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重建SD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汉雄 张兴昌 邵明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73-178,共6页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建立了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SD模型 ,并应用该模型对该区强化治理型、协调发展型和传统经营型 3种典型治理模式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强化治理模式为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治理最佳模式 ,可使农林...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建立了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SD模型 ,并应用该模型对该区强化治理型、协调发展型和传统经营型 3种典型治理模式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强化治理模式为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治理最佳模式 ,可使农林牧协调持续发展 ,土壤侵蚀量减少 76 .1% ,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带 生态恢复 生态重建 SD模型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一平 窦军霞 +3 位作者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孙晓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利用西双版纳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冠层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得出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年日总辐射为13.75MJm2,各辐射分量...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特征,利用西双版纳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冠层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年、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得出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年日总辐射为13.75MJm2,各辐射分量占年总辐射的百分率为净辐射59.98%、有效辐射28.68%、反射辐射11.34%、透射辐射7.13%.因季节间气候特征的差异,使得雾凉季林冠上的太阳辐射时间变率较小,而雨季的较大;干热季则受林冠集中换叶的影响,太阳辐射各分量的变化较为特殊.在热带季节雨林,透射辐射具有不可忽视的强度,特别是干热季时数值较高;一天中,透射辐射数值在中午较高,并且干热季时存在“突跃现象”,其12:00的透射百分率可达49.9%.林冠向上的长波辐射呈现单峰的时间变化趋势,而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呈现双峰双谷的时间变化,使得林冠上的有效辐射均为正值.从年平均状态来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均是作为热源向外放热,呈现加热近旁空气的热力效应.由林冠放出的向上的长波辐射,虽然在不同月份和季节间数值有所差异,但都具有较好的日变化规律;但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则受大气状况的影响,不仅在不同月份和各季节间数值不同,在不同季节其时间变化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引起林冠上的有效辐射值随月份的改变而不同,且在不同季节的时间变化也呈现较大差异.年反射率的时间变化除与通常出现的早、晚高的状况之外,在昼间还出现上午高、下午低的变化趋势;年透射率的时间变化则表现出中午数值最大,上午、下午数值较小的变化趋势.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各分量数值、百分率及长波辐射、反射率与透射率变化趋势,与西双版纳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由此导致的森林群落林相的变化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百分率 热带季节雨林 林冠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FPI-NDVI火灾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利霞 高光明 +1 位作者 邱冬生 黄宝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根据火点辐射与背景辐射的差异及MODIS数据火灾监测原理,利用MODIS数据22通道(火点辐射)和31通道(背景辐射)亮温构建了一个火点指数FPI。根据只有当植被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火灾的情况,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其火点提取... 根据火点辐射与背景辐射的差异及MODIS数据火灾监测原理,利用MODIS数据22通道(火点辐射)和31通道(背景辐射)亮温构建了一个火点指数FPI。根据只有当植被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火灾的情况,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其火点提取精度进行了修正,去除了地表不是植被、或植被稀少的不足以引起火灾的区域,有效减少了因裸土或城市热岛引起的误判。就黑龙江2004年10月15日特大森林火灾的情况,提取了几种地物的FPI、NDVI值,分析了FPI、NDVI值与不同地表类型的关系。其中,云是干扰火点FPI值的最大因素,地表植被是干扰燃烧植被的最大因素,并确定了FPI和NDVI的阈值。经过分析,相对于MODIS绝对火点识别算法,其精度及提取速度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MODIS FPI 亮温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俊 朱思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978-10980,共3页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土地信息的共享成为土地应用的一种必然要求。柳州市国土局结合实际情况,将基础地理数据与各种业务专题数据集成,实现土地信息之间的互操作简单化、数据准确化,对土地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很好的数据管理模式。... 随着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土地信息的共享成为土地应用的一种必然要求。柳州市国土局结合实际情况,将基础地理数据与各种业务专题数据集成,实现土地信息之间的互操作简单化、数据准确化,对土地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很好的数据管理模式。阐述了柳州国土"一张图"管理系统的相关原理与体系结构,以及该模型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 一张图 基础地理数据 专题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火点监测指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利霞 高光明 +1 位作者 邱冬生 黄宝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22-26,共5页
根据火点辐射与背景辐射的差异及MODIS数据火灾监测原理,利用MODIS数据22通道(火点辐射)和31通道(背景辐射)亮温构建了一个火点指数FPI。根据只有当植被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火灾的情况,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其火点提取... 根据火点辐射与背景辐射的差异及MODIS数据火灾监测原理,利用MODIS数据22通道(火点辐射)和31通道(背景辐射)亮温构建了一个火点指数FPI。根据只有当植被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发生火灾的情况,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其火点提取精度进行了修正,去除了地表不是植被、或植被稀少的不足以引起火灾的区域,有效减少了因裸土或城市热岛引起的误判。就湖南2008年3月1日和黑龙江2004年10月15日特大森林火灾的情况,提取了几种地物地FPI、NDVI值,分析了FPI、NDVI值与不同地表类型的关系。其中,云是干扰火点FPI值的最大因素,地表植被是干扰燃烧植被的最大因素,并确定了FPI和NDVI的阈值。经过分析,相对于MODIS绝对火点识别算法,其精度及提取速度上都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MODIS FPI 亮温 ND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主贡献中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飞 崔惠娟 葛全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80,共11页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相关风险已经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关注,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措施,如优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监测预警、增加基础建设等。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以中东欧国家为主的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DCs中缺乏适应相关的内容;西亚/中东和中亚地区对于风险关注的范围不够全面,缺乏对未来潜在洪水风险的评估和预案;在中亚、南亚和中东等水争端问题突出的地区缺乏合适的国际合作机制;大部分国家缺少对水环境的关注。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适应能力,构建完善的气候适应体系,建议完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增加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投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贡献(NDC) 全球变暖 一带一路 水资源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自然生态空间系统化识别与差异化管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吕彦莹 王晓婷 +2 位作者 于新洋 孔祥斌 齐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010-3019,共10页
在城市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来自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威胁,自然生态空间遭到破坏。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识别与管控可以更好地建设和保护国土空间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耦合协同发展,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融合多源数据及方法,... 在城市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来自人类社会日益严重的威胁,自然生态空间遭到破坏。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识别与管控可以更好地建设和保护国土空间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耦合协同发展,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融合多源数据及方法,从生态服务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两方面评价和识别生态源地的空间范围;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CR)提取关键和优化生态廊道,系统化识别山东省自然生态空间并进行差异化管控。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源地集中分布在鲁中山区和胶东半岛地区,总面积为21165.10 km^(2),关键生态廊道和优化生态廊道长度分别为1078.32、511.25 km,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主要分布在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区,可形成联系紧密的生态网络。本研究将自然生态空间划分为生态源地、生态保育区、其它生态用地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空间类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分类管控措施,为自然生态空间的系统化识别与管控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保障,能够更好地实现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协调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展中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的资金需求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洪祎君 崔惠娟 +1 位作者 王芳 葛全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1-631,共11页
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是《巴黎协定》后发展中国家气候资金需求信息的重要载体。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需求日益增长,而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存在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等问题,已成为当前气候资金议题的主要矛盾。因此,本文依据最新的151份发展... 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是《巴黎协定》后发展中国家气候资金需求信息的重要载体。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需求日益增长,而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存在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等问题,已成为当前气候资金议题的主要矛盾。因此,本文依据最新的151份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深入分析发展中国家自主提出的未来气候资金需求,并评估了各国自主贡献资金需求的合理性。研究发现,151个发展中国家中有84个国家提出具体的国家自主贡献资金需求,其国家自主贡献时间框架内的资金需求总值达4.4万亿美元;分析48个同时提出减缓与适应资金需求以及21个同时提出国内与国外资金需求国家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得到,发展中国家资金需求类别中用于减缓与适应的资金需求比例约为6:4,国外资金需求与国内资金需求比值约为7:3;基于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估算的发展中国家累积减排量到2030年约119 Gt CO_2-eq,自主贡献减排成本平均值为50美元;发展中国家2015—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资金需求预期为1万亿~4万亿美元,年均700亿~2600亿美元,其中国际资金需求为0.7万亿~2.8万亿美元,年均500亿~1900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贡献 气候资金需求 减排成本 气候变化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水热通量 被引量:29
9
作者 窦军霞 张一平 +2 位作者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099-3109,共11页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03和2004年常规气象、生物量以及水热通量观测资料,对该林地两年内各能量分量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规律、能量分配以及水量平衡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和2004年净辐射总量分别为3516.4MJ/(m.2a)和35... 利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003和2004年常规气象、生物量以及水热通量观测资料,对该林地两年内各能量分量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规律、能量分配以及水量平衡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和2004年净辐射总量分别为3516.4MJ/(m.2a)和3516.6MJ/(m.2a)。在能量分配过程中潜热通量占优势,2003年和2004年的总量分别是相应年份净辐射总量的46%和44%,显热通量则分别只有12%和11%。2003年和2004年林冠传导率均值分别为10.3mm/s和10.0mm/s,其中干热季期间的林冠传导率明显低于雾凉季和雨季。林冠传导率与叶面积指数和空气饱和水汽压差值之间分别呈极显著的正、负线性相关关系;它基本上不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只是当长期无雨或雨量很小导致土壤含水量低于0.15m3/m3时,林冠传导率才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2003和2004年的蒸散量分别是663mm和634mm,受浓雾和林冠传导率的综合影响,该森林生态系统干季蒸散量低于雨季,这是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能够在水热极限条件下生存并良好发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衡 林冠传导率 蒸散 水量平衡 热带季节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干热季林冠上小气候特征及CO_2通量的观测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一平 赵双菊 +3 位作者 于贵瑞 窦军霞 刘文杰 孙晓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540-2549,共10页
热带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却了解不多;近年来,为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热带森林的CO2通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应用微气象法中的开路系统涡度相关法,使用设置在西双版纳一片成熟的热带季节雨林... 热带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对它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却了解不多;近年来,为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热带森林的CO2通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应用微气象法中的开路系统涡度相关法,使用设置在西双版纳一片成熟的热带季节雨林中观测铁塔上的观测仪器所得的干热季7个晴好天气的CO2通量及小气候观测数据,对冠层的CO2通量及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风速及摩擦风速在中午和上半夜较大,而后半夜和上午较小;风向有显著的昼、夜交替特征,昼间多为偏东风(45~135°),而夜间多为偏西风(250~280)°;(2)林冠上方气温和树冠面表温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树冠表温日变化幅度大于气温,热量由空气传向树冠中,在观测的7d中,气温有着较明显的升高趋势;(3)干热季林冠上湿度变化范围为26.5%~97.2%,饱和水汽压差数值大小介于0.3~30.5 hPa之间;(4)CO2浓度在364.5~408.5m l/m3之间变化,夜间浓度升高,而昼间CO2浓度降低;(5)地下5cm土壤温度与气温一样日变化规律明显,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很小,在7d内其变化幅度维持在19.9%~23.3%之间,日变化幅度更小;(6)总体上讲林冠上方显热通量小于潜热通量,上午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数值基本相同,但是在中午和下午,潜热通量远大于显热通量,充分显示了西双版纳干热季热带雨林森林的热量支出主要是蒸腾耗热;(7)观测期间,生态系统净CO2交换(NEE)在-20.9~17.6μm o l/(m2.s)之间浮动,每天最大净CO2吸收速率在-20.9^-12.9μm o l/(m2.s)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净CO2交换的平均日变化看,昼间最大的净CO2吸收速率为-12.4μm o l/(m2.s),夜间最大的净释放速率为6.6μm o l/(m2.s)。净CO2交换的日累积量在-0.0665~0.0448m o l/m2范围内变化,7d的累积量为-0.0140 m o l/m2,表明在西双版纳干热季的7 d观测时间段里,热带季节雨林呈现弱的碳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热带季节雨林 小气候 CO2通量 生态系统净CO2交换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GIS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姚锐 庄大方 +2 位作者 戴塔根 邱冬生 谢文兵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57,共3页
介绍了如何用MapGis和MapInfo进行地质制图
关键词 MAPINFO 地质制图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图件 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尺度下黄土高原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模拟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志鹏 邵明安 王云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32-140,共9页
为了揭示高原区域地区尺度上土壤全钾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采用状态空间方程和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其与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土壤酸度、降水、气温和海拔高度等因... 为了揭示高原区域地区尺度上土壤全钾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文采用状态空间方程和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对该区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其与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土壤酸度、降水、气温和海拔高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上变量在30~50km的采样间距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土壤体积质量、黏粒含量、粉粒含量、降水和气温与土壤全钾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相关关系,可用于土壤全钾的状态空间模拟。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状态空间方程均比使用相同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能更好的模拟土壤全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使用土壤体积质量和黏粒含量的双因素状态空间方程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为0.978,均方根误差(RMSE)为0.049。状态空间模拟在大尺度区域的应用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为研究该区其他土壤属性的空间异质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空间变异 状态空间模拟 线性回归 区域尺度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大气稳定度时间变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振 张一平 +2 位作者 于贵瑞 赵双菊 宋清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利用2003-2004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参数(z/L),并...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大气稳定状态,为通量计算提供依据,利用2003-2004年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涡度相关法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树冠上生态边界层内大气的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稳定度参数(z/L),并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存在明显的日变化。昼间不稳定状态占优势,晚上以稳定状态为主;在早晨和下午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频率分布易发生变化,导致中性的大气稳定状态更容易出现;而各大气稳定状态的频率分布年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大气不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雾凉季最高、干热季最低;稳定状态出现频率以干热季最高、雨季最低;中性状态出现频率以雨季最高、雾凉季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稳定度 频率分布 时间变化 生态边界层 热带季节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指纹鉴别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实现与可视化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春晓 杨晓梅 +2 位作者 苏奋振 季民 王鑫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100-106,共7页
基于Oracle的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油指纹鉴别方法的软件设计架构,并讨论了.NET环境下使用C语言实现主成分分析算法以及点图绘制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从面向对象的思想出发,进行接口和类的设计,实现了主... 基于Oracle的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油指纹鉴别方法的软件设计架构,并讨论了.NET环境下使用C语言实现主成分分析算法以及点图绘制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从面向对象的思想出发,进行接口和类的设计,实现了主成分分析的算法以及可视化表达,基于此架构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油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灵活方便的扩展性。此方法能够针对大量油样数据进行分析并能够快速缩小可疑溢油源的范围,提高溢油鉴别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油指纹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甲烷质量浓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廖秀英 程辉 +1 位作者 廖顺宝 白大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1-439,共9页
利用Hilbert Huang变换方法对青海瓦里关观测站1991-05—2010-12期间的月平均甲烷质量浓度观测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瓦里关自1991年以来甲烷质量浓度呈递增趋势,其月平均值比全球甲烷质量浓度平均值高60-110μg/L;瓦里关甲烷质量... 利用Hilbert Huang变换方法对青海瓦里关观测站1991-05—2010-12期间的月平均甲烷质量浓度观测值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瓦里关自1991年以来甲烷质量浓度呈递增趋势,其月平均值比全球甲烷质量浓度平均值高60-110μg/L;瓦里关甲烷质量浓度的瞬时增长率趋势与甲烷全球平均瞬时增长率趋势一致,但是,其波动范围更大,增长率在8-23μg/(L·a)内波动,而全球平均波动范围为-5-15μg/(L·a);质量浓度变化存在6个本征周期,分别是4月、7月、约1a、约2a、约5 a和约11a;其中约1a的周期与离瓦里关站最近的西宁市气温变化1a周期、西宁市降水11月周期紧密相关,约11 a的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的11a周期相关性大,说明它们是引起甲烷质量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HILBERT-HUANG变换 本征模态函数 瞬时增长率 瓦里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震后减灾对策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连中 刘洪江 朱怀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0-213,共4页
从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灾害状况、人类活动等7个方面选取11个因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危险性指数来评价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危险性大小,并利用GIS技术,按区域因素"相同或相似归类、相异分级"... 从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灾害状况、人类活动等7个方面选取11个因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危险性指数来评价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危险性大小,并利用GIS技术,按区域因素"相同或相似归类、相异分级"的原则,将研究区分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无危险区等四个等级,进行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并运用最优灾害成本模型对减灾投入进行经济性评价,从而提出合理的防灾减灾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山地灾害 危险性评价 最优成本模型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信息集成模型在土地规划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思源 黄迎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591-10593,10615,共4页
区域土地信息集成模型是为了解决国土系统间复杂而独立的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集成与共享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提出的集成方法。通过对其的引入,实现土地规划系统的有效集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规划系统 信息集成 系统开发 土地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GIS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
18
作者 方金云 何建邦 《导航定位学报》 2003年第2期6-7,共2页
网格(grid)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且已经成长为高性能计算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将掀起第三代IT浪潮。网格技术包括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网格技术(计算网格)和面向信息服务的网格技术(服务网格)。网格GIS是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各种计... 网格(grid)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且已经成长为高性能计算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将掀起第三代IT浪潮。网格技术包括面向高性能计算的网格技术(计算网格)和面向信息服务的网格技术(服务网格)。网格GIS是将地理上分布、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通过高速互连网络连接并集成起来,形成对用户透明的虚拟的空间信息资源的超级处理环境,即网格地理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GIS 协同服务 数据共享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VSA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参数优化——以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文 韩拓 +3 位作者 陈惠玲 许洁 牛忠恩 朱高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0-710,共11页
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气象和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采用OAT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陆地生态过程(CEVSA)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识别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利用差分进化马尔科夫链算法结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观测数据优化了关键参... 利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气象和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采用OAT局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陆地生态过程(CEVSA)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识别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并利用差分进化马尔科夫链算法结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观测数据优化了关键参数,对比分析了2003-2005年参数优化前后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模拟的效果.结果表明:共有40个参数为敏感性参数,其中光合作用参数植物氮吸收Ns和植物氮吸收Nc1敏感性最高,异养呼吸参数地表微生物碳库分解速率K3和土壤微生物碳库分解速率K4敏感性最低,影响NEE的光合作用参数同时会影响蒸散发ET.16个关键参数中,有12个能够被NEE观测数据有效约束,但是对于光合参数rubisco对CO2浓度特定反应τ2、异养呼吸参数缓性土壤碳库分解速率K7和植被残体氮NITG及土壤容重kw,仅使用NEE数据无法有效约束.利用优化后的一套参数集模拟了2003-2005年千烟洲人工针叶林NEP的变化,发现较参数优化前有大幅度改善,尤其在每年植被生长季节最为显著,且优化后模拟的R2=0.32,优化前为0.19,均方根误差优化后为7.56,优化前为13.42,纳什效率系数优化后为0.22,优化前为-1.47.本研究为CEVSA模型中关键参数的筛选提供初步的指导,为模型在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的应用提供一套参数优化方案,对进一步加深理解模型参数和改进模型结构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VSA模型 参数敏感性分析 参数优化 优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