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陌生人之间合作行为的变迁:基于社会困境研究的元分析(1999~2019) 被引量:4
1
作者 苑明亮 伍俊辉 +3 位作者 金淑娴 林靓 寇彧 Paul A.M.Van Lange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9-1175,共17页
陌生人间的合作行为对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基于1999~2019年间开展的254项使用社会困境范式测量我国陌生人间合作行为的研究(共302个合作率,29249名被试,平均年龄:18~28... 陌生人间的合作行为对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元分析方法,基于1999~2019年间开展的254项使用社会困境范式测量我国陌生人间合作行为的研究(共302个合作率,29249名被试,平均年龄:18~28岁),探讨了中国社会中合作行为的变迁及一些社会发展指标在其中的解释作用,并比较中美两国的合作行为变迁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合作行为水平随时间而上升,一些社会发展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高等教育水平、互联网普及率等)可能是其上升的社会变迁基础。中美两国合作行为表现出相似的上升趋势,但中国的在更短时间内有更大上升幅度。研究结果对提振民众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行为 社会资本 社会困境 横断历史元分析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炼行为影响情绪的个体差异: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盖力锟 沈浩冉 +2 位作者 胡卓尔 漆昌柱 魏高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36-846,共11页
锻炼行为作为一种非药物的经济型干预手段,已被证实对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因素的存在,关于运动引起的情绪效应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基于双模理论假设,梳理了运动干预后... 锻炼行为作为一种非药物的经济型干预手段,已被证实对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因素的存在,关于运动引起的情绪效应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基于双模理论假设,梳理了运动干预后情绪效应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运动过程的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人格和情绪特质及其它因素等对运动后情绪效应的影响,并从这些个体因素所呈现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差异角度,展望今后在考察个体差异时所应考虑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情绪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制定个性化的情绪健康促进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情绪障碍类疾病的预防和运动康复提供有价值的科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行为 个体差异 情绪干预 大脑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8
3
作者 李爱梅 李斌 +3 位作者 许华 李伏岭 张耀辉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6-986,共11页
心理账户指个人和家庭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从心理上对财富的来源和支付进行编码、记录、分类和估价的心理认知过程。本研究通过4个系列研究探讨了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 心理账户指个人和家庭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从心理上对财富的来源和支付进行编码、记录、分类和估价的心理认知过程。本研究通过4个系列研究探讨了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消费决策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其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财富来源为常规收入或意外之财)可影响消费决策,个体倾向于将常规收入用于实用消费,将意外之财用于享乐消费;(2)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与情绪标签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即,情绪标签可影响意外之财的消费决策:积极情绪时个体倾向于将其用于享乐消费,消极情绪时个体倾向于将其用于享乐规避,出现心理账户与消费决策的情绪匹配效应;但情绪标签对于常规收入的消费决策无显著影响,个体均倾向于将其用于享乐规避;(3)内疚预期和内疚体验使个体更倾向于将消极情绪的意外之财用于享乐规避。上述结果表明,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对消费决策具有"认知匹配效应",情绪标签对消费决策具有"情绪匹配效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内疚感是导致消极情绪标签的意外之财更倾向享乐规避的心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账户 认知标签 情绪标签 内疚感 享乐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决策中框架效应研究新思路——从风险决策到跨期决策,从言语框架到图形框架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扬 孙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05-1217,共13页
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问题的等价描述却导致不同的决策偏好的现象,其作为一种明确的违背不变性原则的非理性偏差,一直是行为决策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近年来,行为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变,我们以自己的研究为基础,梳理了... 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问题的等价描述却导致不同的决策偏好的现象,其作为一种明确的违背不变性原则的非理性偏差,一直是行为决策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近年来,行为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转变,我们以自己的研究为基础,梳理了框架效应研究的几个新思路:首先,从研究领域来看,框架效应研究的焦点从最初的风险决策逐渐扩展至跨期决策;其次,从框架效应类型来看,出现了排除语言影响后更纯净的图形框架效应;再次,从框架效应的解释机制来看,研究者对经典的预期理论这一补偿性(计算)模型提出了质疑,更多地采用非补偿性模型解释,其中以齐当别模型和模糊痕迹理论为代表。最后,我们展望了框架效应的未来发展方向,期望本文能给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发,推动国内框架效应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效应 风险决策 跨期决策 图形框架效应 齐当别模型 预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取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5,共8页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目标取向 绩效证明取向 绩效回避取向 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员工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的利他性惩罚: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耀华 林珠梅 朱莉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6-803,共8页
利他性惩罚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群体合作与规范维护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个体作为潜在的惩罚者,从知觉到不公平事件到做出惩罚行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和情绪过程,包括公平判断、奖赏加工、自我控制以及心理化等过程,并且调用... 利他性惩罚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在群体合作与规范维护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个体作为潜在的惩罚者,从知觉到不公平事件到做出惩罚行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认知和情绪过程,包括公平判断、奖赏加工、自我控制以及心理化等过程,并且调用相应的神经生理机制.认知神经科学为理解人类的利他性惩罚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基于最新的研究发现,综述了利他性惩罚相关的神经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人类社会 惩罚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自我控制 生理机制 生理基础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自我连续性及其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云芝 杨紫嫣 +2 位作者 王娱琦 陈鋆 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61-2169,共9页
一个人将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反映了他/她在时间维度上自我连续性的强度,即未来自我连续性。个体如何看待其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连续和一致程度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跨期决策、储蓄和消费... 一个人将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反映了他/她在时间维度上自我连续性的强度,即未来自我连续性。个体如何看待其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连续和一致程度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跨期决策、储蓄和消费、学业成就领域、社会行为和健康领域等方面。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的神经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拓展未来自我连续性相关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自我连续性 跨期决策 时间折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孔的印象形成:神经科学的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耀华 朱莉琪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31-1039,共9页
印象形成过程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主题,最近随着神经科学的兴起和脑成像技术的成熟,研究者开始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审视人类的印象形成过程。印象形成主要基于三种信息,即面孔知觉,直接互动和二手信息。就面孔而言,基于面孔的印象形成更为... 印象形成过程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主题,最近随着神经科学的兴起和脑成像技术的成熟,研究者开始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审视人类的印象形成过程。印象形成主要基于三种信息,即面孔知觉,直接互动和二手信息。就面孔而言,基于面孔的印象形成更为快速和准确,其中杏仁核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照,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二手信息和直接互动的印象形成,它们更多涉及深思熟虑的任务,激活内侧前额皮层和颞上沟后端。印象形成的神经机制,线索之间的关系、印象形成的影响伴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将会得到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形成 线索 神经成像 可信任性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变迁研究: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蔡华俭 张明杨 +5 位作者 包寒吴霜 朱慧珺 杨紫嫣 程曦 黄梓航 王梓西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72,共14页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时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时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文化变迁 时间序列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年龄效应 时间效应 时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构建与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雪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4-731,共8页
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应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本文在分析我国应急心理服务发展历程、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坚持应用导向、加强实证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自主创... 应急心理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应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本文在分析我国应急心理服务发展历程、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坚持应用导向、加强实证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心理服务 应急管理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词汇语义加工过程的计算模拟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兴珊 张淇玮 黄林洁琼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79-1392,共14页
中文是全球华人广泛使用的文字,特点鲜明。由于其特异性,西方语言理论和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中文。现有中文词汇加工研究中,缺乏系统的计算模型来模拟词汇语义加工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建模和实验研究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将系统... 中文是全球华人广泛使用的文字,特点鲜明。由于其特异性,西方语言理论和模型无法直接应用于中文。现有中文词汇加工研究中,缺乏系统的计算模型来模拟词汇语义加工过程。本研究旨在通过计算建模和实验研究方法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将系统回顾中文词汇加工已有研究并进行元分析,构建模型以模拟中文词汇在孤立呈现及句子语境中的加工过程。该模型能够加工单字词和多字词,模拟词的形、音、义的加工过程及交互作用,并考虑语境中上下文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模型假设。本研究建立的中文词汇语义加工模型有助于理解中文阅读特异性认知机制和词汇加工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模拟 词汇加工 语义加工 中文阅读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岁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岢 吴丽芸 +1 位作者 施建农 张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407-2413,2418,共8页
目的探讨3~5岁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两类不同亲社会行为间存在的差异提供解释。方法于2013年5—7月,选取北京市某一私立教育集团2所幼儿园3~5岁儿童108例进行助人和分享试验,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参加试验... 目的探讨3~5岁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两类不同亲社会行为间存在的差异提供解释。方法于2013年5—7月,选取北京市某一私立教育集团2所幼儿园3~5岁儿童108例进行助人和分享试验,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参加试验并且父母问卷有效的被试94例进行研究。其中助人试验为捡东西任务,分享试验为独裁者任务;调查问卷包括《幼儿气质问卷》和《教养方式问卷》,分别采用儿童行为问卷简版(CBQ)、父母教养方式和维度问卷(PSDQ)进行测量。结果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5、1.2分;外向性、消极情绪、努力控制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6、4.2、5.0分;母亲权威型教养方式、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父亲权威型教养方式、父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9、2.0、3.7、1.8分。儿童助人与分享行为得分无直线相关性(r=-0.08,P=0.64)。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二、三层回归分析中,月龄均能正向预测儿童助人行为得分(β值分别为0.46、0.45、0.43,P<0.05);在第三层回归分析中,父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得分能正向预测儿童助人行为得分(β=0.26,P<0.05),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得分能正向预测儿童分享行为得分(β=0.25,P<0.05)。结论助人和分享这两种亲社会行为在儿童早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并且分别只受到父亲或母亲专制教养方式的影响,提示这两种亲社会行为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亲社会行为 分享行为 助人行为 父母教养方式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包寒吴霜 王梓西 +5 位作者 程曦 苏展 杨盈 张光耀 王博 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7-904,I0001-I0003,共21页
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基础技术。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大规模语料中词语和上下文的联系,使用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提取有限维度的语义特征,将每个词表示为一个低维稠密的数值向量(词向量),以用于后续分析。心理学研究中,词向量... 词嵌入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基础技术。其核心理念是根据大规模语料中词语和上下文的联系,使用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提取有限维度的语义特征,将每个词表示为一个低维稠密的数值向量(词向量),以用于后续分析。心理学研究中,词向量及其衍生的各种语义联系指标可用于探究人类的语义加工、认知判断、发散思维、社会偏见与刻板印象、社会与文化心理变迁等各类问题。未来,基于词嵌入技术的心理学研究需要区分心理的内隐和外显成分,深化拓展动态词向量和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如GPT、BERT)的应用,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建立细粒度词向量数据库,更多开展基于词嵌入的社会变迁和跨文化研究。我们为心理学专门开发的R语言工具包PsychWordVec可以帮助研究者利用词嵌入技术开展心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词嵌入 词向量 语义表征 语义关联 词嵌入联系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的积极理想情绪:近几十年来的变迁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明杨 杨盈 +1 位作者 包寒吴霜 蔡华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7-858,共12页
理想情绪是人们理想中想体验的情绪,和文化密切相关。在当今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人们日常体验的实际情绪的变迁,但是尚未有研究关注理想情绪的变迁。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对积极理想情绪的变迁进行研究。研究1让1966... 理想情绪是人们理想中想体验的情绪,和文化密切相关。在当今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人们日常体验的实际情绪的变迁,但是尚未有研究关注理想情绪的变迁。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对积极理想情绪的变迁进行研究。研究1让1966年之前出生的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评估1980年代初、2000年代初和2020年前后中国人理想中想体验的积极情绪。结果发现,从1980年代初到2020年前后中国人对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都在上升。研究2让大学生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评估祖辈、子辈和孙辈理想中想体验的积极情绪。结果表明,大学生知觉到的祖辈、子辈和孙辈这三代人对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也都在上升。研究3利用全国性大学生调查数据,通过横断对比分析发现,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偏好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一般积极情绪。总起来,3个研究一致启示,近几十年来,中国人对高唤醒积极情绪、低唤醒积极情绪和一般积极情绪的偏好都在上升。这些发现不仅拓展了对社会变迁的心理影响的认识,更加深了对理想情绪本身特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理想情绪 文化变迁 城乡差异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及复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fMRI研究:基于低频振幅和脑功能连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赟 周晶晶 +5 位作者 陈熊鹰 张志芳 刘瑞 冯媛 周媛 王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3-988,共6页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基于低频振幅(ALFF)及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sFC),对比分析首发、复发抑郁症(MD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脑自发活动及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旨在探索首发及复发MDD的神经病理机制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基于低频振幅(ALFF)及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sFC),对比分析首发、复发抑郁症(MD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脑自发活动及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旨在探索首发及复发MDD的神经病理机制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7例首发MDD患者和35例复发MD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通过广告招募11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各脑区ALFF值的差异,进而将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rsFC分析。结果:三组之间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ALF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FWE)=0.007)。事后分析发现复发MDD组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的ALFF值均高于首发MDD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01,Bonferroni校正);而首发MDD组与对照组之间此指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nferroni校正)。三组之间左侧颞上/中回-右侧楔前叶rsFC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_(FWE)=0.002)。事后分析发现首发和复发MDD组的rsFC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Bonferroni校正);复发组rsFC值高于首发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nferroni校正)。结论:首发及复发MDD患者表现出左侧颞叶脑自发活动和左侧颞叶-楔前叶脑功能连接的异常及不同,这有助于区别首发及复发MDD的神经病理机制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静息态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区域研究热点·趋势与展望——以海南为例
16
作者 李敏 齐云龙 王宏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4-210,共7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对乡村振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海南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乡村党建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研...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动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对乡村振兴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海南乡村振兴研究领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乡村党建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及“自贸港与乡村振兴研究”五大研究主题展开,研究的具体内容向着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对海南乡村振兴的研究进程、主要研究作者与研究机构、研究关键词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梳理了研究脉络,并预测了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自杀意念文本数据增强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章彦博 黄峰 +2 位作者 莫柳铃 刘晓倩 朱廷劭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87-1000,I0011,共15页
自杀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传统的自杀意念识别方法主要依赖患者主动求助,而基于文本分析的自动识别模型则受限于标注数据的稀缺性。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增强方法,旨在提升自杀意念文本识别的精度。研究采... 自杀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传统的自杀意念识别方法主要依赖患者主动求助,而基于文本分析的自动识别模型则受限于标注数据的稀缺性。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增强方法,旨在提升自杀意念文本识别的精度。研究采用双阶段设计:研究1聚焦于数据增强,研究2验证增强效果。在研究1中,选用ChatGLM3-6B和Qwen-7B-Chat作为底层模型,结合有监督学习策略与零样本和少样本学习方法,优化训练数据集质量。通过8组严谨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两类自研模型在数据增强方面表现卓越,其处理后数据集的综合得分分别达到0.90和0.92,显著优于基线模型(p<0.001)。研究2进一步评估了数据增强对识别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后的模型在识别准确率和正确拒绝率指标上全面超越最佳基线模型(p<0.001)。本研究不仅验证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增强方法在提升自杀意念识别模型性能方面的有效性,还为心理健康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开辟了新方向。这种方法有望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提供及时、有效的自杀风险早期预警,为自杀预防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研究思路。未来研究可着眼于扩大数据异质性、优化提示工程设计、引入人机交互范式等,进一步拓展该方法在促进临床心理诊断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数据增强 自杀文本识别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8
18
作者 古若雷 施媛媛 +2 位作者 杨璟 石晶 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7-553,共7页
焦虑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探讨焦虑情绪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是生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往研究显示焦虑水平的提高会对社会能力和社交技巧造成显著的影响。在社会决策领域中,这种影响的具体表... 焦虑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探讨焦虑情绪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是生理学界和心理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过往研究显示焦虑水平的提高会对社会能力和社交技巧造成显著的影响。在社会决策领域中,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是高焦虑者比低焦虑者更倾向于采取回避风险的策略。但是,过往研究主要关心包含经济因素的社会决策,而对其他类型的社会行为的探索存在不足。以下问题值得未来研究者们关注:在个体层面上,高焦虑者是否会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表现出更强的从众行为和权威依从倾向,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或社会竞争的动机是否会被削弱?在群体层面上,高焦虑者是否更容易表现出人际信任,以及是否会表现出更强的服从集体倾向?考察这些问题将会为针对焦虑情绪的认知研究和临床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情绪 决策 社会行为 风险回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集体主义的南北方差异及其文化动力 被引量:36
19
作者 马欣然 任孝鹏 徐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1-1555,共5页
中国存在着集体主义的地区差异,但学者对其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儒家文化影响力的大小不容忽视,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区域集体主义倾向越强。研究运用"亲亲性(loyalty/nepotism)"的内隐文化任务对来自27个省份... 中国存在着集体主义的地区差异,但学者对其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儒家文化影响力的大小不容忽视,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区域集体主义倾向越强。研究运用"亲亲性(loyalty/nepotism)"的内隐文化任务对来自27个省份的745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南方人对朋友更优待,内外群体的心理界限更明显,集体主义倾向更强。并探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中心南迁对这一差异形成的影响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主义 南北方 亲亲性 儒家文化影响力 文化中心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资本调节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周艳红 高金金 陈毅文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了探索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交互影响作用,期望通过增强员工的心理资本来提高企业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在研究中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心理资本以及工作满意度,并构建了心理资本调节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 为了探索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交互影响作用,期望通过增强员工的心理资本来提高企业的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在研究中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心理资本以及工作满意度,并构建了心理资本调节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的研究框架.通过对IT企业员工的大样本问卷调查,利用321名有效被试的数据检验了假设,结果发现:年龄越大IT企业员工的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越好;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越高,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越好;心理资本会调节工作满意度对关系绩效的影响,却不能调节工作满意度对任务绩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工作满意度 工作绩效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