间对 6种湿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以便为采用种子恢复和重建湿地植被提供指导。将新鲜种子在浸泡 -冷、湿 -冷、湿 /干 -冷和干 -冷 4种条件下储藏 3个月后再进行种子萌发 ,结果表明 ,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 研究了储藏条件和时间对 6种湿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以便为采用种子恢复和重建湿地植被提供指导。将新鲜种子在浸泡 -冷、湿 -冷、湿 /干 -冷和干 -冷 4种条件下储藏 3个月后再进行种子萌发 ,结果表明 ,普通野生稻 (Oryza rufipogon)和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在 3种水胁迫冷藏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干 -冷储藏时的萌发率 ;柳叶箬 (Isachne globosa)和水毛花(Scirpus triangulatus)种子发芽率最高的储藏条件分别是浸泡 -冷或湿 -冷储藏和干 /湿 -冷藏。小慈姑 (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和野荸荠 (Eleocharisplantagineiformis)在 4种储藏条件下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将种子在干 -冷条件下分别储藏1个月、6个月、18个月和 30个月后再进行萌发 ,结果显示储藏时间延长显著提高了普通野生稻、柳叶箬、野荸荠和小慈姑的发芽率。野慈姑的发芽率在前 3个储藏期随储藏时间延长而提高 ,但 30个月后发芽率开始下降。水毛花在所有储藏期间的发芽率均小于 2 %。结果建议采用种子恢复和重建湿地植被时 ,将种子水胁迫冷藏利于种子的萌发。同时 ,结果也表明干 -冷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 种子萌发 种子储藏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夏蜡梅的减数分裂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恒昌 孟爱平 +1 位作者 李建强 叶其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1-433,i013,共4页
首次研究了夏蜡梅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 ,并观察了花粉粒育性。后期Ⅰ,末期Ⅰ和后期Ⅱ均观察到少量染色体异常行为的发生 ,但整个过程基本正常。花粉粒活性也大都正常。人为的因素可能是夏蜡梅濒危狭域的原因。
关键词 观察 正常 后期 首次 染色体异常 花粉粒 行为 夏蜡梅 减数分裂 小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Ⅰ.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分级 被引量:28
3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49,共5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罗田、麻城、英山、远安、南漳、蕲春及武汉等县市的 90个有代表性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测试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丰缺分级。结果表明 ,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质量分数普遍偏低 ,平均只有 0 95 % ,速效N、P、K平均含量分别为 80 4、9 71和87 3mg·kg-1,有效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 85 5 0和 15 8 0mg·kg-1,有效Cu和有效Zn平均含量分别为 0 80和 0 97mg·kg-1;鄂东部分桑园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平均只有 8 81cmol·kg-1,土壤有效S、有效B、有效Mo和有效Cl含量大多处于缺乏状态 ;主产区桑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 ,土壤缺乏速效养分氮、磷、钾、钙、镁程度严重 ,微量元素养分铁、锰、铜均存在缺乏和过量情况 ,有一半桑园土壤缺锌。结果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养分 土壤 测试 肥力 有机质 N P K Ca Mg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Ⅲ.土壤与桑叶养分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48,共3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桑园养分状况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桑因土壤pH值与土壤有机质、速效K、Ca、Mg含量呈正相关,与速效N、P、Fe、Mn、Cu、Zn呈负相关,表现出全省桑园土壤养分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和桑叶中大多数养分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施用有机肥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重要作用。桑园土壤N、P、Ca、Mg、Mn含量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正相关,而K、Fe、Cu、Zn与桑叶中相应养分呈负相关,反映出桑树吸收养分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土壤 桑叶 养分相关性 PH值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桑园养分状况研究 Ⅱ.桑叶养分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对湖北省蚕桑主产区 6 1个桑园春季叶片的N、P、K、Ca、Mg、S、Fe、Mn、Cu、Zn、B、Mo等 12种必需养分进行了测定 ,明确了主产区桑叶养分含量背景值和不同区域的变化规律 ,同时对各养分的含量进行了分级。
关键词 湖北 桑园 养分状况 桑叶 养分含量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立明 胡鸿钧 +4 位作者 李夜光 齐雨藻 吕颂辉 耿亚红 邓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采用nrDNA ITS序列及18S序列两种分子标记,对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序列非常相似,两者的nrDNA ITS序列碱基差异值仅为0.002,nrDNA 18S序列的碱基差异值为0.000,根据分... 采用nrDNA ITS序列及18S序列两种分子标记,对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序列非常相似,两者的nrDNA ITS序列碱基差异值仅为0.002,nrDNA 18S序列的碱基差异值为0.000,根据分子数据,东海原甲藻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保藏中心的具齿原甲藻应为同一个种.从基因库获取原甲藻的另外3个种nrD-NA ITS序列和8个种的18S序列,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和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18S序列用于原甲藻的分子鉴定过于保守,而nrDNA ITS更适合于该种属界定的分子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原甲藻 具齿原甲藻 NRDNA ITS NRDNA 18S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鲁剑巍 熊建平 +5 位作者 陈防 徐有海 万运帆 刘冬碧 张竹青 余常兵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N、P、K、S、Mg、B等 6种养分的施用均明显提高桑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 ;N、K、S、B...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N、P、K、S、Mg、B等 6种养分的施用均明显提高桑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 ;N、K、S、B肥有提高桑叶蛋白质的作用 ,Mg对蛋白质的影响作用很小 ;N、Mg、B肥有提高桑叶全糖含量的作用 ,P、K肥则会降低全糖含量 ,S对桑叶全糖含量的影响不大 ;N、P、K肥施用有提高桑叶中脂肪含量的作用 ,而S、Mg、B肥的作用则相反。结果还显示 ,同一种养分在不同试验中对桑叶某一具体品质参数的影响大小及影响方向不尽相同 ,表明施肥对桑叶品质的作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养分(N、P、K、S、Mg、B) 桑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肥配施对黑麦草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小坤 鲁剑巍 +1 位作者 鲁君明 陈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在江汉平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肥配合施用对黑麦草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N0)的基础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在低氮(N150)条件下,施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可显著增产10.8%-16.1%;在高氮(N300)条件下,... 在江汉平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肥配合施用对黑麦草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N0)的基础上施用磷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在低氮(N150)条件下,施磷处理较不施磷处理可显著增产10.8%-16.1%;在高氮(N300)条件下,施用低量磷肥(P90)就可得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17.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在不同的磷水平上配合施用氮肥均可显著增产。氮、磷肥的施用可以相互提高养分的吸收。综合比较氮磷肥配施经济效益,在试验设计条件下,N300P90处理的配比效果最好,产量达62.00 kg/hm2;净利润最高,增收4 152.7元/hm2,产投比为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黑麦草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用量对黑麦草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小坤 鲁剑巍 +2 位作者 鲁君明 陈防 黄元仿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8-22,共5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用磷肥,可以明显提高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和最大表观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黑麦草鲜草产量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肥基础上施用磷肥,可以明显提高黑麦草的分蘖数、株高和最大表观叶面积等生长指标;黑麦草鲜草产量随着磷肥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施磷(P2O5)13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9.75 t/hm2;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黑麦草对氮、磷和钾素的积累量逐渐增加。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磷135 kg/hm2时净利润最高,增收3 296元/hm2,肥料产投比达4.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黑麦草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影响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15
10
作者 袁龙义 李伟 刘贵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向湖泊排放。中国现有湖泊中超过77%的已经富营养化,所有城市湖泊都已经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影响,一方面影响水质,另一方面影响湖泊生态系... 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向湖泊排放。中国现有湖泊中超过77%的已经富营养化,所有城市湖泊都已经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影响,一方面影响水质,另一方面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类由多变少,个体由大向小型化趋势变化,产生了严重的次生灭绝现象。恢复大型水生植被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力求治理和管理相结合,树立水生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证治理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富营养化 生态影响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分期施用对苏丹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慧星 李小坤 +4 位作者 鲁剑巍 龙兴 陈防 鲁君明 梁友光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2,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KCl分期施用对苏丹草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用一定量KCl对基本苗数量影响不大,过量施用KCl则对苏丹草基本苗产生抑制作用。施钾没有导致苏丹草叶片质量比例下降。施用KCl明显提高苏丹草对蚜虫的抵抗...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KCl分期施用对苏丹草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施用一定量KCl对基本苗数量影响不大,过量施用KCl则对苏丹草基本苗产生抑制作用。施钾没有导致苏丹草叶片质量比例下降。施用KCl明显提高苏丹草对蚜虫的抵抗能力,5个施钾处理所寄生的蚜虫数量平均为不施钾的27.2%。施用KCl显著增加苏丹草鲜草产量和经济效益,在钾肥用量相同时,不同施钾时期及钾肥用量分配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在5个施钾处理中,以50%作基肥、在第2、3和4次收获后平均施用余下50%钾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产16615kg/hm2,增产幅度达26.1%,每千克K2O增收苏丹草46.2kg;而KCl一次性作基肥施用增产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钾(KCl) 施肥时期 苏丹草 产量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及氮、磷、钾配合施用对小米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龙兴 李小坤 +4 位作者 赵慧星 鲁剑巍 陈防 鲁君明 梁友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及氮(N)、磷(P)、钾(K)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株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株高结果显示N肥具有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的作用,株高随着N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P肥和K肥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有限。在P90K120基础上,...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及氮(N)、磷(P)、钾(K)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株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株高结果显示N肥具有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的作用,株高随着N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P肥和K肥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有限。在P90K120基础上,每公顷施N60、120和180kg分别增加鲜草产量(每公顷产量,下同)10625、18300和21951kg,分别获得纯利润1061、1776和2021元。不同P、K肥配合对N肥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分别以不施P、K肥、只施P肥和P、K肥配合施用为基础,N肥施用分别提高小米草鲜草产量12501、15600和18300kg,结果显示N、P、K配合施用效果最好。N、P、K养分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N、P肥配合施用对产量的交互值为+3099kg,P、K的配合与N肥间的交互值为+5799kg,说明N、P、K只有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养分的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施用量 配合施用 小米草 生长 产量 鱼用饲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