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gineering The Neck Hinge Reshapes The Processive Movement of Kinesin-3
1
作者 LI Dong REN Jin-Qi +2 位作者 SONG Yin-Long LIANG Xin FENG Wei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0-2740,共11页
Objective In kinesin-3,the neck coil correlates with the following segments to form an extended neck that contains a characteristic hinge diverse from a proline in KIF13B to a long flexible linker in KIF1A.The functio... Objective In kinesin-3,the neck coil correlates with the following segments to form an extended neck that contains a characteristic hinge diverse from a proline in KIF13B to a long flexible linker in KIF1A.The function of this neck hinge for controlling processive movement,however,remains unclear.Methods We made a series of modifications to the neck hinges of KIF13B and KIF1A and tested their movement using a single-molecule motility assay.Results In KIF13B,the insertion of flexible residues before or after the proline differentially impacts the processivity or velocity,while the removal of this proline increases the both.In KIF1A,the deletion of entire flexible neck hinge merely enhances the processivity.The engineering of these hinge-truncated necks of kinesin-3 into kinesin-1 similarly boosts the processive movement of kinesin-1.Conclusion The neck hinge in kinesin-3 controls its processive movement and proper modifications tune the motor motility,which provides a novel strategy to reshape the processive movement of kinesin mo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molecular motor kinesin-3 neck hinge processive mov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Cascad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
作者 QI Yan-Fei LIU Yan-Ping +1 位作者 XU Wen-Qing YAN Xiao-Xue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8-2339,共12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a group of disorder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primarily includ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and other diseases.It is the world’s leading cause of death,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a group of disorders of the heart and blood vessels,primarily includ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stroke,and other diseases.It is the world’s leading cause of death,and its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yearly.Hypertension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Wnt signaling comprises a series of highly conservative cascading events controlling fundamental biological processes.Wnt signaling pathways include the canonical Wnt pathway(or Wnt/β-catenin pathway),the non canonical planar cell-polarity pathway,and the non-canonical calcium-dependent pathways.Abnormal Wnt signaling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cardiac malformations,various malignancies,so drugs targeting Wnt signaling play a great therapeutic potential.Wnt/β-catenin pathway i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therosclerosis and stroke by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apoptosis,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and immune response.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ole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pathwa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pathological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在线衍生荧光法检测鸡肉中16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5
3
作者 许旭 耿丹丹 +3 位作者 迟晓峰 董琦 胡风祖 肖远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65-168,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柱后在线衍生-荧光检测法检测鸡肉中16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鸡肉样品经过乙腈提取并脱脂净化,色谱柱分离,光化学在线衍生并直接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0.3%的冰乙酸和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 L/min、柱...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柱后在线衍生-荧光检测法检测鸡肉中16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鸡肉样品经过乙腈提取并脱脂净化,色谱柱分离,光化学在线衍生并直接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流动相为0.3%的冰乙酸和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7 m L/min、柱温36℃,激发波长320 nm、发射波长450 nm,16种磺胺类药物得到良好分离。16种磺胺药物在0.13~67.89μg/m L质量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 0),回收率在61.2%~106.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3%~13.9%,检出限为1.0~67.4μg/kg。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可满足鸡肉中磺胺类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磺胺类药物 光化学在线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与麦克林“脑三位一体”学说——《神经美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与讲义 被引量:3
4
作者 赫荣定 汲娟娟 赫荣乔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80,共12页
《神经美学》课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首次开设,吸引了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内外34种不同专业的99位研究生选课.神经科学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占26.5%,虽来自生命科学专业但神经科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占63.5%,完全没有... 《神经美学》课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生命科学学院首次开设,吸引了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内外34种不同专业的99位研究生选课.神经科学或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占26.5%,虽来自生命科学专业但神经科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占63.5%,完全没有涉猎过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理工科学生占1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授神经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初学者得以理解《神经美学》,又要时时吸引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即把《神经美学》专业内容与相关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成果匹配在一起讲授,同时注意与学生互动、讨论.比如,在讲授弗洛伊德"人格心理结构"时,先介绍麦克林"脑三位一体"学说和"脑的弥散性调节系统",再讲解"本我"与原始皮层和古皮层、"超我"与新皮层,以及"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关系.然后讨论艺术创作、审美体验的神经基础,以及对经典画作的理解和审美等.课程内容从人格心理、脑结构、神经元、分子(神经递质)四个层次,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较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从学生课后提交的学习心得来看,此次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对《神经美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提高了学生从美学角度进行思考以及追求美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美学 人格心理结构 脑三位一体结构 脑的弥散性调节系统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头果根粗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支叶 胡唐阁然 +5 位作者 王四海 赵能 陈中华 原晓龙 郑科 王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68-73,82,共7页
为高效利用蒜头果资源,以蒜头果根的粗提取物对13种人体致病细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滤纸片法,对蒜头果根的乙醇及丙酮粗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同时,对其抗菌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在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为高效利用蒜头果资源,以蒜头果根的粗提取物对13种人体致病细菌进行抑菌活性实验。采用滤纸片法,对蒜头果根的乙醇及丙酮粗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同时,对其抗菌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及在酸碱环境中的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蒜头果丙酮粗提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具有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14.450mg/mL,7.225mg/mL,7.225mg/mL),丙酮粗提物通过不同温度(30℃、50℃、70℃、90℃、100℃)、不同pH值(3、5、7、9、11)和紫外光不同照射时间(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处理后,对蜡样芽孢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依然有抑菌效果,而对无乳链球菌却没有抑菌活性。这说明蒜头果根含有多种抗菌化合物,且有不同的抗菌活性及稳定性。蒜头果根丙酮粗提取物在分段纯化后,只在50%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抗菌活性。研究结果为蒜头果根的抗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根 粗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诱导小鼠杏仁核theta波段下调介导焦虑反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姜方洁 付玉 +5 位作者 吴桂生 杨丽萍 唐贺 邓科 林万华 罗怀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167,共6页
慢性应激能引发诸多情绪行为的改变,诱导产生广义焦虑症、抑郁症、双极紊乱等情绪障碍性疾病。慢性应激首先引起焦虑情绪处理相关核团前额叶-杏仁核-腹侧海马区神经活动的功能性的改变,然后导致这些核团的结构发生改变。慢性应激造成杏... 慢性应激能引发诸多情绪行为的改变,诱导产生广义焦虑症、抑郁症、双极紊乱等情绪障碍性疾病。慢性应激首先引起焦虑情绪处理相关核团前额叶-杏仁核-腹侧海马区神经活动的功能性的改变,然后导致这些核团的结构发生改变。慢性应激造成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的锥体神经元的树突脊数量增多,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投射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抑制性投射减弱,导致焦虑样行为症状。由于慢性应激对于这些参与情绪调控的关键核团的神经活动的功能改变尚不明确,所以我们建立小鼠慢性应激的模型,分别在对照鼠和模型鼠的杏仁核基底外侧核及海马CA3区记录局部场电位,分离局部场电位的alpha、beta、delta、theta、gamma波段,分析其局部场电位各个波段的绝对功率和相对功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慢性应激造成小鼠杏仁核基底外侧核的局部场电位在5个脑电波段的绝对功率均具有上调趋势,其中delta波段上调显著;进一步分析局部场电位的相对功率发现,慢性应激造成delta波段的相对功率显著上调,而theta波段的相对功率显著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杏仁核基底外侧核 海马CA3区 局部场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杏仁中央核逆向投射的研究
7
作者 谢静 唐贺 +5 位作者 林万华 孙华英 吴桂生 和晓明 邓科 罗怀容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7,共9页
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情绪异常的精神疾病相关,而杏仁中央核和基底核在恐惧条件化、动机奖赏、药物成瘾以及颞叶癫痫等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神经连接是神经元行使功能的生理学基础,近年来嗜神经病毒已经成为方便有效的... 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情绪异常的精神疾病相关,而杏仁中央核和基底核在恐惧条件化、动机奖赏、药物成瘾以及颞叶癫痫等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神经连接是神经元行使功能的生理学基础,近年来嗜神经病毒已经成为方便有效的神经环路示踪技术。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狂犬病毒RV,该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能在神经中逆向传导,且不跨突触。将该病毒注射到杏仁中央核,7d后取脑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发现病毒标记到杏仁核区域,如纹状体、杏仁核基底核、外侧核、前端杏仁核背侧、杏仁核纹状体过渡区,以及皮层各区域。此外还包括丘脑和下丘脑的某些区域。本文研究证明杏仁中央核接收来自很多脑区的广泛、直接的纤维输入,研究结果对于后续杏仁中央核的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中央核 逆向投射 RV病毒 嗜神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