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李海涛 严茂超 +1 位作者 沈文清 刘文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9-296,共8页
能值是生态经济学中用来衡量自然支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产品与过程的新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度量来自自然系统的“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 ,对新疆生态经济系统主要资源的贮存价值、... 能值是生态经济学中用来衡量自然支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产品与过程的新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可用于度量来自自然系统的“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 ,对新疆生态经济系统主要资源的贮存价值、总能值用量、能值的流入流出情况、人口承载力、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环境负荷等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与其他国家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进一步开发新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 新疆 人口承载力 环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云杉林地生态系统CO_2源/汇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贾宏涛 赵成义 +2 位作者 蒋平安 盛钰 程路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7,共4页
通过实地观测和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云杉林地的CO2源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结果表明:(1)云杉光合速率在白天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最高出现在10时和15时,分别达到了13.96和13.24μmol·m-2... 通过实地观测和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云杉林地的CO2源汇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结果表明:(1)云杉光合速率在白天呈现明显的双峰曲线,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最高出现在10时和15时,分别达到了13.96和13.24μmol·m-2·s-1,白天光合速率的最低点出现在20时,为2.52μmol·m-2·s-1。晚间植物呼吸的平均速率为2.65μmol·m-2·s-1。(2)云杉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在白天明显要高于夜间,最高土壤呼吸速率出现在19时,达到了CO21.42g·m-2·h-1。土壤呼吸速率最低值出现在22时,CO2为0.48g·m-2·h-1。夜间土壤呼吸速率相对较为稳定,维持在CO20.6~0.8g·m-2·h-1之间,平均值为CO20.70g·m-2·h-1。(3)夜间云杉生态系统总的来说是碳源,白天随着气温、光强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碳源/碳汇关系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云杉林地生态系统24小时净释放CO24.22g·m-2·d-1,因此8月份,云杉林地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碳源;通过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云杉林地生态是一个极弱的碳源,年释放量为CO28.20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CO2 林地 关系研究 天山云杉 土壤呼吸速率 光合“午休”现象 光合速率 MOL 模型模拟 双峰曲线 平均速率 植物呼吸 环境因素 不确定性 模型预测 白天 碳源 年变化 日变化 夜间 最低值 平均值 8月份 释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与调控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3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6-556,共1页
“新疆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与调控研究”项目启动会于2007年4月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国土处黄铁青处长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汪集呖及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作为专家出席了会议。
关键词 水资源 北京 调控 转化 新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4
作者 汤庆峰 文启凯 +2 位作者 田长彦 张巨松 马黎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研究分析了大量与棉花纤维品质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从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过程、形成机理及影响纤维品质的环境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形成机理 形成过程 温度 水分 矿质营养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紫花苜蓿光合日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贾宏涛 赵成义 +2 位作者 盛钰 蒋平安 孙军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6-60,共5页
自然条件下,采用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光合作用仪,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新疆阜康地区一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苜蓿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现双峰曲线,在北京时间14:00、15:00,苜蓿的净光合速率出现明... 自然条件下,采用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光合作用仪,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新疆阜康地区一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苜蓿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现双峰曲线,在北京时间14:00、15:00,苜蓿的净光合速率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2)苜蓿的光合速率(Pn)日平均为15.60[μmol/(m2.s),CO2],12:00达到最高值21.1[μmol/(m2.s),CO2],21:00达到最低值1.16[μmol/(m2.s),CO2];3)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是直接影响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光合日变化 CO2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年限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贾宏涛 蒋平安 +2 位作者 赵成义 胡玉昆 李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处于不同围封年限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对退化生态系统内有机碳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长,土壤有机碳密度不断增加;而植物有机碳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围封20 a,围封25 a植物碳密度略低于围封20 a,有降低趋势。... 以处于不同围封年限的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对退化生态系统内有机碳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长,土壤有机碳密度不断增加;而植物有机碳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围封20 a,围封25 a植物碳密度略低于围封20 a,有降低趋势。围封25 a处理生态系统碳密度最高,达到8.22 kg/m2;土壤碳库所占生态系统有机碳总储量的比例受封育年限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年限 草地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退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棉花冠层叶片氮素状况的高光谱估测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亚琴 包安明 +5 位作者 王登伟 孙莉 黄春燕 冯宪伟 肖春华 杨新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8-412,共5页
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 ,对棉花单叶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全氮含量做相关分析 ,并采用地物光谱仪 ,获取北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 ,应用一阶微分光谱 ,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 ,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 ,冠层全氮 (... 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 ,对棉花单叶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全氮含量做相关分析 ,并采用地物光谱仪 ,获取北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 ,应用一阶微分光谱 ,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 ,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 ,冠层全氮 (TN)含量为因变量 ,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叶绿素含量与T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R=0 .872 3 ,n =39) ,叶绿素含量能有效的估计棉花单叶TN含量 ;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与冠层T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是 0 .7394 (n =4 0 ) ,利用构建的相关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估测新陆早 6号、8号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 ,RMSE分别为 0 .385 9和 0 .4 2 72。研究认为红边积分面积变量具有预测棉花冠层全氮含量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 全氮 高光谱 估测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光谱数据诊断水分胁迫下棉花冠层叶片氮素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莉 陈曦 +4 位作者 包安明 冯先伟 张清 马亚琴 王登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1-295,共5页
利用ASD地物光谱仪,获取北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应用一阶微分光谱,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冠层全氮(TN)含量为因变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与冠层TN含量呈显著... 利用ASD地物光谱仪,获取北疆棉花冠层关键生育时期的高光谱数据,应用一阶微分光谱,衍生出基于光谱位置变量的分析方法,以红边积分面积(SDr)为自变量,冠层全氮(TN)含量为因变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边积分面积变量与冠层T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7394(n=40),利用构建的相关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估测棉花两个品种新陆早6号与8号冠层叶片的全氮含量,均方差(RMSE)分别为0.3859和0.4272。研究认为面积变量具有预测棉花冠层全氮含量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分 胁迫 红边积分 全氮含量 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沉积环境下沉积物的粒度分形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0
9
作者 陈冬梅 穆桂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1,共5页
通过计算主要来自干旱地区已知成因环境的 8组代表性沉积物的分维值 ,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沉积物粒度都能获得有实际物理意义的分维值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成砂、洛川马兰黄土及塔里木河洪泛平原沉积物的分维值都小于 2 ,使其分维值失... 通过计算主要来自干旱地区已知成因环境的 8组代表性沉积物的分维值 ,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沉积物粒度都能获得有实际物理意义的分维值 ,如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成砂、洛川马兰黄土及塔里木河洪泛平原沉积物的分维值都小于 2 ,使其分维值失去了实际的物理意义 ,但是将分维值作为一种沉积物粒度分析参数 ,失去实际物理意义的分维值仍具有与部分传统粒度参数的相关关系 ;粒度分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不同区域同种成因类型沉积物的分维值可能相差甚大。将分维值与传统粒度参数进行对比 :分维值 (D)与平均粒径 (Mz ,换算成 φ值 )可能存在有条件的弱相关关系 ,但并不总是前人所说的正比关系 ;分维值与标准偏差 (σ1)则明显呈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物 粒度分形 分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冯固 张福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盆栽灭菌试验研究丛枝(AM)真菌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盐渍化土壤和人工模拟盐渍条件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相同土壤下菌根真菌对棉花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盐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表明AM真菌与植株建立... 盆栽灭菌试验研究丛枝(AM)真菌对棉花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盐渍化土壤和人工模拟盐渍条件下接种AM真菌处理的生物产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相同土壤下菌根真菌对棉花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盐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表明AM真菌与植株建立的共生关系有利于棉花在盐渍土壤中生长。盐胁迫下棉花植株对P的需要量增加,接种AM真菌可提高植株含P量,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棉花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棉花 耐盐性 磷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水分生产函数Jensen模型敏感指数累积函数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胡顺军 王仰仁 +2 位作者 康绍忠 宋郁东 陈斌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3-425,共3页
根据试验资料 ,对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的求取方法、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的选取和生育阶段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 :求解水分敏感指数时 ,可用试验条件下的实际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去代替模... 根据试验资料 ,对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的求取方法、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的选取和生育阶段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 :求解水分敏感指数时 ,可用试验条件下的实际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去代替模型中的最大产量及其对应的蒸发蒸腾量 ;推求棉花水分敏感指数的时间阶段以生育期划分才能与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结合 ,从而反映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NSEN模型 水分敏感指数累积函数 棉花 生育阶段 水分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TM图像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楠楠 张晓帆 +1 位作者 周可法 郭全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8-402,共5页
围岩蚀变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遥感图像中提取蚀变信息是遥感找矿的难点和重要手段。遥感TM数据以其丰富的光谱和连续的空间信息被广泛地应用在地质找矿中,在分析TM影像数据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矿光谱特征和遥感信息... 围岩蚀变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遥感图像中提取蚀变信息是遥感找矿的难点和重要手段。遥感TM数据以其丰富的光谱和连续的空间信息被广泛地应用在地质找矿中,在分析TM影像数据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矿光谱特征和遥感信息提取理论,利用全波段主成份分析,选择主成份分析和比值增强、主成份分析相结合的直接主成份法分别对研究区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最终表明直接主成份分析在干旱区可以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数据 蚀变信息 主成份分析 比值增强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棉花干物质积累差异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叶欣 王永东 李瑞雪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0-752,784,共4页
通过对新海16、新海12以及高抗9等3个新疆主要棉花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和N,P,K养分吸收状况的对比研究,发现各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过程都呈"S"型曲线特征,可以用Logistic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期至吐絮期... 通过对新海16、新海12以及高抗9等3个新疆主要棉花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规律和N,P,K养分吸收状况的对比研究,发现各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过程都呈"S"型曲线特征,可以用Logistic方程进行很好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从开花期至吐絮期是新海16、新海12以及高抗9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各品种棉花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分别占最大积累量的86.1%,91.1%和83.8%。各品种在盛铃期对N肥和K肥需求量最大,在吐絮期对P肥需求量最大,但3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育期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两型植株的繁育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国栋 张洪武 +3 位作者 刘小莉 钱子刚 管开云 杨耀文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2-1321,共10页
草果(Amomum tsaoko)是具有柱头卷曲机制的姜科植物,该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传粉者的访花行为、草果的花蜜分泌和最终的结实率,探索其花蜜分泌模式与传粉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其两型植株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果两型植株的花蜜分泌在1 ... 草果(Amomum tsaoko)是具有柱头卷曲机制的姜科植物,该研究通过观察和分析传粉者的访花行为、草果的花蜜分泌和最终的结实率,探索其花蜜分泌模式与传粉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其两型植株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果两型植株的花蜜分泌在1 d花期的16:40—19:00期间达到高峰;上举型花比下垂型花能够提供更多的花蜜,下垂型花的花蜜分泌受环境温度、光照、湿度的显著影响,其结实率也显著低于上举型花。中华蜜蜂(Apis cerean cerana)是观察点频率最高的有效传粉者,在1 d花期里访花频率呈现双峰模式,访花行为受到温度和湿度的显著影响,78%或18℃较适宜访花。1 d花期中温度、湿度的变化,以及花蜜的动态分泌模式共同促进这一双峰访花模式的形成。草果花蜜分泌模式和双峰访花模式均与草果的柱头卷曲运动匹配,对吸引昆虫精确传粉、维持柱头卷曲机制有重要意义。草果两型植株之间,环境因素对它们花蜜分泌的影响显著不同,导致传粉者不同的访花行为反应和繁殖结果。适当增加居群中上举型植株数量,可能是提高产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花蜜分泌速率 双峰访花模式 结实率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干旱区研究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利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爱军 李宏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650,共5页
因特网是获取干旱区研究学术信息的极有价值的来源。从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干旱区农业、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干旱区水土资源、干旱区地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网站和信息资源,包括学术组织、研究机构、科研项目合作体和高... 因特网是获取干旱区研究学术信息的极有价值的来源。从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国外干旱区农业、干旱区生态与环境、干旱区水土资源、干旱区地理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网站和信息资源,包括学术组织、研究机构、科研项目合作体和高等院校报道的有关干旱区的发展规划、研究领域与课题、项目报告、论著、论文、数据库和声像资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 学科领域 校报 声像资料 学术组织 高等院校 学术信息 干旱区 国外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ture China-Africa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geoscienc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16
作者 Michael H.STEPHENSON Hassina MOURI +5 位作者 Gbenga OKUNLOLA CHENG Li WANG Meng ZHAO Yu GU Liping WANG Chengshan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9-465,共7页
At the 19th G20 Summit in Brazil in November 2024,China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 loss,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continued the theme of the 2016 G20 Hangzh... At the 19th G20 Summit in Brazil in November 2024,China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biodiversity loss,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This continued the theme of the 2016 G20 Hangzhou Summit,at which China placed development at the center of the G20’s macroeconomic policy coordination for the first time,adopting the G20 Action Plan on the United Nations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G20 Initiative on Supporting Industrialization in Africa and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In Brazil,China announced actions on advancing modernization in Africa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with a Chinese commitment of RMB360 billion yuan in financial support.In this article,we examine the potential role of geoscien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development,particularly in the sustainabl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the prevention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as well as mitigation of geo-hazards and their health implications,indicating the areas where China’s geoscience for Africa is strong and where it requires more effort.We find that although China is the world’s leading publisher of scientific papers,its contribution to geoscience in Africa(the globe’s fastest-growing economic area),as shown by bibliometric research,appears to be rather small and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search priorities of Africa.Amongst the priorities for geoscience research in Africa,which are not addressed substantially by the research conducted so far,are sustainable mineral and hydrocarbon development,hydrology and hydrogeology,climate change and resilience,natural hazards,medical geology,agrominerals,and geoscien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A particular opportunity for African nations is the presence of critical minerals-minerals needed for the energy transition and for batteries for electric cars in particular.Africa is well-endowed with many of these critical materials,such as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platinum group metals.Several research groups stress the need for the agency on the part of African institutions to map out these valuable resources,understand their value and the economics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ir extraction,encourage local business,attract investment,and scrutinize proposals from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investors to get the best deals.A strong point of existing China-led geoscience development includes the Deep-time Digital Earth(DDE)program online computing platform and i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ol GeoGPT,which is being developed in partnership with Zhejiang Laboratory.These are being developed with strong China funding support for free and wide global acces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Africa.These advanced tools will help to place the agency of development squarely in the hands of African scientists and institutions.In summary,the following are recommended:(1)a more coordinated and strategic approach to China-led geoscience research in Africa;(2)an Africa-centered,geoscience funding initiative that concentrates on relevant topics to the continent such as critical minerals exploration and other geological resources,materials and processes and their health implications on the populations and ecosystems in general,as well as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resilience;and(3)continued support for China-led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that seek to increase the agency and capacity of Africa geoscience researchers,for example the Deep-time Digital Earth plat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scie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gital empowerment China-Africa geo-collaboration Deep-Time Digital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新疆养殖业牲畜甲烷排放量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希尔扎提.巴依孜 巴特尔.巴克 +2 位作者 贾宏涛 赵成义 茹鲜.木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02-2105,共4页
根据IPCC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估算了1988~2007年了新疆动物肠道及粪便的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全区养殖业甲烷排放量多年平均值为271.3 kt/a,年平均增加4.53 kt/a;牲畜肠道甲烷排放量占养殖业总甲烷排放量的95%以上,其中... 根据IPCC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估算了1988~2007年了新疆动物肠道及粪便的甲烷排放量。结果表明:全区养殖业甲烷排放量多年平均值为271.3 kt/a,年平均增加4.53 kt/a;牲畜肠道甲烷排放量占养殖业总甲烷排放量的95%以上,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肠道甲烷排放量最多,占地区27.2%;全区牲畜肠道甲烷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绵羊〉牛〉山羊〉驴〉马〉骆驼〉猪〉骡子;全区牲畜粪便排放量多年平均值为10.9 kt/a,其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牲畜粪便排放量最多,占全区26.8%,全区牲畜粪便甲烷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猪〉绵羊〉牛〉驴〉马〉山羊〉骆驼〉骡子。由于地区养殖业发展水平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养殖业甲烷排放量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养殖业 甲烷排放量 肠道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ndsat ETM+的内陆湖泊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玉素甫江.如素力 李兰海 +1 位作者 比拉力.依明 孙慧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7-234,共8页
【目的】针对已有水体信息提取方法无法准确识别干旱区湖泊水体和非水体边界信息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以期高精度地提取水体信息。【方法】以我国最大的干旱区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 【目的】针对已有水体信息提取方法无法准确识别干旱区湖泊水体和非水体边界信息的缺点,提出一种新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以期高精度地提取水体信息。【方法】以我国最大的干旱区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Landsat ETM+遥感影像图为主要数据源,以大量的湖岸线GPS定位数据为检验依据,提出了多波段DN值比较法(CBDN),并对比分析了CBDN与常用的单波段阀值法、NDWI、MNDWI、谱间关系法和NDWI3等方法的水体信息提取效果,对各种方法提取结果的精度进行评价。【结果】CBDN法不仅能准确地提取水体信息,而且该法提取的水体与非水体之间的边界线与实际湖岸线非常接近,水体与非水体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最高,为99.29%。【结论】CBDN方法优于其他已有的常用水体信息提取方法,该法操作过程较简单、快捷方便,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 ETM+ 水体信息提取 CBDN方法 博斯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河流利用权益的几种学说及其影响述评 被引量:19
19
作者 胡文俊 张捷斌 《水利经济》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对国际社会有关国际河流非航行利用权益的四种学说——绝对领土主权论、绝对领土完整论、有限主权论和沿岸国共同体论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评价了它们在国际水法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适用性及对国家实践的... 对国际社会有关国际河流非航行利用权益的四种学说——绝对领土主权论、绝对领土完整论、有限主权论和沿岸国共同体论的产生背景、内涵及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评价了它们在国际水法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适用性及对国家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河流利用 国际水法原则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河流利用的基本原则及重要规则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文俊 张捷斌 《水利经济》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从国际水法和国际惯例的角度,对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几个关于国际河流利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规则的本质特点及其运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公平合理利用"和"不造成重大损害"作为国际河流利用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 从国际水法和国际惯例的角度,对当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几个关于国际河流利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规则的本质特点及其运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公平合理利用"和"不造成重大损害"作为国际河流利用的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后者应以前者为前提,不应孤立运用;自由航行、经常交换数据与资料、事前通知等作为具体情况下的重要规则,在运用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和规则,对合理利用国际河流和开展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河流利用 国际水法 原则与规则 国家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