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4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旅游是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的有效途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综述 被引量:16
1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古今农业》 2008年第3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 旅游规划 研究所 自然 资源 农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环境下专业图书馆联盟与服务体系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范广兵 王燕海 盛春蕾 《现代情报》 2009年第12期102-104,108,共4页
中国科学院系统拥有大量的专业图书馆集群,因此讨论新信息环境下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为例最具有代表性。文章首先论述了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新信息环境下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三大服... 中国科学院系统拥有大量的专业图书馆集群,因此讨论新信息环境下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为例最具有代表性。文章首先论述了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新信息环境下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三大服务体系——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体系、文献资源集团采购体系和学科化服务体系的介绍,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联盟体系的建设使联盟内各成员馆的资源、资金和服务都得到了有效的外延;文章最后论述了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图书馆联盟 学科化服务 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 集团采购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贫困农村儿童发展——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林秀
3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5-197,共3页
张林秀,女,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1986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研究生院,获得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英国里丁大学(Uni... 张林秀,女,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1986年毕业于菲律宾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研究生院,获得农业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英国里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农业经济与管理系,获得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1982—2000年,张林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和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至今,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现为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除此之外,她还兼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西北大学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理事、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独立理事、中国科协女科学家协会理事、《世界农业》编委会委员等。张林秀一直活跃在农业经济和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女性经济学家。2012年她获得中国科学院第四届"十大杰出妇女"称号,2013年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Celso Furtado社会科学奖,2014年又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博士生导师 农业政策 研究员 副主任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中脊带铝土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评价研究
4
作者 沈镭 孙文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全球铝土矿产资源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而中国资源有限且品位不高,导致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中脊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资源富集区,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缓解资源供需失衡,但生态保护与技术瓶颈存在较大制约,如何协同资... 全球铝土矿产资源集中于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而中国资源有限且品位不高,导致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中脊带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铝土矿产资源富集区,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缓解资源供需失衡,但生态保护与技术瓶颈存在较大制约,如何协同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是确保铝土矿产资源安全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难题。本研究通过熵权TOPSIS模型对中脊带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涉及的32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中脊带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铝土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仍有待提升。大多数城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尚需进一步提升。根据耦合协调度分析,经济-环境滞后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等水平,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矿产-环境滞后型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上表现较好,但需进一步优化绿色开采技术;经济-矿产滞后型城市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较好,但面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滞后的问题。政策建议包括加强地质勘探、推动绿色技术开发、优化产业链布局、完善生态保护机制,以期为中脊带地区的铝土矿产资源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中脊带 铝土矿 熵权TOPSIS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2022年中国钴资源动态物质流分析
5
作者 徐大兴 代涛 +3 位作者 刘立涛 杜力普 闫晶晶 韩中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钴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厘清钴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演变规律,对优化资源管理与保障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视角,应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刻画了1988—202... 钴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实现低碳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厘清钴资源在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演变规律,对优化资源管理与保障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贸易关联视角,应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刻画了1988—2022年中国钴资源的物质代谢全景图,并揭示了各阶段流量与存量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钴资源贸易呈现“上游进口高度依赖刚果(金)、下游出口多元化、贸易总量持续增长”的特征;(2)中国钴产业链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中上游生产过程损失钴资源19.3万t,约为本土终端产品消费的37%;(3)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产品和终端产品生产中心,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电池逐步取代传统应用,成为拉动国内钴资源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当前,我国上游钴原料对外依存度高达98%,钴资源的稳定供应可能成为“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挑战。鉴于此,本文建议通过加大国内增储上产、拓宽海外供应渠道,以及提升全生命周期各关键环节的综合利用效率,完善废弃含钴产品闭环管理系统,以增强中国钴资源的供应安全。同时,加快少钴或无钴锂离子电动汽车电池产品的转型升级,以降低钴资源供应中断给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资源 全生命周期 贸易关联 动态物质流分析 钴供应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水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军 刘苏峡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文中介绍了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nterAcademyPanel,IAP)新近启动(2005年)的水计划和我国参与IAP水计划的活动情况,包括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AP)水计划亚太区域”国际研讨会。论述了IAP水计划的三大主题:地表水... 文中介绍了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nterAcademyPanel,IAP)新近启动(2005年)的水计划和我国参与IAP水计划的活动情况,包括2006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AP)水计划亚太区域”国际研讨会。论述了IAP水计划的三大主题: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严格控制水质、水资源管理。总结了IAP及其水计划对我国及世界水研究的意义,提出了作为水安全应对措施的水资源管理的国际培训中心(ITC)的若干议题,以及我国参与IAP水计划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学院网络组织(IAP) 水计划 水资源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推进中国农村土地整治战略 被引量:219
7
作者 刘彦随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共6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人口格局、城市用地格局和人地关系格局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过程中,城市规模扩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增长需求旺盛,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红线的"双保"压力持续加大,而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造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乡人口格局、城市用地格局和人地关系格局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此过程中,城市规模扩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增长需求旺盛,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红线的"双保"压力持续加大,而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造成土地废弃闲置和低效、无序利用问题日益突出,这种矛盾成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主要障碍。亟需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为契机,统筹规划、创新机制,稳步推进城乡同地同价与城乡土地优化配置的改革探索,尤其应以农村废弃闲置用地整治为重点,立足农村、联动城乡,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本文在简要剖析现阶段中国城乡转型发展及土地利用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潜力巨大、意义重大、时机成熟,应当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结合当前政策重点和难点问题,提出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战略的行动计划和实施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治 城乡土地配置 土地整治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重大科学问题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0
8
作者 左其亭 王中根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水的问题是制约西部干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认识水循环规律是研究地球系统水问题的基础。本文针对西部流域水循环的特点 ,列出水循环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 ,并展望未来水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 流域 水循环 科学问题 研究展望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生态突变:概念、方法及关键科学问题
9
作者 “气候-生态突变”项目组 郭正堂 +8 位作者 朴世龙 杜鹏 张理茜 张科 张扬建 王林 张仲石 王艳芬 汪涛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4年第4期1-19,共19页
气候、生物多样性与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生态系统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其参与碳循环、水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方式。如果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则生态系统可以成为人类复原力的主要来源,并能够支持人类社... 气候、生物多样性与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生态系统在气候系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其参与碳循环、水循环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方式。如果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则生态系统可以成为人类复原力的主要来源,并能够支持人类社会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为此,加强气候-生态突变研究,开展生态系统突然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的监测、解释和预测,提升生态复原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深入地分析了气候-生态突变领域的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研判并提出了未来气候-生态突变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生态系统 突变 临界点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数据分类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宏智 杨雅萍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8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家设置了许多科技专项,产生了丰富的科学数据资源,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数据资源分类体系与数据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用户多维度数据查找的需求,限制了科学数据的集成共享。为实现数据管理方式的科学性,提... 为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国家设置了许多科技专项,产生了丰富的科学数据资源,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数据资源分类体系与数据管理方式,无法满足用户多维度数据查找的需求,限制了科学数据的集成共享。为实现数据管理方式的科学性,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基于大量的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数据,采用学科分类与数据本身属性结合的方式将资源环境科学数据进行分类,构建分类体系。具体分为14个一级类,67个二级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关键词解析法,再对关键词整合拓展后具体划分为435个三级类。建立的一级和二级分类体系可以使科学数据得到更为科学有效的数据管理,三级分类可为数据集成建库等提供支撑,目前已应用于基础性工作专项资源环境领域数据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科学数据 分类体系 关键词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与地缘政治变化背景下中欧战略性矿产资源政策演变研究
11
作者 杜力普 刘立涛 +3 位作者 代涛 韩中奎 徐大兴 赵鹏大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9,1,共14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全球经济复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低碳转型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临近和地缘政治局势的日益复杂,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因此,厘清中国和欧盟在气候与地缘政治变化背景下的战略性矿产... 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全球经济复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低碳转型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临近和地缘政治局势的日益复杂,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因此,厘清中国和欧盟在气候与地缘政治变化背景下的战略性矿产保障政策,对完善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欧战略性矿产清单及政策演变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欧双方在战略性矿产清单上高度重合,目前主要竞争集中在铜、铝、锂、钴和镍等矿种;未来,铍、铌、钽及稀有气体等也可能成为竞争焦点。在政策目标上,中欧战略性矿产政策的主要目标较为一致,均旨在通过降低对外依存度,提高供应链韧性来确保供应安全。在保障路径上,中国侧重于通过开源、节流、增储、扩容及定价等手段确保供应安全;欧盟则侧重于通过国际联盟、标准制定和研发投入,提升战略性矿产供应链的本土化与国际话语权。各自的路径选择不仅反映了资源禀赋、供应链现状和战略需求的差异,也体现了双方在战略性矿产领域的不同优先事项。鉴于此,本文提出从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评估与管理体系、丰富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管理工具箱、构建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命运共同体三方面,提升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以期为推动中欧在低碳转型进程中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与合作共赢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地缘政治 战略性矿产 政策演变 供应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问题研究:以锂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
12
作者 梅婕 陈健 +2 位作者 李泽红 王春盈 温彦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战略性矿产资源作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勘探清算、监控管理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对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统计侧重于矿产地概况、矿产储量及开发潜力等研究,获取的数据碎片化且社会共享不足,同时,还未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专属... 战略性矿产资源作为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勘探清算、监控管理至关重要。我国目前对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统计侧重于矿产地概况、矿产储量及开发潜力等研究,获取的数据碎片化且社会共享不足,同时,还未建立战略性矿产资源专属的统计口径。因此,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统计体系,依据战略性矿产资源本身特性,总结调整已有样表,构建战略性矿产资源专属资产负债表,并且以锂资源为例,进行量化编制示范。总结提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认为:(1)在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资源消耗损失”科目来替代“资源过耗”科目,可解决部分战略性矿产资源由于伴生性而无法有效计量的症结;(2)重视并量化负债科目中战略性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及生态功能损失,并单独设置“环境污染损失”和“生态系统功能损失”科目;(3)对比其他统计方法,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编制能更直观和真实地反映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和价值构成,更适用于政府和有关部门持续进行统计管控。同时,未来推广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应用时,仍需完善数据采集和整合工作,甚至设置专门战略性矿产资源大数据平台,保证战略性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公布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矿产 自然资源 资产负债表编制 实物量核算 价值量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13
作者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灰水足迹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6
14
作者 徐新良 刘纪远 +1 位作者 庄大方 张树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该文在 3S技术支持下 ,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 1985、1995和 2 0 0 0年 3期全国林地空间分布数据 ,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 1985— 2 0 0 0年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和内在动因 .结果表... 该文在 3S技术支持下 ,利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 1985、1995和 2 0 0 0年 3期全国林地空间分布数据 ,通过建立林地资源时空演变模型 ,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上探讨了 1985— 2 0 0 0年中国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的时空过程和内在动因 .结果表明 :1985— 2 0 0 0年全国林地面积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 ,其中 2 0世纪 90年代前期林地净增加2 2 2 63万hm2 ,主要是由于灌木林和疏林地的增加所导致 ;90年代后期林地总量呈减少的趋势 ,但有林地却净增加84 56万hm2 .全国林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空间分异明显 ,其中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以林、草、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四川盆地和东南丘陵以林地、耕地相互转换为主 ;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以林地、草地相互转换为主 .从全国来看 ,90年代林地面积呈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减少的林地集中分布于传统林区 ,其中东北地区林地面积净减少最多 ,其次为西南地区 .而在造林区林地面积净增加最多的为东南地区 ,以福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森林 林地资源 时空动态特征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餐饮食物浪费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思考 被引量:65
15
作者 成升魁 高利伟 +3 位作者 徐增让 唐承财 王灵恩 Dhruba Bijaya G. C.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114,共9页
我国餐饮食物消费中日益普遍的恣意浪费现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是对食物浪费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上对此问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本文针对我国餐饮业中的食物浪费问题,结合媒体报道,探讨我国餐... 我国餐饮食物消费中日益普遍的恣意浪费现象,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但是对食物浪费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社会上对此问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本文针对我国餐饮业中的食物浪费问题,结合媒体报道,探讨我国餐饮食物浪费的严重性,开展餐饮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开展餐饮食物浪费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浪费 资源环境效应 餐饮业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布局协同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62
16
作者 樊杰 蒋子龙 陈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5,40,共11页
空间布局的协同规划在提升布局规划价值和规划实施效益、指导国土空间有序开发和保护、形成可持续和富有竞争力的空间结构、营造优良的人居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空间布局规划的协同状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 空间布局的协同规划在提升布局规划价值和规划实施效益、指导国土空间有序开发和保护、形成可持续和富有竞争力的空间结构、营造优良的人居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空间布局规划的协同状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简析,讨论了地表空间组织的科学基础及支撑相关空间规划的重要学术思想,阐述了国土空间组织的复杂性和协同规划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进而围绕城市规划,在探讨需要协同的重大规划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同规划的体制机制、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等近期协同规划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布局 空间规划 协同规划 科学基础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可持续共享:关键是利益的均衡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正兴 刘闯 +1 位作者 林昕 马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96,65,共6页
启动和保持政府信息的共享,在实际操作层面,注意数据生产者权利与义务的均衡。一方面,应该修改目前的绩效评估政策,公正评价数据生产者的贡献。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制定明确的信息管理政策,使政府信息在完全开放的基础上真正为全体公民... 启动和保持政府信息的共享,在实际操作层面,注意数据生产者权利与义务的均衡。一方面,应该修改目前的绩效评估政策,公正评价数据生产者的贡献。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制定明确的信息管理政策,使政府信息在完全开放的基础上真正为全体公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 科学数据 共享 利益 冲突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地样带植物根系N、P元素特征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18
作者 樊江文 张良侠 +1 位作者 张文彦 钟华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76,共8页
在横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长达4000km的中国草地样带中,设置了132个采样样地,采集到120个植物根系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元素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根系N、P元素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地... 在横穿内蒙古和青藏高原长达4000km的中国草地样带中,设置了132个采样样地,采集到120个植物根系样品,对样品进行了化学元素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根系N、P元素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物根系P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N元素,而青藏高原地区植物根系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内蒙古地区。植物根系N和P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同时,P与N/P的相关关系比N与N/P的相关关系更为明显。在草地类型上,高寒草甸类植物根系的N含量最低,而温性草原最高。在与生境因子的关系上,草地植物根系N含量具有随着海拔增加而降低,随年均温的增加而增加,随年均降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其相关程度都较弱,这说明植物根系的元素含量可能受到植被组成、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对草地植物根系元素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的C、N、P元素循环研究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相关生态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物根系 氮和磷元素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9
19
作者 周小萍 卢艳霞 陈百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近期(1996-2003)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中国的粮食安全重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近期耕地资源变化格局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 近期(1996-2003)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中国的粮食安全重新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近期耕地资源变化格局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包括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年际变化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期中国粮食总产减少最直接的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而粮食播种面积的下降一方面与耕地面积的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农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并由此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粮食生产 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雒新萍 夏军 +2 位作者 邱冰 陈俊旭 翁建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14,20,共4页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八大流域为例,从水资源供需安全的角度,对2000年水资源状况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是中国水资源的严重脆弱区,黄河和淮河均处于高度脆弱状态,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长江...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八大流域为例,从水资源供需安全的角度,对2000年水资源状况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是中国水资源的严重脆弱区,黄河和淮河均处于高度脆弱状态,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东南诸河和珠江流域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度脆弱状态;未来气候变化使得中国东部季风区八大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均明显加重,黄淮海流域均上升到严重脆弱状态,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流域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资源脆弱性 灾害风险 适应对策 季风区 中国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