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7
1
作者 孙晓红 韩布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3,共7页
本文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888篇论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797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求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结果发现:(1)国内外主要研究学者有方晓义、蔺秀云、刘杨、Rous... 本文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收录的888篇论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797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求国内外流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脉络。结果发现:(1)国内外主要研究学者有方晓义、蔺秀云、刘杨、Rousseau C、Devine D、Hjern A等;(2)国内外高产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中华女子学院心理系,麦吉尔大学、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3)国内外研究热点分别为社会融合、社会适应、歧视知觉、自尊、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行为问题、精神疾病、种族地位、移民过程、创伤等。国内外研究结论相对一致,但存在悖论。今后研究应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思路,加强纵向研究设计、高校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国际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外 流动儿童青少年 心理健康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素养:概念、评估、干预与作用 被引量:129
2
作者 明志君 陈祉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心理健康素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狭义概念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广义概念指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心理健康素养常in采用情景案例问卷、单维或多维评估量... 心理健康素养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狭义概念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信念;广义概念指综合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心理健康素养常in采用情景案例问卷、单维或多维评估量表等进行评估,可以通过社会运动、学校教育、自助式应用程序、心理健康急救培训等方式进行有效干e预s提高,其中心理健康知识、心理疾病识别、情绪调节、减少病耻感、积极的求助态度等成分都有促进n心c理健康的作用。未来研究可以在建构评估指标体系、探索作用机制、扩展涵盖群体与内容、加强实证干预研究等方面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v 概a念 评估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志红 杨林华 +1 位作者 朱丽莎 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修订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PPFQ)中文版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北京某两所小学学生的父母共1075人,回收有效问卷1015份。随机选取其中的一半(n=51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半(n=505)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区别效度检验。在总... 目的:修订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PPFQ)中文版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选取北京某两所小学学生的父母共1075人,回收有效问卷1015份。随机选取其中的一半(n=51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半(n=505)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区别效度检验。在总样本中随机选取389人,用认知融合问卷(CFQ)、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CBRS)检验效标效度。间隔7周后,从总样本中随机选取225人进行重测。结果:经过3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PPFQ中文版有16个条目,包含认知解离、接纳和承诺行动3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58.1%,载荷为0.63~0.86;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三因子模型拟合良好(χ~2/df=1.77,NFI=0.94,IFI=0.97,GFI=0.96,TLI=0.96,CFI=0.97,RMSEA=0.04);3个因子彼此之间均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均P<0.01);PPFQ总分及各分问卷得分与CFQ、AAQ-Ⅱ、SAS、SDS、TCSQ消极应对、CBRS得分均呈负相关(r=-0.16^-0.52,均P<0.01),与MAAS、TCSQ积极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r=0.14~0.37,均P<0.01)。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7~0.86,重测信度为0.55~0.75。结论:修订后的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中文版的效度和信度良好,可用于评估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承诺疗法 父母 心理灵活性 效度 信度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萧敦武 陈楠 +3 位作者 王詠 邱卓英 伊丽奇 朱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1-348,共8页
目的探索构建中国的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在文献搜集和专家访谈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建立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要素集。据此编制问卷,调查康复从业人员641例,回收有效问卷521份。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胜任特征模型,并行验证性... 目的探索构建中国的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在文献搜集和专家访谈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建立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要素集。据此编制问卷,调查康复从业人员641例,回收有效问卷521份。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胜任特征模型,并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要素集包括4个方面,74个要素。胜任特征模型由44个要素构成,包括职业精神与道德品质、评估干预的知识技能、教研宣讲能力、合作与管理能力、学科基础知识5个维度,解释总变异的74.41%,问卷和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0.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340,近似误差均方根=0.060,拟合优度指数=0.746,规范拟合指数=0.811,增量拟合指数=0.850,比较拟合指数=0.850。结论建构的胜任特征模型可为中国物理治疗师成为单独的职业,以及教育、选拔和评估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师 胜任特征模型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早期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及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叶茂盛 金铃 +2 位作者 周奕欣 陈晨 周明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3,共6页
目的了解成年早期(18~35岁)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面子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以2016年北京市某心理医院收治的142例成年早期抑郁患者为观察组,以2016年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356例成年早期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调中心... 目的了解成年早期(18~35岁)个体心理韧性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面子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以2016年北京市某心理医院收治的142例成年早期抑郁患者为观察组,以2016年北京心理健康服务促进会356例成年早期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心理韧性量表(CD-RISC10)、中国人人格量表第2版(CPAI-2)中人格特质的面子维度对两组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探讨面子得分对心理韧性、抑郁得分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观察组心理韧性得分低于对照组,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后,两组心理韧性得分均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得分(b值分别为-0.317、-0.524,P<0.05),两组面子得分对抑郁得分无影响(b值分别为0.012、0.043,P>0.05);将心理韧性得分×面子得分纳入回归方程,对照组心理韧性得分×面子得分的交互作用边缘性显著(b=-0.049,P<0.10),观察组心理韧性得分×面子得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b=0.088,P<0.05);两组面子得分均对心理韧性、抑郁得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ΔR^2值分别为0.007、0.025,P<0.05)。结论降低健康个体的爱面子程度,能够缓和其低心理韧性水平对抑郁症状的风险性,进而有效帮助其预防抑郁症状;降低抑郁患者的爱面子程度,可以提升其高心理韧性水平对抑郁症状的保护性作用,进而有效帮助其缓解和调整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 心理 抑郁 面子 成年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母亲心理灵活性与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婷 朱丽莎 +7 位作者 王分分 龙红 王继源 陈玥 李新 金美慧 胡梅 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母亲的心理灵活性与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微信客户端招募北京市学龄前儿童(2~6岁)的母亲191名,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测量心理灵活性、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PPFQ)测量养育心理灵活性。结果:不...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母亲的心理灵活性与养育心理灵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微信客户端招募北京市学龄前儿童(2~6岁)的母亲191名,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测量心理灵活性、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PPFQ)测量养育心理灵活性。结果:不同人口学特征学龄前儿童母亲的AAQ-Ⅱ和PPFQ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母亲的心理灵活性对养育心理灵活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8,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学龄前儿童母亲的心理灵活性越高,其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灵活性 养育心理灵活性 学龄前儿童的母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付桐 吴婷 +7 位作者 王分分 龙红 王继源 陈玥 白晓宇 吴梦雪 朱丽莎 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通过微信招募居住于北京市的学龄前儿童(2~7岁)的父母258人(129对夫妻),用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测量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采用幼儿依恋关系量表测量父子依...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通过微信招募居住于北京市的学龄前儿童(2~7岁)的父母258人(129对夫妻),用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测量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采用幼儿依恋关系量表测量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的承诺行动得分与父子安全依恋得分正向关联(β=0. 34,P <0. 001);父亲的认知解离得分与父子矛盾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23,P <0. 01);父亲的认知解离、承诺行动、接纳得分与父子逃避混乱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20、-0. 32、-0. 21,均P <0. 05)。母亲的认知解离、承诺行动得分与母子矛盾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27、-0. 24,均P <0. 05);母亲的承诺行动得分与母子逃避混乱依恋得分负向关联(β=-0. 34,P <0. 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学龄前儿童的父子安全依恋越高、矛盾依恋和逃避混乱依恋越低;母亲的养育心理灵活性越高,学龄前儿童的母子矛盾依恋、逃避混乱依恋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灵活性 养育心理灵活性 依恋 学龄前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企业员工拖延与经验性回避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洁 王淑娟 +2 位作者 宋莉莉 陈玥 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了解外资企业员工的拖延水平,探讨经验性回避和心理资本与拖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两家外企员工共388名(男198名,女190名),采用纯粹拖延问卷(PPS)、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心理资本问卷(PCQ)分别测量拖延、经验性回避和... 目的:了解外资企业员工的拖延水平,探讨经验性回避和心理资本与拖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两家外企员工共388名(男198名,女190名),采用纯粹拖延问卷(PPS)、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心理资本问卷(PCQ)分别测量拖延、经验性回避和心理资本水平。结果:外资企业员工的PPS得分为(25.0±8.9)。逐步回归结果表明,经验性回避得分与拖延得分正向关联(β=0.50,P<0.001),心理资本得分与拖延得分负向关联(β=-0.09,P<0.05)。结论:外资企业员工的经验性回避越高,拖延水平越高;心理资本越高,拖延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性回避 拖延 心理资本 外企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专科学生网络欺凌受害与情绪性进食的纵向联系:身体不满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纪晓宁 岸本鹏子 +3 位作者 王文映 唐艳 陈祉妍 丁欣放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30,共7页
为了探索网络欺凌受害与情绪性进食的纵向联系,以及身体不满和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利用问卷对301名高职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三次纵向数据采集,每次间隔3个月。结果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1)网络欺凌受害(T1)与情绪性进食(T3)... 为了探索网络欺凌受害与情绪性进食的纵向联系,以及身体不满和自尊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利用问卷对301名高职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三次纵向数据采集,每次间隔3个月。结果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1)网络欺凌受害(T1)与情绪性进食(T3)呈正相关;(2)身体不满(T2)与自尊(T2)在网络欺凌受害(T1)和情绪性进食(T3)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网络欺凌受害可以通过身体不满和自尊预测情绪性进食,身体不满和自尊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情绪性进食 身体不满 自尊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点经颅直流电刺激调控短时和持续性疼痛:一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义 常香玉 涂毅恒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3-1327,I0001-I0003,共18页
当前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的镇痛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可能与疼痛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及当前tDCS调控靶点单一有关。为提高tDCS缓解疼痛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双盲、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采... 当前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的镇痛效果不佳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可能与疼痛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及当前tDCS调控靶点单一有关。为提高tDCS缓解疼痛的效果,本研究使用双盲、随机对照的实验设计,采用双靶点tDCS技术,对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和初级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ex,M1)进行同步刺激,通过调节DLPFC和M1所属不同的疼痛传导通路,探究双靶点tDCS的镇痛效果及优势。结果表明,与假刺激对照组相比,双靶点tDCS组对中等强度短时热痛、辣椒素诱发的持续性疼痛以及压痛阈限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且调控效应优于单靶点tDCS组。同时,双靶点tDCS的镇痛效应与被试的疼痛恐惧特质显著相关,即被试疼痛恐惧量表评分越高,镇痛效果越好。综上,本研究揭示了双靶点tDCS对短时热痛和持续性疼痛的稳定镇痛效果,支持了疼痛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理论,也为双靶点tDCS在疼痛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双靶点tDCS 镇痛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初级运动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孤独特质小学生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特点
11
作者 乐贝林 高言 +2 位作者 谢有洪 王毅 陈楚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高孤独特质小学生在共情和心理推理能力的认知和情感2个维度的社会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选取某小学五年级学生174名,根据孤独症谱系商数量表(AQ)得分的四分位数划分高低孤独特质组[AQ得分≥25分和AQ得分≤18分],每组43名,均完... 目的:探讨高孤独特质小学生在共情和心理推理能力的认知和情感2个维度的社会认知功能特征。方法:选取某小学五年级学生174名,根据孤独症谱系商数量表(AQ)得分的四分位数划分高低孤独特质组[AQ得分≥25分和AQ得分≤18分],每组43名,均完成认知与情感共情问卷(QCAE)、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同时采用Yoni和失言觉察任务考察心理推理能力。结果:高孤独特质小学生的QCAE认知共情、情感共情维度得分均低于低孤独特质小学生(均P<0.01);2组小学生在Yoni和失言觉察任务的认知心理推理能力、情感心理推理能力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孤独特质小学生的社会认知共情层面可能呈现较差的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但心理推理能力可能不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特质 社会认知 认知共情 情感共情 心理推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灵性需求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爽 韩布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10-112,F0003,共4页
综述了8种灵性需求测评工具的内容、信效度及评估对象等。提出灵性需求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目前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肿瘤、临终及慢性病患者。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发适用于中国国情的灵性需求量表。
关键词 灵性需求 测评工具 量表 肿瘤患者 临终患者 灵性照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46
13
作者 宋丽萍 都菁 +1 位作者 蔡晶 李新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了解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6-04-01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协和医院募集护士7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中国职业倦怠量表(C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 目的了解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社会支持在二者间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6-04-01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协和医院募集护士70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HQ-9)、中国职业倦怠量表(C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用于评价抑郁、职业倦怠、社会支持水平。共发放问卷700份,有效回收509份,为排除性别因素影响,以其中的497例女性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497例护士的抑郁得分为(6.3±5.6)分,职业倦怠及其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3.6±12.2)、(18.2±7.2)、(9.9±4.9)、(15.5±5.2)分,社会支持得分为(41.6±7.0)分。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龄、职称因素后,职业倦怠得分可以正向预测抑郁得分(P<0.05),社会支持得分对抑郁得分无影响(P>0.05);将职业倦怠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纳入回归方程,职业倦怠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得分对职业倦怠得分、抑郁得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009,P<0.05)。其中,控制年龄、职称因素后,职业倦怠的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均可以正向预测抑郁得分(P<0.05),分别将耗竭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人格解体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纳入回归方程,仅耗竭维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得分对耗竭维度得分、抑郁得分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007,P<0.05)。结论职业倦怠与抑郁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可以调节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尤其是耗竭维度与抑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默认网络和海马功能连接研究:一项基于SDM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冠琴 张守字 李锐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60,共7页
目的 以往研究表明海马和默认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易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影响,而这两个系统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随AD进程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本文采用M... 目的 以往研究表明海马和默认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易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影响,而这两个系统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随AD进程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AD及其早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基于DMN和海马为种子点的rsFC变化特征。材料与方法 基于Meta分析标准化程序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采用标记差异映射分析(signed differential mapping,SDM)对纳入12篇基于种子点的全脑体素rsFC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以海马为种子点,AD患者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 rsFC较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显著下降。以DMN脑区为种子点,AD患者MPFC、中央沟盖、海马和海马旁回等区域rsFC下降;MCI患者右侧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 rsFC下降,而右侧中央前回rsFC增强。结论 海马和DMN前部MPFC之间rsFC下降是AD的重要影像学特征,而MCI主要损伤DMN后部PCC,同时在中央前回(感觉运动区)表现出代偿性增强。该结果明确了DMN和海马在AD和MCI的不同变化模式,可为AD的识别和干预效果评估提供影像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默认网络 海马 静息态功能连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范例训练提升儿童隐喻理解能力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毛晓翎 王分分 +1 位作者 曹静 祝卓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5-682,共8页
旨在考察多范例训练提高4-7岁儿童隐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根据关系框架理论,自行编制隐喻故事及隐喻问题,使用多范例训练方法,对56名儿童进行训练,并检验。结果发现:4-7岁儿童隐喻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组间对隐喻的理解能力... 旨在考察多范例训练提高4-7岁儿童隐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根据关系框架理论,自行编制隐喻故事及隐喻问题,使用多范例训练方法,对56名儿童进行训练,并检验。结果发现:4-7岁儿童隐喻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组间对隐喻的理解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各实验阶段差异显著;回答正误受到能否复述、语境熟悉程度、词汇理解程度显著影响,语境熟悉程度对隐喻理解的影响力可能比词汇理解程度更大。结论:语境熟悉程度、词汇理解能力等因素影响儿童在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联系,而通过多范例训练的方式,帮助儿童辨识其相关性及区别性关系,从而提高对隐喻的理解能力是有效的。并且,可以泛化到未经学习的隐喻推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范例训练 儿童 隐喻 关系框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调控感觉信息处理的脑功能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龚涛 陈家英 +2 位作者 张丽 胡理 梁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注意力在感觉信息处理的调控过程中的相关脑功能区。方法:23个健康被试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并接受触觉、视觉和听觉三种不同模态的感觉刺激。根据实验指令,被试需在实验的不同时段将注意力分别集中于触觉刺激或视觉刺... 目的:探讨注意力在感觉信息处理的调控过程中的相关脑功能区。方法:23个健康被试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并接受触觉、视觉和听觉三种不同模态的感觉刺激。根据实验指令,被试需在实验的不同时段将注意力分别集中于触觉刺激或视觉刺激。对不同感觉刺激在不同注意力水平下的激活脑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取出不同感觉刺激条件下神经活动受到注意力调控的公共脑区。结果:采用团块水平的family-wise error(FWE)多重比较校正方法(团块定义阈值P<0.001,校正后阈值P<0.05),发现被试接受触觉和视觉刺激时神经活动受到注意力调控的公共脑区包括双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顶下小叶、右侧前中扣带回、双侧脑岛、左侧尾状核、左侧辅助运动区以及左侧小脑。结论:额叶、顶叶部分区域、前扣带回以及双侧脑岛在注意力对感觉信息处理相关神经活动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感觉信息处理 注意力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经颅磁刺激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鲁萍萍 王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9-334,共16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损伤记忆、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引起异常的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和起效延迟等问题.经颅磁刺激作为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损伤记忆、注意和执行等认知功能,引起异常的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尽管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药物副作用和起效延迟等问题.经颅磁刺激作为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经颅磁刺激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调控认知功能和脑活动的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中经颅磁刺激模式、刺激靶点和疗效评估等问题,并提出未来借助更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定位、建立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和结合新的记忆理论探索具有长期临床改善效果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脑功能 刺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辨别力受老化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庆贺 崔晓宇 +1 位作者 唐为 李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8-1151,共14页
记忆辨别力是对相似的记忆经验进行准确辨别的能力,其依赖于名为模式分离的神经计算机制,在人类被试中,通常使用记忆相似性任务对其进行测量与研究。在老化过程中,老年人的记忆辨别力会出现十分明显的衰退,这种衰退与海马、内嗅皮层等... 记忆辨别力是对相似的记忆经验进行准确辨别的能力,其依赖于名为模式分离的神经计算机制,在人类被试中,通常使用记忆相似性任务对其进行测量与研究。在老化过程中,老年人的记忆辨别力会出现十分明显的衰退,这种衰退与海马、内嗅皮层等内侧颞叶脑区的结构和功能衰退以及其他新皮层结构和功能老化关系密切。由于记忆辨别力高度依赖于内侧颞叶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因此,它能够反映出认知障碍发展早期的异常脑结构和功能变化,使得记忆相似性任务具备了应用于认知障碍早期识别的巨大潜力。未来研究需要采用更精细的成像技术单独考察海马齿状回和CA3亚区在记忆辨别中的作用及其老化的影响,并更多关注前额叶等新皮层结构老化影响记忆辨别力的神经机制,同时也需要建立大样本前瞻队列来验证记忆相似性任务在认知障碍早期识别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辨别力 模式分离 老化 认知神经机制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空间尺度的神经表征
19
作者 吴文雅 王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0-597,共8页
空间环境具有多重尺度特性,具体分成可操作的近尺度空间、可导航的单视点空间和环境空间,以及大尺度的地理空间,有效表征不同尺度的空间环境对于人和动物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空间尺度的表征与其对应的功能需求有关,近尺度空间表征由顶... 空间环境具有多重尺度特性,具体分成可操作的近尺度空间、可导航的单视点空间和环境空间,以及大尺度的地理空间,有效表征不同尺度的空间环境对于人和动物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空间尺度的表征与其对应的功能需求有关,近尺度空间表征由顶叶负责;可导航空间表征在海马和皮层都表现出从后往前的“由粗到细”的梯度性;抽象社会空间的尺度表征则表现出二分性。未来研究应关注空间尺度表征的时间动态性及其对认知地图存在形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尺度 近尺度空间 可导航空间 海马长轴 梯度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稳态的电生理机制
20
作者 肖雪 陈栋 +1 位作者 刘佳丽 王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9-377,共9页
大脑需要稳态系统来维持神经元的正常活动。睡眠不足会影响到有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清醒时不断累积的睡眠压力会迫使哺乳动物进入睡眠状态,长时间清醒(睡眠剥夺)则会延长或加深随后的睡眠,这一现象被称为睡眠稳态(sleep homeostasis)。... 大脑需要稳态系统来维持神经元的正常活动。睡眠不足会影响到有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清醒时不断累积的睡眠压力会迫使哺乳动物进入睡眠状态,长时间清醒(睡眠剥夺)则会延长或加深随后的睡眠,这一现象被称为睡眠稳态(sleep homeostasis)。探明睡眠稳态的电生理机制有利于改善睡眠,治疗相关疾病,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围绕睡眠稳态的电生理机制,首先关注睡眠稳态公认的电生理标志物——慢波活动,接下来介绍神经元放电率的相关研究,最后从脑区差异、睡眠阶段、学习记忆和物种差异几个方面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稳态 慢波活动 放电率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