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制药产业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晶 江静雯 刘文军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6期36-41,共6页
传统化学制药及新化学药品数量在逐年下降.而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与人、畜疾病发展相关的生物制药产业有着突破性进展。本文从生物制药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抗肿瘤药物、单克隆抗体... 传统化学制药及新化学药品数量在逐年下降.而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与人、畜疾病发展相关的生物制药产业有着突破性进展。本文从生物制药的概念出发.阐述了抗肿瘤药物、单克隆抗体、仿生药物及孤儿药物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科研领域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进生物类新药的研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药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及抗生素使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力丹 李晶 +5 位作者 廉维江 杨利敏 徐磊 崔亮 董秀凯 刘文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3,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8 58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仔公鸡按照体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试验组饮水添加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而... 本试验旨在研究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8 58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仔公鸡按照体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0个重复。试验组饮水添加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而对照组鸡饮水不添加以上产品。试验期共42 d。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阶段的日采食量、料重比及21日龄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胸肌肉色(b*)、腿肌pH24 h差异显著(P<0.05),21日龄成活率、胸肌pH24 h、腿肌肉色(b*)、剪切力、滴水损失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新型生物制剂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更利于肉鸡饲养,完全可以代替抗生素,为家禽绿色健康养殖提供了一种新的饲养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物制剂 枯草芽孢杆菌 肉鸡 绿色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泛素化修饰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勇 张令强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9-779,共11页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包括单泛素化和多聚泛素化修饰,后者涉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8种类型的多聚泛素链,其中的线性泛素化修饰不同于由赖氨酸介导的多聚泛素化修饰,是由泛素分子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新型多聚泛素化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 蛋白质泛素化修饰包括单泛素化和多聚泛素化修饰,后者涉及结构和功能各异的8种类型的多聚泛素链,其中的线性泛素化修饰不同于由赖氨酸介导的多聚泛素化修饰,是由泛素分子以首尾相连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新型多聚泛素化修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性泛素化修饰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将概述线性泛素化修饰的产生、去除、识别和调节机制,并介绍其在机体免疫应答和病原免疫逃逸中的调控作用,旨在为感染和免疫性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泛素化修饰 天然免疫 适应性免疫 病原菌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雷泽慧 汪静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9-1418,共10页
自噬作为细胞适应环境压力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自噬不仅可直接清除病原微生物,还参与调控天然和适应性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多个过程,包括天然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活化、淋... 自噬作为细胞适应环境压力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自噬不仅可直接清除病原微生物,还参与调控天然和适应性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多个过程,包括天然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活化、淋巴细胞的稳态、抗原的加工提呈以及抗体应答等。此外,病原微生物在与机体长期抗衡的过程中进化出一系列逃逸或利用自噬的机制,从而避免被宿主清除。因此,阐明自噬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及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病原微生物-宿主互作机制,并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病原微生物 抗感染免疫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在维持免疫稳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强丽华 张勇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3-1159,共7页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是维持免疫稳态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免疫细胞,其在组织微环境中高度的异质性和活化状态的可塑性既能用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也能被病原体或病理过程利用而损害机体。近年的研究发现,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在响应不同微...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是维持免疫稳态以及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免疫细胞,其在组织微环境中高度的异质性和活化状态的可塑性既能用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也能被病原体或病理过程利用而损害机体。近年的研究发现,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在响应不同微环境刺激下,可以改变其活化状态及细胞表型,进而调控感染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揭示组织定居巨噬细胞的起源、活化及其免疫调控机制,可望为多种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 起源 免疫稳态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干扰素在免疫应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萌 范文辉 +3 位作者 李翠 赵启祖 刘文军 李晶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1-218,共8页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干扰素是一种诱生性糖蛋白,有抗病毒、抗肿瘤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作用。当畜禽感染病毒时,干扰素是最先发挥作用的抵抗分子。干扰素参与早期黏膜免疫并通过产生一系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来活化机体的天然免疫与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干扰素因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流行性病毒病防治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不同种类的禽干扰素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禽干扰素的分类、产生、功能及应用,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禽干扰素的特点,旨在为禽干扰素作为禽类疫苗免疫增强剂的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免疫系统 禽干扰素 免疫增强剂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脏的区域免疫特性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雷泽慧 张馨文 +1 位作者 汪静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肺脏是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开放系统,除了肩负气体交换的生理功能外,也是众多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等外界抗原的主要靶器官,在防御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肺脏兼具免疫器官的特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组... 肺脏是与外界环境相通的开放系统,除了肩负气体交换的生理功能外,也是众多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等外界抗原的主要靶器官,在防御并清除病原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肺脏兼具免疫器官的特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组织微环境,以及特定的细胞亚群和功能分子,形成了不同于全身性系统免疫的区域免疫特性,包括区域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特性及其中涉及的黏膜免疫特性。平衡的肺脏免疫调控机制对于维持肺部免疫稳态及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至关重要,而其失调则可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深入阐释肺脏区域免疫特性及其与感染性疾病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和免疫防治策略,进而推进临床转化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脏固有免疫特性 肺脏适应性免疫特性 感染性疾病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细胞壁蛋白SSU05_0272的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分析
8
作者 陈哲 郑玉玲 +5 位作者 郝淮杰 律清宇 任志强 王涛 姜永强 吕淑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制备获得高纯度的重组SSU05_0272蛋白,并研究其对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版,PCR扩增SSU05_0272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上清表达蛋白先后经过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进行... 目的制备获得高纯度的重组SSU05_0272蛋白,并研究其对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版,PCR扩增SSU05_0272基因,构建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诱导表达。上清表达蛋白先后经过镍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纯化后的SSU05_0272蛋白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后其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制备的SSU05_0272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RT-PCR结果显示,SSU05_0272蛋白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后能上调IL-6、IL-8、TNF-α、IL-1β的表达,下调IL-12P40的表达。结论 SSU05_0272蛋白能够调控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转录水平变化,提示其在猪链球菌致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SSU05_027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及复制的酶活性蛋白、宿主调节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因子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行正 段学锋 毕玉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152,共10页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IA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免疫反应的激活,这一过程由病毒刺激诱导,宿主因子调控完成。由于宿主因子众多,因此会以不同机制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和致病...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给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IAV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一系列免疫反应的激活,这一过程由病毒刺激诱导,宿主因子调控完成。由于宿主因子众多,因此会以不同机制影响流感病毒的感染、复制和致病。文章总结了能够调控IAV感染及复制的典型酶类蛋白、宿主调节蛋白和干扰素刺激因子,并归纳了其作用机制,为更好地理解宿主因子抗IAV机制及抗病毒药物靶点的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宿主因子 作用机制 干扰素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玉娇 李晓静 米凯霞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8-927,共10页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通过空气传播引起人类感染的慢性传染病,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世界难题。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药物,应用于耐药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在治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通过空气传播引起人类感染的慢性传染病,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是目前结核病防治的世界难题。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合成药物,应用于耐药结核的临床治疗中,在治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但近年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菌株不断出现,愈发增加了结核病治疗的困难与治疗失败风险。在临床中氟喹诺酮药物的靶点比较清楚,是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旋转酶。目前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机制主要包括药物靶点DNA旋转酶的关键氨基酸改变、药物外排泵系统、细菌细胞壁厚度的增加以及喹诺酮抗性蛋白Mfp A介导的DNA旋转酶活性调控。其中在氟喹诺酮靶标DNA旋转酶功能活性改变的耐药机制方面,编码DNA旋转酶基因突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发现DNA旋转酶的调控蛋白Mfp A以及DNA旋转酶的修饰在细菌耐药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机制还亟待发现。本文综述了当前结核分枝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发精准诊断技术和药物发掘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氟喹诺酮 耐药 DNA旋转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与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曙光 高福 《生物产业技术》 2018年第2期25-34,共10页
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仍存在诸多困难。在当前精准医疗大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应用到肿瘤免疫治疗的伴随诊断中,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 以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仍存在诸多困难。在当前精准医疗大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性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应用到肿瘤免疫治疗的伴随诊断中,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PD-L1的表达检测、肿瘤突变和肿瘤变异新抗原分析、肿瘤微环境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方法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然而其临床应用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导致精准的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介绍了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相关伴随诊断领域研究进展,提出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需要开放式思维,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拓展多元化分子标识,从而推动肿瘤免疫治疗实现个体化精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伴随诊断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病毒感染鸡红细胞6种免疫相关因子转录水平的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胜 李欣 +15 位作者 张宁 宁官保 张鼎 Ali Raza Jahejo 马海利 郝卫芳 高文伟 赵宇军 高诗敏 李桂兰 李建慧 闫芳 高荣琨 毕玉海 韩凌霞 田文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53,共5页
为了探究在感染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羽髓中病毒增殖情况以及红细胞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免疫应答反应,将4日龄雏鸡腹腔注射MDV超强毒株MD5,在攻毒后不同时间进行羽毛和血样采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羽髓病毒载量和红细胞中6种免疫相关... 为了探究在感染马立克病病毒(MDV)后羽髓中病毒增殖情况以及红细胞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免疫应答反应,将4日龄雏鸡腹腔注射MDV超强毒株MD5,在攻毒后不同时间进行羽毛和血样采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羽髓病毒载量和红细胞中6种免疫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攻毒后第7天检测到MDV拷贝,并且14天检测到的拷贝数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时间;与第14天对照组相比,攻毒组COX2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在第22天COX2的表达整体高于第14天(P<0.05);在第14和22天,PTGER4、HPGDS和GSTA3在攻毒组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之相反,在第14天和第22天,PTGR1在攻毒组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攻毒组的Ex-FAB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第22天攻毒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感染MDV后红细胞中6种免疫基因发生显著的免疫应答,并且红细胞可能通过调节相关的免疫反应而在MDV感染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免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马立克病病毒 免疫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红细胞引起白细胞介素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智民 任鹏飞 +9 位作者 韩心语 乔梦丽 牛胜 王颖 任建乐 赵宇军 张鼎 范瑞文 毕玉海 田文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323-1330,共8页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感染鸡红细胞后白细胞介素(ILs)参与的免疫应答反应,进一步揭示鸡红细胞在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中所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体外感染H9N2 AIV后0、2、6、10 h和体内攻毒... 为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感染鸡红细胞后白细胞介素(ILs)参与的免疫应答反应,进一步揭示鸡红细胞在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中所发挥的免疫调节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体外感染H9N2 AIV后0、2、6、10 h和体内攻毒3、7、14 d后8种白细胞介素相关基因(IL-6、IL-7、IL-12、IL-13、IL-15、IL-16、IL-18、IL-34)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种ILs相关基因均在鸡红细胞中表达,其表达水平在体外感染H9N2 AIV后和体内攻毒后呈现动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体外感染H9N2 AIV后不同时间点IL-6和IL-18的相对表达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IL-7、IL-12、IL-15的相对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IL-13在感染H9N2 AIV后的0、6 h显著下降,而IL-16仅在感染H9N2 AIV后的2 h显著下降。体内攻毒后的不同时间点,IL-12、IL-13、IL-15、IL-16的相对表达水平均逐渐升高,而IL-6、IL-18、IL-34的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仅IL-7表达水平先降低后升高。综上,鸡感染H9N2 AIV后红细胞发生了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并通过促炎因子以及抗炎因子的表达来调节鸡感染H9N2后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鸡红细胞 SPF鸡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琪瑶 刘翠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9,共9页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胞内病原菌,可通过多种策略实现免疫逃逸,从而在宿主巨噬细胞中长期存活。在对抗病原菌的防御过程中,泛素系统(Ubiquitin system)在激活宿主炎症免疫反应、细胞自噬、吞...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是一种极其成功的胞内病原菌,可通过多种策略实现免疫逃逸,从而在宿主巨噬细胞中长期存活。在对抗病原菌的防御过程中,泛素系统(Ubiquitin system)在激活宿主炎症免疫反应、细胞自噬、吞噬体成熟和细胞死亡等天然免疫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另一方面,近年的研究表明Mtb等胞内病原菌可通过分泌效应蛋白(Effector proteins)挟持并利用宿主泛素系统进而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这些病原-宿主互作的界面有望成为抗结核药物研发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系统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天然免疫 信号通路 效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15
作者 李金鑫 廖佳玮 +6 位作者 张越 任行 任志浩 施霁桢 毕玉海 谭丽琼 苏敬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 为了解北京某绿地蚊媒病毒的分布情况,本试验使用诱蚊灯捕蚊采集到蚊虫标本19000余只,利用蚊子细胞C6/36培养进行病毒分离,利用高通量测序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鉴定分离株;RT-PCR测定分离株病毒的序列,并与国内外相应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样本经病毒分离获得2株可引起明显细胞病变的分离株,分别命名为BJ2021/01和BJ2021/02。高通量测序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BJ2021/01分离株含有版纳病毒(BAV)、忍者病毒(SHTV)、沙捞越病毒(SWKV)和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CuTLV),为4种病毒的混合物;BJ2021/02为BAV。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AV分离株BJ2021/02的12个片段与国内外BAV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8.1%~98.7%,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4.4%~98.9%。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BJ2021/02分离株属基因A型。本试验结果丰富了我国BAV的基因组序列,为开展北京市BA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病原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病毒 版纳病毒 忍者病毒 沙捞越病毒 库蚊源类芜菁黄花叶病毒科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膜蛋白Tet-on系统稳定细胞系的建立及对CA16病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磊 钟理 +1 位作者 张玮 武智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9-495,共7页
通过Tet-on调控系统,构建受多西环素诱导表达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 1/2/3,IFITM1/2/3)基因的HeLa细胞系,并初步探索了IFITM蛋白对柯萨奇病毒A16(CA16)的抑制作用.首先将调控质粒pTet-on转染... 通过Tet-on调控系统,构建受多西环素诱导表达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 1/2/3,IFITM1/2/3)基因的HeLa细胞系,并初步探索了IFITM蛋白对柯萨奇病毒A16(CA16)的抑制作用.首先将调控质粒pTet-on转染进入HeLa细胞,通过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系,在此细胞系基础上共同转染反应质粒pTRE2-IFITM1/2/3和伴侣质粒pTK-Hyg,通过潮霉素筛选出单克隆细胞系,加入多西环素后利用Western印迹筛选出可诱导表达IFITM1/2/3蛋白的单克隆细胞系.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发现,多西环素诱导表达的IFITM蛋白对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CA16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IFITM 3对CA16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Tet调控IFITM1/2/3基因表达HeLa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研究IFITM基因的功能及其抗病毒机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膜蛋白 细胞系 柯萨奇病毒A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细胞壁蛋白SSU05_1000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涛 郑玉玲 +4 位作者 袁媛 江华 郝淮杰 李雪琴 姜永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7-761,共5页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细胞壁蛋白SSU05_100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研究其对细胞间紧密连接的调控作用。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引物,构建pET30a-SSU05_1000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用...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细胞壁蛋白SSU05_100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研究其对细胞间紧密连接的调控作用。方法以05ZYH33基因组为模板设计引物,构建pET30a-SSU05_1000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用镍亲和层析的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Western blot检测其对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调控。结果构建的SSU05_1000重组表达质粒能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的SSU05_1000蛋白纯度达90%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相互作用后,可以下调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结论 SSU05_1000蛋白能够破坏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结构,提示其在猪链球菌穿血脑屏障(BBB,bloodbrain barrier)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SSU05_1000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型肝炎病毒1型抗体CLEI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8
作者 银凤桂 侯力丹 +6 位作者 魏艳秋 杨宝芝 李芸 李晶 张爽 刘文军 杨利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1-455,460,共6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鸭甲肝病毒1型(DHAV-1)抗体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CLEIA),本研究从DHAV-1中国流行株中扩增获得病毒结构蛋白VP1编码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VP1,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VP1蛋白作...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鸭甲肝病毒1型(DHAV-1)抗体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CLEIA),本研究从DHAV-1中国流行株中扩增获得病毒结构蛋白VP1编码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VP1,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VP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了CLEI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利用建立的CLEIA方法对AIV、AMPV、DPV、ARV、MPV、RAV等病毒血清进行检测,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2.18%~4.33%,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与中和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和80%。本研究建立的CLEIA方法可以用于DHAV-1感染监测及疫苗接种后的免疫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 VP1 化学发光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gp96 3′UTR作为ceRNA通过miR-642a调控DOHH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盛春海 孙璐 +2 位作者 初骁宇 李长菲 孟颂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0-996,共7页
热休克蛋白gp96在肝脏等多种肿瘤中过量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不良预后呈显著相关性,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讨.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免疫印迹分析、实时定量PCR、RNA干扰,研究gp96 3′... 热休克蛋白gp96在肝脏等多种肿瘤中过量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不良预后呈显著相关性,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讨.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免疫印迹分析、实时定量PCR、RNA干扰,研究gp96 3′UTR作为ce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对miR-642a和脱氧羟腐氨酸羟化酶(deoxyhypusine hydroxylase,DOHH)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miR-642a特异性靶向的野生型gp96 3′UTR,而不是miR-642a结合位点突变的gp96 3′UTR,可吸附下调miR-642a并同时上调miR-642a靶基因DOHH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gp96 3′UTR对DOHH的调控依赖于miR-642a.实验还发现DOHH并不影响gp96的表达.Gp96通过ceRNA上调DOHH的表达,为研究gp96促进肝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GP96 miR-642a 脱氧羟腐氨酸羟化酶 ce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溶血素突变体的构建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志强 郑玉玲 +4 位作者 甘淑珍 律清宇 郝淮杰 姜永强 宗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构建无溶血活性的猪溶血素突变体,并对制备蛋白进行功能评价。方法:根据猪溶素的晶体结构,采用定点突变分别将其353位脯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重组表达的突变体蛋白采用镍柱亲和层析进行柱上复性后,评价纯化蛋白的溶... 目的:构建无溶血活性的猪溶血素突变体,并对制备蛋白进行功能评价。方法:根据猪溶素的晶体结构,采用定点突变分别将其353位脯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重组表达的突变体蛋白采用镍柱亲和层析进行柱上复性后,评价纯化蛋白的溶血活性和免疫原性。结果:获得三种猪溶素突变体,SLY(P353A),SLY(P353L)和SLY(P353V)。溶血试证明SLY(P353V)无溶血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动物实验显示SLY(P353V)具有免疫原性。结论:猪溶素突变体SLY(P353V)无溶血活性,有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溶血素 定点突变 猪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