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9~2013年中国土壤样品库数据集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恺 宋歌 +5 位作者 施建平 周睿 肖艳丽 冯春美 王昌昆 潘贤章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年第3期8-12,共5页
土壤样品记载着土壤发生演变的历史,是极其珍贵的科技档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通过规范数据标准,对1989~2013年间收集保存的上万份土壤样品资源进行了信息化整合,建立了中国土壤样品库数据集。该数据集可以为土壤及... 土壤样品记载着土壤发生演变的历史,是极其珍贵的科技档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土壤分中心通过规范数据标准,对1989~2013年间收集保存的上万份土壤样品资源进行了信息化整合,建立了中国土壤样品库数据集。该数据集可以为土壤及环境变化、农业活动效应等研究提供支撑。同时,该数据集的建立对于推动土壤样品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 土壤样品 生态变化 数据集成与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覆盖方式对滩涂围垦农田水盐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6
2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李芙荣 候晓静 金雯晖 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16-125,共10页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 针对土壤盐碱障碍因子普遍存在于新围垦滩涂农田并严重抑制作物生长的问题,设置了有机肥(鸡粪堆肥)、薄膜覆盖、秸秆覆盖及有机肥+薄膜覆盖、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研究其对土壤水盐的调控作用与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各调控均有利于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环境的改善、作物的生长,并整体表现出组合措施优于单项措施、秸秆覆盖优于薄膜覆盖的趋势。其中,有机肥+秸秆覆盖组合措施为调控措施中的优化处理,表现在土壤含水量高、土壤电导率与pH值低,作物产量高,增产率达100%以上。单施有机肥虽能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但其土壤电导率升高了11.56%,产生了一定的次生盐渍化风险,与覆盖措施的组合能有效控制土壤盐分的表聚,使其显著低于对照,从而保证了有机肥的持续使用。该研究表明,有机肥与覆盖传统农艺措施的有效组合可较好地调控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水盐,促进作物增产,该研究为苏北滩涂新垦农田盐碱障碍因子的消减及作物增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也为当地有机肥及秸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土壤水分 盐分 有机肥 覆盖 作物生长 滩涂围垦农田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滩涂水稻微咸水灌溉模式及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45
3
作者 王相平 杨劲松 +1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63,共10页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cm3矿化度微咸水足量灌溉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微咸水处理在60-90cm土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分累积现象,具体累积深度和土壤盐分浓度与灌水量和灌水矿化度有关;采用1.5mg/cm2矿化度微咸水进行微咸水长期灌溉研究,10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不会引起0—100cm土层土壤次生盐渍化。该研究为滨海地区微咸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盐分 土壤 SWAP模型 微咸水 水分利用效率 盐分动态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覆盖对苏北滩涂重度盐渍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5 位作者 李芙荣 侯晓静 赵曼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4-188,共5页
苏北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拥有占全国1/4以上的滩涂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同时,其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目前研究看来,土壤质量偏低依然是制约苏北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有机肥与覆盖集成措施 重度盐渍土 水盐调控 滩涂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滨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谢文萍 伍丹华 柏彦超 余世鹏 张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0-1820,共11页
以苏北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区,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2009年和2014年表层土壤Pb、Cr、Cd、As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滩涂区土壤4种元素含量基本都... 以苏北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区,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2009年和2014年表层土壤Pb、Cr、Cd、As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异.结果表明:滩涂区土壤4种元素含量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2009~2014年的5a间,研究区土壤Cd含量发生显著累积,居民区土壤Pb含量显著增加,工业园区土壤Pb、Cd亦显著累积,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r、As含量变化不显著;受大尺度的潮汐沉积作用与小尺度的人为活动共同控制,两个时期Pb、Cr含量分布具有空间相似性,而Cd、As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具有变异性和明显的趋势效应,大气沉降是除了土地利用方式以外影响重金属时空变异格局的重要途径.该沿海滩涂区正面临土壤重金属不断累积的问题,应加强监控与源头减量,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过程阻断与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沿海 滩涂区 重金属 时空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 被引量:27
6
作者 候晓静 杨劲松 +3 位作者 王相平 金雯晖 姚荣江 余世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827,共10页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g kg^-1和0.07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mm和0.25~0.5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mm团聚体外,〉5mm至0.5~1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滩涂 团聚体分布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谢文萍 伍丹华 余世鹏 张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8-1506,共9页
为了揭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污染风险状况,为沿海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消减、生态阻控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以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的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方式和棚龄对土壤重金属Pb、Cr、Cd... 为了揭示设施栽培土壤重金属累积特点及污染风险状况,为沿海设施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消减、生态阻控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以近年来高效农业发展迅猛的江苏沿海某设施农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种植方式和棚龄对土壤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对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设施农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良好,除重金属Pb含量超过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HJ/T333—2006)外,Cr、Cd和As含量均显著低于参考值;种植方式和棚龄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设施土壤Pb、Cr、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大田,且土壤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随棚龄增加呈现富集特点;土壤Pb、Cr、Cd有效态含量与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H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态As含量仅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目前研究区设施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度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呈现出青椒大棚>西瓜大棚>韭菜大棚的趋势,且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随棚龄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 设施土壤 重金属 有效态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秸秆埋深对苏北滩涂盐渍土水盐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李芙荣 杨劲松 +3 位作者 吴亚坤 姚荣江 余世鹏 张建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107,共7页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 揭示土壤水盐动态变化规律是消减盐渍障碍因子的前提。本文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表层覆盖(M0)、秸秆深埋40 cm(M1)、70 cm(M2)及40 cm+100 cm双层(M3)等处理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规律基本相似,且在土壤剖面分布上,表现为秸秆表层覆盖和深埋处理均能有效增加土壤水分含量。玉米生育期内M0、M1、M2和M3处理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分别为275.9、280.3、293.9和302.5 g/kg,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3.7、8.1、27.1和30.3 g/kg。从阻盐方面看,M0、M1和M3能有效抑制盐分表聚,积盐率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4.86%、8.76%和6.08%,M2处理土壤盐分含量较高,但其积盐率与对照处理相比也降低2.90%。双层秸秆埋深处理(M3)对土壤保墒和抑制盐分方面的作用最为显著,对提高该区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盐渍障碍消减具有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苏北 滩涂 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观电导率和Hydrus模型同化的土壤盐分估算 被引量:12
9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4 位作者 郑复乐 王相平 谢文萍 张新 尚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1-101,共11页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 精细刻画农田土壤盐分运移过程对盐渍化精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EM38 测定的土壤表观电导率作为数据源,利用表观电导率与剖面土壤盐分之间的反演模型作为观测算子,将集合卡尔曼滤波(ensembleKalman filter,EnKF)同化方法应用于土壤水盐运移过程模型(HYDRUS-1D),进行滨海盐渍农田周年土壤盐分动态的模拟,并分析了同化过程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 HYDRUS 模型相比,EnKF 同化方法对模型观测算子的更新,有效提高剖面土壤盐分模拟精度,且 EnKF 同化值的精度优于 EnKF 同化模拟值,在同化过程中的调整量亦最大;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盐分同化过程对状态变量集合数大小不敏感,对观测数据误差和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较为敏感,观测数据误差水平越高、引入观测数据的深度越浅其误差越大。研究表明基于水盐运移模型和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的 EnKF 同化方法能提高土壤盐分的模拟精度,为利用多源数据和机理模型进行较大尺度生态过程模拟预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导率 盐分 水盐运移模型 磁感式大地电导率仪 数据同化 集合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润条件下基于光谱对称度的盐渍土盐分含量预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娅 潘贤章 +4 位作者 王昌昆 李燕丽 石荣杰 周睿 解宪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71-2776,共6页
近年来光谱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对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土壤湿润条件下监测精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通过对盐土土柱室内模拟蒸发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和水分、盐分变化的连续监测,利... 近年来光谱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对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土壤湿润条件下监测精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通过对盐土土柱室内模拟蒸发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和水分、盐分变化的连续监测,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1 370~1 610nm光谱对称度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r为0.863;用该模型反演表层土壤含盐量,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线性关系的r为0.656(n=54),RMSE为2.059g·kg-1。利用光谱对称度可以实现土壤湿润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土壤湿润条件 光谱对称度 土壤含盐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候晓静 杨劲松 +5 位作者 赵曼 金雯晖 李芙荣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1-789,共9页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滨海盐渍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滩涂农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玉米一大麦的旱一旱轮作方式,采用传统翻耕、深翻、少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分别对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滨海盐渍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滩涂农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玉米一大麦的旱一旱轮作方式,采用传统翻耕、深翻、少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分别对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措施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免耕能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8%~32%;少、免耕措施能使0~10cm土层〉0.25mm团聚体增加10%~31%,并且能显著增加0-20cm土层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值;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O.25~0.5mm团聚体外,在〉5mm至0.5~1mm粒径之间,粒径愈小,有机碳含量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特征 苏北滩涂 盐渍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吕真真 刘广明 +2 位作者 杨劲松 刘洪强 李金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7,共5页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对该区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含量、p H值和粘粒含量作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对...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区为研究区域,选择对该区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盐含量、p H值和粘粒含量作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计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对综合评价值进行克里格插值,采用自然分段法划分等级,并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介于0.194∽0.376之间,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较差;东北部沿海滩涂土壤质量最差,随距海岸线距离的增大,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逐渐增大,呈环状分布,分别在研究区西南部和西北角出现相对高值区;质量最差的四、五级地面积分别为804.60 km2和834.73 km2,总计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1.46%,主要为滩涂、光板地和盐荒地,其特点是养分缺乏、土壤盐分含量高、土壤脱盐困难。合理利用该类型土地途径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如种植耐盐碱作物和发展海水养殖或兴建盐场等。对其它等级土壤也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土壤质量 模糊综合指数法 综合评价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2 位作者 曲长凤 张建兵 李芙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以苏北海涂围垦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取了区域土壤质量状况分布图,并对不同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 以苏北海涂围垦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理化性质为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土壤质量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取了区域土壤质量状况分布图,并对不同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差,有机质是重要的土壤质量评价因子,土壤盐分与地下水矿化度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评价方案获得的土壤质量状况具有空间相似性,西部棉花种植区土壤质量状况总体优于东部的水稻种植区;体积质量对土壤质量评价差异影响较小,速效养分对土壤质量评价影响较大,基于速效养分的土壤质量评价精度高于全量养分;在其他因素获取困难的情况下,采用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和盐分或仅采用土壤有机质和盐分作为评价指标亦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质量状况。该研究可为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快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低产地的科学改良和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围垦区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侯晓静 杨劲松 +4 位作者 赵曼 金雯晖 姚荣江 余世鹏 王相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0-786,共7页
通过在滨海典型盐渍区开展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EC、p H、体积质量、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3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 通过在滨海典型盐渍区开展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EC、p H、体积质量、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3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均能显著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并能明显改善盐渍化农田的理化特性,具体表现在能明显降低表层土壤的p H和体积质量,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但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的施用使表层土壤的EC值有所升高。经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EC、全氮、C/N比和作物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 H、体积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农家肥 商品有机肥 土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算法的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预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世鹏 杨劲松 +2 位作者 刘广明 姚荣江 王相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2-150,共9页
为探讨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BP-ANN(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和模糊神经NF(neuro-fuzzy)2种神经网络算法在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预测中的应用过程与效果,首先通过经典统计分析确定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以... 为探讨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BP-ANN(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和模糊神经NF(neuro-fuzzy)2种神经网络算法在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预测中的应用过程与效果,首先通过经典统计分析确定区域地下水盐分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以及可用的模型输入因子组合,采用"试错法"确定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结构,进而开展地下水盐分中长期动态的有效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长江河口寅阳和大兴地区以降水动态为单输入的NF(5-gbellmf-160)和以降水与内河水盐分动态为双输入的NF(4-gaussmf-100)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对地下水盐分动态的预测精度优于常规线性模型,其中,NF、BP-ANN、线性模型在寅阳测点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565、0.445、0.261,在大兴测点的预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784、0.543。与BP-ANN、线性模型相比,基于模糊神经算法的NF模型具有更好的误差纠错和仿真能力,在寅阳和大兴测点的预测误差分别降低了30%以上和50%以上。相关研究结果在区域水盐动态科学预警研究领域有较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 土壤 地下水盐分动态 人工神经网络 模糊神经算法 最优模型参数 中长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有效态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谢文萍 陈强 伍丹华 柏彦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7-298,共12页
为揭示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联,以近年来围垦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主要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状况及其... 为揭示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联,以近年来围垦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主要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分析了沿海滩涂区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土壤Pb、Cr、Cd、As均呈累积趋势但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b、Cr、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小;研究区土壤Pb、Cr、Cd全量与Pb、Cr有效态含量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且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大尺度的潮汐作用与小尺度的人为因素的共同控制;土壤Pb、Cr、Cd有效态含量与黏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 H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As有效态含量仅与土壤p H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源头减量、活性钝化、污染消减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2 位作者 孟庆峰 张春银 吉荣龙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8,共7页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 为揭示沿海滩涂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状况,分别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苏北沿海某滩涂区土壤重金属(Pb、Cr、Cd、Hg和As)含量、污染风险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滩涂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土壤重金属呈轻度潜在生态风险和警戒级综合污染水平,其趋势均为工业园区>居民区>镇郊农田>围垦滩涂;2种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驱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升高的主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加速了土壤重金属累积,宜采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监测监控和强化源头防治以防控和削减该区土壤重金属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沿海海涂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内梅罗综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涂围垦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及转换函数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姚荣江 杨劲松 +3 位作者 张同娟 李芙荣 王相平 吴晓卫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0-797,共8页
确定苏北沿海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该区的土壤转换函数,是研究该区田间土壤水盐运动和盐渍化防控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该区典型地块实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相关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探讨了该区土壤饱和导水率... 确定苏北沿海滩涂围垦农田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因素,构建适合该区的土壤转换函数,是研究该区田间土壤水盐运动和盐渍化防控的重要前提。本文在该区典型地块实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相关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探讨了该区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剖面分布特点,对影响饱和导水率的土壤基本性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建立了用于该区饱和导水率间接估算的土壤转换函数。结果表明:滩涂围垦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剖面深度增加呈表土层高、亚表层低、底土层又升高的趋势,20~40cm土层饱和导水率最小,介于2.75~6.73cm·d^-1,属低透水强度;土壤容重随剖面深度增加表现出与饱和导水率相反的变化特点。除了容重、孔隙度、质地等物理因素外,土壤肥力、盐分等化学性质也是影响饱和导水率的重要因素;影响滩涂围垦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因素可由持水特性、盐碱状况、养分特征和土壤质地4个主成分反映,其累计贡献率达78.17%。在Vereecken转换函数中引入土壤盐分后可提高预测精度,修正函数Vereecken1是最适合滩涂围垦农区土壤、具有最佳预测精度的转换函数。本文构建的土壤转换函数,可通过较易获得的砂粒、黏粒、容重、盐分和有机质对耕层土壤饱和导水率进行较高精度的预测,其结果可为滩涂盐渍化农区田间尺度土壤饱和导水率间接估算以及水盐运动数值模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 围垦农田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转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孟庆峰 杨劲松 +3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张春银 吉荣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550,共6页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重金属Cd、Pb对滩涂盐渍土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为中国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及重金属对潜在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重金属Cd添加至土壤的质量分数为0、0.5、1.0... 采用外源添加重金属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重金属Cd、Pb对滩涂盐渍土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为中国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及重金属对潜在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重金属Cd添加至土壤的质量分数为0、0.5、1.0、2.0 mg.kg-1,重金属Pb添加至土壤的质量分数为0、100、200、400 mg.kg-1,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重金属质量分数较低时,单一重金属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促进,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重金属质量分数较高时,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具有促进作用。重金属Cd、Pb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重金属Cd对土壤脲酶活的性影响起主导作用,重金属Pb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经逐步回归分析,有效态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低水平时,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Cd呈现显著负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重金属Pb呈现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脲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典型新围垦海涂农田盐碱障碍因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建兵 杨劲松 +3 位作者 姚荣江 余世鹏 曲长凤 李芙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8-553,共6页
通过对苏北典型新围垦海涂农田(围垦于2005年,种植于2007年)盐碱障碍因子分析发现,农田土壤处于脱盐碱化阶段,其盐分均值为1.78 g/kg,属轻度偏中度盐渍化,但其变幅大,空间变异性强,盐分大值呈斑块状分布于田块中。同时,其pH高,均值达9.... 通过对苏北典型新围垦海涂农田(围垦于2005年,种植于2007年)盐碱障碍因子分析发现,农田土壤处于脱盐碱化阶段,其盐分均值为1.78 g/kg,属轻度偏中度盐渍化,但其变幅大,空间变异性强,盐分大值呈斑块状分布于田块中。同时,其pH高,均值达9.83,碱化特征明显。海涂围垦农田土壤盐分与pH的剖面分布均较均匀,垂直变异性弱。离子分析结果显示,海涂围垦农田土壤盐分以NaCl为主,除K+外,土壤可溶性离子按其与盐分和pH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Cl–、SO24、Ca2+、Mg2+、Na+,分别与土壤含盐量呈显著正相关;另一类为CO32、3HCO,分别与pH值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同类离子之间互呈显著正相关,而两类离子相互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或极弱正相关。K+既与土壤含盐量和pH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也与除SO24和Ca2+外的所有离子呈正相关。结合研究区气候特征,在消减新围垦海涂农田土壤盐碱障碍因子的过程中应积极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以增强盐分的淋洗,并重点防止土壤的碱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围垦农田 盐碱障碍因子 可溶性离子 特征分析 苏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