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酵母细胞工厂用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倪新 高教琪 周雍进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75-2488,共14页
木质纤维素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环境效益的可再生原料,对其开发和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和能源供应之间的竞争。但是,木质纤维素复杂的组分和结构需要高成本的转化技术以实现其广泛利用。而从生物炼制的角度,需要开发高性能微生物... 木质纤维素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环境效益的可再生原料,对其开发和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和能源供应之间的竞争。但是,木质纤维素复杂的组分和结构需要高成本的转化技术以实现其广泛利用。而从生物炼制的角度,需要开发高性能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木质纤维素原料中多碳源协同利用并转化为各种生物燃料和化学品。其中,酵母菌由于高鲁棒性和高密度发酵等优点成为了性能优异的细胞工厂底盘宿主。迄今为止,利用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的酵母细胞工厂广泛应用于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本文总结并讨论了将木质纤维素作为替代原料并使用酵母平台作为木质纤维素炼制厂的技术进展,为促进经济可行的木质纤维素原料替代提供新的见解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替代原料 木质纤维素 酵母菌 生物炼制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助力萜类香精香料可持续生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梦瑶 蔡鹏 周雍进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56,共23页
香精香料是个人护理产品中的重要成分,其中,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天然香料市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为解决萜类香料产能瓶颈及开发更多元化的新型香料化合物带来了新机遇。本文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在萜类香料... 香精香料是个人护理产品中的重要成分,其中,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天然香料市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合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为解决萜类香料产能瓶颈及开发更多元化的新型香料化合物带来了新机遇。本文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在萜类香料可持续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数据驱动的合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创新如何赋能萜类香料生产,讨论比较了萜类合成的经典合成途径和替代合成途径,并探讨了萜类合酶挖掘与改造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单萜类、倍半萜类和降异戊二烯类香料的细胞工厂合成现状,包括元件改造、途径优化和萜类解毒等关键技术策略。最后,对当前专利布局和产业化竞争格局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未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包括生物合成技术的挑战、新产物的发掘与设计,以及市场监管与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萜类化合物 香精香料 细胞工厂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寡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航 尹恒 +2 位作者 张运红 赵小明 杜昱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201-204,228,共5页
褐藻寡糖AOS由β-D-甘露糖醛酸(ManA)和α-L-古洛糖醛酸(GulA)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促进植物生长、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抗肿瘤、抑菌等作用,在绿色农业、医药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褐... 褐藻寡糖AOS由β-D-甘露糖醛酸(ManA)和α-L-古洛糖醛酸(GulA)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促进植物生长、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抗肿瘤、抑菌等作用,在绿色农业、医药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褐藻胶寡糖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寡糖 非生物胁迫 激发子 抗肿瘤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凝集素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熊川男 李伟 +3 位作者 李丹彤 赵前程 曲敏 杜昱光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0-404,共5页
从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中分离出的凝集素(CGL),为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GalNAc/Gal)特异性的凝集素。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量为18 000。其血凝活性不依赖钙离子的存在。在植物凝集素(PHA)存在的条件下,CGL具有体外... 从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中分离出的凝集素(CGL),为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GalNAc/Gal)特异性的凝集素。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量为18 000。其血凝活性不依赖钙离子的存在。在植物凝集素(PHA)存在的条件下,CGL具有体外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的活性。同时,它还具有抑制酶活性,其抑制50%ACE的浓度(IC50)为6.82 mg/m l和促进体外离体兔回肠蠕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β-葡糖苷酶抑制剂 脾细胞 回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碳化合物生物利用和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伦 周雍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9,共14页
一碳化合物(包括CO_(2)、CO、甲烷、甲醇、甲酸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且有望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等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被认为是下一代生物制造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种能够天然利用一碳化合物的微生物,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研... 一碳化合物(包括CO_(2)、CO、甲烷、甲醇、甲酸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且有望通过光催化、电催化等实现绿色、可持续生产,被认为是下一代生物制造的理想原料。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多种能够天然利用一碳化合物的微生物,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研究,并进行改造和利用,使其以一碳资源为原料合成能源和化学品,对于降低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各种一碳化合物的原料来源,包括传统化石资源和可再生原料、一碳化合物微生物利用途径以及各种一碳利用微生物及其改造合成燃料和化学品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近年来构建合成型一碳转化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最后分析了一碳化合物生物转化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碳化合物 生物制造 二氧化碳 碳固定 碳中和 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沙蚕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6
作者 孔静 熊川男 +4 位作者 李伟 孔亮 金桥 白雪芳 杜昱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4,共6页
采用DEAE-Toyopearl阴离子交换树脂、Bio-Gel P-100分子筛层析、Lactosyl-Sepharose4B亲和层析和Sephadex 75分子筛层析技术从日本海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磷沙蚕(Chaetopterus variopedatus)中分离出2种凝集素,通过体外细胞活性和酶活性实... 采用DEAE-Toyopearl阴离子交换树脂、Bio-Gel P-100分子筛层析、Lactosyl-Sepharose4B亲和层析和Sephadex 75分子筛层析技术从日本海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磷沙蚕(Chaetopterus variopedatus)中分离出2种凝集素,通过体外细胞活性和酶活性实验观察它们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从海洋无脊椎动物磷沙蚕中分离出一种β-半乳糖特异性凝集素(CVL)和一种具有血凝活性,但不被经测试的单糖和糖蛋白所抑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 000的蛋白质(CVL-1)。β-半乳糖特异性凝集素(CVL)具有体外抑制NB4白血病细胞株的活性和抑制小鼠脾细胞的活性,IC50分别为7.87 mg/L和22 mg/L。同时,另一种蛋白质(CVL-1)具有β-葡萄糖苷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沙蚕(Chaetopterus variopedatus) 凝集素 Β-葡萄糖苷酶 NB4白血病细胞株 脾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寡糖的制备、分离及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倩 俞志敏 +1 位作者 杨帆 李宪臻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12,共17页
黄原胶寡糖是通过降解黄原胶得到的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形成的低分子聚合物。黄原胶寡糖理化性质稳定,相比于黄原胶具有易溶于水、黏度低、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对植物具有诱导抗病性,能够调节植物... 黄原胶寡糖是通过降解黄原胶得到的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结合形成的低分子聚合物。黄原胶寡糖理化性质稳定,相比于黄原胶具有易溶于水、黏度低、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对植物具有诱导抗病性,能够调节植物生长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寡糖领域的研究热点。黄原胶寡糖的活性与其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本文对黄原胶寡糖制备、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不同模式下的色谱分离技术及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结构表征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并对其优越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黄原胶寡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寡糖 制备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与蒸汽联合处理玉米秸秆提高水解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其田 RASOOL Kamal +3 位作者 陆洪斌 张珺璐 龚志伟 赵宗保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为了开发绿色且高效的木质纤维素处理新技术,以玉米秸秆为模型原料,将球磨预处理与蒸汽预处理相结合用以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球磨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秸秆水解效率,在10%固载量条件下,4 mm秸秆经过球磨预处理后,水解后葡... 为了开发绿色且高效的木质纤维素处理新技术,以玉米秸秆为模型原料,将球磨预处理与蒸汽预处理相结合用以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球磨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秸秆水解效率,在10%固载量条件下,4 mm秸秆经过球磨预处理后,水解后葡萄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分别由38%和36%提高至65%和58%;在球磨预处理的基础上,将秸秆浸入6 g·L-1NaOH并在121℃条件下蒸汽预处理1 h,水解后葡萄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均达到100%,且在此预处理条件下,当固载量由10%增加至30%时,葡萄糖和还原糖的回收率仍可达到77.14%和75.82%;另外,TOC和TN分析表明,在预处理条件优化和水解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秸秆中的非糖副产物的水解率也显著提高,圆红酵母最高可在秸秆固载量为20%时获得的水解液中进行生长和油脂发酵,生物量、油脂产量和油脂含量分别为16.00 g·L-1,6.00 g·L-1和35.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预处理 酶法水解 圆红酵母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天然氧化还原辅酶赋能生物制造
9
作者 王雪颖 周雍进 赵宗保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37-4047,共11页
生物制造以生物体机能进行大规模化学品加工与合成。这种生产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制造,具有更低的能耗、更少的废物排放和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是生物制造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然而,微... 生物制造以生物体机能进行大规模化学品加工与合成。这种生产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制造,具有更低的能耗、更少的废物排放和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构建微生物细胞工厂是生物制造的具体实现形式之一。然而,微生物细胞工厂常因胞内辅酶层次的串扰而未能呈现出预期功能。简要介绍调控胞内氧化还原辅酶水平的常规方法及其局限,说明创制非天然辅酶介导系统的必要性。此外,重点以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和烟酰胺单核苷酸为例,介绍如何研制新型生物学元件、氧化还原模块进而设计新的微生物细胞工厂。最后,预测了基于非天然辅酶的生物制造未来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合成生物学 辅酶工程 非天然氧化还原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株产氢微生物的产氢能力及协同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波 王海岩 +2 位作者 赵静玫 徐和利 李雪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3-26,共4页
采用分批培养分别对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licumD2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C3和麦芽糖假丝酵母CandidamaltosaM 4三株菌的产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3的产氢能力较D2和M 4强 ,发酵 48h的产氢量为 19 1mL ,平均产氢速... 采用分批培养分别对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licumD2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C3和麦芽糖假丝酵母CandidamaltosaM 4三株菌的产氢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3的产氢能力较D2和M 4强 ,发酵 48h的产氢量为 19 1mL ,平均产氢速率为 13 2 6mL/ (h·L)。通过对纯菌的产氢能力及其协同作用的观察 ,菌种在 3 6℃混合培养 48h的产氢量为 2 2 2mL ,平均产氢速率为 15 42mL/ (h·L)。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氢能力 协同作用 细菌 混合培养 丁酸梭菌 产气肠杆菌 麦芽糖假丝酵母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胰岛素壳聚糖微球口服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利芳 薛伟明 +2 位作者 高茜 万世超 马小军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了研制一种生物利用度高且具有缓释作用的口服胰岛素制剂,采用静电液滴工艺制备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以四氧嘧啶为诱导剂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小鼠血糖含量,对载药微球的口服药效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为了研制一种生物利用度高且具有缓释作用的口服胰岛素制剂,采用静电液滴工艺制备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球,以四氧嘧啶为诱导剂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小鼠血糖含量,对载药微球的口服药效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载胰岛素微球平均粒径48μm,药物包封率94.1%,胰岛素相对活性71.7%;药效学研究表明,口服高(4.8 IU/kg)、中(3.6 IU/kg)、低(2.4 IU/kg)3种剂量胰岛素微球,糖尿病小鼠相对血糖值口服6 h时降至最低,分别为42.69%,59.8%,76.13%,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为41.20%,37.76%,35.81%。口服载胰岛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具有降血糖作用和显著的缓释作用,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口服 微球 壳聚糖 海藻酸钠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快速检测掺假核桃油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晓玲 吴晶 谭明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9-794,共6页
以掺假核桃油样品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的核磁共振弛豫数据,旨在探求一种能快速检测核桃油品质的新方法。对几种常见掺假形式(掺入大豆... 以掺假核桃油样品为低场核磁共振检测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分析处理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的核磁共振弛豫数据,旨在探求一种能快速检测核桃油品质的新方法。对几种常见掺假形式(掺入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的核桃油样品和纯核桃油样品进行检测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纯核桃油和掺入不同种类食用油的掺假核桃油在主成分得分图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区分,且掺假样品随掺假比例在图中呈规律性分布;采用PLSR法对CPMG数据和实际掺假率进行回归,可实现对核桃油掺假水平的准确定量测定。方法快速、无损、准确,在食用油制品的品质控制及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主成分分析(PCA)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低场核磁共振(LF-NMR) 掺假核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用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制备及运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雄鹰 于炜婷 +2 位作者 王为 马小军 陈绍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5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浓度。结果包埋神经细胞 /组织的APA微胶囊在培养后及经过一定时间的空运后 ,囊内的神经细胞 /组织正常生存并保持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结论微囊化的神经细胞 /组织可以在体外培养和运输 ,并可分泌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化 神经细胞 运输 实验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移植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生物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单爽 吴昊 +1 位作者 谭明乾 马小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5-934,共10页
近几年,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的荧光探针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优势在于光化学稳定性好、发射谱带窄、荧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等.同时,它利用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组织穿透能力好、对生物组织的损伤小、几乎没有背... 近几年,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的荧光探针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优势在于光化学稳定性好、发射谱带窄、荧光寿命长、Stokes位移大等.同时,它利用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组织穿透能力好、对生物组织的损伤小、几乎没有背景荧光,使其应用于生物活体荧光成像成为可能.本文主要综述了最近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在制备与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荧光 纳米材料 荧光探针 活体荧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藻胶裂解酶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构建以及表达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航 曹海龙 +3 位作者 岳敏 张建平 李曙光 杜昱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60,467,共6页
以产褐藻胶裂解酶的紫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为出发菌株,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褐藻胶裂解酶aly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了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23b(+)-aly.通过表达条件的初步优化,实现了aly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 以产褐藻胶裂解酶的紫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为出发菌株,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褐藻胶裂解酶aly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了该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23b(+)-aly.通过表达条件的初步优化,实现了aly基因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的成功表达.在IPTG诱导浓度为0.1mmol/L,诱导时间为8h,诱导温度为16℃的条件下,细胞破壁后上清中ALY粗酶液活力为6U/mg.根据褐藻胶裂解酶ALY的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推断该酶属于Algi-nate lyase-2家族,理论pI为8.85,理论分子量大小为28 500,化学式为C1252N1920H356O394S9.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发现,ALY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8 000,与预测的蛋白分子量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aly基因 pET23b(+)克隆 ESCHERICHIA coli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小球藻藻渣多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启顺 陈玮 +5 位作者 左杨 吴树丽 谭海东 曹旭鹏 张付云 尹恒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8-44,共7页
小球藻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油脂,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其活性物质提取后的藻渣缺乏有效利用技术。本文针对小球藻藻渣结构特点,筛选出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3种高效提取小球藻藻渣多糖的酶。采用正交试验对这3种酶提取藻渣多糖的... 小球藻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油脂,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其活性物质提取后的藻渣缺乏有效利用技术。本文针对小球藻藻渣结构特点,筛选出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3种高效提取小球藻藻渣多糖的酶。采用正交试验对这3种酶提取藻渣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反应条件,构建了两个双酶串联提取小球藻藻渣多糖的工艺。多糖提取率分别达到20.80%和20.19%,远高于单酶提取效率,也明显高于两个酶单独提取率的加和,提取率提高近一倍。本文为小球藻藻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为小球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多糖 提取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凝集素抗-HIV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伟 熊川男 +6 位作者 王建华 郑永唐 金桥 佟长青 曲敏 刘洪伟 汪秋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分离提取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Crenomytilus grayanus)凝集素,考察其抗HIV活性。采用半乳糖-Sepharose 6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层析分离提取贻贝凝集素(Crenomytilus grayanus lectin,CGL),以光镜检查合胞体抑制试验,以ELSA测定HIV... 分离提取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Crenomytilus grayanus)凝集素,考察其抗HIV活性。采用半乳糖-Sepharose 6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层析分离提取贻贝凝集素(Crenomytilus grayanus lectin,CGL),以光镜检查合胞体抑制试验,以ELSA测定HIVp24抗原表达水平。从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中分离出的凝集素(CGL),为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GalNAc/Gal)特异性的凝集素。CGL在27.88mg.L-1浓度时,对HIV诱导细胞病变的抑制达50%;在45.70mg.L-1时,对HIV-1复制的抑制达50%;同时在35.12mg.L-1浓度时,对HIV感染细胞融合的阻断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抗-HIV活性 贻贝 N-乙酰半乳糖胺 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链霉菌产褐藻胶裂解酶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航 曹海龙 +1 位作者 李曙光 杜昱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282-13284,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紫色链霉菌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一株具有较高褐藻胶裂解酶活力的紫色链霉菌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底物浓度、氮源、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装液量、KH2PO4浓度、MgSO4.7H2O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最佳产... [目的]初步研究紫色链霉菌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一株具有较高褐藻胶裂解酶活力的紫色链霉菌为出发菌株,考察了底物浓度、氮源、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装液量、KH2PO4浓度、MgSO4.7H2O浓度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最佳产酶条件:以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为氮源1,.4%褐藻胶0,.4%KH2PO40,.06%MgSO4.7H2O,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6 d。[结论]该研究为紫色链霉菌的发酵产酶及褐藻胶裂解酶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链霉菌 褐藻胶裂解酶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阵列电泳技术用于L-谷氨酸消旋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开颖 白吉玲 王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1-315,共5页
L-谷氨酸消旋化反应对于制备光学纯D-谷氨酸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532nm激光诱导荧光共聚焦检测式毛细管阵列电泳仪研究了L-谷氨酸基于席夫碱中间物的消旋化反应,采用羧基四甲基罗丹明琥珀酰亚胺酯(TAMRA)荧光探针标记消旋化产物后,... L-谷氨酸消旋化反应对于制备光学纯D-谷氨酸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532nm激光诱导荧光共聚焦检测式毛细管阵列电泳仪研究了L-谷氨酸基于席夫碱中间物的消旋化反应,采用羧基四甲基罗丹明琥珀酰亚胺酯(TAMRA)荧光探针标记消旋化产物后,以含有2mmol/L环糊精(β-CD)的100mmol/LTris-硼酸缓冲液(pH10)为分离电解质进行毛细管阵列电泳分析,在该条件下TAMRA标记的谷氨酸对映体可以得到基线拆分。详细考察了醛的种类及用量、羧酸溶剂的种类、反应体系的含水量对消旋化的影响,结果表明L-谷氨酸在含20%(体积分数)水的乙酸溶剂中,以水杨醛作为催化剂(水杨醛与L-谷氨酸的物质的量比为0.2)的优化条件下可以快速地被消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阵列电泳 -谷氨酸 消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及细胞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欣彤 吴晶 +2 位作者 张德蒙 谭明乾 马小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0-386,共7页
以鸡蛋清和牛奶分别与葡萄糖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通过膜和柱层析分离纯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所制备碳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吸收光谱、发光性... 以鸡蛋清和牛奶分别与葡萄糖进行水热反应,制备水溶性多色荧光碳点,通过膜和柱层析分离纯化,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荧光光谱(FL)、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所制备碳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吸收光谱、发光性质、表面基团进行表征.将所制备的碳点与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共孵育,进行细胞成像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水溶性荧光碳点平均粒径分别为2.5 nm和4.9 nm,可在紫外灯下发出明亮的荧光,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50 nm.基于鸡蛋清或牛奶与葡萄糖反应制备的多色荧光碳量子点具有良好水溶性,其荧光光谱最大发射波长分别在410 nm和400nm处,同时在660~800 nm激发波长范围内具有上转换性质,且荧光发射光谱随着激发光波长的增加发生红移.红外光谱表明存在—COOH、-NH2和-OH基团.细胞成像结果表明,在405 nm或488 nm激光照射下,所制备的碳点在细胞内的荧光成像清晰可见,而且在碳点浓度小于2.5 mg/mL时,均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荧光碳点 多色荧光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