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5
1
作者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67-776,共10页
本文扼要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透射电子显微镜方面主要有: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及原子像的观察,像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原子尺度电子全息学,表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正面成像,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中等电压电镜,120kV,100... 本文扼要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现状与展望。透射电子显微镜方面主要有: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及原子像的观察,像差校正电子显微镜,原子尺度电子全息学,表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正面成像,超高压电子显微镜,中等电压电镜,120kV,100kV分析电镜,场发射枪扫描透射电镜及能量选择电镜等,透射电镜将又一次面临新的重大突破;扫描电子显微镜方面主要有: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X射线波谱仪和电子探针仪、场发射枪扫描电镜和低压扫描电镜、超大试样室扫描电镜、环境扫描电镜、扫描电声显微镜、测长/缺陷检测扫描电镜、晶体学取向成像扫描电子显微术和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等。扫描电镜的分辨本领可望达到0.2—0.3nm并观察到原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扫功电子显微镜 仪器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铜双晶断口的反射电子显微方法
2
作者 李宗全 秦勇 +2 位作者 沈辉 李广海 吴希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446-450,共5页
铜双晶沿晶断口在普通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进行了反射电子显微术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经渗铋脆化处理的∑33a铜双晶断口为小面结构,主要由(001)、(?)、及(210)小面组成;晶体生长中发生波动时,晶界由(001)面附近偏离到(010)面附近,然后又恢复... 铜双晶沿晶断口在普通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进行了反射电子显微术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经渗铋脆化处理的∑33a铜双晶断口为小面结构,主要由(001)、(?)、及(210)小面组成;晶体生长中发生波动时,晶界由(001)面附近偏离到(010)面附近,然后又恢复到(001)面附近,如此往复使晶界成阶梯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背散射电子成像,不仅可以观察断口表面的形貌,也可得到有关小面取向的信息,使反射电子显微术成为观察断口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术 铜双晶断口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显微术对材料科学的新贡献:纳米碳管的发现和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章效锋 张泽 张孝彬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14-222,共9页
199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在石墨电极直流电弧放电中生成的直径仅在纳米量级的由纯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管。其独特的由石墨面卷曲而成的中空圆柱形一维晶体结构不仅丰富了人们对碳物质的了解,而且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也将给纳米材料科学领域... 199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在石墨电极直流电弧放电中生成的直径仅在纳米量级的由纯碳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管。其独特的由石墨面卷曲而成的中空圆柱形一维晶体结构不仅丰富了人们对碳物质的了解,而且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也将给纳米材料科学领域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纳米碳管的发现过程和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成果。着重显示了电子显微术特别是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在整个发现和结构确定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同时也将简要地介绍纳米碳管的生产,物理性质及应用前景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电子显微术 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高分辨电子显微像校正电子衍射强度的动力学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华 李方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针对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衍射相结合测定晶体结构的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借助高分辨电子显微像来校正低散射角电子衍射强度动力学效应的新方法。将此法试用于Bi2(Sr0.9La0.1)2CoOy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说明此... 针对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电子衍射相结合测定晶体结构的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借助高分辨电子显微像来校正低散射角电子衍射强度动力学效应的新方法。将此法试用于Bi2(Sr0.9La0.1)2CoOy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说明此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衍射 动力学效应 电子显微学 晶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高分辨电子显微学进展
5
作者 徐伟 潘东日 +1 位作者 邢力 唐静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0-333,371,共5页
生物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与X射线晶体学相媲美的测定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结构的方法.它克服了一些限制X射线晶体学应用的困难,可以直接对非晶体状态的生物大分子或仅能形成二维晶体的蛋白进行结构测定.这一技术... 生物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与X射线晶体学相媲美的测定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结构的方法.它克服了一些限制X射线晶体学应用的困难,可以直接对非晶体状态的生物大分子或仅能形成二维晶体的蛋白进行结构测定.这一技术主要包括高分辨电子显微象的获得与电子显微象解析.文章就这一技术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自然结构的保持、辐射损伤、低衬度、低信噪比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高分辨 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硅衬底界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研究
6
作者 张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23-229,共7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CVD金刚石薄膜与硅衬底之间的界面显微结构。结果表明,金刚石可直接在硅衬底上形成局部外延生长,也可在二者之间的非晶过渡层上成核长大。对非晶层的成分及外延界面的失配缺陷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电子显微学 金刚石薄膜 硅衬底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纳米分辨率近场光学显微镜——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被引量:6
7
作者 姚骏恩 吴世法 +7 位作者 高崧 郭宁 商广义 初世超 贺节 夏德宽 李成基 徐绍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报导了我们研制的一台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论述了原理,结构,光纤探针制造,信号放大以及调试中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等。图像的横向分辨率优于10nm,纵向分辨率约1nm,扫描范围10μm×10μm。还观察了云母。
关键词 近场光学显微镜 光子扫描隧道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测量电子全息中的位相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段晓峰 彭练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94-198,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高精度测量电子全息位相变化的新方法
关键词 电子显微学 电子全息术 位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电子晶体学中的像分析与像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伟 黄达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05-312,共8页
本文概述了用生物大分子电子晶体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与图像处理的若干问题。首先,简介了图像分析的基本数学工具──富里叶变换及其特性。其次,介绍了用富里叶变换法进行像分析的若干问题──衍射空间频率... 本文概述了用生物大分子电子晶体学方法测定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与图像处理的若干问题。首先,简介了图像分析的基本数学工具──富里叶变换及其特性。其次,介绍了用富里叶变换法进行像分析的若干问题──衍射空间频率成分的分离、衬度传递函数(CTN)的校正以及从投影进行三维重建。第三,介绍了对不同对称性物体──二维晶体、螺旋对称体,二十面体球状病毒颗粒三维重建中的像处理问题以及晶格校正和相关平均法。最后,本文还就目前国际流行的生物大分子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的软件系统的情况作了简要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电子晶体学 图像分析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表面构型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10
作者 曾科 林克椿 姚骏恩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2,83,共2页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简称STM)观察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近乎天然状态下的表面构型结果。该结果从新的角度验证和补充了X射线衍射的结论,并展示了进一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核酸结构及其变化的... 本文报道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简称STM)观察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近乎天然状态下的表面构型结果。该结果从新的角度验证和补充了X射线衍射的结论,并展示了进一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核酸结构及其变化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表面构型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对光学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建强 于劲 +1 位作者 高崧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00-200,共1页
自一九八五年,Binnig与斯坦福大学的Quate和IBM公司苏黎士实验室的Christoph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简称AFM)以来,AFM的研究及应用迅速扩展。它不仅象扫描隧道显微镜那样能从原子尺度上对导体、半导体表面而且还能对非导... 自一九八五年,Binnig与斯坦福大学的Quate和IBM公司苏黎士实验室的Christoph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简称AFM)以来,AFM的研究及应用迅速扩展。它不仅象扫描隧道显微镜那样能从原子尺度上对导体、半导体表面而且还能对非导体的表面进行成像,拓宽了STM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原子力显微镜 光学原件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BiTeSe的隧道扫描显微镜观察
12
作者 何良 褚一鸣 +5 位作者 李成基 陈廷杰 贺节 商广义 姚骏恩 魏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38-138,共1页
扫描隧道显微镜(术)STM,使得以原子尺度的分辨率对物质表面进行实空间,实时的观察成为可能。碲化铋为层状晶体,属三角晶系,空间群为D_(3d)~5(R_(3m)^-)。它的每一层内包含五个原子亚层,其顺序是T_e—Bi—T_e—Bi—T_e。Bi原子与其周围... 扫描隧道显微镜(术)STM,使得以原子尺度的分辨率对物质表面进行实空间,实时的观察成为可能。碲化铋为层状晶体,属三角晶系,空间群为D_(3d)~5(R_(3m)^-)。它的每一层内包含五个原子亚层,其顺序是T_e—Bi—T_e—Bi—T_e。Bi原子与其周围的Te原子是八面体配位。两层的T_e原子之间主要是范德瓦尔斯力。解理就在此发生。可望解理面在大气中比较稳定,有可能在非真空条件下看到原子象。我们的样品是n型Bi_2Te_(2.79)Se_(0.21),由半导体所致冷组制备。Bi_2Se_3和Bi_2Te_3结构相同,晶格常数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eSe 隧道显微镜 电子扫描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GaN的极性
13
作者 孔翔 胡桂青 段晓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4-594,共1页
关键词 电子能量损失谱 GAN 极性 氮化镓晶体 结构分析 非中心对称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原子力显微镜及其对光学材料表面的观察
14
作者 钱建强 高崧 +4 位作者 于劲 李成基 商广义 贺节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98-198,共1页
自1985年Binnig等人发明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以来(简称AFM),AFM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利用力敏感元件微悬臂的尖端作为探针,当针尖与样品非常接近时,它们之间的原子斥力使微悬臂发生偏转,用电学或光学的方法将这一偏转探测出来,送入一反馈装... 自1985年Binnig等人发明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以来(简称AFM),AFM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利用力敏感元件微悬臂的尖端作为探针,当针尖与样品非常接近时,它们之间的原子斥力使微悬臂发生偏转,用电学或光学的方法将这一偏转探测出来,送入一反馈装置,该反馈装置调节样品的高度,以使微悬臂偏转程度不变,当样品对微悬臂扫描时,便可得到样品表面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原子力显微镜 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亦奕 贺节 +1 位作者 商广义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6期436-436,共1页
原子力显微镜及应用张亦奕,贺 节,商广义,姚骏恩(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北京100080)八十年代后期问世的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简称AFM)是观察表面形貌的一种新型扫描... 原子力显微镜及应用张亦奕,贺 节,商广义,姚骏恩(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北京100080)八十年代后期问世的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简称AFM)是观察表面形貌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它不仅能像扫描隧道显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探针显微镜 无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冷冻含水低温电子显微术研究脂质体结构
16
作者 邢力 李刚 +3 位作者 徐伟 张兴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 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80-380,共1页
用冷冻含水低温电子显微术研究脂质体结构*邢力*李刚@徐伟*#张兴*(*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冷冻含水低温电子显微术是将生物样品经快速冷冻包埋在一很薄玻璃态冰... 用冷冻含水低温电子显微术研究脂质体结构*邢力*李刚@徐伟*#张兴*(*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冷冻含水低温电子显微术是将生物样品经快速冷冻包埋在一很薄玻璃态冰中,随后在约100K和低剂量的条件下用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脂质体 结构 冷冻 低温电子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形成FeSi_2埋层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晓娜 金星 +2 位作者 董闯 马腾才 张泽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利用MEVVA离子源将Fe离子注入到Si基体中会生成一层铁硅化物薄膜.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这层铁硅化物的显微结构及其在随后的升温退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7/cm2的未退火样... 利用MEVVA离子源将Fe离子注入到Si基体中会生成一层铁硅化物薄膜.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这层铁硅化物的显微结构及其在随后的升温退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注入剂量为1×1017/cm2的未退火样品中,亚稳的γ-FeSi2相占大多数,同时有少量的由CsCl结构派生的缺陷相Fe1-XSi.在(100)取向的Si片上,这个硅化物层埋在硅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电导显微镜 半导体 埋层结构 硅化亚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离子注入硅片退火行为的高压电镜原位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敬 屠海令 +5 位作者 刘安生 张椿 周旗钢 朱悟新 高曰文 李建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26-630,共5页
采用高压电子显微镜(HVEM)的原位观察技术,在1MV加速电压和室温至650℃加热条件下,观察了氢离子注入硅片中缺陷层的变化。在500℃以下,氢离子注入缺陷层基本没有变化,在650℃保温时,缺陷的密度逐渐降低,样品中... 采用高压电子显微镜(HVEM)的原位观察技术,在1MV加速电压和室温至650℃加热条件下,观察了氢离子注入硅片中缺陷层的变化。在500℃以下,氢离子注入缺陷层基本没有变化,在650℃保温时,缺陷的密度逐渐降低,样品中薄区域部分的缺陷在保温20min后消失,而厚区域部分在保温40min后仍存有部分缺陷,说明缺陷的变化与样品厚度有关。用氢的扩散理论讨论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子显微镜 离子注入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InAs/GaAs岛状结构生长停顿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明 吕振东 +7 位作者 封松林 杨小平 陈宗圭 徐仲英 郑厚植 王凤莲 韩培德 段晓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35-338,共4页
报道了自组织生长InAs/GaAs岛状结构生长停顿的研究结果.在完成InAs岛生长以后,引入不同时间的停顿,然后再淀积GaAs盖层,将导致InAs岛光致发光峰蓝移,发光谱线变宽,同时发光强度减弱.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 报道了自组织生长InAs/GaAs岛状结构生长停顿的研究结果.在完成InAs岛生长以后,引入不同时间的停顿,然后再淀积GaAs盖层,将导致InAs岛光致发光峰蓝移,发光谱线变宽,同时发光强度减弱.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在这种结构中出现了失配位错,在其附近应变得到部分弛豫,成为InAs材料的俘获陷阱.随着停顿时间加长,InAs岛密度降低,尺寸变小,光致发光谱发生相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生长停顿 自组织 砷化铟/砷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法合成纳米金刚石微粒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洮 赵家政 徐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38-442,共5页
利用负氧炸药爆炸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是一种较新的具有实用前景的纳米材料。本文应用 T E M、 H R E M 及 X R D 研究了 T N T/ R D X 炸药在密闭容器中爆炸后得到的固体产物,得到的结果可明确表明:在爆炸产生的高... 利用负氧炸药爆炸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是一种较新的具有实用前景的纳米材料。本文应用 T E M、 H R E M 及 X R D 研究了 T N T/ R D X 炸药在密闭容器中爆炸后得到的固体产物,得到的结果可明确表明:在爆炸产生的高压和高温下,炸药分子的一部分碳可转化为尺寸为 3~10nm 左右的球状纳米金刚石微粒,同时有弯曲的片状石墨和非晶态碳小球生成。并对纳米金刚石微粒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爆炸 合成 金刚石 TEM HREM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